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超级家丁 >

第459部分

超级家丁-第459部分

小说: 超级家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
  陈小九望着萧丞相那张乖张苍白的脸,笑意盈盈道:“我的手段都是见不得光的,与萧丞相的治国大略相比,自然不值一提。”
  众大臣此时赞叹不已:要知道,国库一年的税收,也就只有九千多万两银子,但是,陈小九这一笔交易,就为内库充盈了七百万的银子。
  虽然内库不算国库,也仅仅是由户部代管,但是从某种方式来说,皇上的家当也代表着朝廷的家当,真要遇到天灾**,或者是两国交战,这些银子拿出来,不都一样的好用吗?还分个屁的国库、内库?
  陈小九正专心的享受着群臣的惊诧和吹捧,心中美得不行,却听到老皇帝轻咳一声,打断众臣的艳羡,庄重而又坚毅道:“这次由陈爱卿主导的二库交易,成效非凡,其交易的数量、利润远远超于由袁海、杨莫风个罪臣主导的内库。”
  “鉴于二库与内库具有重叠性,利润也远远大于内库,朕现在宣布,原来的内库取消,二库成为新的内库。陈爱卿,你就多辛苦一些,要一力担任内库监正,继续巩固与西洋传教士之间的交易。”
  群臣无人敢反对,萧丞相虽然眼睁睁的看着内库这块香饽饽在手中溜走,但却也无能为力——陈小九的这顶功劳,便像是泰山压顶一般重重的压过来,让萧丞相没有反抗的底气。
  而且,萧丞相还预料到,老皇帝对陈小九的赏赐还没有说完。
  果不其然,老皇帝顿了一下,又道:“鉴于陈爱卿为智慧超群,功劳显著,以小博大,为大燕与夕阳之间的交易开创了新局面,朕特封陈爱卿为文金侯,且世袭罔替,造福子孙。”
  “谢皇上!”陈小九此时才发现皇上这准老丈人对自己真好啊!
  如此一来,自己孩子小小九,甚至小小小九,不都是含着金勺出生了吗?
  众朝臣瞬间炸开了锅,但依然人敢出声反驳,只要萧丞相不出声制止,没有一人胆敢带头忤逆老皇帝的心思。
  萧丞相之所以隐忍不发,是因为杨莫风、袁海这两人还活着,还存在了被叶吟风致命一击、翻盘的机会。
  只要这几天自己处死了这两个废物,那就再也无后顾之忧,可以与陈小九好好地斗上一斗了。
  老皇帝的话还没有说完,等着众大臣刚刚平息下来,又笑着对萧丞相道:“萧爱卿,你是否还记得,陈爱卿当时与朕、与你打了个赌,陈爱情曾说要是完不成这项任务,做不成交易,就自动辞官归隐。而朕当时答应过,要是陈爱卿能够作成这笔交易,完成百分之三十的份额,就提拔陈爱卿进入内阁,实情是不是如此?”
  “这……”萧丞相面对着老皇帝火辣辣的目光,当然不敢故意遗忘,只好点头道:“回皇上,确有此事,不过那只是戏言,小九是说着玩的,臣也是一时兴起,说着玩的,当不得真。”
  “当不得真?”老皇帝忽然冷了脸,哼道:“朕是孤家寡人,是一国之君,你们可以开玩笑,口无禁忌,但是……朕可以吗?朕说的话便一定要做到,否则,不就成了言而无信的无道昏君?”
  老皇帝这话说得很重,只让萧丞相不敢反驳,忙陪着笑脸道:“皇上,您字字珠玑,臣深以为然。”
  老皇帝见萧丞相终于屈服,心中有些得意,他偷偷的擦了一把冷汗,对陈小九道:“陈爱卿,从今天起,你不仅仅是礼部尚书,还是内库监正,还是大燕侯爷,更是内阁重臣,你的责任很重啊。”
  又指着内阁的其他几位成员,若有深意道:“现任内阁之中,有老成谋国的萧丞相,有兵掌一方的袁将军,有才气纵横的小叶大人,陈爱卿,你的加入,将为内阁注入一股新的活力!希望你能与萧丞相、袁将军、小叶大人和睦相处,一同为大燕谋福,为百姓谋福。”
  “谢皇上隆恩。”陈小九忙向上皇叩拜。
  老皇帝环顾着朝堂,见无反驳,那种提心吊胆的忐忑之感,方才消逝而去,放松之下,不由得重重咳嗽了几声。
  只是今日兴奋过度,肌体承受不了过度的负荷,老皇帝望着雪白手帕上的丝丝血迹,心中想着,自己的时间真的是不多了。
  陈小九一夜之间,成为新的朝堂权贵,这让所有朝臣都感到惊诧、羡慕。
  但是,有些嗅觉敏锐的大臣,看到的问题,绝不会向表面上那么简单,他们隐隐约约猜测到,这朝堂的局势,似乎要变了,再也不是萧丞相一手遮天的局面了……m
  ☆、第八百一十三章 财、权、美色!
  
  陈小九经此一战,成功加官进爵,进入内阁,成为朝堂权贵的新宠儿,百官们也隐隐感觉到,陈小九与叶吟风这股新兴势力,将会向萧丞相、袁卓建发起巨大的挑战。
  但是,他们这些官员有些中立,有些本就是萧丞相的死党,只有那些叶家曾经的心腹们,才会对小九的上位感到惊喜莫名,用一句话来形容他们的心情,那就是:春天快要来了。
  然后要达到真正的‘春天’,对于根基浅薄的陈小九来说,还需要多多的沉淀和努力。
  他暂时没有心情去管鸦片与火枪的事情,尽管这两样东西对他来说,比金钱重要得多。他紧紧的写了一封书信,吩咐人送到暮平城去,便放下此事,绝不再提。
  眼前最重要的事情,便是一鼓作气,巩固来之不易的政治资本,将利益、势力扩展到最大化。
  陈小九、叶吟风暗中与老皇帝商议过后,便决定了两件事情。
  第一件事,从内库之中,为朝堂官员分发‘奖金’,并且形成惯例。
  朝堂这些官员中,除了萧丞相的最忠诚的死党们,没有收到‘奖金’之外,其他二百多位大臣,都得到了朝堂因功劳而凝聚的奖赏,多则几万两,少则几千两。
  这些银子分发到每个官员手中,虽然不多,但是却代表了一种认可,一种荣耀,更是一种暖人心的手段。
  只是老皇帝还是有些心痛的,这一发下去,三百万两银子可就没了。
  陈小九只说了一句“皇上,您是要银子,还是要江山?”立刻就老皇帝挤兑的哑口无言,乖乖的在文书上签了字。
  这第一招紧紧是治本,只能解决一下表面现象,让众大臣在表面上对小九放得尊重些。
  陈小九接下来做了一件大事:他开放内库,招标,鼓励达官贵人门参与内库的份子,交易成功,可以按比例得到相应的分红。
  这个消息一传出来,宛如霹雳弹,在朝臣们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成为他们热议的话题。
  陈小九对于他们的心里,研究的很准确。
  除了极个别清高之士,心里只想着百姓,为国为民,绝大部分官员都没有这么高的层次,包括陈小九自己,也达不到这个精神高度。
  绝大部分官员最喜欢什么:财、权、美色!
  他们已经是高官大员,美色自然多多,哪个官员府中不藏着十几个貌若天仙的小妾?
  而他们又为官多年,深谙官场之道,自然也晓得升官这条路,不是谁都可以往上生的。
  越往上走,越高处不胜寒,一旦掉下来,也摔得越惨。
  所以,对于升官这条路,他们已经是慎之又慎,百般斟酌,不会极端刻意的去追求。
  那去掉了美色、升官,最后剩下的,也只有发财了。
  他们需要很多钱来光大门楣,来养家,娶十几房小妾,养活下人,丫鬟、武夫,侍卫。
  他们还要孝敬上司、体恤属下,照顾亲友。
  所有的一切都需要钱,可是就算朝廷俸禄翻了十倍,也不够他们做人情的,娶小妾的。
  所以这些官员剜门盗洞,靠各种灰色收入,来创收。
  而除了收礼,最便捷的一种方式就是,扶植自己的代理人,要么小舅子、要么堂哥堂弟,去做生意,当然可以自己利用自己的关系网,将各项费用、税收减到最低。
  而身为朝廷大员,得到的资源也就最多,他们的生意自然不算差。
  陈小九开放内库,洽洽就是为了迎合这部分人而准备的。
  要知道,曾想的萧丞相掌管内库时,是把内库这块小蛋糕捂在手中,仅仅是自己那几名核心任务分钱,其他的官员只能是看心情,施舍一点。
  而小九则不然,小九是做了一块非常大的蛋糕,然后主动与朝廷官员分享,偏偏将萧丞相的那些铁杆心腹排除在外。
  如此一来,高下立判!
  萧丞相的‘毫不利人、专门利己’的做法与小九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做法简直大相径庭。
  陈小九这个消息一传出来,他这个内库监正的门槛都快被踏破了。
  正应了那句话,有奶便是娘,更何况自己的奶现在还很充分,很丰满,很诱人。
  从长远来看,陈小九这条计策完全是错误的,是与朝廷治理完全相悖的。
  但是,非常时期,当有非常行事。
  陈小九需要一个看似牢固的纽带,将大臣们拉到自己的身边,为了钱,替自己说话,替自己造势。
  人多力量大,独木难成林,单打独斗那是江湖匪类,唯有学会借势,才能成中流砥柱。
  陈小九要的就是那种看似‘众星捧月’的效果,让萧丞相感受到自己的无边压力。
  几乎所有的大臣手中都或多或少隐隐掌握着一些商业资源,他们自己虽然不会出面,表面看起来也都是一些真正的商家,但是,陈小九知道,他们的背后都有着大臣们的支持。
  经过十天的沉淀之后,这些大臣几乎都与内库签订了合同,各种各样的货物也都在内库中留下了样本。
  他们知道,只要洋人再来,他们就可以赚大钱了。
  这样一种cāo作模式,让萧丞相陷入了相对的被动之中,因为,他的心腹被排斥到了内库之外。
  萧丞相是百官之首,权势大,依附于他,会得到更多的实惠,这是肉眼看得见的。
  但是,身为一名他的心腹,却在内库这块蛋糕中被排除在外,该有多么的不可思议?
  就像一只野狗一样,只能眼睁睁的蹲在那里流口水,看着其他的狗在那里香喷喷的啃着骨头。
  这……该是一件多么残忍的事情啊。
  萧丞相面对陈小九的嚣张,也只能尽量安抚他们,用其他的手段补偿他们,并且答应他们,可以再接下来的春闱中,提拔一些他们的子弟上来,这才让他们不在哭闹。
  而萧丞相不知道的是,陈小九早就围绕着春闱开始了布局。
  三月中旬,振奋人心的消息再次传来,法克带领着一只更为庞大的商队前来大燕。
  法克见到陈小九的第一面,就是对他热烈拥抱,以示感谢。
  陈小九从他那兴奋的笑容中,便知道法克是转了大钱的,而这次来的船只增加了不少,看样子他是准备要与自己‘大干一场’了。
  所有参与内库的官员,都在忐忑不安的等待,他们倒要仔细看看,陈小九会不会履行诺言,为他们分一杯羹。
  陈小九没有让那些官员失望,他虽然爱财,但绝不贪财。
  经过十天的紧张谈判,内库中的各种西洋绝迹的东西,例如手工艺品、丝绸、瓷器、名刀、名剑、弓箭等种种,都与法克达成了交易。
  最后陈小九以非常暴利的、五千万两的价格,让法克满意的带着船队,驶离大燕。
  陈小九这次毫不例外,又啰嗦了法克两千条火枪,为了考虑长远利益,便让猪悟能根着船队,一同去西洋长长见识。
  所有人都在等着分发这笔银子。
  陈小九绝不藏私,将五千万两中的三成,也就是一千七百多万银子,上交给内库,将剩余的三千三百多万两银子,按照货物的成本核算,全部分发给了那些商家。
  这一个举动,让那些商家几乎都得到了实惠,以至于让他们兴奋的发狂。
  那些商人背后的大臣们,以前对小九的尊重是抱有怀疑态度的,多半是忌惮他的yin险狡诈。
  但是,现在不同了,他们在陈小九这里拿到了巨大的实惠,他们没有任何理由在疏远小九。
  而且,这帮大臣现在的想法很实际,他们能与陈小九多亲近,就多亲近,那一声声的‘陈大人’叫的很亲切,很诚恳。
  这让萧丞相感到万分害怕,他隐隐预感到,陈小九是在对他温水煮青蛙,长期以往,自己将会变得非常的被动。
  春闱的日子日益临近,京都城涌进了无数学子,这让本就繁华的京城锦上添花。
  萧丞相暗暗决定,这次春闱要拿在手中,给一些心腹实惠,也让他们在这次春闱中弄个盆满、钵满。
  每年的春闱考试,几乎都是由礼部尚书担任主考官,再配上两名大学士担副考官。
  但也有丞相大人亲自做主考官,而礼部尚书做副考官的先例!
  袁海曾经是他的心腹,便在他的授意下做了两届的主考官,而现在袁海不在了,礼部尚书这个重要的职位已经落在了小九的手中,那主考官这种更重要的职务,自然不能交给陈小九来做。
  因为,主考官这个名声非常重要。
  谁做了主考官,那一届考中的才子不管老幼,师成何方,都是他的门生,那些才子都必须对主考官执师礼。
  而拜了师礼,那就是打上了人家的烙印,就算你自己不承认,别人也会把你脑补主考官的心腹。
  而这些考中的才子以后得到机会,都是要下方实缺的。
  万一哪一个日后飞黄腾达,那身为他的主考官,都会在朝堂之中,形成很大的威信。
  正是因为这个,无论如何,萧丞相想尽办法,也不会让陈小九做了主考官。m
  ☆、第八百一十四章 科举改革风波
  
  陈小九不仅决定要做主考官,并且还要野心勃勃的改组科举制度。
  现在科举制度是三三制,也就是每隔三年,才能举行一次科举,乡试三年一次,考众者为举人。
  举人在往上考,称为会试,由礼部主考,三年一次。
  但是在这样死板的规矩下,会让很多有才的学子终其一生,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也无法完成心里的期望。
  假如一个饱读诗书的才子,在乡试的时候,出了意外,就要等待三年,若是会试再出了意外,又要等上三年。
  这样里外里算起来,最少就是六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