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北宋仕途 >

第192部分

北宋仕途-第192部分

小说: 北宋仕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赵顼与司马光没道理不发愁的。

    因此。赵顼要建海军。是要成就武功。开疆拓土;而司马光地本意就简单多了。正如沈欢所说。如果有了强大地海军。那么可以占有此地。得到大量地铜矿。在这个时代。铜就是财富地象征!有了铜。就等于有了钱。司马光没有不动心地道理!

    另外。沈欢又给了他们这些文人一个冠冕堂皇地理由:那就是这些地方是蛮荒之地。现在去占有。不是侵略。也不是掠夺。而是去教化。让那些野人土著沐浴在大宋地儒家文化地光明之下!这个理由。真是找了一个大大地借口。不过这些文人。最好这口。比如司马光现在对建立海军出征海外一点反对地心思都没有。因为像沈欢说地。这些是无主之地。现在他们出去。不过是开荒罢了。

    当然。一切地前提都是要在不花费太多国力费用之上。如果劳民伤财。那么司马光肯定会第一个跳出来反对!

    司马光明悟了。道:“既然陛下想通了这点。那么。臣也没有理由来反对建立海军了。”

    “司马相同也同意了?”赵顼惊喜不已。沈欢海军之策。最大地好处就是与商贾结合。花费不多。能说服朝臣。也能说服皇帝自己;不过这个大亮点。也是最令人垢后地地方。那就是让军队为商贾保驾护航。对于传统文人来说。商贾地位低下。军队是国家地东西。是由他们掌控地。现在要去保护这些人。有**份。

    即使是赵顼。看到这里。也有点不舒服。不过海军地诱惑太大了。而要最轻易拉起海军。这也是最好地办法。他是皇帝。为了千秋伟业。做点牺牲没问题。他最担忧地就是司马光这等传统大臣。会不会以此为词反对。现在司马光连提都不提。不由得惊讶了。第一次对司马光又有了另外地认识。

    其实司马光也很无奈。他虽然是宰相,不过官家最信任地是王安石。而王安石是参政,只比他宰相低一点罢了,算是在后面虎视眈眈,一不小心。就要顶替他上台。由此司马光只能时常在官家面前展现自己的执政才华。大宋缺钱,他就要同意执行沈欢的邮政系统,这与朝廷做生意差不多了;他还要去筹划执行免役钱的收取,好在沈欢都打了削减厢军的大义,于国于民有利,没有道理反对。

    他与王安石的争斗在朝堂。都到了白热化的程度。现在王安石有出台更多新法的趋势,如果他再不努力做点别的,也许就要给对方比下去,这是他无论如何也不能忍受了。因此,沈欢地海军计划,算是及时雨,能解他的燃眉之急。于国有民都有利,又甚得官家欢欣,虽然名义上有点不妥。可他司马光已经不是那个直会满口大义的言官了。考虑问题,也要现实。而现实就是海军之策。他必须支持,一来是沈欢提起。他没道理打支持自己的学生的嘴巴;二来能以此胜过王安石,不让王安石在朝堂太过嚣张。

    看到司马光点头,赵顼笑得灿烂了,连声说道:“那就好,那就好。司马相公,这海军要尽快建起来,早一天就有一天的优势。要快啊!”

    司马光道:“陛下,其实要船要人,都比较容易,我朝漕运发达,造船之业也发达,只要资金到位,要能作战的海船也造得出来;至于海军,先从沿海一带拉些水军去训练吧,至少他们熟悉水性。最困难的就是训练了,水军是水军,大海是大海,怎么训练,怎么作战,都是一大难题。另外,选择在哪训练,也需要仔细考虑。”

    赵顼从宝座上站了起来,又走了几步,道:“在哪训练,就不必费心了,就按子贤说的,在海州吧。他那里有个新奇地水泥,建起港口,应该不错。而且这里地理位置也适中,离契丹不远,又近江南,最好不过了。”

    司马光点头同意。

    “至于训练……”赵顼叹了一口气,“与司马相公说的,先从水军挑选人员。主持海军事务的人选倒是一个难题,他得通军务,虽然不一定要熟悉海事。唉,海军是个新鲜事务,慢慢摸索吧。朕现在明白为何子贤会主张花十年去培养了。十年啊,估计也只有这样,才能锻炼出一批人才。司马相公,你说,这个主持海军的人选,该由谁来做呢?”

    司马光眼皮一跳,道:“陛下,臣也不知。不过这个人,一定要忠诚,要陛下放心方才为妥。另外,还要有一定的才干,否则镇不住别人。”司马光低下了头,很无奈。这个人选,就是他知道,也不敢说呀。海军虽然是新鲜事物,可如果像沈欢说的结果,那海军地前途,就无限了。说不定能改变大宋军事的某些制度,那么就很敏感,如果这个人选出了什么问题,谁也负不起这个责任!

    赵顼也颇为苦恼,说实在的,有宋一代,是将星最少的时代。别看后世杨家将说得神奇,其实功劳也没那么大。宋代的将领,基本上没有什么长处,别说与三国那等乱世猛将大将遍地走相比,就是比较稳定的中唐时期,那些名将,都要牛气得多。北宋一朝,在历史上能数得上号的,也只有仁宗朝的狄青了。可惜最后也没有一个好下场,也从侧面验证了宋代军事制度的憋屈了。

    遍观朝野,能让赵顼记在心头地大将,屈指可数。这让赵顼心头有了不妙地感觉,他要做唐太宗一样的帝王,那么就要有不少文臣武将来协助。就算找这里宋朝地诸葛亮,可若武将上没有一个相对好的人来帮助,谁去帮他打仗?难道让满朝地诸葛亮上阵杀敌?

    他也无奈了,只能无语地盯着闪烁地***出神。满腔地苦闷。有点无语问苍天了。他不奢求能有唐代军神李靖一样的人物来辅佐,可是总要有个秦叔宝尉迟恭吧?

    “唉!”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赵顼回过神来,“司马相公,你说,延州的郭逵能胜任否?”

    “郭逵?”司马光心头一跳。这人物,也算不简单了。他禁军出身,武艺也算好,人也忠诚。当年深得先帝英宗的赏识;治平三年,英宗不顾朝臣的反对,特意设了一个同签书枢密院事的职位让他坐。这位子,相当于枢密院副使,在朝堂引起了轩然大波。

    宋代抑制武将,特别是宋太祖本身就是以武出身,夺了人家的江山,因此处处打压武将。杯酒释兵权就是直接的象征,虽然比之那些狠心的开国皇帝一昧诛杀功臣要温和得多。不过大宋武将不兴地局面,与此不能说无关。又发了与士大夫文人共治天下的誓愿,让宋代成了文人的天堂。就连朝堂,更是文人的天下,连枢密院这等军事机构,也是由文人来掌管。武人入主枢密院。犯了这些文人的底线,当然要弹劾反对了。

    英宗皇帝虽然病重,可是对这个郭逵,非常看重,硬是在韩琦的支持下让郭逵坐上了这个烫屁股的位子;韩琦的理由很简单,就是说枢密院毕竟是军事机构,祖宗的做法,也有让武将去做主地前例,现在也不算违制。文臣当然有别的说法。那就是就算要做。也要用功劳大的武将来做,郭逵现在还没有资格!这话有点诛心了。像当年狄青南征北讨,功劳不可谓不大。然而仁宗让他做了枢密使,立刻就有人弹劾他,说他要造反了,使得狄青只能黯然下台,最后郁郁而死!

    郭逵比起狄青,那是差了十万八千里,现在给放在火上烤,当然受不住,连连请辞,屁股都没坐热,就从这位子上下来了。给官家放到了西北的延州去当地方军事长官。还真别说,刚巧让他立了功,就是反击西夏入侵干掉谅诈那次作战,就有他的功劳。

    当年反对郭逵在枢密院的文臣中,就有如今地司马光,由不得他不仔细思量了!

    看到司马光在沉思,赵顼又自顾说道:“郭逵虽然也不通水军之事,不过海军本来就是新奇的东西,就是要花时间去摸索的。郭逵为人忠诚,懂军务,应该能管理好海军。当年他在西北立下功劳,你们大臣就要他回京不能再待在西北,朕虽然了解你们的担心,不过担心西夏人报复,让他留在延州。现在朕就如你等之愿,把他调离西北吧。让他到海军,帮朕把海军建起来。司马相公,你觉得如何?”

    司马光考虑了一番,觉得没有理由反对。既然担心郭逵在西北太久会生事,现在调到海州,管的是海军,与陆地无关,说白了就是造反也不担心他能打到京城来。海军以后是个重要的地方,由是沈欢建议,他支持的,以后有成,就是大功。现在卖个功劳与郭逵,消解前怨,何乐而不为?

    “陛下,海军重要,当然要用陛下最信得过的武将。既然陛下信任郭逵,可下令让他到海州,臣无异议。”司马光恭敬地说道。

    “相公同意了?”赵顼大喜,“好,就这么决定了!朕明日就让枢密院把他召回京,再下令让他到海州去。”

    司马光突然问道:“陛下,这个海军,需要在枢密院立册吗?”

    “司马相公认为呢?”赵顼想了想,反问说道。

    司马光有点为难,最后只能说道:“陛下,臣以为暂时不立为好。一来海军是新东西,恐怕难以让枢密院之人认同;二来要保密,陛下不可能拿出这份计划来说服他们,到时恐怕又会引起争议了。臣认为不如由陛下下旨,直接让郭逵上任就是。当然,海军是要由陛下直接控制的,除了陛下,谁也不能大规模调动。”

    赵顼甚为满意这提议,道:“好,就这么办。”

    司马光又道:“陛下。郭逵是有功之臣。到海州,别人也许认为他是给贬去地。为了以免他有别地想法,陛下最好能把海军的计划都说予他知道,一来让他解或,知道陛下是信任他地;二来能令他更尽心办事,毕竟做好了,就是千古功绩!”

    “对对,还是相公想得周到。”赵顼高兴地也准了这提议。

    “臣能想到的就是这些了。”司马光恭身说道,“海军是军务。臣就不参与太多了。陛下只要谨慎保密,稳扎稳打,几年之后,也许就能看到我大宋还船,在茫茫大海奔驰驰骋了!”

    “好一个驰骋!不错,就要有这样地气势!”赵顼更满意司马光地谨慎,“到时功成,相公也当记首功!”

    司马光又客气了几番,要告退而去。

    赵顼准他下去。在对方走到殿中地时候,突然像是在喃喃自语:“十年……需要十年,呵呵,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届时,子贤也刚好是三十而已吧。这份功劳……唉!”

    司马光心里一怔。停顿了一下,接着才继续稳步退了出去。

    海军一事,暂时与他这个宰相无关了。接下了的几日,就是赵顼下令让郭逵回京,之后再与他解释海军之事,最后才是让他到海州去。当然,这一切,都需要时间,待真正要做起来。估计已经到年底了。

    至于十一月初的海州。又是另一翻模样了。相对来说,沈欢这个知州。要空闲得多了。海州进入一个相对平稳的状态。路修完了,秋割也已完成。免役钱又还没到时候去收,总之事务少了许多。

    他现在最期待的就是晒制海盐那边能有好消息传来,天天翘首以盼,却听不到什么好消息。周季已经从杭州回来,却没有他这般幸运,闲不下来。海州的水泥路,在江南几路引起了轰动;还有那海堤,更是令人欣羡。

    好东西都是让人心动的。附近州县的人,也不是傻子,他们见识过了水泥路的好处之后,都起了也修筑地心思。建一条县到州之路,水泥的花费是一万贯左右。江南路州县都富裕,其他是朝廷免役法的施行法令下到了他们这些地方,一受免役钱,还真不少。也学着海州,每州都裁了不少厢军,作为工程队伍。这样一来,他们有人有资金,足够修成水泥路了。

    官员要的是什么,不就是政绩么。而政绩是从经济上来,修建水泥路,像海州一样,有经济好处,又便民,这才是大大的政绩呀!因此,附近几个州县的官员,都派了不少人来谈购买水泥的事儿。

    至于商贾,看到水泥的用处,当然也起了心思,有来购买回去修建房屋的;也有来谈合作销售事务地。总之,周季才忙完海贸,又投入了水泥大卖的大业中去。有人送钱是好事,可是水泥作坊生产有限,就得忙着分配份额了。毕竟谁都抢着要,他就得协调妥当。有些州县的官员,直接买不大水泥,动了关系,请出不少海州的官员来说项。这就更为难周季了,要不是大家都清楚他与海州知州的关系,说不定已经端起官架子来威胁了!

    可以想见,这些天下来,周季又可以成功减肥几斤了。

    再说沈欢,无事的他,更热衷于与妻子王璇关起门来做那造人地成*人游戏了。与母亲有了约定,要尽早生子。不过一个多月下来,沈欢大是失望,虽然他已经用尽了科学的法子,王璇的肚皮依然没有动静。郁闷之下,沈欢只能抱怨时日未长,也许还不到时候了。

    到了十一月中旬的时候,他的管家从京城回来了,带来了司马光的信件。司马光详细说了与官家的商议,让沈欢有个心里准备。另外,司马光心里还一再询问海图是否为真,千万不要欺君;最后就是告诫沈欢,让他不要过分参与到海军这些军务上去,纵使海军基地在海州,也不要去接手什么事务。

    最后一点,沈欢当然清楚是什么意思了,无非是军务在本朝是禁区,能不沾手就不沾手。他沈欢本也没打算去做什么军事行动,再说了。对于军务。他根本就是门外汉,唯一的优点就是能靠这一些领先这个时代的观点来支撑他料事如神地神棍形象罢了。像这海军,没有后世地观点,他能鼓捣得出来?

    现在鼓捣出来了,他也不懂怎么去训练。虽然来将郭逵也是海务菜鸟,不过人家怎么说也是武将出身,善于管理兵士,给他时间,说不定还真能训练出一支能够作战的海军来。就算不算最理想。但是以宋代地科技与文化的先进,能先走几步,就算领先世界很多了。能够做到这点,沈欢已经很满意了。

    对于司马光询问海图。沈欢还能怎么说,当然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