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北宋仕途 >

第202部分

北宋仕途-第202部分

小说: 北宋仕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这样传递,也能让赵顼每日都能有报纸在手!

    这次也不例外,《西游记》也吸引了他。他当作趣闻,读之颇有趣味。后来突发其想,每日傍晚都到后宫里读一段小说给两宫太后听。

    这日也不例外,因为春日初晴,两宫太后难道有兴趣到外面走一走,在御花园的一处小凉亭里,三人围坐在一起,由赵顼朗声读着,两宫太后就侧耳听着。

    这日刚好说完孙猴子大闹天宫之后给佛祖压在了五指山下的故事,赵顼说完之后,把报纸放在一边,由寺人来收拾妥当,向曹老太后说道:“娘娘,今日故事如何?”

    曹老太后笑了笑,转向高太后道:“太后,你说呢?”

    高太后现在在宫中,还没有多大的威望,至少在曹老太后这个两朝太后面前。还是自觉地把自己摆低着地位,回声说道:“娘娘,故事还精彩,您认为呢?”

    曹老太后叹道:“这个孙猴子。胆子够大呢!哀家还以为无人能制他了,现在好了,佛祖出面,他也不能继续跋扈下去,给压在山下,受点苦,也是应该的!”

    赵顼若有所思,曹老太后之言,看似平常,又像大有深意。令人难以捉摸。

    “娘娘地意思是?”不懂就问,一向都是赵顼地优点。

    曹老太后自嘲一笑,道:“也许是哀家多虑了,没有什么意思,官家不必放在心上。”

    赵顼哪里肯信,道:“请娘娘指教。”

    曹老太后欲言又止,却没有开口。

    高太后见状。赶紧说道:“娘娘,官家虽然英明,不过还年轻。有些事,难免会急了些。娘娘稳坐后宫多年,吃过的盐,都比他吃地米饭要多,如果娘娘有空,不如指教指教他,毕竟都是为了这祖宗家业,明白总比糊涂要好嘛!”曹老太后笑了,道:“你呀,真是个关心儿子地太后!”

    高太后温婉一笑。不再说什么。

    曹老太后看到赵顼一脸诚恳地样子。叹了口气,道:“好吧。就与你说一说。官家,这个帝王。要稳坐朝堂,最重平衡。要臣子忠心,可又不能让他们报成一团,就是他们再忠心,再正直,亦不能太过纵容他们。仁宗他老人家为什么能在龙椅上稳坐四十多年,这个手腕,才是至关重要的!”

    赵顼低着头沉思。

    曹老太后又道:“一个臣子,如果太有才干,太过放肆,就会像《西游记》中的那只猴子,无人能制,后果就是像玉帝他老人家,狼狈不堪!因此,面对这样的臣子,你一定要找到一个能让他安分的人来做对手,比如说,书中杨戬就是能制孙猴子的人物。可惜一开始没有用他,不然哪会成全他十万天兵天将亦要束手的大名!在朝堂亦要一样,一定要平衡。看看官家这几年作为,你要改革,哀家不多说什么。王介甫有大才,也忠心,官家要用他,未可厚非,然而却不能太过,不能让他一家独大,免得以后难以遏制!”

    赵顼有点不服了,在他的意识里,刘备对诸葛亮的信任,可没有这么多歪歪九九。

    他地神色,曹老太后当然看在眼里,暗叹一声,道:“官家,哀家老了,没几年可活,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要要下去与仁宗官家见面。因此,有些事,哀家不想说,也要趁着还有机会与你说一说,免得以后连机会都没有了!”

    赵顼赶紧道:“娘娘千秋鼎盛,不要说这些不吉利的话。娘娘教诲,朕一定会好好思量。”

    曹老太后点点头,叹:“这个王介甫,说到才干,还真没有人比得上他。官家要大用他,也是道理,可怎么用,要用得安心,还要他安心,就需要仔细思量了。太过宠信,对他言听计从,从不反驳,都不成。看官家作为,把司马君实放在朝中,才是最正确的举措!也只有他,才能与王介甫相抗衡。官家,你要记住,这样做,不是什么手段,也不是不信任王介甫,而是为了王介甫着想。你看古今历史,权臣有几个有好下场的?反而那些都是君子,却作为政敌的存在,方能成就一个王朝的昌盛!”

    这次赵顼一点服气了,仔细想想,不无道理。如果是王安石开始登台那时候,这些话他肯定听不进耳里,因为他需要王安石来为他赚取更多的钱财,这样他才有余地去施展心中地报复。不过现在随着王安石的改革,财政略略宽余,他心情好了不少;再加上有司马光施展的一些裁军策、免役法,财政情况大大得到缓解,希望就在眼前,他当然要考虑一下自己地境地。

    说到司马光的使用,他稍微惭愧,他一开始,哪里会有让司马光制横王安石的心思;不过是看他资历不低,能力不错,比王安石还要有资格做宰相,这才使用罢了;说到底,还是他老爹。也就是先帝爷留下来的人才罢了,司马光先朝就是参知正式,他登基之后,也实在没有把对方放出朝堂的理由。

    现在看司马光在这个位子上做得不错。虽然没有王安石那么多赚钱地花样,可也算合格了。想到这里,赵顼有点满意地笑了,动了心思,按曹老太后的说法,这就是制横?看来自己做得也不差嘛!

    曹老太后又道:“虽然司马君实做得不错,看这一两年,哀家见官家为王介甫贬黜了不少人出朝,又为了变法,替他提拔了不少赞同的臣子上来。如今朝堂。说实在的,司马君实一个宰相,势力还比不上一个参知政事,这也算是建国至今少有地事吧?”

    赵顼赶紧解释:“娘娘,这都是为了变法大业而已。有些人,存心要与新法过不去,不贬谪。难以令人敬畏。而为了新法地推行,又需要提拔人才上来,因此……”

    曹老太后笑道:“官家。哀家没有别地意思。朝廷如何用人,是官家你说了算,哀家一个妇道人家,不能插手,因此这两年,都没有向官家说过什么。可今日既然说起,才与官家谈一谈哀家的看法而已,妇道人家,没有什么见识,如果没有用处。官家就不必放在心上了!”

    赵顼哪里敢信曹老太后地话。没有见识?如果真是这样认为的话,那这人才是最没有见识地!能让仁宗官家这般喜好女色的皇帝面前。在众多后宫佳丽面前,稳坐皇后宝座多年。若没有点过人的手段,岂能为之!

    “娘娘教诲,朕一定不敢或忘,一定会仔细考虑的!”赵顼有点敬畏地说道,他父皇自小就给带进宫里抚养,就由曹老太后教育,他自小也与之亲近,对这个老人家,充满了尊敬与畏惧,虽然做皇帝几年了,可这种情感,有时还不时表露出来。

    曹太后道:“那哀家就继续说一点吧,就一点。王介甫可以用,也可以替他提拔人才,不过,以后最好不要罢得太多官员了。虽然是为了王介甫有利于推行新法,可是这样做,多了,被贬地官员难免有怨气,一有怨气,就会恨对方入骨,官家这样做,最后的结果不过是替王介甫一方树立了一大帮敌人罢了!”

    赵顼悚然而惊,有点明悟过来,赶紧告谢。

    曹老太后连连笑道:“好了好了,官家不必太过担心,只是以后在做决定之前,多多思量一方与另一方的利害嘛。可以为他树立威信贬谪一些官员,但不宜太过,特别是御史台,不能都贬了出去。祖宗设立这个机构,就是为了让大臣不敢放肆的,如果都是一方的人,那样就会对皇室不利了。他们都是些老顽固,昔年仁宗老人家在朝的时候,也对他们很痛恨呢,可是还是人尽其才,由他们说,也听他们说,有利的考虑考虑。当年那个包黑子,当着朝臣地面,还说得仁宗官家一脸的唾沫呢。你看看,最后两人的名声都成全了!官家,这就是帝王之道呀!”

    赵顼喜道:“娘娘说地是正理,朕明白了不少。”

    “那就好,那就好。”曹老太后也欣慰地笑了,“官家有大志气,是可以施展抱负的,这要不惹出什么大乱子就可。王介甫大才,无人可及,这点,哀家早就清楚了。”

    赵顼笑道:“王参政之才,当然是很好的。不过娘娘说无人可及,就真有点过咯。”

    “哦?”曹老太后奇道,“哀家说的是经济之道,难道诸臣之中,王介甫不是最强?司马君实虽然也有大才,不过经济之道要差多了。”

    “当然不是司马相公。”赵顼又笑着说道。“那就奇了,哀家遍观朝中诸臣,都无此等人才。”曹老太后露出深思的神色,“难道官家说的是附和王介甫的那个吕惠卿?”

    赵顼惊道:“娘娘也知道吕惠卿?”

    曹老太后淡淡地道:“制置三司条例司动作如此之大,其中人才,哀家想不听见都难啊。不过……呵呵,此人还需官家慎用!”

    赵顼闻言颇是尴尬,赶紧说道:“此人就算有大才,亦还是比不上王参政。朕说的。是另外一个人。不是朝中的人。”

    曹老太后更奇了:“难不成官家又在朝野发现了什么大才?”

    赵顼笑道:“说来此人娘娘也应该认识?娘娘忘了,昔年先帝临崩,还召见过他呢。他虽然年轻,不过才华非等寻常!”

    “官家说地是……”

    赵顼一指旁边地报纸。笑意更浓了:“娘娘,刚才地《西游记》,您忘了吗?他正是此书作者,沈欢沈子贤!”

    “是他?”曹老太后惊了一下,像是想起了什么,“官家对他如此看中,与王介甫等同了吗?”

    赵顼道:“他虽然年轻,不过说起经济之道,确实不让于王参政了!这一点,朕很是了解。决计错不了!朕现在让他出海州,是存了锻炼他的心思,等他磨练够了,也许就是朕大用他地时候了!”

    曹老太后神情有点漠然了,叹了口气,道:“官家的话,应该是不错地了。哀家虽然知道他甚有才华。不过没想到官家甚至把他排到了司马君实的前面,这一点,就出哀家意料了。”

    赵顼赶紧解释道:“司马相公有司马相公的长处。娘娘也说了,在经济之道上,他比王介甫要差一点。娘娘知道裁军之策否?免役法呢?都知道?呵呵,娘娘,这些可都是出自沈子贤的手笔呢!”

    “哦!”曹老太长长地调子拉了起来,“官家,刚才哀家也说了,对待大才,要慎用呢。年轻人有才是好事,可千万不能让他成为孙猴子一样的人呀!”

    “这点娘娘但请放心!”赵顼微微一笑。一握手掌。“如果他是孙猴子,那朕就是如来佛祖了。孙猴子飞不出如来佛祖的手掌心,他也飞不出朕的手掌心呢!”

    曹老太后淡淡地道:“官家有信心是好事。不过万事还是要谨慎。”

    赵顼有点忘形了,道:“娘娘放心。说起这个,朕就想起沈子贤当年的一些话,还是在朕未做太子之前地事。他自己也说是诛心之言呢,不过这些诛心之言,倒让朕颇是开心。”

    “哦,诛心之言?”曹老太后也来了兴趣,“如何个诛心法?赵顼刚想说,又犹豫了,看看周围,把寺人侍女都谴出亭去,轻声说道:“娘娘,当年朕与他谈论本朝政策优劣之处,曾经提到过王朝之基。他就坦言说本朝政策,就算有权臣,亦不虞会出现威胁到皇室的势力。为何?他说有三点原因,先是武事上,枢密院统兵,武将领兵,就算一方起了歹心,一个只有调兵之权,却没有领兵之权,一个有领兵,又无调兵之权。这已经是百年制度,难以打破,就算一时松懈,可士大夫文人为了权势也好,为了皇室也好,都不会允许颠覆这种平衡的情况出现。就算皇帝要这样做,也会有人前仆后继地相劝!当年狄武襄即是明证!”

    狄武襄就是狄青,让他忧郁而死的,就是仁宗与朝臣。仁宗不就是曹老太后的丈夫吗?

    提到自己的丈夫,而且还有不好的言语,曹老太后怒了:“他真是这样说地?哼,真是诛心之言!”

    赵顼有点尴尬地挠头了。

    曹老太后冷静了一下,才道:“武事说完,他还说了什么?”

    赵顼大喜,曹老太后这样问,就是说,她再不喜欢这样的观点,也不能不认同,赶紧说道:“还说了帝权与相权。”

    “他怎么说?”

    “他说平章事是宰相,可又有二三参知政事,大多有实权,也受重用。也就是说,把相权一分为几,大大削弱了相权,变相的就是提高了帝权!”

    “果然是诛心之言!”曹老太后又怒了,“他好胆子,竟然敢当着你地面说这些话!还有吗?”

    赵顼又道:“还说了相权的作用。他说有了宰相,又设三司使,等同计相;又有枢密院使,也就是说,宰相之有政权,却没有财权,又没有兵权,就算宰相有歹心,只要三方不能合流。都成不了什么事,徒取灭亡罢了!还说就算出一两个权臣,有小人之腹,可他们的权力。都是皇帝给的,只要皇帝一声令下,要解权就解权,没兵没财,说也没有办法,只能生生下台!”

    “真是诛心之言!”曹老太后哼了一声,倏地又笑了,“官家,他说地大有道理,你知道根本原由吗?”

    “请娘娘赐教!”

    曹老太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官家。这就是帝王的平衡之道呀!你现在可以想家,我赵氏祖宗,是如何为后代子孙着想了吧。太祖太宗的厉害之处,官家也可以想象了吧?”

    赵顼愣住了,良久才喃喃地说道:“果然,果然是这样……果真是好招呀!”

    曹老太后又道:“不管这个沈子贤安了什么居心,有些话。却是道理。官家,他一个外臣,都能明白这种道理。难道你还不感受到其中的道理吗?”

    “朕想……朕应该明白了!”赵顼已经没有深思,现在经过与曹老太后地一番话,终于动了心思,考虑得更多了,心神受了冲击。

    曹太后叹道:“话是这样说,道理也是这样。可是,沈子贤还有一写话没有说,那就是如果皇帝昏庸,任用小人,荒废朝政。那么。臣子是无法为难赵氏宗室,可国力败退。那么也是我等宗室的败退,那么。到时是什么样地景象,就难说了。这一点,官家也不可不知道!”

    赵顼悚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