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隋末之雄霸天下 >

第102部分

隋末之雄霸天下-第102部分

小说: 隋末之雄霸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到这里,他方微微一笑道:“不过卫相国能说出此话,倒是一点不出为奇。”

    “哦?裴相国为何有此一言?”杨广听闻之后却是愣了一下。

 第158章 引蛇出洞之策

    裴矩轻抚颌下长须,淡淡道:“陛下可以回想一下,卫相国在担任刑部尚书之前,是担任的何职,便可知他为何会极力反对了!”

    有些话他也只能点到为止,不可说得太过,反正意思到了,杨广也自然领会得到,说多了反而会让杨广认为他是在故意中伤别人。

    杨广这时方反应过来,卫玄之前便是任的长安太守。在剿灭杨玄感的战争中立下大功,又不是关陇门阀中人,所以才被破格提拔成为了相国。

    此人虽然不是关陇门阀,但却在关中任职多年。而一个人在一个地方任官时间长了,难免会对这个地方有感情。所以卫玄会提出反对意见也就不足为奇了。他肯定是不想让关中陷入****之中的。

    杨广沉吟一下,方又对裴矩说道:“可是目前天下虽乱,关中却一直平安无事,且十二卫府兵之中,来自关陇贵族的军官占了大部分。若是真的有关陇门阀造反,只怕会动摇军队根基!”

    这句话才是真正说到了点子上,裴矩立刻明白过来,这个问题才是关键。他必须在这个问题上给杨广一个同意该计划的理由,而这也是杨广召见裴矩的主要原因。不然杨广还不能完全说服自己。

    裴矩略一沉思,心中便有了腹案。他微微一笑道:“陛下,正是因为军队中有大量关陇门阀的军官,所以才危害甚大!如今关陇门阀内部依然矛盾重重,未能拧成一股绳。彼此之间还可以让我们分化利用。如若不趁此良机,将那些心怀异心之人找出来。真的等关陇门阀相互串联,抱成一团,准备充分之后再造反。那对天下的危害就更大了。所祸地方只怕不仅是关中、陇西等地了。河东、江南、巴蜀、河南只怕都会受到波及。所以,对关陇门阀下手,宜早不宜迟!”

    杨广听闻之后,方点了点头道:“裴爱卿的意思是,还是同意朕的这个计划,是吧?”

    “正是,陛下高瞻远瞩,智慧过人,微臣完全支持陛下的计划。甚至还可以把一些有怀疑的关陇贵族故意任命到一些要职部位,让他们以为造反的时机已到,自己跳出来。然后陛下的大军再杀个回马枪,如此一来,国家便可清除内部毒瘤,大隋也能得到长治久安!”

    裴矩的意见给了杨广一个充足的理由,让他终于下定决心,实施那个计划。而且,他心中已经有了一个觉得最可能要造反的目标。是时候针对这个目标作下布置了。

    裴矩原本已经准备告退,但见杨广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也没有叫他退下,却是微微一愕。一种直觉告诉他,杨广应该还有什么话要说才对。

    杨广这时将那封计划草拟书画了一个“敕”字,然后装入了一个印有“绝密”字样的信封之中。

    然后他将笔放下,背着手走到窗前,显得有些心事重重。在第二次远征高丽因为杨玄感造反,而没有达到作战目的之后,他便在考虑发动第三次远征高丽的战争。并为此作了大量准备工作,包括派长孙无忌和宇文明出使突厥,解除自己的北方隐患。

    如今已经万事大吉,但朝中却有不少声音反对出征,这让他心中十分不快。

    “裴爱卿,联对上次远征高丽之战不甘心啊!”杨广轻轻叹了一口气道。

    裴矩心中也是大定,他知道杨广一直筹划的便是征服高丽,以及消除关陇门阀的威胁两件大事。而从杨广的口气,他可以判断出,杨广又有了第一次远征高丽时的那种想法,将两件事合成一件做了。企图既征服高丽,又削弱关陇门阀的实力。

    他于是脑海里灵光一闪,很快便想到了一个对策,而且是一个对自己极为有利的对策。

    “陛下,其实臣有一条计策,可以和陛下的那个计划配合使用,如果能够实施得好,便可达到陛下的目的!”

    杨广听闻之后,立刻便转过身,饶有兴致地注视着他道:“你详细说说,怎么个配合使用法?”

    裴矩此时最渴望的事情,就是天下大乱。这样他们裴家才能乱中取胜。如今他和裴蕴已经取得了相国之外,掌握朝中实权,裴仁基和裴行俨父子又掌握了军权。手下拥有一支近十万人的大军。这都是裴家将来的资本。

    如果时机成熟,他们进可问鼎天下,退可辅助最有希望成为天下之主的人,都可保住裴家一世富贵。

    所以,裴矩心中比谁都清楚,现在大隋的政局不能稳定,一旦政局稳定下来,他希望天下大乱的企盼就会落空。

    “不知陛下想过没有,为什么去岁杨玄感会造反?要知道他可根本没有掌握什么军队,完全是靠自己临时招募的饥民……而原因就在于,陛下离开了京城,大军主力又北上了辽东,所以他就以为时机到了。如果今趟远征高丽,陛下也离开京城,进行亲征。臣相信,在这个时候,所有暗藏的鼠蛇之辈都会蠢蠢欲动的。”裴矩嘴角露出一丝淡淡的笑容道。

    “裴爱卿,继续说下去!”杨广的眼睛变得炯炯有神,裴矩的话完全说到了他的心坎上。

    裴矩这时正色道:“陛下,臣也劝陛下发动第三次远征高丽之战,但臣的意思是:陛下不用派太多军队进入辽东,主力过了涿郡后便在辽西驻扎下来,只派二十万大军进攻高丽。”

    说到这里,他顿了一下,然后补充道:“这其实只是一个引蛇出洞之计,只要关陇贵族中有人出现异动,陛下便可及时率主力回来镇压。同时,又可让关陇贵族中其他没有参加叛乱的人留在辽东,率他们的本部人马为大军断后,防御高丽追击。如果能胜,便可将其调回中原。如果留下的关陇贵族将领战败,则正好追究他的责任,又是一次削弱其家族势力的机会!”

    听到这里,杨广的瞳孔立刻缩成一线,闪烁着一种难以掩饰的赞赏,引蛇出洞,再分而治之,一举两得,一箭双雕。这可是一种高明之极的策略。

    他倒背着手走到窗前,凝望着窗外的灯光夜色,终于有些心动了。

    他早就想发动第三次高丽之战,并作了许多准备工作。目前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虽然萧皇后和杨洛琪都反对他继续攻打高丽。但他却根本没有听进去,认为这只是妇人之仁而已。如今,裴矩的建议却给他指点了一条新的道路,让他看到了另一种更好的解决办法,虚晃一枪,诱敌叛乱,这无疑是最佳的策略。

    当然,他还需要再考虑考虑,如何把这个计划布置得非常周详,让人看不出丝毫破绽。

    裴矩察言观色,知道不用再说下去了,只要确立了这个大方向,杨广就会顺着他提醒的这个方向走下去,事情便会顺理成章地发生。

    他于是便拱手行了一礼道:“天色已晚,臣就不打扰陛下休息!微臣告退!”

    “好的!裴爱卿也好好休息吧!”杨广说道。

    裴矩于是便退了下去。当他走出御书房大门之时,他心中还是忍不住感叹,杨广还是太大意了。他没有把各地蜂拥而起的乱匪贼寇放在心上,总认为这些泥腿子动摇不了自己的江山。他远远还不知道山东、河北、河南等地的糜烂程度有多厉害。而且如瓦岗寨的翟让、河北的窦建德、江淮的杜伏威等,都已经有向割据势力转变的趋势。也许再过一两年,杨广就会发现,当初他不屑一顾的乱匪,已经成了隋朝的掘墓人。

    “曾省,给朕把王相国叫过来!”杨广这时却睡意全无,眼中反有兴奋之色。

    约莫一个时辰后,新任的兵部尚书王世充走进了御书房。他原本是胡人,后来改了汉姓,并担任了江都留守。他在镇压江淮的起义军时,立下了汗马功劳。被喻为大隋难得的,既会治理地方,又能打仗的将领。

    而王世充也是察言观色的高手,他颇会迎合圣意,在上两次远征高丽的备战中,王世充调动府兵和准备粮草不遗余力,深得各支参战部队的主将赞赏。他也因此得到了杨广的信赖,委予他兵部大权。

    “臣王世充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王世充虽然有些睡眼朦胧,但还是强打精神跪下磕头道。

    杨广忙叫他平身,然后沉吟了一下问道:“王相国,朕想了解一下,现在我大隋还能调动的兵力有多少?”

    王世充想了一会儿后,方正色道:“启禀陛下,上次高丽之战后,北方府兵还有四十万,南方的府兵有二十万。此外,陛下的禁军还有二十五万,各地的郡兵约有三十余万,边塞军约有十五万人,总共加起来大约有一百三十万人左右。”

    杨广心中盘算了片刻,随即又问道:“那如果联要再次攻打高丽,在保证各地郡县基本守备能力的同时,还能动用多少军队?”

 第159章 三征高丽的决定

    王世充亦是心中一凛,暗忖圣上竟然还要再次攻打高丽,那剿灭各地乱匪的兵力岂不更加不足了?

    但他不敢和杨广唱对台戏,甚至连脸上都不敢流露出惊讶之色,只能顺着杨广的话道:“不知陛下打算动用哪些兵力?是否动用边军和郡兵?”

    杨广却是摇了摇头道:“虽然突厥和我大隋签订了盟约,但咄吉这个人反复无常,对他不能不防。所以边军不能动用!而南方之兵要用于剿灭江淮乱匪,朕也不打算动用。就还是动员其他的军队吧!”

    王世充点了点头道:“陛下,如果这样的话,在保证各地有足够防守郡兵的情况下,还可动用郡兵十余万、府兵四十万和禁军二十万,共计有七十万军队可用,只是……”

    “只是什么?”杨广神色有些不悦问道。

    “只是臣接手兵部事务之时,便听宇文述大人说,各地府兵多有逃亡,可能已经不足四十万人了,臣正责令各卫府统计数据,看看到底还有多少府兵能够召集起来。”

    杨广顿时脸色一沉,这是他最不想听到的消息。

    “到底逃亡了多少?你给朕一个准确的数据!”他厉声问道。

    王世充用袖子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道:“臣明天就下令各卫府彻查统计,一个月后便能给陛下答复。”

    “一个月的时间太长了,朕等不了那么久,十五天后联就要知道结果。”杨广怒气冲冲地一拍桌子道。

    ……

    二十天后的一天清晨,宇文明很早便起了床,匆匆忙忙地吃了早饭,然后便开始穿戴朝服,准备上朝了。

    而长孙无垢则忙碌地替他梳头、整理朝服。

    原本象宇文明这样的武官,一般是不用参加朝会的。可昨天下午,兵部送来了通知牒文,要求十二卫府的大将军都要参加今日的朝会,说有出征的大事商议。这就让他不得不起个大早,天不亮就开始做上朝前的准备。

    “夫君,今天怎么会想到让你参加朝会呢?莫非又要攻打别的国家了?”长孙无垢一边为宇文明整理着朝服,一边问道。

    “我也不清楚,不过应该不会是突厥那边出了事。算算时间,已经是春暖花开的时节了。我想,或许圣上又想再次攻打高丽了吧!”宇文明整了整自己衣领,淡淡道。

    长孙无垢那白嫩的玉手顿时便停住了,她立刻柳眉一蹙,一脸担忧地问道:“夫君,真的又要再次进攻高丽了?”

    “是的!圣上对于上次进攻一直很不甘心,因为他觉得是被杨玄感造反逼得不得不撤军的。而之前让我和你哥哥出使突厥,也是为了稳住北方边境不出事,好腾出手来进攻辽东。依我看,如今圣上大概是认为准备得差不多了,可以出征了吧。”宇文明已经隐隐猜到,让自己参加这次会议,又说是和出征有关,只怕十有八九便是要三征高丽了。

    长孙无垢一双美丽的大眼睛里顿时充满了担忧,她轻叹了一口气道:“夫君,你应该劝劝圣上,让他不要再发动战争了。如今东都的米都涨到五百文一石了,满城都是讨饭的饥民。听说走出东都城百里之外,便可见饿死的人。好多地方都是白骨累累。如果还要再去打仗,恐怕饿死的人会更多了。”

    宇文明苦笑道:“现在谁敢劝他不征高丽的话,就是等着被杀头。我若去劝他,不但你要做寡妇,还会连累你哥哥和我爷爷。而且劝了也没有半点作用。圣上根本不会听的!”

    “可是……如果谁都不劝他,那大隋就真的完了。”长孙无垢一双美眸饱含着泪水道。

    宇文明伸出双手,紧握住她的小手,然后柔声道:“无垢,别担心!我会想办法应对的,如果圣上真的不听,那也没有办法,毕竟大隋是他杨家的,又不是我宇文家的。我现在能做的,就是尽量保全自己和我的家人朋友!”

    长孙无垢这时方幽幽道:“我明白了,夫君请自己拿主意吧!不要被我影响。不管你做出什么决定,我都支持你!”

    “嗯!无垢你放心吧!天塌下来也有我顶着呢,就算真的局面糜烂得无可救药,那我便开创出一个新局面出来。”宇文明微笑着说道。

    长孙无垢眼中亮光一闪,以她的聪明才智,自然能听出宇文话中的含意。她于是将头埋在宇文明的怀中,紧抱住他的腰,一双玉臂搂得更紧了……

    宣德殿内灯火通,几十余名朝中重臣已经先后到了,各自坐在大殿内窃窃私语。因为他们发现,今天参加朝会的人中多了十几名军方的高层将领,左翎卫将军宇文明、右翎卫大将军来护儿,左屯卫大将军独孤罗,右屯卫大将军元弘嗣、右侯卫大将军屈突通、左武卫大将军裴仁基,右武卫大将军陈棱等,另外还有幽州总管罗艺、河北招讨使薜世雄等等出席。

    这一反常的现象使大臣都意识到,今天陛下要宣布的事恐怕多半又和出征有关。

    这时一声清脆的钟声响起,紧接着岳曾省如公鸡般的声音便喝喊了起来:“皇上驾到!”

    朝中群臣和将领们纷纷起身肃静。

    而杨广则在四名宫女的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