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

第30部分

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第30部分

小说: 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祖初定关陇,悦率募乡里从军。东魏将侯景攻围 洛阳,太祖赴搜,悦又率乡里千余人从军。又领所部兵从 达奚武征梁、汉。及梁州平,太祖即以悦行刺史事。魏废 帝二年征还本任,属改行台为中外府,以仪同领兵还乡
里。〃
由此传可看出乡兵的私有性质。王悦〃率募乡里从 军〃,打侯景,征梁、汉,所率都是本部乡兵。后来〃以仪

同领兵还乡里〃。仪同是府兵将领名称,所谓〃领兵还 乡里〃,是说此兵本为王悦率募的乡兵。不属于府兵范 围,故可以还乡里。这种兵实际上是王悦的私人的军
队。
同书三五《裴侠传》云:
〃大统三年,领乡兵从战沙苑,先锋陪阵。〃
这是裴侠的私军。 同书三七《郭彦传》云…
〃大统十二年,初选当州首望,统领乡兵,除帅都
同书三九《韦瑱传》云…
〃征拜鸿胪脚,以望族兼领乡兵,加帅都督。〃
这里说得很明白,乡兵是〃兼领〃。之所以兼领,是因为 韦瑱、郭彦皆为望族或州望。加帅都督是别领府兵。 同书四三《魏玄传》云:
〃及魏孝武西迁,东魏北徙,人情II动,各怀去就。玄 遂率募乡曲,立义于关南。……每率乡兵,抗拒东魏。〃
魏玄所率抗拒东魏的兵,是他自己的乡曲,非府兵。 同书四四《泉企传》略云:
〃泉企,上洛丰阳人也。世雄商洛。萧宝貧反,遣其党 郭子恢袭据渔关,企率乡兵三千人拒之,齐神武率众至 
渔关,企遣其子元礼督乡里五千人,北出大谷以御之 (后)元礼遂率乡人袭(:洛)州城,斩《东魏剌史杜)窗。〃
泉企、泉元礼两代人率乡兵、乡里、乡人打仗,表明乡 兵可以世袭。之所以能够世袭,是由乡兵的私有性质
决定。
同书四四《任果传》云:
〃太祖以益州未下,复令果乘传归南安,率乡兵二千 人,从〔尉迟)迥征蜀。〃
任果已作府兵大都督,宇文泰以益州未下,叫他回南 安领乡兵从尉迟迥征蜀。南安为任果的故乡,叫他去 率南安乡兵从征,也就是叫他去率私军从征。
凡此皆可说明乡兵和府兵的不同。乡兵是地方豪 族的部曲。宇文泰使府兵将领与土地发生联系,把府 兵将领都变成了关陇地区的豪族。府兵将领豪族化, 有土地,有部曲(乡兵〉,是关陇集团变得牢不可去的 关键所在。
《旧唐书》五八《柴绍传》附《平阳公主传》略云:
〃高祖第三女也。义兵将起,公主与绍并在长安,遗 使密召之。绍即阆行赴太原。公主乃归郸县庄所,遂散家 资,招引山中亡命,得数百人,起兵以应离袓。时有胡贼 何潘仁聚众于司竹园,自称总管,未有所属。公主遗家趣 马三宝说以利害,潘仁攻稱县,陷之。三宝又说群盗李冲 文、向善志、丘师利等,各率众数千人来会。及义军渡河,

公主引精兵万余与太宗军会于渭北。〃
同书二《太宗纪上》略云…
〃高祖第二子也。隋开皇十八年十二月戊午,生于武 功之别馆/'
平阳公主在鄠县既有庄所,也就有佃户、奴婢〔如马三 宝)。此种佃奴也就是她的部曲。她所招引的何潘仁等 人,都是她的乡曲。唐取关中,进展迅速,平阳公主的 接应,是一个重要的原因。须知李氏从西魏大将军李 虎起,已变成关中豪族,拥有自己的田庄与部曲。平阳 公主在鄠县的庄所与家僮反映了这个情况。唐太宗李 世民的出生地武功似为唐室所依托之地。武功在渭 北,渭北为李世民与平阳公主会师之地。唐室为关陇 集团最后一个代表,宇文泰将带来的人与新地区发生
密切关系,变成豪族,形成集团,至唐可以看得很清 楚。
二、关陇文化本位政府《关于行周礼)
宇文泰的关陇本位政策的另一个表现,是关陇文 化本位政策。宇文泰为了对抗离氏与萧梁,必应别有 一个精神上独立的、自成系统的文化政策,以维系关 陇地区胡汉诸族的人心,使之成为一家,从思想文化

上巩固关陇集团。
宇文泰的关陇文化本位政策,要言之,即阳傅《周 礼》经典制度之文,阴适关陇胡汉现状之实。内容是上 拟周官的古制。但终是出于一时的权宜之计,以故创 制未久,子孙已不能奉行。兹略作铨释。
《周书》二《文帝纪》(《北史》九《周本纪》同)略云:
〃魏恭帝三年春正月丁丑初行周礼,建六宫。初,太 袓以汉魏官繁,思革前弊,大统中,乃命苏绰、卢辩依周 制改创其事,寻亦置六卿官,然为撰次未成,众务犹归台 阁,至是始毕,乃命行之。〃
《北史》五《魏本纪》云:
〃大统十四年五月以安定公宇文泰为太师,广陵王 欣为太傅,太尉李弼为大宗伯,前太尉赵贵为大司寇,以 司空于谨为大司空。〃
《通鉴》一六一梁太清二年五月载此事,胡注云:
〃宇文相魏,仿成周之制建官。〃
按《北史》、《通鉴》所云,即《周书》二《文帝纪》所谓大 统中置六蟬官。
《周书》二四《卢辩传》(《北史》三〇《卢同传》阱
《辩传》略同〉又云:
〃卢辩,范阳涿人,累世儒学。……初太祖欲行周官, 命苏绰专掌其事,未几而绰卒,乃令辩成之。于是依《周

礼》建六官,置公、鄉、大夫、士,并撰次朝仪、车服、器用, 多依古礼,革汉魏之法,事并施行。辩所述六官,太祖以 魏恭帝三年始命行之。自兹厥后,世有损益。于时虽行周 礼,其内外众职又兼用秦汉等官,今略举其名号及命数 附之于左:
柱国大将军、大将军。
右正九命。
骠睐,车騎等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雍州牧。
右九命。
標骑、车骑等将军、左右光禄大夫、户三万以上州刺史。
右正八命。 (下略)〃
《隋书》二七《百官志》略云:
〃周太祖初据关内,官名未改魏号,乃方隅粗定,命 尚书卢辩远师周之建职,置三公、三孤以为论道之官,次 置六卿以分司庶务。制度既毕,太祖以瑰恭帝三年始命
行之。〃
观上所引,可知宇文泰摹仿成周,创建官制的梗概始 末。《周礼》一书的真伪及著作年代,古今论者甚多,大 致为儒家依据旧资料加以系统理想化,欲行托古改制 之作。自西汉以来,模仿《周礼》建设制度的,有王莽、 周文帝、武则天、宋神宗四人。王莽、武则天、宋神宗受 到后人讥笑,独宇文泰之制,则甚为前代史家所称道, 至今日论史者尚复如此。其原因在于宇文泰、苏绰等

人并非拘泥于周官的旧文,而为利用周官的名号,以 适应鼎立时期关陇胡汉的特殊需要。故能收到模仿的 功效,少见滞格不通的弊病。
宇文泰、苏绰不拘泥于周官的旧制,从西魏的地 方官制和官吏的选举制可看得非常清楚。宇文泰虽然 仿效周礼以建六官,可是地方政治仍然采用郡县之 制,不搞成周的封建制度。特别是选举制,据《周书》二 三《苏绰传》(《北史》六三《苏绰传》同)云:
〃又为六条诏书奏施行之。其四曰播贤良,曰。今刺 史守令悉有僚吏,皆佐治之人也。刺史府官则命于天钥, 其州吏以下并牧守自置,自昔以来,州郡大吏但取门资, 夫门资者乃先世之爵禄,无妨子孙之愚瞽;今之选举者 当不限资;唯在得人。苟得其人,自可起廝养而为卿 相,伊尹。傅说是也,而况州郡之职乎?苟非其人,则丹 朱、商均虽帝王之胤,不能守百里之封,而况公卿之胄
乎?,,,
北朝自北魏孝文帝以来,选举只据门资。苏绰的不尚 门资之论,不仅与成周的封建制度毫无共同之处,而 且与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度也大相迳庭。
至于苏绰作《大诰》,据《周书》二三《苏绰传》(《:!匕 史》六三《苏绰传》同)云:
〃自有晋之季,文章竞为浮华,太担欲革其弊,因魏 帝祭庙,群臣毕至,乃命绰为大诰,奏行之。自是之后,文

笔皆依此体。〃
但一检《周书》四《明帝纪》所载武成元年后的诏书,就
不是皆依苏绰《大诰》之体,而是渐同晋后之文。可知
《大诰》不过是一种模仿《周诰》,矫枉过正的伪体。一
传之后,周室君臣即已不复遵用。《明帝纪》载有明帝 〃幸同州,过故宅〃,所赋的诗一首,诗云:
〃玉烛调秋气,金舆历旧宮。还如过白水,更似人新 丰。霜潭渍晚菊,寒井落疏桐。举杯延故老,令闻歌大
风。〃
这种体裁与南朝羁旅之臣庾信、王褒的诗歌相似,与 《大诰》则相距何止十万八千里。
总之,除推行关陇物质本位政策如府兵制之外, 宇文泰还需要一种独立于东魏及萧梁之外的关陇文 化本位政策,以维系胡汉各族的人心。关中为姬周的 旧土,宇文泰自然想到周官。他采用周官古制,用心只 在维系人心,巩固关陇集团,而不是象王莽一样,事事 仿古,拟古。就整个关陇本位政策而言,物质是主要 的,文化是配合的。
(四)周武帝、隋文帝对府兵制度的改革
周武帝对府兵制度作过一些改变。《周书》五《武

帝纪上》云
〃建德三年十二月戊子,大会卫官及军人以上,赐钱 帛各有着。辛卯,诏荆、襄、安、延、夏五州总管内,有能率 其从军者,授官各有差。其贫下户给复三年。丙申,改诸
军军士并为侍官。〃 《隋书》二四《食货志》又云;
〃建德二年,(应依《周书》五《武帝纪》作〃三年〃》改 军士为侍官。募百姓充之,除其县羝,是后夏人半为兵 矣。〃
周武帝改军士为侍官,即变更府兵的部属观念,使府 兵直隶于君主。这是湔洗鲜卑部落思想最有意义的措
施,不可以为只是改易空名而加以忽视。又最初府兵 制下的将卒都是胡姓,即同胡人。有军籍为胡人,有州
县籍为夏人。周武帝〃募百姓充之,除其县籍〃,即募夏 人充之,变夏人为军人,亦即变为胡人。〃是后夏人半 为兵矣〃,反映了府兵的扩大化,即平民化。然而,经过 周武帝作了改变以后的府兵,仍然是兵农分离的。兵 是兵,民是民。兵属军府,籍在军府;民属州县,籍在州 县。兵为职业军人,民则从事农桑。又因兵从胡姓,兵 民或兵农之分,仍然是胡汉之分。
《资治通鉴》一六八陈文帝天嘉二年(周武帝保定 元年)胡三省注释〃改八丁兵为十二丁兵〃,谓〃八丁兵

者,凡境内民丁分为八番,递上就役。十二兵丁者,分 为十二番,月上就役。周而复始绝不及一〃兵〃字。胡 意大概以为其时兵民全无区别。但既称〃丁兵〃,当为 丁、兵两类,否则,自可依隋制,但云役丁为八番或十 二番。《隋书,食货志》称保定元年后的周制为〃十二 丁兵〃,称隋制为〃役丁为十二番〃,便已作了区别。周 是丁、兵各役十二番,隋则但役丁为十二番。周所以要 提丁兵,原因即在兵民的分离。
关于隋文帝对府兵制度的改革,《隋书》二《高祖 纪下》有云:
〃开皇十年五月己未诏:'魏末丧乱,宇县瓜分,役 车岁动,未遑休息,兵士军人,权置坊府,(《通鉴》一七七 隋文帝开皇十年胡注云:〃元魏之季,兵制有六坊,后齐 因之,亦日六府。〃〉南征北伐,居处无定,家无完堵,地罕 包桑,恒为流窵之人,竞无乡里之号。朕甚愍之。凡是军 人,可悉属州县,垦田籍帐,一与民同,军府统领,宜依旧 式。罢山东、河南及北方缘边之地新置军府。'六月辛酉, 制人年五十免役收康。〃
按《隋书》二四《食货志》云隋文帝代周,〃其丁男、中 男、永业、露田皆遵后齐之制〃。前篇语及北齐武成帝 河清三年定令〃率以十八受田,输租调,二十充兵,六
十免力役,六十六退田,免租调〃;其制已开兵民或兵 农合一之端。今隋朝丁男、中男、永业、露田既皆遵北 
齐之制,则兵民至隋事实上已无可别。故在服役问题 上,《食货志》但云〃仍依周制役丁为十二番〃,而不再 云〃丁兵〃。开皇十年的五月乙未诏,只是给予事实上 已经出现的兵民合一或兵农合一制,以法令上的承认 而已。此令使军人悉属州县,已大反西魏初创府兵时, 〃自相督率,不编户贯〃即兵民分立之制。〃垦田籍帐一 与民同〃之语,与《北史》所载府兵初起之制,兵士绝对 无暇业农,也迥然有异。唐代府兵的基本条件,即兵民 合一,实已完成于隋文帝之世。
隋文帝对府兵的另一个改变是:当他尚未代周但 已掌握政权的时候,下令恢复府兵的汉姓。《周书》八 《静帝纪》大象二年十二月癸亥诏略云:
〃《诗》称不如同姓',《传》曰'异姓为后'。盖明辩亲 疏,皎然不杂。太祖受命,多所改作,文武群官,赐姓者 众,本殊国邑,实乖胙土。故君临区寓,累世于兹,不可仍 遵谦挹之旨,久行权宜之制。渚改姓者,悉宜复旧。〃
府兵将卒改从胡姓,便变成胡人;恢复汉姓,便仍为汉 人。复姓,表明汉化的主流,终究战胜了鲜卑化的逆 流。复姓,表明府兵不再是一支胡人的军队,而是一支 名实相符的汉人或夏人的军队。军与民的胡汉之分, 至此消除。
但隋文帝只改了府兵的姓氏,而未恢复府兵军将 原来的郡望。故隋、唐皇室杨、李二氏的郡望,仍为关

内郡望。杨为弘农杨氏,李为陇西李氏。
无论是周武帝或隋文帝的改革,都未影吶到关陇 集团的存在,只是这个集团原来所带的鲜卑化色彩, 经周武及隋文的改革,已经退色。隋文的改姓,表明这 个集团事实上、名义上都是关陇地区的汉人的一个集 团。
由胡化而汉化,由西部而东部化如隋遵后齐之 制),由北朝而南朝化,变异大体如此。
―圍圍,—圍圍―
第二十篇南北社会的差异与学术
的沟通
(一)南北社会的差异
南北朝有先后高下之分,南朝比北朝要先进,这 可从经济生活、社会习俗等各方面的情况看出。兹分 别言之。
经济。
《魏书》六八《甄琛传》略云;
〃琛表曰:'今伪弊相承,仍崇关郝之税,大魏恢博, 唯受谷帛之输。'',
《隋书》二四《食货志》云…
〃晋自过江,凡货卖奴婢马牛田宅,有文券,率钱一 万,输估四百人官,卖者三百,买者一百。无文券者随物 所堪,亦百分收四,名为敏估。历宋、齐、梁、陈,如此以为 常。以此人竞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