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别找了,成功的钥匙就在你身上 >

第4部分

别找了,成功的钥匙就在你身上-第4部分

小说: 别找了,成功的钥匙就在你身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永庆比别人多走了一步,于是把这种天赋充分地发挥出来了。
所有真正成功的人都经过长时期的刻苦奋斗,因此大家常常认为刻苦奋斗是一种很重要的才能,其实这是错误的看法。当一个人在使用自己真正才能的时候,自然而然地就能够持之以恒,做到别人无法做到的事。但一个人如果在模仿别人、跟随社会潮流,而不是在发挥自己真正才能的时候,持之以恒就变得非常困难。因此找到自己真正的才能是成功的关键。
台湾有一位非常出名的法国料理厨师江振诚,20岁就当上了一家五星级法国餐厅的主厨,曾经两次被《时代》杂志评为“印度洋最伟大的料理师”,被Discovery频道评为“2006亚洲十大最佳青年主厨”,被顶级餐厅指南《Relais and Chateaux》评为“2006全球最佳150位主厨之一”。他从13岁起就在各大饭店打工,在21岁那年,已经是五星级法国餐厅主厨的他,离乡背井,只身前往法国,从一句法语也不会讲到流利掌握英、法、日三门外语,五年间他每天睡三四个小时,每天在厨房里工作16个小时,第一年就瘦了16公斤。这种精益求精的执著精神,别人会觉得不可思议,但对他来说却是一种近乎信仰的工作态度,丝毫不觉得苦累而且乐此不疲,这就是才能的表现。
当我们了解、接受并充分发挥我们的才能时,上面的三个条件就会自然出现,别人会感到惊奇,但是对一个正在发挥自己才能的人而言却非常自然。
有的同学很自然就能够按时把功课做完,但是有的同学就觉得按部就班地去做功课非常困难,是不是在校学习不好的同学就不够努力呢?其实未必,有的同学非常努力地学习,成绩依然不好,只能说这些同学没有在学校学习的才能,并不能说这些同学就没有才能,相反地这些同学可能有很多其他的才能。比如沟通协调、领导组织、筹划执行、演说辩论、分析判断、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等,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才能,但都不能在学习考试的环境里体现出来。当这些在学校表现“有问题”的同学有机会发展自己真正才能时,就会表现非常出色。约翰?钱伯斯是互联网领域全球领先厂商思科系统公司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他就有阅读困难的问题,若是没有人帮助他认识到这个问题并且找到解决办法的话,他可能连普通的学校都无法毕业!
                  第三章 才能——最容易擦肩而过的金钥匙(2)
我们的才能常常和兴趣有关,比如一个人很喜欢看电影,看电影本身未必是什么特殊才能,但是这个人可能有很好的情感能力、幻想能力或是创造能力。而一个喜欢打牌的人,可能有很不错的分析、专注和判断能力。至于这些能力可以用在什么地方,则和一个人的个性、价值观有关。比如说一个有幻想能力的人,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作家,《哈利?波特》的作者是一个单亲妈妈,凭着其丰富的想象力,写出了令全世界着迷的魔幻小说。
其实很多天赋才能是有遗传性的,像专注、归纳、创新、演讲、培训,这些才能在我父亲身上就很明显。我家里有七个兄弟姐妹,作为一个国家底层公务员,我父亲必须在完成本职工作之余,去学校兼课来贴补家用,并且每天要骑超过20公里的自行车,非常辛苦。除此之外,我父亲还无师自通地学会了安装收音机,帮很多亲朋好友装了收音机,义务在教会里给成人讲天主教的教义,风雨无阻,一讲就是十几年,很多人在我父亲的教导中受洗成为一个教友。父亲的这些才能不但遗传给了我,现在在我儿子身上,也能看到类似的才能。因此,观察自己的父母、兄弟也可以发现许多才能的密码!
还有非常多的才能就像是埋在地下的金子,有待我们去挖掘,一旦挖掘出来就会闪闪发光。下面列举一些比较容易被观察到的才能供大家参考。
本能主导 : 领袖、和平、改革
领导——主观意志强烈,知人善用,喜欢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
适合领导的工作。
组织——喜欢和人打交道,行动能力强,有能力将别人组织起来一起完成目标。
适合从事与建立、管理公司机构有关的职业。
纪律——自制能力强,凡事有条不紊,按章办事,具有强迫性的人格。
适合从事管理、教练、训练、军事人员等工作。
毅力——凡事坚持到底,别人灰心丧气,我仍然坚定目标,往前迈进。
需要配合其他的才能发展,能够将任何才能坚持到底。
公平——凡事必须绝对公平,必须符合正义,否则毫无意义。
适合当裁判、法官,从事督查、审计、查核等方面的工作。
自信——从不怀疑自己的能力,对于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
适合处理来自于他人的压力,比如从事个人表演、销售等职业,同时也可以配合其他才能,将其充分发挥。
成就——天生劳碌命,每天都必须不断地工作,只有不断地完成工作才会觉得心安。
适合创业或工作量极大的工作。
运动——运动能量大,反应快,体能好,能够持之以恒地运动。
适合从事与体育有关的职业或配合其他的才能发挥。
情感主导:助人、 成就、浪漫
奉献——必须把自己完全投身于理想之中,才会觉得人生有意义。
适合从事社会工作或配合其他有理想性的才能发挥。
行动——凡事必须有所行动,没有行动的思考毫无意义。
适合从事救灾救难的工作或配合其他才能发挥。
冒险——喜欢面对挑战时的刺激,生活充满动力。
适合从事探险类的工作或独自创业。
统筹——计划执行力强,能将非常复杂的事情办理得井井有条。
适合从事经理人员、大型活动筹备者等职业。
艺术——充满美感,不喜欢被拘束,对情感方面的事物反应强烈。
适合从事艺术、文学、戏剧、美术设计等方面的职业。
                  第三章 才能——最容易擦肩而过的金钥匙(3)
交际——喜欢与人交往,亲和能力强,人越多精神越旺盛。
适合从事外交、公关、销售等方面的职业。
热情——情感丰富,精力旺盛,热情能够感染周围的人。
适合带领团体活动,从事节目主持这类的职业。
聆听——理解别人内心的声音,有让别人倾诉的能力。
适合从事心理辅导、幼儿教师、医疗护理等职业。
教导——演讲表达能力强,乐于帮助别人了解复杂的事物。
适合从事与培训、教育、演讲等有关的职业。
思考主导:观察、忠诚、享乐
思维——凡事喜欢抽丝剥茧,分析思考,找出逻辑,找出规律。
适合从事与制定策略和需要分析、判断、设计有关的职业。
创新——点子奇多,想人所不敢想,不受条条框框的限制。
适合从事创意型的工作或产业。
研究——整理归纳,细心分析,耐心钻研,创新力强。
适合从事各类的研究工作。
信仰——核心价值代表一切,不符合核心价值就毫无意义。
适合从事宗教或社会工作。
音乐——对声音敏感,音乐吸收表达能力特别强。
适合从事和音乐有关的工作。
幕僚——细心负责,归纳创新,原则性强,负责忠诚。
适合从事咨询或管理之类的工作。
专注——专心一意,仔细认真,化繁为简,重点突出。
适合从事科研、设计类的工作,或配合其他才能发挥。
伯乐——观察入微,知人善任,善于指导部属。
适合从事教学、指导、人事、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人的才能绝对不只有上面所举的这些例子,每个人拥有的才能也不止一个,这些才能的组合更是千变万化,多到你无法想象。才能本身并没有优劣之分,有的人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才能,于是显得特别成功,而大多数的人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甚至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才能,所以一生庸庸碌碌。
从才能具备的三个特点上看,要发现自己的才能似乎不难,但为什么绝大多数的人都没能发现自己的才能呢?是什么让我们总是和自己的才能擦肩而过呢?
一、受社会价值观左右
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我们的文化的特点就是重和谐,保守,安土重迁,彼此互相依赖,人格不独立。 一个人格不独立的人非常容易受社会价值观的影响而变得人云亦云。假如一个人的特殊才能符合当时的社会观,就会很容易被发掘出来,反之则往往被埋没。现在电视报纸杂志天天都在介绍,某某是如何成为亿万富翁的,好像有为者都应该如此。在这样的社会价值观引导下,不论以何种手段成为有钱人,都会受到人们的瞩目。另一个价值观就是考名校,只要能考上名校,人生似乎就可以高枕无忧了,这其实是很可笑的,每年能考上名校的人不超过10%,那考不上名校的人怎么办呢?除了读书考试以外,难道其他的才能就没有价值了吗?在价值观如此狭隘的社会中,在大家的人格又不独立的情况下,才能被埋没的可能性太大了!因此,想要发挥自己的才能,活出真实的自己,必须从人群中跳出来,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思想。
二、不重视发挥自己的才能
很多人对自己的才能不重视,觉得没什么大不了,不值得去发展。但要知道,虽然有的才能表面上未必很光鲜亮丽,可若能充分发挥出来,威力也是很惊人的。比如说世界闻名的股神巴菲特,就自认为没有什么特殊才能,他喜欢寻找最有价值、物超所值的投资。这个才能很多人从小都有,比如喜欢收集邮票、钱币、古董等,见了一个好东西,就欣喜若狂,恨不得立刻把它纳入收藏,但很多人并没有把这种天赋当做才能。而巴菲特则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这个才能,不断寻求最好的投资机会,一日看上千张财务报表也不觉得烦。他在对年轻同学演讲时强调,自己并不是什么齐天大圣,和大家唯一的不同点就是他每天都在做自己最喜欢做的事情,那就是寻找最有价值的投资机会。数十年如一日地寻找最佳的投资机会,如饥似渴地丰富自己的投资知识,这对他来说非常自然,对大多数的人来说却不可思议,这就是一个人在发挥自己的天赋和才能时的体现。对巴菲特而言,他的人生价值是否受到世人的认同并不重要,成为世界首富从来不是他的目标,吃大餐、开豪华车、穿名贵服装对他毫无意义,能够找到最有价值的投资机会、长期获利才是最让他欣喜若狂的事,这一切对他只是一场绝佳的游戏,金钱只是游戏中的数字而已。我个人就有很好的歌唱才能,但是从来没有机会把它发挥出来。由于受到社会价值观的影响,我们那时候的年轻人都要当科学家,虽然自己并没有成为大科学家的才能,但都拼命努力要去做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反而对自己拥有的天赋完全不予重视,现在想起来真是可惜!我还有很多其他的天赋也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我相信很多人都和我一样,受到社会价值观的影响,盲目追逐热门,不重视发挥自己的才能,这真是非常可惜!
                  第三章 才能——最容易擦肩而过的金钥匙(4)
三、害怕失败
很多时候人们会因为害怕和大家走的路不同而导致失败,所以不敢去充分发挥自己的独特才能。但正因为在创新的路上失败多于成功,所以才显得创新是那么的伟大。
为什么会因为跟大家不同而感到害怕呢?主要还是因为缺乏核心价值。“中国摇滚乐之父”崔健,以一首《一无所有》红遍大江南北,唱出了一代人的心声。但他并不是如歌迷们所期望的那样继续唱《一无所有》这一类风格的作品,而是在不断努力追求新的突破。很多歌迷因此离他而去,但是他无怨无悔,因为摇滚乐的创作是他最喜欢做的事业,总有一天他还会创作出另一首惊天动地之作。在创作之路上任何人都是孤独的,只要是在发挥自己独特的才能,就自然而然地会应对所有的挑战——困难、孤独、寂寞、辛苦……即使崔健没有再创作出另外一首惊世之作,他也仍然是一个快乐的人,因为他有非常清晰的核心价值,这是成功者的标志。
四、没有客观环境
有时候,在没有客观环境的情况下,特殊才能未必会被发现。有一个法国的画家,他小时候从没画过画,直到有一次生病住院,朋友送了他一些绘画的材料,他在无事可做的情况下才开始画画。结果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在几年之内就进入巴黎美术学院,那是一个让全世界画家都向往的地方。可这样特殊的才能若不是因为他生病住院,很可能就埋没了。同样的,如果爱因斯坦生长在蒙古大草原上,每天与牛羊为伍,那么他很可能根本就不会知道自己是一个物理天才!很多天才都是在缺乏客观环境的情况下被埋没的,在亚洲,这个问题尤其严重。目前亚洲以考试和低成本为主的教育系统就是埋没人才的一个主要环境!在以考试为主的教育环境中,只有一种才能可能被发掘,那就是记忆力,记忆力好的人就会被认为是天才!而想象力、创造力、思考力、判断力、协调力、决断力等大都被忽视。很多考试状元的综合素质极为平庸,但是在今天的教育环境中却被当做天才,这确实值得我们反思。
在我身上,上面所说的四个原因都发生过,所以我并没有充分发挥我的才能。很多时候社会的价值观会左右我们,使得我们无法发现自己真正的才能。比如说我高中时代很想做一个篮球高手,这样的理想和我本身的才能是不符合的,不论身高、反应、体能,我都不是一个篮球高手的料。可当时只是一股脑地苦练,非常专注,这样的价值观完全来自于当时的社会,上了大学后我才很懊恼地放弃了多年的梦想。那时我一直都不知道自己真正的才能在哪儿。其实由打篮球这件事来分析,我真正的才能有两个:一是非常喜欢运动;二是做一件事的时候非常专注,只要是我感兴趣的事,我就会废寝忘食,其他的事就都丢到脑后了。因此我也非常健忘,不是我所专注的事,就会忘得一干二净,但是这个专注的才能并不能让我在学校考得高分,健忘反而变成了我致命的弱点,在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