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别找了,成功的钥匙就在你身上 >

第7部分

别找了,成功的钥匙就在你身上-第7部分

小说: 别找了,成功的钥匙就在你身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变成一台机器——很有力量,但是没有灵魂!才能包括哪些种类,如何发展各式各样的才能,在后面的章节,我们会详细地探讨。
                  第五章 成功发展人生——节奏韵律很重要(2)
一个人情感的发展在这个阶段也非常重要,这个阶段人的情感非常丰富。文学、艺术、戏剧都富含感情,非常能促进一个人情感的成长。很不幸我们的教育系统在这方面非常苍白,除了死读书之外,不能培养出一个有正常情感的人。这对整个社会都是非常不幸而且非常危险的一件事,当整个一代的人都缺乏情感的时候,社会将变得非常冷酷!事实上情感和记忆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记忆必须依靠情感来带动,没有丰富情感的人,记忆力也会退化。若是一个人不运动也没有感情,每天死读书,大脑会变得非常没有效率。大脑各个部分必须互相协调、共同协作才能发挥最大的能力,单单使用某一部分的大脑,大脑无法正常工作。对于一件事物的记忆可能牵涉到大脑十几处的反应,包括感觉、味道、颜色、形状等,要完全消除一段记忆,对大脑而言也是很困难的。
现在很多小孩过早地接触电脑,打电子游戏或看动画片成瘾。电子游戏有很强的刺激反馈机制,因此小朋友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依赖,导致离开高强度的刺激反馈游戏就无法集中注意力,结果造成了阅读和学习障碍,一辈子最重要的学习阶段就被浪费掉了。甚至严重者,一辈子都无法摆脱电子游戏的控制,就像对毒品的依赖一样,从此无法独立面对生活。因此小朋友在10岁以前,最好不要接触电脑,即使接触电脑也必须控制在每天半小时以内。我弟弟的小孩就是如此被要求的,虽然遭到了小孩很多的抱怨,但是小孩的确养成了非常良好的阅读习惯,并成了个小历史学家,基本没有什么历史知识问题能够难倒他。
在这一段时间里要尽早发现小朋友的天赋加以培养,千万不可以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有的父母恨铁不成钢,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超人,这样不仅不能帮助孩子成长,反而使得孩子对学习产生抗拒心理,一辈子都有学习恐惧症和严重挫折感。
孩子对于环境适应的能力比任何书本上的学习都来得重要,与人交往的能力比书本上的知识重要。过于单纯的环境,往往使得青少年失去了学习如何与人交往的机会,将来在社会上的发展也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3岁到6岁,小朋友已经开始频繁地与他人互动,这个时期要多接触不同的人,增强小朋友的适应能力。
对于有天分的人,学习钢琴、绘画、体育,此时都是非常重要的时期。高尔夫天王老虎伍兹就是这时候开始学习推杆,摇滚歌王迈克尔?杰克逊这时已经上台演出了,音乐天才贝多芬也在这时开始学习钢琴了。但是并非每一个人都要成为天才,天才是非常寂寞的,他们往往没有做一个正常人的机会,因为他生活在不同的世界里,和他相似的人太少了。99999%的人都不是所谓的天才,都没有特殊才能。但他们并非毫无价值,做一个正常人,与他人正常地互动也是一件很好的事。比如在游戏中小朋友也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小时候玩的跳房子、踢毽子、打陀螺、跳橡皮筋,可以锻炼身体平衡的能力、与他人竞争的能力、参与团体活动的能力,这些都是日后进入社会必不可少的能力。现在的小孩受到电视和电脑的影响,浪费了很多时间,在这一段时期若没有上幼儿园就可能丧失了与人互动的机会。我们小时候没有上幼儿园,但是也没有电视和电脑,大家只好在田野中长大,大自然就是我们的幼儿园。抓蜻蜓、烤地瓜、钓青蛙、打弹弓、抓蟋蟀等等,有玩不完的游戏,而今天在城市中成长的小孩就只有在幼儿园学习与人互动了。
                  第五章 成功发展人生——节奏韵律很重要(3)
6岁到9岁是启蒙教育的开始,孟母三迁就是为了给孟子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父母今天为了给小孩上个好学校,也有不少人费尽心思,日本人甚至为了小孩上一个好的幼儿园,连生孩子的医院都要提前很久预订,因为医院、幼儿园、小学和中学形成了一条龙的产业链,真是令人感叹! 可是今天亚洲式的教育方式,越好的学校反而对小孩子的发展越不利,为什么呢?好的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往往不惜进行“填鸭式”的教学,拼命把知识往孩子的脑子里灌,将每个小孩都变成记忆的机器,而其他的能力一概没有。这就是爱之反而害之!一个人必须有多方面的能力,才能面对复杂的环境。一个人的人格是否健全、心理是否健康主要是表现在他的适应能力上。书呆子往往是最不能适应环境,也是最不成熟的一种人,偏偏我们的学校就是以训练超级书呆子为目标。大家一定要知道所有的知识都是死的,不能活用的话就毫无用处! 我在初中时念的就是一所明星学校,老师的要求很简单,就是“记忆”,所有的学科一概进行记忆,考试完全凭记忆。我们考高中的时候,全班80%的同学都考上一流高中,但是进了高中之后问题就接踵而至,人的记忆逐渐衰退,要学的东西却越来越多。到了大学这个问题就越发明显,这就是“填鸭式”教学的后果——导致学生没有思考、创造、组织、协调、适应的能力。
美式教育的精华就在于启发式的教育哲学和体系:重启发,不重记忆;重观念,不重技巧;重实用,不重形式。假如我们仍然自鸣得意于我们学生的考试成绩如何优异的话,那就太可笑了,因为只能解决问题而不能发现问题的人,永远只是一个跟随者,而不是一个领导者!假如我们不能教育出大量独立创新的人才,那么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就只能扮演一个模仿者而不是创新者!所以中国原子弹之父钱学森临死之前,躺在病床上都在问温家宝总理这个问题:“中国为什么无法产生世界级的人才?”
最近国家派出大量的教育工作者到国外学习,就是为了了解西方国家的教学思想和体系。教育是立国之本,没有世界级的教育思想、哲学和系统,就不可能产生大量世界级的人才。国家中兴以人才为本,没有大量世界一流的人才,就不可能做出世界一流的事,也就不可能成为世界一流的国家。民族主义、爱国主义在这件事上不但没有用反而有害,一个再爱国的人,不是人才也帮不了国家的忙,只会因为感情用事而误事。我们必须冷静面对我们教育体系非常落后的事实,从根本上力图改变,在21世纪中国才有可能成为一个一流大国。若是不能冷静地面对教育系统极端落后的事实,仍然一味在GDP上蛮干,那中国顶多成为另一个日本或俄罗斯——只是一个经济或军事大国,但是无法成为领导世界的超级大国。这不是一个爱国主义或民族主义的问题,而是一个非常现实的人才问题!人才的培养不是从一流的大学开始,而是从一个具有启发式教育的小学开始!
9岁到12岁是一个人一生阅读能力最强的时候,一本长篇小说,一个星期就可以读完,《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基督山伯爵》、《福尔摩斯探案》等,我可以列出一大串我在12岁以前看过的书。可惜今天的小朋友都把时间花在电子游戏上了,一个不喜欢阅读的人,在知识爆炸的今天很难不落后于别人。
                  第五章 成功发展人生——节奏韵律很重要(4)
同时,在这个阶段,小朋友的观察能力已经很强,老师、亲友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以及大人们的价值观都会进入小朋友的脑海里并产生深远的影响,一些很重要的人生观在此时建立。一些富裕家庭,小朋友由于生活安逸,没有困难和挑战,结果往往缺乏韧性,遇难则退而不是迎难而上。所以要让子女了解困难和挑战是生命中正常的状态,大自然中的生物要生存下去,都是要不断面临挑战,不断奋斗,才能发展壮大!
12岁到15岁这个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发现自己的才能,发展与自己才能有关的兴趣,以及选择人生的方向。这时候人的学习能力仍然非常强,很多一辈子的兴趣都是在此时形成的,比如运动、阅读、集邮、收集古董钱币、绘画、音乐等,这些兴趣和爱好可以成为终身的伴侣。到了退休时,这些多年养成的兴趣和爱好就可以陪伴我们度过漫长的退休时期。我在初中时就非常喜欢天文,自己拿透镜做望远镜观察天象,银河、月亮、火星都是我最喜欢观察的天体,所以即使到现在,我仍然非常关注天文方面的新发现。
这阶段也是父母和子女建立亲子关系的最后机会,此后子女将走上一条由自己决定的人生之路,亲子大量沟通的机会将从此不再,即使将来父母的事业再大,有再多的时间,都无法挽回这一段美好的时光!亲子关系的和谐和一个人的自信有很大的关系,自信是一个人一生最重要的财富,有了自信,一切能力都能得到充分发挥,没有自信,再大的本事也发挥不了! 很多问题青少年就是因为在这个年纪父母的疏于照顾,或是父母管教不当,从此离开家庭往外发展,交了不好的朋友,人生才走上歧途的。
二、夏作
从16岁到35岁,人的大脑神经网络开始逐渐形成高速公路,这些高速公路让我们可以很快地作出判断。因为16岁之后,人就要开始独立面对生活上各方面的挑战了,如果大脑不能很快地作出判断,就可能陷入危险。因此在数百万年人类物种的演变过程当中,大脑的发展过程就这样形成了。
在16岁到35岁之间,我们会逐渐形成一个完整的自我体系,这个自我体系包罗万象,对于万事万物都有自己主观的判断,这个阶段也是最有能力创新的时候。所有诺贝尔奖得主的作品都是在35岁之前的创见,过了35岁之后,就很难有突破性的想法了!
大脑的发展、人格的发展其实是一件事,都需要多方面不同的刺激,生活过于单调、缺乏变化都会使我们的大脑无法充分发展,同样人格也无法充分发展。目前亚洲的教育体制受到儒家教育思想影响,不敢挑战权威,对于过去所遗留下来的知识,不求甚解,死记硬背。初高中是学习能力最强的时候,但很可惜所有精力都用来记忆几门学科的知识以应付大学的入学考试。一个诺贝尔奖得主,可能在高中就已经把大学的专业知识都读完了,这在亚洲的教育体制下是不可能发生的。比尔?盖茨、巴菲特这样的大实业家,大学教育对他们就已经是多余的了。很多NBA的球星、音乐天才、棋类天才,高中毕业就已经是才华横溢了。所谓英雄出少年,就是这个道理。
一个大实业家需要很多社会经验,这是学校是无法提供的,因此多参加学校以外的社会团体是不可缺少的一种成长过程。很可惜,所有的学校都希望把学生牢牢地关在教室里,天天面对着老师、黑板和书本,这其实是很可笑的!
                  第五章 成功发展人生——节奏韵律很重要(5)
16岁以后,人就开始走向独立,开始有自我的意识,开始与社会的互动。这时候每个人对于自己的生存已经有了独立感,心理上不再依赖父母,开始建立自己独立的人格,很自然地会去希望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在人群中扮演一个独立的角色,但此时又懵懵懂懂,有很多困惑。
人生最重要的两个好习惯就是读书和运动,在人的一生中,培养这两个好习惯最重要的时期就是在16岁到18岁之间,这一阶段精力特别旺盛,主观学习的能力和愿望都特别强。此时受到的鼓励、启发和引导都对人的一生有很大的帮助!
为什么这两个习惯特别重要呢?读书不仅有益于心灵的成长,还能快速积累我们的知识。知识是一切的基础,没有知识对很多事情就无法了解,随着知识和经验的积累,自然而然我们就会走上一条成功的人生之路,不论我们做什么事情都会事半功倍。课本里的知识只是一个基础,我们需要阅读大量的课外书才能弥补课本的不足,比如说今天您读了这本书之后,我一生的经验就都成为了你唾手可得的参考。所以读书有一种杠杆的作用,用一分的力气,可以有十分的收获。运动则不仅有助于身体健康,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保持我们处于一种“动”的状态,这符合宇宙发展的原则,只有在运动中,我们才可以培养迎难而上、奋发前进的精神面貌。
培养基本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是一个人将来适应社会、面对复杂环境的基本条件。可是我们的学校对这四项能力完全没有考虑,只考虑如何应对考试,结果是产生了上百万的大学毕业生,很会考试,但是不知道如何面对复杂的社会,无法发展自己的事业,甚至就业都成了问题。这样花了那么多时间、那么多金钱,念了大学反而没起到什么作用,这是多么大的资源浪费啊!而很多没有机会读书提早进入社会的人,反倒学了很多比较实用的东西。结果最后没有什么学位的人当了老板,拿了很高学位的人做员工。所以在此要告诉各位父母,学位不是唯一重要的事,读书、做人和做事一样重要,不要再让小孩往同一条路上赶。这个世界是多元的,人才的需要也是多方面的,大家走同一条路的风险是非常高的!
19岁到24岁是走向成人的一段时期,开始面对人生的挑战和责任。不论是在念大学或是工作,这段时间都是比较辛苦的,需要面对很多前途发展的压力,不断地摸索和学习。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按照自己的个性、才能和核心价值观,尽快找到最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越早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积累经验的时间就越长,成就自然也比别人大。这一段时间若是没有找到自己该走的路,那一生就注定要庸庸碌碌、毫无建树了。
很多人没有机会念大学,但无须气馁,因为社会也是一所大学,而且是一所更实际的大学,自学是非常好的,很多大企业家都是从社会的底层,一路自学走向成功的。对于巴菲特、比尔?盖茨这样的人,上不上大学都没有什么差别,他们很早就知道自己要干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