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意志力训练_用哈德克训练法则提升个人意志力 >

第11部分

意志力训练_用哈德克训练法则提升个人意志力-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3.让自己的看法经受住考验。
14.只要是善良明智的行为,即使出于一时冲动也不要紧。
15.最重要的是要热爱真理。
16.总是热切地主动发现问题,并以同样的热忱担负起责任。
下面的一段真知灼见摘自约翰·斯图亚特·穆勒的作品,他几乎把合理锻炼意志力的所有方面都概括到了:
“对自己确定的目标一定要全力以赴,必须要用观察力来考察,用分析能力和想象力来预测将来的可能性,用判断力来决断,用行动来收集决策需要的材料,用自我克制和坚韧来把自己已经确定的事情完成。如果他并不具备这些品格,也许他也会受到指引走上善的道路,一直没有受到恶的侵扰和诱惑。但是,他作为人的相对价值又体现在什么地方呢?真正重要的不仅是他干什么,还包括他怎么干。人类的所有工作都是基于自身的完善和升华,首要的一点显然是人本身。”
但是本书的这一章不会就此结束,简单地把决定因素完全置于主观的人本身。事实上,还存在一个更深的自我,需要训练它以接受上面提到的法则,并按照这些法则来采取行动。纯粹依赖外力的作用,来实现自我提高,是一种错误的看法。如果你把这些规则反复研读,直到它们在你心中深深扎根,成为自己潜意识的一部分,然后它们就会“发芽”,在一定的时候就会成为你的第二天性。同时,还应该不断在头脑中强化下面的内容:“我完全吸收了这些行为原则,我这样做进一步肯定了一点——对自己的心态和情绪进行适当的控制,就会成为帮助我成功的因素,成为我日常生活的规则。”
记住,永远只看到外在的东西,或者只盯着幻想的天空,你永远不可能找到事实的真相和生活的真谛。就你而言,这些事物除非在你自己身上发生作用,否则都是不存在的。宇宙万物庄严地运营着,穿过你无法观测到的领域。你从上面的天空得不到什么知识,因为所有的知识从意识世界都无从揭示潜意识的本质。没有什么财富是你的,除非它来自于你生命的内在领域。
坚强地挺立在生活中吧,就像内心世界的存在一样,所有的世界都会和你结盟,都会助你一臂之力。如果外部世界呈现的时候你直面它,你很快就会肯定地看到,内心深处的自我同样与不断壮大的事物有所关联,因为这种关联你会意识到,约翰·穆勒所言不虚。否则的话,他的话充其量不过是老生常谈的课堂教训。
现在,列举这么多规则的主要目的是激发你身上的伟大气质。我们可以从小易卜生(挪威著名剧作家易卜生的儿子)的著作中看到同样的论述:“人们程度不等地具有可以变得伟大的特性;有的人机会比别人更多一些…… 在有些人身上天才的光芒一闪就灭了…… 很多天资不算鲁钝的人在生命的某个阶段可能都有过高明的见识,但是这样的灵感只是断断续续地闪现,所以他们不能成为天才…… 人们最大的悲剧也许就是他看到了神明的世界,可是却找不到适当的方式加以表述…… ”
那么,利用不同的法则和规律,开始前面提到的练习吧!它们将逐渐在你的头脑中形成有意识的认识,那就是你在根据无可指摘的法则指导你的行为举止。你很快就会意识到你主宰着自己的生活轨迹——你可以随心所欲地控制自己的方向。随着这种更高意识的展现,你会从内心深处油然而生对自己的信任——你是自己的主人,你不受外界的人或者自然的操纵,而外力正幸灾乐祸地左右着大部分普通人的命运。
易卜生认为,伟人之所以伟大的地方是他的独立性。只有具备了这些可贵的品质,才能无愧于“伟人”这一神圣的称号。



第二篇
意志力与感觉的效率



第8章
感受力训练总纲


感官是获取精神生活原始素材
最基本的探索工具。
然而,能充分注意和利用
自己感官的人何其少也!
感觉器官不是人体中的低级公民
任何高层次的精神生活
都是通过感觉之门进入内心的。

不仅仅是成年人,就连小孩、白痴甚至牲畜,都能通过习惯来获得许多他们原本没有的感知能力。几乎每一种职业的人都有着这种对其职业范畴内特定事物的敏感。——托马斯·里德

在这本讲述提升意志力的书里,为何要为“感受力”特辟一篇呢?难道感受力不是一种低级原始、与意志力无关紧要的东西吗?但是,请读者务必注意,罗伊斯在《心理学概论》里曾经说过:
“在成长过程的每一个阶段,精神活动的维持与发展都要依赖于感觉器官经常的、正确的运用。任何哪怕是最高层次的内在精神生活的培养都必须涉及到对感觉器官的培养。”
但要注意,相对于理智生活、感情生活或理想中的生活而言,感觉生活并不是一种较低层次的生活,更不是与三者矛盾排斥的生活领域。相反,感觉起着它自己的作用,这种作用存在于我们精神生活的任何一个高级层次之中,而且极为重要。比如,当我们希望培养自己的抽象思维时,在训练设计中就应该包括一个适当的计划来培养我们的感觉器官。并且,这种对感觉器官的培养计划不能仅仅为了训练某种特定有用的能力,而忽略了其它一些感觉能力。
我们现在就要进入有关意志力培养的实际训练了。当前的这一章是开端性的介绍,然而却非常实用,其中的内容不仅要仔细阅读,而且要彻底地加以研究和学习,直到将这里面的建议完全地贯彻于日常生活中。
从这一点来看,构成所有训练准则基础的一些原则就有必要在这里先介绍给大家了。
相辅相成
连贯而智慧的思想和意志的力量总是并驾齐驱,相辅相成。在针对某个目标而进行的训练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意志的力量培育出伟大辉煌的思想,与此同时,它也获得了一个来自思想的反作用力,而且意志力越大,反作用于它的力量也越大。
对于意志而言,这一点毋需系统化训练就能够体现。但是,如果进行定期专门的训练,就有望将注意力贯注到一个梦想的目标,激起提升意志力的巨大愿望。
“我决心要获得强有力的意志力!”
把这一信条铭记在心吧!它的价值怎么估计都不会过分。
举一反三
针对身体的某一部位或人的思想而进行的练习会对其他部位产生多种有益的影响,我们把这个准则称为“举一反三”。有关身体某部位的练习,有益于身体的其它部位。
有关身体的练习,有益于思维能力。
有关思维的练习,有益于身体不同的功能及器官。
这一普遍原则可以从下面的事实中得到例证:只要每天都缎炼其中一只手,那么另一只手的抓力也会得到增强。因而,斯科里普彻教授在《思考·立志·行动》中写到:
“我几乎不敢相信,一些作者竟然声称,即使付出最大的努力进行练习也不可能带来任何的改变;从我们在健身运动中的普遍经验来看,这显然是不符合事实的。在我的指导下所进行的一些实验表明,任何程度不同的练习都会带来变化,这些变化是每天都在发生并且能觉察得到的。”
“非常有趣的是,一些能力的增加并非由于对它进行的专门活动。在上面提到的实验中,在第一天,以最大的努力程度来锻炼左手的抓力,然后锻炼右手,每只手练十次。结果表明:左手的抓力为15英磅,而右手也是15英磅。此后,仅仅锻炼右手,几乎每天都进行一样的练习,共11天,而左手却不加运用。右手的抓力在一天一天地增加。到第12天的时候,右手的抓力已经达到了25英磅。然而同在这一天,左手的抓力竟然也达到了21英磅,也就是说左手的抓力增加了6英磅,它由于另一只手的锻炼而增加了1/3还多!”
在针对意志力培养的锻炼中,思维能力的锻炼和上面对于手的锻炼也应该是一样的道理。事实上,坚定有力、目的明确地进行身体力量的锻炼,一般都会增强意志的力量。斯科里普彻教授也提到了这一点:
“关于身体锻炼与意志力量间关系的讨论已经很多了。我认为,我所谈到的内容可以充分解释我们为什么可以用某种行为能力的变化来作为意志力量变化的指示。毫无疑问,健身运动增强了人体活动的能力,而对于那些与这种运动行为相应的意志力也必然会有所增加。这一结论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可以注意到,有时尽管在肌肉上看不出任何轻微的变化,但某种行为能力却是在稳步增强。”
“当然,我并不是说经过锻炼的肌肉与没有经过锻炼的肌肉相比,在做同一件事时表现不出多大的差异;我只是表明,许多力量上的增强或减弱有时往往只是由于意志力量的变化。比如,没有人认为山都(作家作品中的人物)比其他人有更强有力的意志力,尽管他长得很强壮。然而山都的力量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尽管部分变化是由于肌肉状况的改变,但主要原因在于其意志力量的改变。当山都显得很虚弱的时候,试试惹他发怒,其结果恐怕是令人不堪设想的。”
眼观六路
对意志力的科学训练必须以洞察力为开端。洞察力是精神发展的动力之一。感官是我们获取精神生活原始素材最普通的探索工具。然而,能充分注意到自己的感觉又能很好利用自己感觉器官的人何其少也!这里存在着一块被人们所忽视的领域。
人与人之间一个很重要的区别在于观察能力的不同。观察力指的是看、听和感觉现实的能力。一些人能觉察到事物表面的很多方面,而有些人却只能把握极少的一点点。一些人不仅能觉察到事物表面的方方面面,并且能看到其内在的实质,而有些人在同样的情况下,既看不清事物的外在表象又看不到其内在含义。他们都拥有耳朵、眼睛、神经,但他们却不会去看,不会去听,不会去感觉。对于这些人而言,强有力的意志是陌生而遥远的,他们在很大程度上都是被反复无常的变化牵着鼻子走。
因而,意志力发展的首要条件就是观察。人必须要学会去看、去听、去感觉事物本来的面貌。斯科里普彻曾言:“非视力只能感到那些直接进入到他身体本身的事物;而视力却能用于观察一切事物。视力通过观察而变得神奇有力。”
这是首先应学会的一课——看的艺术。我们大多数人在这一点上没有得到应有的培养就进入了学校,并且令人感叹的是,如今大部分孩子仍是这样步入校园的。有许多正确的方法可以学会怎样去看,但学校中一般的具体课程却往往起到相反的效果。除非我们学会如何去看,否则将永远原地踏步,一不能前行。
因此,自始至终的格言就是——注意!对意志力的培养必须从坚持不懈的注意开始。意志力必须要有力地参与不同感觉器官的运用!在所有的练习中,这一格言必须要牢牢记住:注意!然而,注意什么东西呢?意志的力量!具有权威性的原则就是——“我决心树立起意志力!注意!” 
持之以恒
进行系统化的练习,并且一直在脑海中把意志的力量作为一个矢志不渝的目标,就得以养成意志习惯。练习可以促进持之以恒的毅力,而持之以恒能使练习进一步完善。
爱默生说得很正确:“性情的第二替代物是训练,它是形成习惯与常规的力量。拉惯马车的跑马要比阿拉伯马更适合拉车。在西点军校总工程师比福德上校用一把铁锤猛敲一门加农炮的炮耳,直到把它们敲烂。他又连续上百次地速射一门大炮,直至它的炮膛炸裂。那么,是哪一次敲击破坏了炮耳呢?是每一次敲击;是哪一次爆炸炸裂了炮膛呢?是每一次爆炸。”
“勤奋就是金钱”; “伟大就是要苦练”,亨利三世经常这样说。每天6个小时的钢琴练习,就能达到触琴的娴熟;每天6个小时的绘画,就能获得对枯燥的材料、油彩、赭土以及画笔的熟练操作。那些杰出的大师都说,他们只要看一个人按键的姿势就能判断这个人在音乐上是否是一个行家,事实上,达到对乐器的熟练操作是非常困难而又非常重要的。要学会运用工具,就要有上千上万次的操作,要学会计算的技巧,就要进行无数次的加减乘除,这就是机械技工以及记账人员的力量所在。
“不仅仅是成年人,”英国哲学家托马斯·里德说道,“就连小孩、白痴甚至牲畜,都能通过习惯来获得许多他们原本没有的感知能力。几乎每一种职业的人都有着这种对其职业范畴内特定事物的感知力。牧羊人熟悉其羊群中每一头羊的习性,就像我们对熟人的了解一样,并且可以把它们从另外一群羊中明白无误地拣出来。屠夫一看就知道牛羊被杀之前牛肉和羊肉的重量和质量。农夫通过眼睛的观察就可以八九不离十地估出一堆干草或一堆玉米的重量。即使船只在很远的海上,水手也可以判断出它们的吨位、构造以及距离。每一个习惯于书写的人都可以通过字迹辨认出相识的人,就如同通过脸孔来辨认一样。总的来说,洞察力的获得是因人而异的,这是因为他们所选取的观察对象是多种多样的,而且他们进行观察的实践活动也是不同的。”
所有这些后天的能力都是通过长期锻炼而获得的。在它们背后就是持之以恒的意志力。在这些例子中,大部分都不需要在哪一次练习中付出巨大的意志力。相反,它们都只是一些举手之劳,只要你持久地实施即可获得。
因此,持之以恒地专注于下面的练习,思想一直保持着充沛的意志力量,将会让你获得指示中所提到的能力,并会培养你对思想的控制能力,其效果是十分惊人的。
但这一工作要取得成功,必须要付出努力和耐心。不要想着没有辛苦的努力就可以获得强有力的意志,也不要想着只通过一个月的训练或一阵子的努力就可以实现这种提升。要获得伟大的意志力,只有一条路,就是要立志再立志,不断地树立意志力并坚决地持续下去。
精神错乱的人有时却很有意志力。当他们有了明确的目的之后,就会给自已上足发条,付出最大意志的努力,完全像最清醒的人一样行为处事。如果这本书花费了你好几个月的努力,它就会给你的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