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砂器 >

第15部分

砂器-第15部分

小说: 砂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己的指缝中流失一般。绝望,夜夜都在鞭挞着我的心灵。但是,我必须鼓起勇气,必须终生信任他,必须坚守住这孤独的爱情。我必须把孤寂咽到心里,并从中感到喜悦。我必须紧紧偎靠在这自己筑起的虚幻的爱情上活下来。这一爱情经常要求我做出牺牲,对此,我甚至必须感到殉教式的喜悦。他说永远相爱。在我活着期间,他会继续下去吗?……”

窗外,传来了一阵口哨声。她把头从笔记本上抬起来。哨声很有节奏地在窗外回响。她站了起来,没有往窗外望一眼,就关闭了电灯。

今西荣太郎夫妇把妹妹送到车站后,便开始往回走。从车站沿着公路走到一个斜坡顶部,这里有一个夜市。这儿也是每天清晨临时工们聚集的场所,附近有一个职业介绍所。此时,因为天色已晚,不少店铺已经闭店。有一家花店还开着。今西看到它,便停下了脚步。

“别买了,院子里没处放了。”

尽管妻子在一旁劝说,他仍然默默地走进去。“不买,光看看。”他安抚着妻子,站到了陈列的花盆前。顾客差不多走光了,主人说马上闭店了,贱卖,以此来诱惑他。

今西看了一遍,幸亏没有看中。脚下散乱着树枝和废纸。今西又回到人行道上。他感到肚子有点饿了,看到寿司铺还没有关门,便对妻子说:“吃点寿司好吗?”

妻子从敞开的门缝里向店里张望了一下,有点不悦地回答说:“算了吧!钱花在这上面太划不来,还不如明天做点好吃的呢!”

肚子饿了是现在,纵然明天做好吃的,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但是今西理解妻子的心情,没有讲什么,兴意阑跚地沿着小巷往回走。金枪鱼的香味在脑际油然而生,但是他忍住了。

闾巷里,店铺都已关门,只有路灯在发光。在路灯的光照下,有一个男子在吹着口哨信步徘徊。吹的象是什么曲子,带着一定的旋律。

他正好在最近新建成的那栋公寓附近。透过路灯光,可以看见他戴着贝雷帽,虽然时已仲夏,也许爱美,却仍穿着黑色的衬衫,

看来,那个男子已在这里盘桓良久。也许是发现今西他们走来,口哨不响了。他好象不愿让人看清他的面目,若无其事似地向暗处走去。

今西不由自主地注视着那个男子,并不是因为这个人可疑,似乎是出于职业的习惯。自然而然地便注意起来。

“肚子饿了,回家吃点茶泡饭吧。”舍不得花钱买寿司的妻子在一旁说。

“嗯,”今西满心不乐,没有多开口。

天空星光寥寥,他们就此通过小巷回家。

今西夫妇过去后,那个戴贝雷帽的男子又折回来,向着刚才熄灭灯光的窗口又吹起了口哨。黑黢黢的窗口垂着窗帘。

不知什么地方传来了婴儿的啼声,男子故意重重踏着脚步,在这一带踱来踱去。公寓的窗子始终没有打开。又过了二十分钟,男子频频抬首观望那扇窗子,但是仍旧寂寞无声。他终于放弃了希望,离开小巷朝大街走去。行进间,依然恋恋不舍地回头向公寓张望。

他无精打采地向车站走去。为了找到待雇的出租汽车,他不时左右顾盼,只见好多车辆从身旁飞过,但是没有空车。

他的目光转向大街对面的寿司铺,从半掩的门扉中可以看到里面坐着几位客人。他穿过大街,走进店内。

有三位男女青年正在吃寿司。其中一个人看到他走进来,露出了诧异的神色。

他订了寿司,吃了起来。

一位女客人望着他的侧脸,向同伴们耳语了几句,大家便一起向他望去。这时,女客人从袋里取出一个小本子,然后满面笑容地走到戴贝雷帽男子旁边。

“对不起,”她拘谨地说,“如果我没认错,您是前卫剧团的宫田邦郎先生吧?”

男子咽下口中的寿司,一时不知所措。他望了望女子的面孔,无可奈何地点了点头。

“果然不错啊!”她回头向两位同来的男子笑道,“对不起,请您签个名好吗?”

她递过了褶褶巴巴的小本子,男子勉强地掏出钢笔,用熟练的手势签了名。

这个男子就是在和贺英良负伤时,同剧作家武边丰一郎一起到医院去探望的那位话剧演员。
 
 
第06章 方言分布
 
 
 
 一 

今西荣太郎念念不忘蒲田调车场凶杀案中被害人讲出的“东北方言”和“卡梅达”。

他买来冈山县地图。被害人三木谦一就住在冈山县的江见镇。他以这里为中心,瞪大眼睛在地图上寻找着“卡梅达”。他首先在地图上寻找发音为“卡梅达”的地名,嘴里这样念叨着,眼睛不停地在搜索。

突然,“龟甲”两字跳入他的视野。龟甲位于冈山到津山的津山线上,靠近津山。读音似乎为“卡梅闹考”。

今西心想,“龟田”与“龟甲”,字形很相似,但是,蒲田下等酒吧的目击者们并未看到文字,只是听到了讲话。“卡梅达”与“卡梅闹考”在语感上有很大的差别。

当然,被害人和对方也有可能都将“龟甲”这一地名错读成“龟田”,但是,这是不可设想的。因为这两个人都与“龟田”有着密切的关系。假若是外乡人自当别论,要说他们会把“龟甲”读作“龟田”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今西继续在地图上寻找,但是整个冈山县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发现读音为“卡梅”的地名,“龟甲”的突然出现仿佛是在嘲笑今西的性急。他开始颓丧起来。

他叠起地图走出家门。该是去上班的时候了。清晨的阳光洒在小巷里,令人心旷神怡。

今西从新建公寓前通过时,想起了咋夜在这里遇到的那个头戴贝雷帽吹着口哨徘徊的男子。但是,这个在脑海里一掠而过的闪念,瞬即消失了。

国营电车里拥挤不堪。今西被拥上车来,夹在人群中间,稍不留神就有立足不稳的危险。人墙遮住了视线,全然看不见窗外的景色。他心不在焉地望着车内悬挂着的广告牌被风吹得摇摇摆摆。

广告牌上画的是一家杂志的广告,其中“旅行设计”几个字特别引人注目。难道旅行也要设计吗?近来的广告净用些奇特的标题,使人摸不着头脑。

今西在新宿站下车后,换乘了地下铁,这里也挂着同样的广告。

这时,今西脑海里闪现出一个与广告毫不相干的念头。他走进警视厅,向宣传处走去。处长曾经是他的上司。

宣传处是警视厅为使自身的活动能为一般人所理解而设置的,即所谓厅里的公众关系处。这里有时也发些小册子,为此,收集了各类图书作为参考资料。

“啊,少见。”宣传处长对着躬身行礼的今西笑着说,“想不到你会到这里来。”接着又开玩笑地说,“啊,是不是来找俳句书啊?”

处长知道自己当侦察科长时的部下今西,擅长俳句。

“不,不是,是特意来拜访的。”今西有点生硬地说。

处长让今西坐在旁边的椅子上,取出香烟递给今西,自己也点燃一支。清晨清新的空气里,升起了两缕蓝烟。

“有什么事吗?”处长望着今西说。“啊,没有什么特别的事,只因处长博闻多识,是特地来请教的。”

“讲什么博闻多识啊!”处长含笑说,“只要是我知道的,也就能够告诉你。”

“是有关东北方言的事。”今西开口说。

“什么?东北方言?”处长挠着头说,“偏巧我是九州生人,对东北方言最感到棘手。”

“不,我不是问这个。我想问的是除了东北地区之外,还有没有其他地方也使用东北方言的?”

“哎呀,”处长歪着头沉思起来。“你指的不是某一个人,而是某个地区,我是说不是指某个东北出身的人到其他地区讲东北方言,而是指一个地区,对吗?”

“不错,是这样。”

“这就不好说了。”处长口衔香烟,脸上露出否定的表情,“这有点不可想象。”他思考了一会最后说:

“东北方言为那一地区所特有,除福岛、山形、秋田、青森、岩手、宫城这六县之外,没有使用的。当然,群马和茨械北部,也就是靠近福岛的地区可能会受到它的某些影响。”

“这么说来,除此以外的地区,不会有使用这一方言的?”

“这一点不可想象。”博闻多识的宣传处长眨着眼睛说:“方言分布是固定的。从北面说起,大体分为东北、关东、关西、中国、四国、九州等地区。因此,你所问的东北方言,譬如说会在四国或者九州的一部分地区使用,这是不可设想的。”

听到这一回答,今西感到有些泄气。但是这一看法与他的想象相同。

这时,宣传处长突然间象有所发现似地说:“有本好材料。”说着起身从后面的书架上取来厚厚一本书。那是百科事典中的一册。宣传处长把它放在桌子上查找起来。每查到一处,便首先浏览一遍。“来,你看看这一段!”说着把书递给今西。今西开始读起来。

“明治时代以后,大岛正健从发音的角度将日本分为内日本、东日本和西日本。这种三分论引起了人们的注目。尔后,文部省发表了《语法调查报传》,根据大规模的调查,以语法为基础,提出了东日本、西日本和九州的三分学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现在以东条操综合上述论点提出的学说最为权威。他的《国语方言区划》问世后,几经修改,其最新成果是《日本方言学》。他把方言区分如下:





其后都竹通年雄和奥村三雄提出了不同见解,引起了人们的注目。

在这些论点中究竟哪个最为恰当,还有待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现在,在方言研究的各个领域,以语调部分进展最大。经过服部四郎、平山辉男等学者的热心研究,全国各市镇村语调的大体特点几乎已经搞清,相互间的亲缘关系也有了眉目。全国方言分为东京语型;京都、大阪语型;可以分清类型的(例如分布在九州西南部的)以及无法区别类型的等等,其分布状态极其复杂。”

今西荣太郎读完这段文字后抬起头来。这本百科事典上所讲的,对他并未起到什么作用,只不过将他笼统的想法科学化权威化了。总之,他的满腔希望破灭了。

“怎么样?”宣传处长注视着今西失望的面孔问道。

“啊,明白了。”今西低头回答。

“看你满脸不高兴,是不是不满足啊?”

“不,没有。我本想通过方言看看能否找到自己设想的某些线索。”

“你是想找到其他地区有没有也使用东北方言的,对不对。”

“是的,”今西点点头,“不过我知道查看这类材料是无法找到这种内容的。”

“等一等,”宣传处长好象有了什么新的发现,说道,“这本事典只是做了概略的介绍,看看更详细的专门书籍也许能找到你所需要的内容。”

“专门书籍能读懂吗?”今西对那些专门书籍还没开始读就已感到厌烦了。只做概略介绍的百科事典尚且如此难懂,专门书籍就更可想而知了。

“这类书籍很多,读哪本好呢?要是有本浅显易懂的就好啦,”宣传处长用手指敲着桌子,“对啦,我大学时代有个同学,现任文部省技术官,他是研究国语的,问问他也许会有些帮助。我现在就挂个电话。”

处长在电话里同对方交谈了一会,挂断后对今西说:“他说让你去一趟,想直接听一听。怎么样?我给你介绍,你去不去?”

“好的,我去。”今西当即满口答应下来。

今西荣太郎乘坐电车在一桥下车。烈日炎炎,他沿着护城河畔走去。前面一座老式的白色建筑物的门前,挂着“国立国语研究所”的牌子。

他向传达室递上名片后,一位四十多岁的人从楼梯上走下来。

“刚才接到电话了。”他看着今西的名片说,“听说你要了解有关方言的情况?”

他就是宣传处长的同窗、文部省技术官桑原。他面孔瘦削,戴着眼镜。

“你想了解什么呢?”桑原技术官把今西引到一间既不象会客室又不象会议室的房间里问道。

今西在此又重复了一遍向宣传处长提过的同样问题。

“你是问东北方言除东北之外还有没有其他地区使用?”桑原技术官眼镜上映出了半面蓝天。

“是的。我就是为此来请教的。”

“是啊?有没有呢?”专家思考起来,“这种地方很少听说过。不过,东北出身的人移居到另一地区,在那儿使用东北方言的例子倒是不少。例如在北海道开拓区,有的整个村庄全是移民,至今仍使用东北方言。但是,在内地这种地区可以说没有。”桑原技术官温和地说道。

“是吗?”今西感到最后的一线希望也破灭了。

“你到底要调查什么呢?是不是与某个案件有关啊?”桑原技术官问道。

“是的。说来有这样一个案件——”今西把案情大致叙述了一遍,说明在蒲田低级酒吧里出现了东北方言。

技术官沉思片刻后问道:“能够肯定是东北方言吗?”

“据目击者,也就是在一旁听到讲话的人作证,说象是东北方言。因为对话不长,难以说准,但是,五个人都异口同声地说象是东北方言。”

“是吗?那儿,会不会是从东北来的人在那间酒吧里谈话呢?”技术官提出了理所当然的疑问。

“一段时间,我们也曾这样想过。后来经过多方调查,觉得不象是来自东北地区。事实上,被害人的身分已经查清,他不是东北人,而是方向相反的冈山县人。”

“什么,冈山县?”技术官自言自语地说,“冈山县没有类似东北方言的语言啊?”他思考了一会后说,“请等一等。”说着站了起来。

桑原技术官走到书架旁,从中抽出一本书。他站在那儿读了一会,当他把书拿到今西面前时,脸上现出无比喜悦的神色。

“这本书写的是中国地区的方言,”技术官把厚厚的一本书递给今西。“你说的是冈山县,这里写的虽不是冈山县,但很有意思。来,你把这一节看看。”

今西从技术官的表情上,预感到他肯定有了什么发现,便满怀希望地读起来。

“中国方言,是山阳、山阴两道之中,冈山、广岛、山门、鸟取、岛根五县方言的总称。这一方言进而分为两个区。一是出云、隐歧和伯耆(均为日本旧时国名)方言,称为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