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喋血东线-苏德的较量 >

第30部分

喋血东线-苏德的较量-第30部分

小说: 喋血东线-苏德的较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4 月13 日,华西列夫斯基在德军拒降的情况下,向哲姆兰半岛的德军发
起了最后的攻击。德军还有6。5 万人据守。他们疯狂抵抗,6 天后,才被粉
碎。这股德军有相当一部分从海路逃走了,被俘3 万人。

东普爵士战役与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是互相配合和互相支援的。

东普鲁士战役是一次艰苦而持久的战役,延续了105 天。苏军消灭德军
大量有生力量,彻底清除了德国军国主义的堡垒,亦从精神上打击了纳粹分
子们的盲目狂热。因此,这次战役是意义深远的。

苏军在这场消耗性的战役中损失很大。据苏联公布的资料,仅在2 月10
日前的4 个星期中,第三白俄罗斯方面军就损失了22%的兵员,第二白俄罗
斯方面军损失了15%。这一数字出自极讳言失败的苏联史学家口中,足见得
苏军伤亡之惨重。

苏军在东普鲁士、东波美拉尼亚、西里西亚和喀尔巴阡的进攻战,消灭


德军69 个师和10 个旅,解放了德国东部,波兰全境和捷克斯洛伐克一部分。
这就为苏军即将采取的下一个重大步骤——攻克柏林做好了准备。第三帝国
的末日就要到了。


三勾勒未来——三巨头聚雅尔塔

第二次世界大战进行到1945 年2 月,德日法西斯的失败已成定局。在欧
洲,战火正从东西两线向德国中心地区迅猛地燃烧着,德国法西斯的寿命已
屈指可数。但是,随着战争顺利进展,这个被希特勒视为历史上罕见的成分
复杂的反法西斯大同盟的内部矛盾也愈来愈明显。为了达成谅解,相互取得
信任,迫切需要进行一次磋商。在这种情况下,新的一轮三巨头会晤被提到
议事日程上来。

会晤地点的选定颇费了一番周折。最早罗斯福考虑1944 年11 月份在阿
拉斯加会晤,苏方认为不合适。后来美国又提议在地中海某地进行会晤,斯
大林又以健康原因加以拒绝。

美国大使哈里曼说,地中海的灿烂阳光是有益于健康的。斯大林说,他
的医生认为气候的任何一点改变都会产生不良影响。为此,他提议派莫洛托
夫去,他完全相信他。但当时在场的苏联官员又不同意,他们认为,没有人
能代替得了斯大林元帅。

经过反复磋商,还是年迈多病的罗斯福对固执已见的斯大林做出让步,
会晤的地点最终选定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为了保密,三方约定今后把这
次会晤用代号称为“阿尔戈航海者”,后来改力“磁电机”。

雅尔塔会议的准备工作加紧进行。会议参加国商定不邀请新闻界代表,
只请摄影记者。当时,克里米亚刚从希特勒的占领下解放不久,满目疮痍,
匪盗尚未销声匿迹。苏联为了修缮与布置这次会议用房和代表团将下榻的住
处,做了大量的工作。而且,还必须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各国首脑及其他与会
者的人身安全。苏联在极短时间内高水平地完成了上述工作,给与会者留下
了极深的印象。

美英代表团事先商定,先在马耳他集合,然后一起飞往雅尔塔。美国总
统乘“昆西号”重巡洋舰横渡大西洋,于2 月2 日晨抵达马耳他。罗斯福的
健康状况令哈里曼和丘吉尔大吃一惊,他们不知道,这位意志坚强的老人只
有10 个星期的生命了。

当天晚上,20 架美国空中霸王和5 架英国约克式运输机,载着大约700
名英美官员由马耳他启程。

2 月3 日正午前后,飞机相继在雅尔塔附近的萨基机场着陆。英美贵宾
受到莫洛托夫等人的热烈欢迎。他们在检阅了仪仗队以后,分别乘车缓行130
公里前往雅尔塔。沿途人口稀疏的乡村,展现出残酷战斗留下的创伤:劫掠
一空的房舍,横七竖八躺着的烧焦的坦克和打坏的德国车厢。罗斯福和他的
女儿安娜·伯蒂格坐在一辆车上,注视着这种战争景象,对德国人的痛恨油
然而生。第二天他对斯大林说:“我比一年前更嗜杀了!”

雅尔塔会议是在以前沙皇尼古拉的避暑行宫——利瓦吉亚宫举行的。这
里也是美国代表团居住的地方,这样的安排是为了照顾移动起来非常不便的
罗斯福总统。斯大林和丘吉尔分别居住在科列兹别墅和沃隆佐夫别墅。会议
共举行了8 天,全体会议,领导人之间的私下会谈、参谋长或处长的分组会
议、午餐和晚宴穿插进行,讨论问题的范围十分广泛,气氛时而紧张,时而
活跃。

在会议正式开幕前,三国领导人之间进行了预备性会谈。2 月4 日下午3
时,斯大林来到沃隆佐夫别墅同丘吉尔会见,他们就对德战争的进程问题进


行了“有趣的争论”(丘吉尔语)。斯大林说,德国缺少粮食和煤,运输系
统遭到了致命的打击。它的最好将领不是死掉就是下台,使德国的军事机体
也受到严重破坏。希特勒虽还拥有强大的装甲部队,但在苏联打击下,德国
已不再是那个随心所欲四处横行的世界军事大国了。丘吉尔把话题转到了西
欧战场,说盟国的军队如何在英勇作战。他着重谈了意大利战局,强调英美
部队的突出作用。

下午4 时,斯大林到了利瓦吉亚宫,拜会罗斯福总统。罗斯福谈了他下
飞机后的观感说他更加痛恨德国法西斯了。斯大林说,克里米亚所遭破坏根
本不能与纳粹分子在乌克兰所干的相提并论,他们在乌克兰是有步骤、有计
划地烧杀抢掠。斯大林又介绍了苏军向柏林推进的进展,说奥得河一带的战
斗异常艰苦,在那里遇到了拼死的抵抗,罗斯福则告知斯大林,西线对德军
决定性的打击不得不推迟至春天,因为艾森豪威尔的部队不可能在3 月份前
强渡莱茵河,那里水流湍急,浮冰给浮桥作业带来极大困难。

下午5 时,在利瓦吉亚宫举行了第一次全体会议。按照斯大林的提议,
这次会议由罗斯福主持开幕式。

罗斯福说:“能主持本次会议开幕,对我是极大的荣誉。首先我想对给
予我的殷勤接待表示感谢。”总统略加停顿,继续说:“三国首脑彼此已十
分了解,并且他们之间的相互谅解还在增进。。。所以与会者之间可以开始
非正式的会谈,交谈是开诚布公的。”接着他建议第一次会议上讨论军事问
题和“所有战线中最重要的那条战线——东线”。

苏军副总参谋长阿历克谢·安东诺夫大将详细他讲述了苏联红军于1 月
12 日至15 日从涅曼河到喀尔巴阡山脉之间长达700 公里的战线上所开始的
进攻情况,并指出了一些集团军的主攻方向。安东诺夫解释道,由于气候恶
劣,这次战役曾打算在1 月底待天气好转后开始。但鉴于希特勒在阿登反攻,
苏军决定进攻的时间不迟于1 月中旬。最后他希望盟军在西线加速转入反
攻,不让希特勒从意大利调兵投入到东线。

随后,美国陆军总参谋长乔治·马歇尔上将在介绍了阿登战役的情况后,
通报了西线的军事行动。马歇尔说,德军大约很快可以恢复水下攻击,因为
他们制造着一种改进型潜水艇,不久即可投入使用。他还要求苏军在冰上强
渡方面提供帮助。

2 月5 日,三国领导人讨论了德国战败后将要产生的政治问题,商定了
强制德国履行无条件投降的各项条款的计划以及处理德国的一般原则。

盟国认为,应把战败的德国划为几个地区加以占领。会议批准了欧洲咨
询委员会拟定的“关于德国占领区管理‘大柏林’”的协定,它规定三国武
装部队在占领德国进程中应占据严格规定的区域。苏联武装部队应占领德国
东部,英军占领德国西北部,美国占领德国西南部。计划还规定,成立一个
中央管制委员会执行互相协调管理的工作,此委员会由三国的最高司令官组
成,总部设在柏林。

三国还一致同意,把德国的一个地区让给法军占领。该地区将从英国和
美国占领区中划出,其范围由英美同法国政府协商决定。并将邀请法国政府
参加盟国对德国管制委员会。给予法国的这些权益,使丘吉尔很满意,因为
他需要一个强大的法国作为战后盟国,可以与苏联的势力相抗衡。

为了限制德国军国主义抬头,再次成为战争的策源地,会议规定:战后
的德国必须解除军事设备和军事工业,惩办战犯。而且要坚决扫除国家社会


主义党以及纳粹的法律、组织和制度,在德国人民的公共机关中,从文化生
活与经济生活中消除一切纳粹的和军国主义的影响。

斯大林提出了敏感的德国战后赔款问题。斯大林说,法西斯德国几乎毁
灭了整个欧洲,纳粹分子在占领区内给成千上万的和平居民带来了饥饿、贫
困和死亡,德国必须为此付出代价。

丘吉尔发表了不同意见,他说:“一个有着8000 万人口的饥饿的德国幽
灵浮现在我的眼前。谁来养活他们呢?谁来讨这笔钱呢?到头来是不是至少
有一部分赔偿还得由盟国自己掏腰包。”

罗斯福认为丘吉尔的话有道理,多少也得为德国的前途着想。但是他也
强调,“合众国不愿看到德国居民的生活水平高于苏联,合众国愿意帮助苏
联从德国获得必需的一切。”

经过充分的讨论和交换意见,会议同意苏联提出的“赔偿总额应为200
亿美元,其中50%应归苏维埃社会主义联盟所有”的建议;以此作为讨论的
基础。并决定在莫斯科成立一个赔偿委员会,进一步研究该问题。

雅尔塔会议引起争议最大的是波兰问题。波兰问题主要包括未来的波兰
国土边界和波兰政府问题。最后,会议仅就波兰东部边界达成协议,西部和
北部的边界悬而未决。至于波兰政府,也只是达成一般性的协议,即对在苏
联支持下的波共临时政府进行改组。以容纳伦敦流亡政府的成员。如何改组,
也留待日后解决。

会议的最后还商定了苏军对日作战的问题。苏联同意在对德战争结束后
发兵远东,作为交换,英美也向苏联允诺给予其在亚洲地区以实惠,包括归
还库页岛、千岛群岛及大连商港国际化等等。

除以上重大问题外,雅尔塔会议还一致同意成立国际组织——联合国,
以协调各国之间的利益,为世界谋求持久和平。

2 月11 日,历时8 天的雅尔塔会议结束。其历史意义十分深远,直接影
响到战后的世界格局。这些姑且不论,它最直接的结果是,三巨头在重大问
题上取得一致,反法西斯同盟比以往更加牢不可破。希特勒的幻想破灭了。

就在反法西斯同盟同仇敌汽,为取得最后胜利磨拳擦掌之际,法西靳分
子正躲在自己的巢穴中,垂死挣扎,困兽犹斗,上演着幕幕丑剧和闹剧。


四群魔乱舞——纳粹集团百丑图

1945 年春天,第三帝国感到了垂死前的痛苦。除了东方的日本,德国在
世界上已没有任何盟国,彻底被孤立起来。德国的经济完全破产。德国人民
反战厌战情绪极度高涨,法西斯的恐怖手段再也镇压不住工人的怠工和军队
中的开小差现象。

战场上,德军一败涂地。在东线,东普鲁士已被攻克,朱可夫和科涅夫
的大军集结在奥得河畔对柏林虎视耽耽。在西线,英美联军于3 月份强渡莱
茵河,4 月直插易北河,德国的心脏地区已被盟军占领。纳粹控制的地区越
来越小,柏林城已成孤岛,在风雨之中飘摇。

德国的军事机器已近停止运转,因为它的经济已经崩溃。由于鲁尔区和
西里西亚已经沦陷,煤的产量降到1944 年的1/5;而且由于英美轰炸使得铁
路和航运瘫痪,这些煤很少能运出去。元首会议上的主要议题是缺煤问题。
海军元帅邓尼茨抱怨说,因为没有燃料,他的舰只有很多无法开动。罗马尼
亚和匈牙利油田的丧失,加上德国人造汽油工厂遭到轰炸,使得汽油非常缺
乏,以致迫切需要投入战斗的战斗机不能起飞,被盟军的空军炸毁在飞机场
上。坦克也是一样,由于没有汽油,很多装甲师只好一动不动。

对“神奇武器”的指望最后也放弃了。用以袭击英国的V—1 飞弹和V—
2 火箭发射场,都已落到艾森豪威尔的手里。1000 多架功能卓越的新型喷气
式的战斗机由于特制炼油厂被炸,成了无用武之地的观赏品。海军曾寄予厚
望的电力发动的新潜水艇也未能如期投入使用。至于那使盟国方面心惊胆战
的原子弹计划,也没有什么进展。那些出色的原子科学家不是被希姆莱以不
忠的罪名逮捕,便是被派去搞一些无聊的实验。

现在,希特勒的手中已经没有什么筹码供他下赌注了。他像一个输红了
眼的赌徒,失去了理智和清醒。他的身体每况愈下,这使他的心理受到了有
害的影响。指挥作战的紧张,接二连三吃败仗所带来的震惊,久居地下室缺
乏新鲜空气和活动的生活,更加经常的大发脾气,以及他遵照江湖医生莫勒
尔的劝告每天服用的有毒性的药品(这也许是最重要的因素)——这一切使
他在1944 年7 月10 日事件之前,健康已经受到损害。7 月20 日的爆炸,震
破了他两耳的鼓膜,常常引起他头晕目眩。据一个在1945 年2 月见到他的年
轻上尉回忆,元首的健康状况已急剧恶化:

“他的脑袋微微晃动。他的左臂松驰地垂着,手颤动得很厉害。他的眼
里射出一种无法形容的闪烁的光辉,给人以恐怖的、极不自然的感觉。他的
面色和眼圈使人感到他已经精疲力尽。他的一切动作都和衰老的人一样。”

据古德里安将军回忆,希特勒已经变得神经质。他发脾气时总是全身发
抖、无法控制。“他几乎是放开嗓门嘶叫,两只眼睛瞪得要凸出来,额边的
青筋也暴了起来。”

就是在这种精神状态和健康情况下,这位帝国元首做出了他一生中最后
的重大决定之一。3 月19 日,他下了一道总命令,要把所有德国的军事、工
业、运输和交通设备以及所有的储备统统毁掉,以免它们完整地落入敌人之
手。这些措施要在纳粹地方领袖和“民防委员们”的协助下由军事人员执行。
命令最后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