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穿越成汉朝绝世妖花阴丽华_秀丽江山(全四卷) >

第116部分

穿越成汉朝绝世妖花阴丽华_秀丽江山(全四卷)-第1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阳公主便也吃什么,不分嫡庶。你听明白我的意思没?”

声音不高,却让纱南慢慢变了脸色,半晌,答复道:“奴婢一定照娘娘吩咐去做,只是……奴婢以为既不分嫡庶,那以长幼为分,应当是阳公主吃什么,小公主才可吃什么……”

我微微一笑,“既然知道,那就用心去做。”

朱雀卷·第四章 何当共剪西窗烛 5柔道(2)

    “诺。”

门外有小黄门的声音细细地提醒,“皇后娘娘,陛下驾到!”

我起身接驾,走到门口时,见纱南秀眉紧锁,似在思索什么,于是幽幽叹了声,“纱南,皇后不是那么好当的!”

纱南不甚明了地看着我,我抿唇一笑。甬道对面,刘秀正踱步走来,我正了正色,快步迎向他,“妾身拜见陛下!”

不等我跪下,刘秀已扶住我的胳膊,顺势将我揽进怀,“天冷了,以后加件衣服再出来。”

凛冽的风刮在我的脸上,我眯着眼,细细打量他,那样温柔的笑容,犹如宝石般弥足珍贵,“不冷!”

“之前才大病了一场,如今天气转冷了,也要多注意保养!”

“我知道。”我细语道,“你放心,我会好起来的。”

他紧紧搂住我,带着我走进殿内。殿内的热气迎面扑了出来,我一时受不了刺激,鼻头发痒地打了个喷嚏,他不禁笑道:“你瞧瞧你,还是如此逞强。”说着,让代取了一件长麾,要替我披上。

我忙闪开,眼神坚定地转向他,“不是逞强,我早过了那个逞强好胜的年纪。如今我是你的皇后,以后做事会更加有分寸,你放心……”

他感慨地抱住我的肩膀,“我知道,你会是个好皇后!最好的皇后!”

虽然刘秀在诏书中说明皇后的废立非国休福,勒令郡国不得上寿称庆,但在我走马上任,成为皇后的第三天,他却急急忙忙地带着我直奔章陵而去。

此次回章陵的目的很简单,祭祀刘氏父祖,祭庙拜祠。章陵老家连着今年年初的那次,这十多年我只随刘秀来过几次,但因为身份有限,每次都没法踏进祠堂宗庙的大门进行祭祀。

四十六岁的建武帝破天荒地在老家换上了农耕时粗陋的短衣,下到农田里侍弄庄稼。这时虽是冬季,但随着二年三熟制的普及,田里正忙着抢种冬麦,以期来年夏天能够收获。冬麦的推广,使得百姓们在青黄不接时能够起到接续的作用,不至于断粮。

这是我第一次全程目睹刘秀干农活,虽然他在麦田里播种时,搞得那些近臣、内侍们手忙脚乱,大大削弱了稼穑的乐趣。起初我只是站在垄上看着他忙活,时不时地还同一些胆大的农户交流心得和经验,时间久了,刘秀的兴致却没有减弱,反而更加高昂。

“这麦子种得晚了些。”

“是啊,是啊,本该秋末便种上的,今年晚了,不过动作麻利些抢种,应该问题不大。”

皇帝下田的消息像长了翅膀,飞快地在各个村落传递。很快,过去那些熟识的亲戚便大着胆子寻上门来。

当年刘在蔡阳征集宗室子弟起兵反莽,所有男丁皆从军,之后死的死,伤的伤,章陵剩下了无数老弱妇孺。这些在当时留守的一代人,许多人从辈分上算来都是刘秀的伯母、舅母、姑母、婶娘,刘秀设宴款待,席间殊无半分帝王架子,全然一副晚辈姿态。

刘秀既如此,我自然也不会再是什么皇后,当下按着族中礼节,向各位长辈一一行礼,倒是吓倒了一大拨人。

混在亲戚堆里温柔含笑的刘秀,突然给我一种强烈的熟悉感,仿佛他还是当年那个令我心动的儒雅青年,对人对事对物,皆是一副敦厚老实的淳朴模样。

“皇后不知,文叔小时候可淘气了,还把我们家地里的麦穗拔出来玩,结果被狗追……”

我咬着嘴唇,想笑又不敢太大声,乜了他一眼,见他含笑,一副若无其事的表情,不禁说:“婶娘唤侄儿文叔,又何故对侄媳见外呢?”

老夫人年过六旬,脑子却一点儿都不糊涂,当即拉着我的手笑道:“我这不是不知道侄媳叫什么名儿嘛!”

“老嫂子!”边上有人拿胳膊肘捅她,憋着满脸笑意,“这么有名的女子,你怎么给忘了?当年为了她,文叔发下宏愿,南阳郡可说无人不知……”

她一说,堂上的人都哧哧地笑了起来,脸上都洋溢着了然的笑意。

老夫人猛地一拍巴掌,未语先笑,“瞧我这记性!阴姬——丽华!阴丽华!娶妻当得的那个阴丽华!”

她的调侃换来哄堂大笑,在这善意的笑声中,我竟不自觉地红了脸,回眸悄悄向他望去,他目光柔如海水,也正笑意盈盈地凝望着我,我心神一荡,脸上愈发烧了起来,柔情蜜意,心中又甜又羞,居然像是回到了少女时代。

老夫人感慨道:“文叔年少时谨言慎行,待人诚信,从不与人敷衍,温柔率真,想不到竟然能做皇帝!”

朱雀卷·第四章 何当共剪西窗烛 5柔道(3)

    刘秀笑道:“我做皇帝,也是以柔道治国!”

我与他相视一笑,老夫人叹道:“女子,文叔真是一位值得托付终身的良人啊!”

我颔首,真心实意地说:“婶娘说得是,嫁给文叔为妻,阴姬此生足矣。他不只是我的夫,更是天下苍生的君主,我定会一心一意地辅佐于他,做一个贤妻!”

堂上诸人感动嘘叹,老夫人拍着我的手背,眼眶中泛起微光,“文叔是一代明主,女子,你会是一代贤后!”

在章陵住了一个多月,我和刘秀过着寻常夫妻的贫贱生活。甚至偶然兴之所至,我会亲自下厨给刘秀煮饭做菜,虽然手艺不佳,可他连一句抱怨的话都没有,每次都甘之如饴地吃得津津有味。

直到十一月底,阴识才迟迟登门拜访。这么些年,我与他从未断过消息,但兄妹相见却还是第一次。以前我不知道他为什么总躲着我,这一次,我见到了他本人,终于明白了其中的原因。

多年未见,阴识身上独有的沉稳气质更加成熟,像是一杯浓茶,在经过数次冲泡后,方才真正透出其中的醇香。跪伏在我面前的人,眉目依旧,只是右侧脸颊从眼角下方延伸至嘴角,一道凸起的疤痕狰狞地霸占在那张曾经英俊无比的脸孔上,让我的目光无法避视。

我心里大痛,哑着声刚刚喊了声“大哥……”,他已对我吟吟一笑,面上肌肉抽动,带着那道疤也跟着扭曲颤动。

“你到底还是坐上了这个位子!”

他说得一派轻松,我却如鲠在喉,忍了好久才将酸楚之意稍稍压住,“代价太大了。”

“你已经做得很好了,”他笑了,眼神平静,已没了当初的锋芒毕露,“无须太过自责。”

“福祸相倚,大哥,难道有些事真的是命中注定吗?”

“如果你一直纠结在丧子之痛中,只怕对每个人都不会是福!”

他的目光很坦然,带着一丝柔和,虽然面上的疤丑陋狰狞,但附在他的脸上却并不让人觉得恐怖,反而让我抑郁的心扉悄然开启。只有在面对阴识的时候,我内心紧绷的弦才会全然放松。

“其实我远没有你称赞的那么好……”

如果我当真机警,程驭死的时候我就应该觉察其中可能另有隐情,我还是把一些事想得太简单了。庄光提醒我应该提防狗急跳墙,他这个局外人都留意到了,我却仍是懵懵懂懂。

自刘秀中风发疾,性命垂危,无论宫内宫外我处处设防,把什么都考虑到了,却还是忘了,这么多年的相处,郭圣通待文叔亦是有情,如此精心布置下的一个局,怎可能最后毁于毫无准头的一支飞箭?

“你既已做了皇后,今后会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东海王的将来还要靠你继续扶持!”

我无奈道:“大哥,即使同为废后,郭圣通毕竟不是霍成君,无论我心中有多恨,郭氏都不可能像当年的霍氏一样连根拔掉。毕竟霍成君无子,而郭圣通却有五子一女。陛下以柔道治国,绝不可能像当年武帝那样将卫子夫连同一子三女一并诛杀,郭圣通待陛下有情,陛下亦不是绝情绝义之人,要他杀妻灭子,这样毫无人性之事我不敢想象会在他身上出现……”

阴识笑道:“你如今已经是个很好的皇后了!你能有这般领悟,大哥很是欣慰,原以为今天要费上一番唇舌,没想到你已能自己想明白其中的利害!”

我大大一愣,诧异道:“难道大哥此番前来,为的就是劝导我放下心结?”

“心平才能心静,心静才能理智地看待周遭的人和事。你日后作为皇后,要权衡的利弊更多,如果太过执著纠缠于简单的仇恨中,看不明方向,终会误人误己!太子党众仍在,要扶持东海王成为下一任储君,你这个皇后任重道远,还需戒骄戒躁,不断努力啊!”

我听出他的话外之音,竟是一副欲置身事外的心态,不由急道:“大哥,难道事到如今你还是不能帮我一把吗?郭氏外戚在朝中如何,你不是不清楚,你为什么不能也帮帮我呢?”

阴识笑容神秘,目光深邃,“这个么,未雨绸缪,我只是看得比你更远而已,你以后自会明白的。”说完,竟是不再停留,起身离去。

望着他远去的背影,我心生感触,竟不由自主地落下泪来。都说帝王之家无亲情可言,而我一路走来,却得到了无数人的默默支持,爱情、亲情、友情,我被这种种情感包围着,永远不会感到孤单。

今后的路还很长,他们虽然不能在我身边,但我相信,他们会一直关注我,支持我,守护我……

朱雀卷·第四章 何当共剪西窗烛 6执手(1)

    年底的时候回了雒阳。这一年北方边境上一直不安稳,匈奴、鲜卑、赤山乌桓联合,不断侵扰边塞,杀掠吏民。刘秀将任职襄贲县县令的祭遵族弟祭肜调到辽东郡任太守,祭肜果然不负众望,屡次击败蛮族入侵。

然而北边才稍稍安定了些,交趾郡又出现危机。交趾郡位于中国南方,按照现代版图看,应属越南地界,而在两千年前的汉朝,交趾郡属于莽莽原始丛林,很多地区未经开发,居住的人口以少数民族为主,风俗与中原迥异,经济条件更是停留在母系氏族后期阶段,百姓过着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完全没有教条律令的概念。

汉吏治理这一片土地是相当困难的,所以冲突时常发生。而这一次,出现叛乱的始作俑者乃是一对名叫征侧、征贰的姐妹花。据说这姐妹俩武艺高强,率领当地族人,一举攻占了交趾郡。九真郡、日南郡、合浦郡等地闻讯纷纷响应。偌大个南方,竟被她们连续攻陷了六十多座城池。前不久传来消息,征侧已然建国,自立为女王。

这是个非常了不起的女性,比起当年的迟昭平,有过之而无不及。

“你有什么看法?”刘秀简单地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完,然后静默着等我答复。

我笑着眯起眼,有关征侧的八卦,我远比他知道得多,于是将奏章推了回去,“于私,这事起因原也不全是她们的错。朝廷早有规定在交趾不施行汉律,交趾太守苏定非要用强硬的手段来强压蛮夷,抓了征侧的夫君指望杀鸡儆猴,怎料征侧非寻常女子,竟而反之。这事要搁我身上,只怕我会比她做得更绝!”

刘秀哧地一笑,已没了刚才的愁云。

“于公……”话音一转,我不免叹息,“交趾、九真各郡乃我汉之疆土,不容国土分裂,所以叛军必须镇压,征侧姐妹忤逆朝廷叛乱之罪绝不可纵容!”

“嗯。”他沉吟片刻,“朝上也在议论此事,你觉得让谁去合适?吴汉已经请缨……”

“不妥。大司马还是留在京里好!”如果让吴汉去,到时杀得兴起,只怕交趾百姓又难逃屠城灭族之祸。交趾那个地方穷山僻壤,地形复杂,一旦进入地界有可能会化整为零,变成游击战,这对擅长整形战阵的汉军而言,是个极大的挑战。要知道1961年爆发的越南战争,美军那么强悍的兵力也没在越南游击战中占到便宜。我左思右想,除了吴汉外,只有一个人适合打这一场,“马援、段志破皖城、斩李广有功,不妨让他们一试。”

刘秀笑道:“原来你也属意马文渊!”

“从雒阳到交趾,表面上看起来是陆路近些,但山道崎岖,其实远不如绕道走海路便捷……”他不吱声,只是似笑非笑地盯着我看,我这才觉察到自己多了嘴,忙解释道,“以前家中有宾客乃交趾人氏,故略有所闻。”

刘秀失笑道:“我瞧你兴致勃勃,莫不是想亲自挂印出征?”

我感念他的体贴,没有对我熟悉疆域的事情详加盘问,不免调皮起来,“征氏姐妹如此骁勇,我家义王名字中即便有个王字,也不过是个长公主。而征侧身为女子,竟能统御兵卒,自立为王,怎不令人刮目?”

他无奈地说:“那可不行,你现在是朕的皇后!你得留在宫里陪着朕。这样吧,朕授命马援为伏波将军,段志为楼船将军,率兵两万人,取海路平交趾之乱!”

“再加个人。”我眨眨眼。

“哦,你还中意何人?”

“庶人——刘隆!”

刘秀微微一愣,笑道:“也好,且让他承你一回人情。朕重新起用刘隆,封他为扶乐乡侯,仕官中郎将,让他做马援的副将随征!”

我大喜,搂住他的脖子,在他脸上狠狠亲了一下,“我先代刘隆谢过陛下!”

“如此谢礼,未免太少。”他嘴里小声嘀咕着,顺手一抄,将我捞进怀里,温热的唇随后印了上来。

建武十八年二月,蜀郡守将史歆叛变,攻打太守张穆。张穆翻城逃走,才苟且活得一命,可成都却因此陷落,刘秀派吴汉率兵一万前往讨伐。

马援向交趾推进得十分顺利,见山开道,行了一千余里辗转到了交趾。征侧显然没料到汉军绕海而至,甫一交锋,果然大败,之后仗着地形,隐入丛林,与马援率领的汉军展开了一场游击战。

因为对征侧关注,我虽不能亲至战场,但心里对她有种说不出的好胜之心,所以对于马援在交趾的战事不免格外留心。马援果然心存仁厚,每攻下一座城池村庄,非但约束士兵不扰民,还帮助当地百姓收拾战场,迅速恢复家园。在这样宽仁的影响下,当地土著反抗的情绪很快被大大削弱,一些叛民甚至主动归降。得到这样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