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重生之雍正王朝 >

第32部分

重生之雍正王朝-第32部分

小说: 重生之雍正王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④慷咕怼⒗踝用嫘∥淹罚碌男〉阈某轮迷诳滴跷宀识骨嗟仔∮裎婆躺希攀涤杖恕8呶抻拐馀潘藕蛉嘶拐媸且话押檬郑范G心中暗道。这么一小会工夫,他居然能折腾出这么些东西来,把胤祥引得眼睛都直了。虽说皇子们都是锦衣玉食,但是宫中嬷嬷管得很紧,平时都不让多吃,只能吃到六七分饱。吃得多了,就会被关在小房间之内消食败火。据说有个早夭的阿哥居然是被饿死的。小孩子看到这些怎么会不动心呢。
胤禛向胤祉,胤祀,和胤祥团团一拱手,道:“三哥,八弟,十三弟,我要失陪一下,你们先在我这里少许用些点心,我去给我额娘请个安,顺带去看看十四弟,听说他这些日子身子不爽。稍后,我们再一起去叨扰八弟。八弟难得请一次客,可不能随便便宜了他。”
三位皇兄弟哈哈一乐,然后围坐在院中,说说笑笑,自用茶点不提。
胤禛见了德妃,刚请下安去,就被德妃一把揽在怀里,德妃哭得梨花带雨,却让胤禛吓了一跳。胤禛小心翼翼地问道:“额娘,您怎么啦,可是受什么委屈了?”
德妃依旧哽咽不止,胤禛劝了好一会儿才停下来,道:“还不是因为你?额娘现如今就只有你和你十四弟两个儿子,你们就是额娘以后的指望。你倒好,好好的去招惹你皇阿玛不开心,挨了圈禁了不是?这几天,额娘担心得天天都睡不着,偏着你十四弟最近身子也不好,太医说是体虚,要好生调养……。”
德妃絮絮叨叨地讲着,胤禛也只好耐心地一边听,一边赔罪道:“是儿臣做事孟浪,有负了皇阿玛的期许,也让额娘担心了,实在是不该。不过,儿臣这不是好好的吗?”
才刚这么一说,没料到引得德妃又哭了,道:“这回你皇阿玛说要让你军前听用,你才这么小的年纪……。”这一下可使是让胤禛大吃了一惊,他从来没听过有这么一出啊。
“额娘您说皇阿玛要让我去军中历练?”
“是啊,昨日,你皇阿玛来我这里,特地告诉我,说是要好好磨砺一下你,依我看,你皇阿玛还是为了那件事生你的气,这才让你军前听用。你能听什么用?真刀真枪的,可是不长眼睛,万一再有个闪失,额娘可怎么活啊,你听额娘的话,去好好给你皇阿玛认个错,让他免了你这一桩吧。”德妃说着说着,又开始抽噎起来。
胤禛倒是心中一喜,其实,他早就羡慕大阿哥能够披甲戴盔,号令部众了,就算康熙并不喜欢大阿哥,很早就把他打发去带兵了。这几年下来,也不是封了大阿哥一个贝勒衔?这就是打出来的。自己若是真能够立点军功,比什么不强?再说,自己是皇子阿哥,肯定是坐蠹的,拼杀那种事,还是留给小卒子们吧。
但是胤禛又不能这么直白地告诉德妃,只得绕着弯子道:“既是皇阿玛有命,儿臣岂能不从,否则,抗命不尊,不是忠臣孝子所为,更不为皇阿玛所喜。儿臣现在更要努力表现,才能洗刷前过。若是佛祖护佑,没准儿臣能拥军功挣回来一个贝勒呢!额娘您也不要为儿臣担心,想大哥在前面跟着裕亲王打了好几年了,连一块疤也没有落下不是?”
德妃虽说一万个心不甘情不愿,但也不得不承认胤禛所说的确是如此,她虽有爱子之心,却也无可奈何。只得嘱咐胤禛要千万当心。胤禛自然是诺诺应了,然后顺脚去看了看老十四。这小家伙现在才两岁,脸色有些苍白,不似其他婴孩那般红润,像是体虚的样子。胤禛猜度,必是德妃怕这老十四像胤祚一般早夭,才特别在意自己的安危。毕竟,现在看来,自己是她真正的依靠。
还没有出德妃的院子,就看见李德全在一旁候着了。胤禛笑笑道:“谙达可是有皇阿玛的旨意要给胤禛?”
李德全连忙上来打了个千,道:“奴才先给四爷道声吉祥。”
胤禛不由得哑然失笑:“还吉祥呢?胤禛可是刚刚从禁所里出来。”
李德全依旧满面春风,道:“皇上可是看好四爷您。这不,皇上要奴才带口谕给四爷,奴才紧赶慢赶的,还是晚了一小步,听说四爷来了这儿,奴才就脚不沾地的奔这来了。奴才准保四爷听了皇上口谕以后,一准得打赏奴才。”
听闻果真有口谕,胤禛正了正形容,跪倒在地。李德全面南而立,喧谕道:“兹为爱新觉罗子孙,应承继祖先尚武彪悍之风,着皇四子胤禛即日前往京西锐健营军前听用,学习军事,领参将衔。”




第七十章 从军 (一)
更新时间2007…1…26 21:47:00  字数:3396

 胤禛一听之下,有些意外之余,又分外兴奋。锐健营参将,从品轶而言,虽然只是三品的职衔,却已经是军中的方面大员,可以统属一营上千部众,依权责连说来仅仅次于锐健营统领以及寥寥几个副将而已。
李德全最能察颜观色的,看到胤禛兴奋的眼中放光,便凑上前道:“奴才恭喜四爷,四爷现在就算是出将入相了,众阿哥之中除了大爷就属四爷您了。”
胤禛听罢微微一笑,从袖筒之中拿出一张百两的龙头票,顺势就塞进李德全手里,道:“公公这句出将入相的成语着实用的有趣。不过,胤禛多谢公公的吉言。只是敢问一句,皇阿玛要胤禛担负如此重任,可还有别的嘱咐没有?”
李德全一边把银票塞入怀中,一边脸上堆着笑道:“又劳四爷破费。四爷真有见识,皇上要四爷有空去见见裕亲王,王爷会给四爷详细布置差事,还叮嘱四爷不可因武而废文,奴才自己琢磨,隔些日子,四爷还是要回南书房读书的。”
胤禛点点头,道:“还请李公公回复皇阿玛,胤禛定当竭尽全力,不负圣恩。”
李德全笑着答道:“奴才省得,奴才一准把四爷这句回话带给皇上,皇上听了,心中必定欢喜的。”
送走了李德全,胤禛匆匆赶去了良妃和八阿哥的处所,当值的太监隔着大老远就为胤禛通报。以前为了照顾着母子俩个,佟皇后和胤禛没有少打点着这群奴才,这次又见了财神爷,太监们岂能不尽力讨好?胤禛当然也少不得当个散财童子,掏出些金瓜子来打发这些人。
进得屋内,发现十三阿哥并未前来,胤禛多少有些怅然,尽管见面不多,他确实喜欢老十三这种不藏着掖着,天真爽直的个性。想来必是十三在大快朵颐之后已被嬷嬷带了回去。良妃名义上是这次宴请的发起人,却也只是隔着纱帘随便和胤禛寒暄了几句,便以自己在场,几位阿哥不能放量尽兴为由避开了去,剩下哥三个围坐在一张檀木桌旁,就着几样时鲜小菜,饮着桂花甜酒,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胤祉和胤禛都不是健谈的人,胤祀却也是生性恬淡,因此饭吃的是索然无味。
胤禛实在是很想弄清楚为什么胤祀会对自己突然的热情起来,于是有意无意地向这个话题上面引。最后还是胤祉说出了缘由。就在前一天,康熙来到南书房,说是要考察众阿哥的功课,没想到一番训诫之后,突然道:“尔等每日习读圣贤之书,可知其中精髓,在于教习为人处事之道。忠孝礼义信悌,圣人君子之道也。在尔等兄弟之中,四阿哥所为,堪称表率。虽然他被朕圈禁,但是瑕不掩瑜。朕罚他,是因为他行事鲁莽,有些事做得欠思量。这些,尔等也要引以为戒。但是,朕同时也认为,胤禛为国留才,不避风险,是为忠,他要为孝懿贤皇后结芦守孝三年,是为孝;胤禛平时举止有度,是为礼,行事不畏责,不避险,可当信义二字,对于尔等兄弟,也是恭谨礼让。”
说到这里,康熙深深地看了胤祀一眼,问道:“朕说得可对,胤祀?” 胤祀慌忙跪地应道:“皇阿玛所言极是,四个常常照应儿臣等,儿臣铭感在心。”
“嗯。”康熙点了点头,“兄弟之情谓之悌,尔等务必要牢记心中。”就是这一番话,才有了现在兄友弟恭的这一幕。
胤禛回到自己的住所已经是亥时了,冷静下来之后,躺在床上的他还在细细捉摸康熙的口谕,越想越有些一头雾水,康熙究竟打算做什么?南书房对众阿哥的一番话,不吝于把自己放在了众目睽睽之下,太子会怎么想,大阿哥又会怎么想?还有老八,看今天的态度,和往日有千差万别,但是他的转变仅仅是因为康熙对自己的夸奖之词吗?自己去军营以后又将如何自处呢? 
第二天一大早,胤禛带着秦顺和几个侍卫,打马匆匆赶往裕亲王府。说实在话,胤禛有点发怵。他知道,裕亲王这次肯定得发作自己。上次戴梓的事情,本打算请裕亲王出马,和刑部大理寺打声招呼,没想到裕亲王正巧奉旨办军务去了。无奈,正欲悻悻离去,却在王府遇见了康亲王世子椿泰,就发了几句牢骚。椿泰本就是热心人,一听之下,马上就古道热肠地要帮忙,更何况戴梓还曾经在自己的阿玛军中立过大功。胤禛于是就托他给刑部递了句话。没想到椿泰是个直肠子,直接就把胤禛搬了出来,刑部一听事关胤禛,哪敢怠慢,这才有了后来的种种事端。
果不其然,一进书房,就见裕亲王板着张脸,也不理会自己,胤禛心说糟糕,只好涎着脸先打了个千,见福全还是不理会,知道这次伯父是真的气着了,便垂着头道:“侄儿知错了,但凭伯父教训便了,只请伯父别气坏了身子。”
福全从鼻子中挤出一个“哼”字,木着脸道:“四阿哥真长进啊,本朝皇阿哥之中第一个被圈禁的,真给你皇额娘长脸!”
胤禛尴尬地笑了两声,道:“侄儿不敢。”
福全这时正色道:“你还有什么不敢?我上回说你是单凭血气之勇,这回倒是没有看出来,你居然还有妇人之仁!难道满朝文武,只有你知道戴梓是人才?只有你知道戴梓是被冤枉的?朝中大员,很多人都是心知肚明,可为什么他们不说?”
胤禛心中暗自嘀咕了一声:“要不是你们都作了缩头乌龟,能逼得我出这一险招吗?”嘴上却不敢说什么。
看福全脸上确是阴晴不定,好一会,福全才接着道:“这是个钦命案子,是你皇阿玛定的案,你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居然就这么背地里搞了一套。你可知道,弄不好,就这一下子,你就断送了!你若是自己都保不住,拿什么保戴梓去?”
“那个佟国维,和皇上玩小聪明。皇上圣明之主,这种把戏岂能瞒得过他?不过总算佟国维还不是太笨,知会了我一声,我马上找了借口觐见皇上,皇上那时正在雷霆震怒,我也是很一番费心才算让皇上怒气稍平,而且见皇上之前,我去宗人府查了一下,你大概不知道吧,戴梓案中那个陈鸿勋,在汉军镶蓝旗下,镶蓝旗佐领正是你亲舅舅伯起。我和他打了招呼,听说是你的事情,他很尽心,把那个陈鸿勋好好教训了一番,陈鸿勋只好自己又托人上了折子把之前的参折撤了回来,这才让皇上有了台阶下。”
这一番话是胤禛绝未想到的,说起来那位佐领伯起,就是乌雅氏的弟弟,自己也是素味平生,从未谋面。但是毕竟算是打断骨头连着筋,更何况他们全家都指着胤禛赚前程呢。旗下有规矩,主子让做什么,旗下人就必须照做,否则就可能家法活活处置了,佐领就是正管的主儿。
福全接着道:“说句犯忌讳的话,皇子身份,看似贵重,可全部在皇上圣心默念之间。你的兄弟们,哪一个不紧着讨好你皇阿玛?你倒是好,反其道而行之。还有所幸,皇上念着孝懿贤皇后的情分,又有了台阶下,所以只是对你略施薄惩。即便这样,我和福晋也是为你担心不少。”
胤禛心头一热,说佟国维是为了自己和康熙玩小聪明,裕亲王不也是为了自己作了这以身犯险的事?胤禛一脸真诚道:“侄儿谢过伯父,连累伯父费心了。”
“唉”裕亲王叹了口气,“费心的还不止这些呢,我也是怕你再闯祸,于是向皇上建议让你去军中历练一下,皇上这才允诺让你去锐健营。”
胤禛喜道:“原来是皇伯父的意思,真是太好了。”
“好?”裕亲王戏谑地反问了一句:“只怕是军中就此鸡犬不宁了吧。”
胤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道:“有皇伯父的教导,胤禛不敢恣意妄为。”
裕亲王这才有点笑意,道:“这还差不多。皇上有意御驾亲征葛尔丹,老四,你可是要做好准备。”
胤禛又吓了一跳:“皇阿玛要亲自讨伐葛尔丹?什么时候?我也随军出征吗?”
裕亲王道:“此事机密,切不可外传。否则朝中那些老夫子一定会谏阻皇上。真是笑话,我大清马上得来的天下,皇上御驾亲征,有何不妥?用得着那帮碎嘴的文人整天价的杞人忧天?不过,皇上确实有意要磨砺一下你们这些皇阿哥,有可能会让你等几个年长的阿哥一同随行。带兵可不是容易事,所以我要你事先先做些准备。千万别当个只会之上谈兵的赵括。”
胤禛点了点头,道:“侄儿理会得,明日就起身入锐健营。”
裕亲王又嘱咐道:“为了这次亲征,皇上特命内大臣费扬古统领西山锐健营和丰台大营。我估摸着,以后这两营兵力就是中军主力,费扬古可是我满洲巴图鲁,最善用兵之人,因此,你要好好向他请教。我已经以抚远大将军名义给他去了一份手札,又使人带了一封信给他,托他照应你。入得军中,可不比在宫里,耍不得小孩子心性。否则,违了军令,伤了我军锐气,即便皇上,也不会轻纵于你,任你是皇子贵胄,一样是军法无情。”
胤禛心中一凛,旋即答道:“末将明白。”




第七十一章 从军 (二)
更新时间2007…2…5 22:59:00  字数:2176

 第二天清晨,胤禛只带了宝柱一名贴身侍卫就匆匆赶往京西锐健营。本来还想要了巴特尔一同前往,只是这蒙古汉子今日深得圣眷,升了二等侍卫,跟着武丹领着守内城的差事,胤禛也只得放手了。因为是奉命学习军事,所以胤禛也不敢张扬,只是穿了套三品武官的行褂,腰上系了一根金黄腰带表明身份。
近大营还有小半里地,胤禛便住了马,宝柱忙问:“爷,怎么停了?” 胤禛指了指面前的大营,道:“看到了吗?”宝柱挠了挠头,道:“看到什么?” 胤禛哑然失笑道:“你啊,真就是肌肉发达头脑简单。”宝柱就更是纳闷了,这都是哪跟哪啊,怎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