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当雍正穿成干隆 - 胤禛胤禩 >

第5部分

当雍正穿成干隆 - 胤禛胤禩-第5部分

小说: 当雍正穿成干隆 - 胤禛胤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难道乾隆对他们还没彻底失望?

    随后,乾隆又陆陆续续的给两位阿哥众多的赏赐,并派了吴书来前去安抚。

    顿时,朝中的大臣们对两位阿哥又再次另眼相看起来。

    同时,令嫔也在提心吊胆几个月后,接到了乾隆所下的圣旨。

    封令嫔为令妃!

    令妃听后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太好了!

    令妃喜极而泣。

    令妃忙叫身边的宫女给宣旨的太监一锭金锞子做为赏赐,等宣旨太监走后,又坐在延禧宫的主位上接受延禧宫众人的礼拜!

    赏过延禧宫偏殿内的贵人、常在和答应之后,便令她们离去了!

    令妃觉得这一切就像是做梦一样!

    果然!

    令妃坐在梳妆台前,用手细细的描绘着自己的眉眼。

    梳妆镜中的女人虽然称不上美艳,却也是清秀可人,而且还透着一丝妩媚!

    令妃在孝贤纯皇后身边服侍多年,自然知道乾隆喜欢的是什么样的女人。

    是懂得服低做小,温柔可意的解语花!

    而那个乌喇那拉氏凭什么可以做继后!而自己用心讨好乾隆,混到现在也才册了个妃位!令妃又开始妒恨起来。

    不就是因为乌喇那拉是满族大姓嘛!

    没关系!

    令妃眼神中透出一丝阴恨!

    她会让乾隆亲自为她抬旗,就像当初乾隆为慧贤皇贵妃抬旗一样!

    然后,不会讨好皇帝的皇后,就会慢慢的失宠!

    令妃轻轻笑出声来,口中喃喃自语:“终有一天,皇后之位必定为我的囊中之物!而我的儿子就是下一任皇帝!”

    然后便忍不住大笑起来……

正文 无责任番外——七夕(未完)

    “退朝!”

    属于太监的尖细的嗓音传遍整个大殿之后,乾隆信步向殿外走去。

    “奴才见过皇上!”

    路全早已候在殿外,手上拿着一封信。

    “起来吧!吴书来!”

    吴书来领命上前,接过路全手上的信。

    “粘杆处的?”

    “回皇上,是的!”路全毕恭毕敬的站起来,回道。

    乾隆打开信封,上面写着两句诗——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后面的署名只写了一个‘八’。

    乾隆微皱着眉头,过了半晌才转开了头,看向散朝后群臣们离开的方向。然后便把信纸给收了起来。

    七夕,原名为乞巧节。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汉代画像石上的牛宿、女宿图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自百度小受)

    乾隆穿着常服,坐在马车上看向窗外热闹的街市。看着外面卖的各种巧果和其它应节之物,才发现今天竟然是七夕。

    为了应景,便叫吴书来去买上一斤的巧果。

    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巧果是油面糖蜜。《东京梦华录》中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宋朝时,市街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

    吴书来买了一斤,还拿了一对身披战甲,如门神的人偶,号称“果食将军”。

    巧果的做法是:先将白糖放在锅中熔为糖浆,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匀后摊在案上捍薄,晾凉后用刀切为长方块,罪尤折为梭形面巧胚,入油炸至金黄即成。手巧的女子,还会捏塑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此外,乞巧时用的瓜果也可多种变化。或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称为“花瓜”。

    而吴书来买来的正是‘花瓜’。

    把‘果食将军’赏经了吴书来,随手拿了一个雕成牡丹的‘花瓜’轻轻咬了一口,便皱起了眉头。

    太甜了!

    乾隆轻叹了口气,把‘牡丹’给扔了出去。

    “爷,已经到了!”

    马车停了下来,乾隆看向窗外,确实的到了和府。

    在吴书来的搀扶下,乾隆缓缓下了马车。

    和府门外,善保早已候在府外了。

    乾隆看着站在大门口的善保,夕阳西下,剩下的几缕阳光照在他的身上,竟让乾隆看着有丝恍惚。

    和府离大街不远,乾隆隐隐的听到女孩们唱的乞巧歌——

    乞手巧,乞貌巧;乞心通,乞颜容;乞我爹娘千百岁;乞我姊妹千万年。

正文 第十一章

    自册封皇后之后,乾隆便在坤宁宫留宿了半个月,以示恩宠。

    随后,帝后分别搬回了养心殿和翊坤宫。

    乾隆又翻了牌子,在养心殿宠幸了每一个升过份位的嫔妃们,同时也包括了令妃。

    但是,令妃却并没有感觉到任何的恩宠。

    清代嫔妃侍寝与各代不同,不是皇帝亲自登门。清代皇帝自有一套制度。每日晚膳时,决定哪一个妃子当晚侍寝。每个妃子都有一块绿头牌,牌面上是该妃子的姓名。备晚膳时,敬事房太监将十余块或数十块绿头牌放在一个大银盘中,谓之膳牌。皇帝晚膳用完,太监举盘跪在皇帝面前。如果皇帝没有兴致,则说声“去”。若有所属意,就拣出一块牌,扣过来,背面向上。太监拿过此牌,交给另一位太监,这位太监专门负责把将要求承幸的妃子用背扛到皇帝的寝所来。出于清代皇帝高度的戒备心理,防止妃子中出现刺客,妃子必须裸/体来到皇帝寝所。方法是妃子被带到离皇帝寝所不远的一间屋里脱光衣服,宦官用红锦被或大衣将她裹上,扛上肩,背进皇帝的寝所。到帝榻前,去掉外裹的红锦被或大衣。(自百度小受)

    而在升为令妃之前,还是嫔的她就与其她的妃嫔不同。

    乾隆宠爱她,每次侍寝都是亲自到延禧宫。

    与之前的不同,让令妃异常的不安。

    第一次侍寝时,令妃便想向乾隆诉说自己的委屈。

    承过**后,令妃一脸的娇羞,可惜刚想开口,便被乾打断了。

    乾隆唤来太监把令妃带回延禧宫,随后便去沐浴了。

    令妃以为乾隆还在生上次的气,想着乾隆气消之后,便又会重新宠爱她了。(可惜这一天永远不会来了。)

    没想到的是,以后的每一次侍寝都是被带到养心殿,每次侍完寝后便被直接带回延禧宫。乾隆没有给过令妃开口的机会。

    令妃心里苦涩不已。

    乾隆连开口的机会都没给她,她又该如何对乾隆表现自己的温柔小意呢?

    此后,令妃便经常待在御花园,想着能跟乾隆偶遇。

    没想到的是,偶遇之后,乾隆便只与她聊了一会便急匆匆的走了。

    时间就这样来到乾隆十四年。

    “退朝!”

    属于太监的尖细的嗓音传遍整个大殿之后,乾隆信步向殿外走去。

    “奴才见过皇上!”

    路全早已候在殿外,手上拿着一封信。

    “起来吧!吴书来!”

    吴书来领命上前,接过路全手上的信。

    “粘杆处的?”

    “回皇上,是的!”路全毕恭毕敬的站起来,回道。

    乾隆打开信封,上面写着两句诗——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后面的署名只写了一个‘八’。

    乾隆微皱着眉头,过了半晌才转开了头,看向散朝后群臣们离开的方向。然后便把信纸给收了起来。

    乾隆又看了看自己的四周,状似无意的问着吴书来:“善保呢?”

    “回皇上!”吴书来低头回答:“纽钴禄侍收今日休沐!”

    “嗯!”乾隆点点头,表示自己已经知道了!

    七夕,原名为乞巧节。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汉代画像石上的牛宿、女宿图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自百度小受)

    令妃领着自己的心腹来到了乾清宫门外,便被乾清宫的侍卫拦住了。

    令妃微笑着,让腊梅上前与侍卫说项。

    “侍卫大哥,麻烦您通传一声,就说是令妃娘娘来了。”腊梅笑着偎着侍卫说情:“今天是七夕,令妃娘娘估了一些巧果想说皇上尝尝鲜。”

    说着,便打开手上的食盒,食盒里面摆着几个雕成‘花瓜’的巧果。手上还塞着一个金锞子给侍卫。

    侍卫收下金锞子,便回说:“皇上不在乾清宫。”

    腊梅状似疑惑的问:“那皇上去哪了?”

    侍卫笑笑,答道:“这我可不知,皇上的行踪谁敢打听!”

    而此时,乾隆穿着常服,坐在马车上看向窗外热闹的街市。看着外面卖的各种巧果和其它应节之物,才发现今天竟然是七夕。

    为了应景,便叫吴书来去买上一斤的巧果。

    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巧果是油面糖蜜。《东京梦华录》中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宋朝时,市街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

    吴书来买了一斤,还拿了一对身披战甲,如门神的人偶,号称“果食将军”。

    巧果的做法是:先将白糖放在锅中熔为糖浆,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匀后摊在案上捍薄,晾凉后用刀切为长方块,罪尤折为梭形面巧胚,入油炸至金黄即成。手巧的女子,还会捏塑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此外,乞巧时用的瓜果也可多种变化。或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称为“花瓜”。

    而吴书来买来的正是‘花瓜’。

    把‘果食将军’赏经了吴书来,随手拿了一个雕成牡丹的‘花瓜’轻轻咬了一口,便皱起了眉头。

    太甜了!

    乾隆轻叹了口气,把‘牡丹’给扔了出去。

    “爷,已经到了!”

    马车停了下来,乾隆看向窗外,确实的到了和府。

    在吴书来的搀扶下,乾隆缓缓下了马车。

    和府门外,善保早已候在府外了。

    乾隆看着站在大门口的善保,夕阳西下,剩下的几缕阳光照在他的身上,竟让乾隆看着有丝恍惚。

    和府离大街不远,乾隆隐隐的听到女孩们唱的乞巧歌——

    乞手巧,乞貌巧;乞心通,乞颜容;乞我爹娘千百岁;乞我姊妹千万年。

正文 第十二章

    乾隆定定的站在和府门外,似乎没有丝毫进府的意思,只是直直的盯着善保。

    善保愣了一下,便缓缓的从楼阶上走了下来。

    “奴才叩见皇上!”善保跪倒在地,向乾隆见礼。

    “起来吧!”乾隆的声音透不出一丝情绪,眼睛微微眯起,像是在仔细的审视着善保。

    善保起身,微低着头。

    乾隆抬步向和府内走去,善保自然而然的落后半步,也跟了上去。

    进了大厅,乾隆挥挥手让大厅内的下人们都退了出去,又把吴书来也支了出去后,便静静的坐在了主位上。

    “好一个八廉王,朕的粘杆处竟然被你拿来传递消息了!”乾隆冷哼一声,讽刺道。

    “呵~”善保轻笑出声:“还得多谢四哥的成全!”

    “唉……”乾隆卸下冷肃的面孔,叹了一口气:“果然是你!”

    “……”善保整了整袖子后跪倒在地,行了亲王礼,口中高呼:“臣,爱新觉罗胤禩叩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起来吧!”乾隆上前几步,亲自把他搀扶起来:“死都死过了,我们兄弟之间还要如此客气吗?”

    “四哥……”善保的语气中带着一丝哽咽,他轻轻捉住乾隆的衣袖,不敢用力。

    “还记得吗?朕曾说过‘允祀若肯实心办事,部务皆所优为。论其才具、操守,诸大臣无出其右者。’朕现在,还是这么说。”乾隆忆起当初,又想到自己还是胤禛时,和兄弟间的你死我活。

    “老八啊,朕从来没有后悔过!”

    “朕以你结党妄行等罪削其王爵,圈禁,并削宗籍之事,没有后悔过!”

    “朕将你改名为‘阿其那’,没有后悔过!”

    “即使你死了,朕也没有后悔过!”

    连着的几个没有后悔过,让善保轻轻的勾起唇角。善保靠近乾隆的耳边,耳语道:“四哥,你真是一点都没变!”

    乾隆的脸微微一红,瞬间又转黑,他扭开了脸,不愿再开口。

    “我知道你不会后悔,即使真的错了也不会后悔。”听到这里乾隆猛的转过头来,死死的盯住善保,几几的欲言又止,然后又扭开了头。

    善保见到此情此景,唇角的弧度又扬了几分,语气也越发的轻快了起来:“当年……我对弘时确实有过念头,但却不是你想的那些原因!”

    乾隆没有转回头,但却不自觉的把身子微微挪了挪,想听的更仔细一些。

    善保强忍住笑意,心中却暗暗纳罕。‘四哥都活了这么多年了,怎么性格还是这么可爱呢?!’

    索性乾隆没有转过头来,不然若是看到善保此时的脸色,必定会忍不住将他斥责一顿。

    “四哥!”善保平复了情绪,继续挂着他一惯温文尔雅的笑容,轻轻的揽上了乾隆的肩膀,他没有说他和弘时的事,只是轻描淡写的转移了话题。

    “你还记得吗?那年我刚刚进御书房读书,有一天竟然在路上晕倒了!”

    乾隆似乎也想起了当年那段年幼无知的岁月,脸上满满的回忆。

    “当时幸好碰到了四哥,四哥背起我,一步一步的走回阿哥所……嘻~你不知道吧,虽然当时我晕晕沉沉的,但却记得很清楚,四哥身上散发的温度让我很舒服,自那之后,我便时时的注意你,再来就是不知不觉的陷了进去……”

    “烟霄微月淡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霄中。四哥,我不恨你,我们都有各自的立场。过去的一切就让他过去吧……当年的我们早已死了,难道我们的今生还是只能有遗憾吗?”

    强自把乾隆转过身上,眼神坚定的盯着对方,让乾隆竟有些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