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长媳 >

第43部分

长媳-第43部分

小说: 长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太太忙道:“我也没什么责怪你的意思,只是觉得雯姑娘不妥,倘若没有之前的事儿,还可以考虑,毕竟雯姑娘也是妥当的人。”
    尹秀点点头,若有所思的。
    正说着,有丫头近来禀报,说有人来拜见二太太。
    二太太只得从尹秀屋里离开,来见她的也不是别人,是曾经要说给贞姑娘的人家。那家人也不算贫困,家里有几十亩良田,也有一处两进三出宅子,在东郡西街。街面上还有一个干货铺子,家里一个女儿今年十五,她哥哥已经二十一岁。苦于没了父亲,要照顾卧病在床的母亲,故而耽搁了读书。
    那老妈子提着一些补品,站在下面道:“我家夫人听说贞姑娘病了,就遣了奴婢送这些补品过来。”
    二太太也就明白了对方的意思,她家母亲身体一日不一日,眼看着就要去了的人。但儿子二十一岁还没有说亲,她心里急,倘若一去就要守孝三年,好歹有了二太太这一说,她哪里肯放过,故而来的非常勤。
    那家公子二太太是见过的,生的相貌堂堂,一表人才,又沉着稳重,可贞姑娘看不上人家,她也无法,只得道:“回去告诉你们奶奶,以后别送了,贞姑娘已经回家里去了。”
    老妈子一愣,“可是病的严重了?”
    二太太道:“病好了,只是她父亲身体不好,她回去照看了。我和你们家夫人说的事儿,就不做数了,这些补品你且拿回去,就说心意我收到了,得了闲再去会回你家夫人。”
    老妈子无法,只得提着东西回去,二太太见她走远了,忍不住叹口气。对于这家人,二太太是非常满意的,家世清清白白,贵在以后嫁过去不用受婆婆的气。再者,那个后生看着真的极为妥当。
    只是,这世间有些事,就是一“巧”字最妙,往往在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时,说不定会柳暗花明又一村。那贞姑娘拒绝了这家公子,岂料他以后会有另一番机遇。此是后话,在此不提。
    且说第二天,老太太一早就带着尹夏来到尹秀的院子里,雯姑娘已经到了,和尹秀围着煮茶的炉子,正往炉子里加柴火。两人都弄花了脸,正指着对方互相嘲笑。
    老太太见了她们的花脸,也笑了一回。又有妈妈带着丫头们送来搞掂,果子等物,回说道:“是大少奶奶让奴婢们送来的,她说她就不过来了,叫大伙儿慢慢吃。还说通知了昭二奶奶,叫这边多准备一些。”
    老太太笑道:“这个懒虫,莫不是回去歇着了?”
    那妈妈笑道:“老太太不知,今天是发月钱的日子,大少奶奶正和王妈妈算着呢!奴婢听王妈妈说,这一次要整顿人员,说是把那些早就没了的人都除名,还有添上新来的,以后都照新的花名册发月钱。”
    老太太点头道:“早该如此了。你去吧,告诉长孙媳妇,不用费心管我们,我们乐我们的。”
    那妈妈答应了一声,叫丫头们提着食盒下去了。
    这就是楚乔烟这些天忙碌的事儿,为了避免担心尹凉,弄得自己失魂落魄地,就给自己找了这么一件事儿做。按照现代人事管理方法,给府里每个员工都弄了一份类似简历的东西,注明工作地点,工作性质,每月月钱等等信息。
    王妈妈和房妈妈都没见过这种东西,觉得新奇,又觉得巧妙,都自告奋勇地来帮忙。如此忙了两天,才正式完工。
    此时此刻,静园里各处的婆子便都赶着来了,从王妈妈手里接过一张便条,上面写着她们各自手底下管着的人的名字,各人的月例多少,总共在账房支取多少,都罗列的非常清楚。
    其实这张便条对这些老妈子没有多大的用处,因为她们中没多少是识字的,但对楚乔烟或者对房妈妈,王妈妈这样的管事来说,却有极大的用处,因为如此,何处少了人,就一目了然了。而何处缺人手,也能迅速地调派人去。除了第一次破费了写精神头,往后都是不必的,只管照着这样面的领就行了。
    众人正对这种创新的管理发表各自的看法时,外院的一名小厮突然闯了进来,金玉瞧见,便出去拦着他问:“什么事儿,这么慌慌张张的,后头有狼追你不成?”
    那小厮上气不接下气的,连忙道:“好姐姐,你别怪了,我知道我不该来这里。只是刚刚有一封从京城来的加急信,想着怕是大老爷来的,就要去找老太太。结果老太太在东府了,几位小姐都在那边,我也不好去,有一时找不到妥当的人,只得到这里找少奶奶。”
    楚乔烟听见响动就出来,从小厮手里接过信件一瞧,的确是大老爷来的,上面写着尹家主母亲启的话。又是加急信,不会是京城有什么变故吧?
    楚乔烟也不能拆开来看里面的内容,只得交代王妈妈几句,就急急忙忙往东府去找老太太。

第六十七章:京城来信引起的风波
    从京城到东郡,如果快马加鞭,日夜不息,就要三天三夜的功夫,那么这封信有可能是四天前写的了。这就是没有无线通讯工具的悲哀,天大的事儿,也需要几天时间才能得到消息。
    楚乔烟去的时候,众人都喝了茶,坐着说笑。老太太心情极好,见楚乔烟来,还取笑道:“我们这里没茶了,你偷懒来也喝不上。”
    楚乔烟笑了笑朝尹秀道:“那我就厚着脸皮叫五妹妹给我另煮了。”
    尹秀连连答应,楚乔烟走到老太太身边,把信拿给老太太看。老太太蹙了蹙眉头,朝众人道:“你们乐着,我乏了,先回去。”
    众人起身,老太太见尹夏要跟着回去,便对她道:“你留在这儿吧,难得与五丫头投缘,你们说你们的知己话儿去,累了就歇着。”又吩咐跟着尹夏和尹秀的婆子丫头好生照顾着她们,便领着楚乔烟回去。
    琥珀见老太太神色有几分凝重,奉上茶就出去了,把屋里的丫头都叫出去。老太太怔怔地坐着,好半响才拿来剪刀开了信封,上面的内容楚乔烟尚且不知,但见老太太的神色越来越难看,也知道是京城发生了大事儿。
    尹凉也去了京城,不会是他出了意外吧?
    老太太已经搁下了信笺,一双浑浊的眼透出凌厉的冷光,直直盯着楚乔烟道:“你也跟着胡闹!原道你是妥当的人,怎么就糊涂了?”
    楚乔烟心头一震,急着问:“是尹凉出事儿了?”
    老太太一拍桌子,大声呵斥,问道:“上次你黄昏天出去,是不是就是去见凉哥儿了?”
    这种时候,还怎么说谎?楚乔烟只得点头,也如实说了,“是去见尹凉,他不肯回来,是怕老太太担心,也只回来了一会儿,连夜就揍了。”
    老太太气得壁上眼,嗓音里透着倦意,“你公公来信说,有人瞧见尹凉出入北信王府。”
    这就是上次尹凉回来说的事儿,楚乔烟吐口气,好歹也不算坏消息。至少,这信里没有说他有危险。但,楚乔烟何尝不知,尹凉目前就处于险境。她不阻止,是因为她知道,这是尹凉一心要做的,她根本阻止不了,与其说些无用的废话,倒不如给他一些信心。
    他从来做什么,得到的都是反对,虽然这件事也不值得赞同,可楚乔烟相信尹凉,这种信任毫无根据,只潜意识里刻进骨髓。相信尹凉纨绔分外表下,有一颗睿智的头脑。
    屋子里静悄悄的,半日,老太太才睁开眼,心里的气还没有散去,也没好脸色,语气也非常冲,“我老了,也没几天日子了,至于凉哥儿,横竖当我白疼了他一场,如今只当没这个人!”
    楚乔烟见状,心里也难过,正想安慰几句。房门突然被人推开,一脸惊恐的大太太直问道:“凉哥儿怎么了?”
    老太太闭上眼不说,大太太治好扭头问楚乔烟,楚乔烟想着大太太毕竟是尹凉的母亲,知不知道都会担心他,便如实说了,“大老爷来信说,有人看见尹凉出入北信王府。”
    大太太一听,脸色登时一片煞白,又用力扯了手里的佛珠,线断珠落,噼里啪啦向各处滚落。又猛然间回过神:“你定是早就知道的,你怎么不拦着他,把他留在家里,他如果有个三长两短,于你有什么好处?”
    楚乔烟还真是百口莫辩,又听了老太太和大太太的话,心里竟然可怜起尹凉来。精明的老太太说只当他死了,大太太虽没有这么说,却又这个意思。尹凉,原来他一直是这么过来的,难怪他这一次会那么义无反顾。
    本来,楚乔烟不该打死苛责,可是她没忍住,“你们都这么想着他有个意外,对你们有什么好处?他是我的丈夫,难道我就真的希望他死吗?我只是相信他,相信他不是一无是处的废物!”
    来到尹家,从头算起,楚乔烟也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的委屈,可她从来没有大声说话,如此对老太太和大太太不敬。这一次,她逾越了,为的不是自己,是尹凉。
    老太太和大太太都被这一生震吼给怔住,看楚乔烟的眼神,说不出代表了什么。安静的屋子里,只听见楚乔烟细细的喘息声。
    过了不久,二老爷和尹荣闻言都赶过来,老太太的脸色才缓了缓,朝楚乔烟道:“你下去吧,我知道心里最难过的人是你。”
    楚乔烟点点头, 怔怔地退出来。四月初的阳光,如同金粒子一般透过树叶打在她脸上,忍了许久的眼泪,终于在刺眼的阳光下,滴落。
    尹凉,如果你有个意外,我做鬼也不会放过你!
    那老太太屋里,二老爷和尹荣也被大老爷信上的内容震住,如今京城局势紧张。老皇帝已经卧床补上早朝多日,东宫太子与北信王也斗得越来越厉害。虽然东宫贵为太子,皇帝对他早就多有不满。北信王虽不是太子,却得到朝中多数官员支持,又因他谦和待人、战绩赫赫,是多数人推崇的继承大统不二人选。
    双方实力均衡,京城人心惶惶,鹿死谁手尚未可知,在这种情况下,拥有先帝赐封的世袭诸侯大族,大多都以保住爵位为要,不参与这样的斗争。当然,这种认知也不是人人都能意识到,而大周开国所封的侯爵,多数已经在之前类似的争斗中灭亡,能一代一代传承下去的,只有几族。
    尹家自老太爷那一代,就教育子孙,保住爵位不是为了保住荣华富贵,是为了保住祖先留下的荣誉功绩。故而,尹家在朝中历来都扮演着不上不下的角色,即便大老爷有那个能力,也只呆在没有什么实权的礼部。
    尹家能经历三代皇位更改,与这个认知不是没有关系的。这种道理,别说老太太,就是大太太也懂得的。
    隔了好半响,二老爷安慰老太太道:“凉哥儿也不是不懂道理的人,是不是有谁在大老爷身边说了什么?”
    如果没有楚乔烟之前的一席话,老太太固然相信这种说法。只如今……老太太无力地摆摆手,声音已经被浓浓的倦意笼罩,“你们都下去吧,如今凉哥儿已经惹了不该惹得麻烦,我们只有祈福的份儿。”
    大太太懵懵懂懂地点点头,回到屋里,立刻去了离间供佛处,在观音菩萨前跪下。她的神色,把碧蓝都吓住了,又不敢问,只得叫彩波出去打听。
    哪天,二老爷和尹荣皆是神色凝重地从老太太屋里出来,二太太觉得不对劲,问了几遍,二老爷和尹荣都不肯说,心里就越发的焦急难受,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这种疑惑同样也让翠烟楼得昭二奶奶不解,叫人出去打听,又说不出原因,只说是京城大老爷来了信。
    昭二奶奶也是京城人,庙堂中的争斗,她虽不懂,却也不是什么都不明白。她父亲之所以要将她嫁给尹家,不外乎也是想借着尹家保全刁家。尹家能经历几代而屹立不倒,自然有它的道理。
    然而,如今尹家似乎也被大老爷不知名的来信弄得人心惶惶了,莫不是大老爷在京城出了事儿?
    琢磨到问题的关键,昭二奶奶又叛忍去打听,这回倒是有些消息,只说老太太和二老爷他们都提到了尹凉。
    尹凉,尹家嫡长孙,以后要世袭尹家爵位。从她进尹家大门到目前,她没有见过尹凉一面。想到这里,昭二奶奶茅塞顿开,莫不是尹凉在京城惹了麻烦吧?那么,以尹家的背景和根基,会不会连同他们也要手牵连?
    昭二奶奶左思右想,都觉得自己应该相信父亲的话,尹家大老爷是个谨慎精明的人,即便尹凉真的惹了事儿,他也有办法处理。只是,万一处理不好呢?
    昭二奶奶想到这里,就坐不住了,换了衣裳,就去找二太太。二太太虽然不爱搭理她,听见说起自己也关心的问题,就坐着怔怔地听着。
    昭二奶奶道:“无论如何,如今是尹凉惹了事儿,虽然老太太在,不可能分家,但是昭哥儿在朝中,只怕会受到牵连。而公公和三弟虽然是商人,到底也会受到尹凉的影响,尹凉没事儿,固然对大家都好,若是有事,可怎么办?”
    二太太一听,就愣住了。李家虽然不算是大族,对子女的教育早年也不曾马虎过。二太太固然不够聪明,昭二奶奶的一席话,她也不是不理解。“只是,分家可能吗?”
    昭二奶奶道:“老太太必是不肯的,可是不分家,就等着尹凉出事,一道文书抄家不成?等什么都没了的时候,可怎么过活?公公和三弟这些年如此辛苦,难道就因为他一人,摆摆的丢了?”
    这话才真正说道了二太太的心坎上,分家的事儿,二太太不是没有琢磨过。但上面有老的在,这话说出来就是大不敬,二太太再怎么糊涂,也糊涂不到这份儿上。
    但现在情况不同了,尹凉惹了事,凭什么他们二房、三房要跟着手牵连?
    “你先回去,我要套出你公公的话再决定,倘若是听误了什么,岂不是咱们的不是了?”
    昭二奶奶点点头,又不放心,提醒道:“娘一定要想清楚,是陪着一起受牵连,还是早早地分出去单过。”
    昭二奶奶离开后,二太太又独自琢磨的一会儿。最后决定,无论是不是尹凉惹了事,这家是一定要分的!这些年,官中日常用度,有哪些不是二老爷和荣哥儿赚得辛苦钱?大房她没什么好说的,就是现在住的宅子,以后都是他们的,这是祖上的规矩,谁也不能破坏。可三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