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梦醒与嬗变--戊戌百年沉思 作者:张鸣 >

第37部分

梦醒与嬗变--戊戌百年沉思 作者:张鸣-第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隼础
更为惨痛的是,由袁告密(间接是因为军事冒险)导致的顽 固派疯狂反扑,好容易聚扰起来的维新力量因而元气大伤,中国 当时最优秀的人士非死即逃。死的一去不复返,而逃的在相当一 段时间里脱离了本应生存在其中的母体,也很难对中国的进步有 所贡献0而且,好容易造就的维新事业,不旋踵就被摧残殆尽,甚 至连洋务事业都受影响。政变刚过,据当时报载:“近日以来,凡 都中士大夫有谈及西学新法者,同僚之中均闻而却避。盖恐人指 之为康党,以致罹于法网。故自同文馆以外,竞无人敢言声光化 电之学,念爱皮西提(六8(3笔者注〕之音广连荣禄倡导
的武科举考试改革,也一复其旧,再试刀矛与举石担。〔2〕油滑如 盛宣怀也感到忍耐不下去了,居然跳出来上书庆亲王奕劻,说: “训政以来,百事皆归旧辙。而环海疑议纷腾,以为更新不求实际, 复旧又似太激广〔3〕进一步,他又致函温和派的军机大臣王文韶, 强调这种复辟会导致洋人的不满,从而使清廷的日于不好过:“但 (外人〕以维新冀望中国者,不能无疑于深官一意守旧,从此无振 兴之日。……久而久之,难免各国愈生玩视之心/’“〕戊戌政变, 将中国带入了自近代以来的最黑暗的时代,腐朽势力借西太后强
门〕邓之诚,(骨董琐记全編》,北京出版社,199&年;第430页, 〔2〕(戊戌变法)(三、第449页, 0〕(盛宜怀档案I《戊戌亲笔函稿I
【4〕《盛宣怀档案》,盛宣怀:《上军机大臣王夔呻“光绪二十四年九月初十曰。
烈的揽权之欲,一手妮杀了中国的进步,也扼杀了中国的机会。 这次西太后权杖下的政变,虽说轻而易举,似乎又理直气壮, 但是破帘而出,重掌大权的她看起来并没有感到胜利的快杨。作 为失败者的维新派,无论逃亡的康粱,关在狱中的徐致靖,还是 开刀问斩的谭嗣同等六君子,其实比她更理直气壮,听任顽固派 造谣说“康有为进红丸谋弑皇上”,也丝毫不能掩去维新派救国为 民,乃至忠君爱国的光辉。作为胜利者的她,不仅没有像他们祖 先雍正那样,敢于和反对者对质面审,甚至连最起码的审讯都不 想也不愿做,匆匆而且草萆地将六君子拉到菜市口一刀杀掉。第 一个跳出来上奏恭请她“老佛爷”训政的杨崇伊,虽然慈搐给了 他几句类似“你是于国家有功之人”的好听话,〔1〕但却不予重用, 让这位跳梁小丑白白地上窜下跳了一通。这些行为,表明了西太 后内心的矛盾与惶惑,毕竟,把权公开地揽到了手里之后,心还 是发虚,一来中国积弱危亡之势并未改变,她也知道,不变法前 途无望,然而她此时却只能背道面驰。二来担心光绪与她的年龄 差距,也许会有一天光绪会因年龄的缘故不战而胜,那时,她的 名声将大堪忧虑。三来,站到前台之后,权力无人与之分享,洽 国的责任也再无别人与之分担,严峻的现实,列强的威迫将统统 落到她一个人脑袋上。她可能还没有意识到的烦恼是,因为这场 政变,她将被永远钉在历史的耻厚柱上,老派人物骂她是女主之 祸,而新派人物诋之为顽固派乱政祸国0
〔1〕邓之诚:(骨董琐记全编》,第617贞。
255
第八章西方政治的戊戍变奏曲
戊戌变法是以日本为蓽本的,但学习日本的动议是甲午战争 之后才提出来的々尽管康有为说他很早就注意到了0本进步的状 况,惊叹于日本新学之出色。但在日本的强盛没有得到证实之前, 即使早慧如康有为,也不见得会放下架子去向日本人学习。对于 康有为和他的弟子以及所有与康有为同时开始接触西学、有志改 革的中国先进士人来说,他们所学习和效法的主要对象是西方。尽 管没有日本当年的声势,但中国也确有相当一批人实际是与0本 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甚至个别的早慧者还走在了日本人的前 头,像《海国图志》、《泳环志略》这样的书,在日本也是弥足珍 贵的启蒙之书。
中国的洋务知识分子,不论是游学归来的容闳、詹天佑、严 复、伍廷芳等人,还是本土的洋务学堂学生,他们受的新式教育 都是西方的,而康有为他们这批“自学成才”的士人,所接触的 也是西学,其中由日本“转口”的微乎其微。因此,当甲午之后, 他们幵始学习日本变法维新时,虽然在行动上力求与日本的维新 志士看齐,但思想里装的还是西方的政治、经济与社会模式。所 以他们的政治改革实际还是西化的方向,西方社会政治现念与要 素,不时地出现在他们的设计方案与政治行为之中。我们在此之 前也强调过,即使是学日本,也是学他们如何学习西方。
但是,耐人寻味的是,社会改造的思想武器主要是西方政治 与社会学说,而在甲午前的中国社会里,先进士人所能接触到的 西学却大多为声光化电之类的自然科学知识与理论。反过来,中 256
国的士人虽然大抵从西方物质文明中感悟到向西方学习的必要, 但他们真正热衷的却是西方社会、政治、法律、历史诸学科(少 数秉质异常的“畴人”除外比如像严复、这位出身农家的下层 士人,初学造船,继习海军,理应在工程学或海军教育上(实际 上他从英国回国后一直就从事海军教育工作〉有所作为才是,但 事实上他的社会科学造诣远比他的老本行要深,其这方面的见识 也远远超出时代的所有人。
再看康有为,他最早了解西学是通过《瀛环志略》、《海国图 志》这些东西,可真正让他萌发向西方学习之念的却是他的几次 上海与香港之行。在香港“览西人宫室之壤丽,道路之整洁,巡 捕之严密,乃始知西人治国有法度,不得以古旧之夷狄视之”。〔1〕 而到了上海租界,“见彼族宫室桥梁道路之整,巡役狱囚之肃,舟 车器艺之精,而我首善之区一切乃与相反”广2:5
然而,尽管康有为几乎把江南制造总局编译所出的格致西书 购回了近四分之一,还订阅了李提摩太、林乐知编的《万国公 报》与格致书院的《格致汇编》,在万木草堂的教学中,也包教数 学和格致,但是,我们实在不能恭维他的自然科学水平,康有为 实在更谈不上在这方面有什么造诣。事实上,康有为从自然科学 的知识甚至仪器里,悟到的其实是哲学、社会科学道理。“84年 康有为费尽心机搞到一架不错的显微镜,一连许多天,他像着了 糜一样抓到什么看什么,水中的螨虫、地上的蚂蚁、身上的虱子, 这些小东西在显微镜里都显得很大,结果,他从此悟出了 “大小 齐同之理”,由显微镜的观察一跃而到了哲学之境。同样,当他得 知光速有每秒几十万公里时,从此得悟“久速齐同之理”。从物质 的以太学说,得出“仁”的道理,进面用以太说去阐明人类社会
〔1〕丨康南海自编年谱》,(戊戌变法》(四〉,第11 3页,
〔2〕康有为:《答朱蓉生书丨,4万木草堂遗祸外编X下册,第3丨7页,
257
的根本大道。
康有为的万木草堂无所不教,但恃色还在于他以过去书院的 方式来讲西学。康有为一个人既教外国地理、历史,又讲西洋语 言文字、泰西哲学、政治学、群学〖社会学〕,还要讲数学和格致 学,古今中外可能再也找不出第二个如此“博学”的教师。也就 是由于这一点,康有为以一介监生的身份,才震住了已经中举的 梁启超。梁启超不但不顾“老友不与小友”叙齿的老例,反而投 到了康有为的门下。
不管怎么说,万木草堂毕竟是一个既能看到许多西学的书籍, 又能得到“高人”的指点,还能自由讨论的地方。据梁启勋回忆, 在万木草堂学习“要读很多西洋的书,如江南制造局关于声光化 电等科学译述百数十种,皆所应读。容闳、严复诸留学先辈的译 本及外国传教士如傅兰雅、李提摩太等的译本皆读”/1〕
由于老师对社会、政治诸学科的偏爱,学生们自然就跟了上 去,旧式士大夫治国平天下的夙愿,与填充了一些幼稚的西方自 然科学和更幼稚的社会科学知识的改造社会之志相接连,康有为 聚拢了一群幵明、进步而有志于救国救民的青年。也许恰恰因为 有了这样的群体,康有为才能抢先一步,站在了登卨一呼的位置, 抓住了时代赋予的政治变革的契机,在中国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应该说,他们最充分地利用了他们当时所能获得的西方近代 政治、社会诸学说的资源,有从《佐治刍言》之类的介绍性西书 上得来的浅显的知识,也有从西方历史书中擷取的零星片断。理 论的幼稚,导致行为上的幼雅,这场以西化为目标的政冶变革,呈 现出历史上少见的奇特的新旧杂陈,中西揉合的景观。梁启超在 戊戌维新过后几十年回首当年时曾说:“海禁既开,所谓‘西学, 者逐渐输人;始则工艺,次则政制。学者若生息于漆室之中,不
〔1〕梁启勛:《“万木草堂”的回忆I (文史资料选辑》,笫25辑,第页。 258
知室外更何所有;忽穴一牖外窥,则粲然者皆昔所未睹也1还顾 室中,则皆沉黑积秽;于是对外求索之欲日炽,对内厌弃之情日 烈。欲破壁以自拔于此黑暗,不得不先对丁旧政冶而试奋斗;于 是以极幼稚之‘西学’知识,与清初启蒙期所谓’‘经世之学,者 相结合,别树一派,向正统派公然举叛旗矣。”〔1〕而在变法的当时; 浙江大儒孙诒让在致《时务报》经理汪康年的信中就说:“闻责馆 通计阅报人数以敝里为最多。而敝里阅报之人,盖慨时事危迫而 爱玩钦服者十之二三;而闻有科举变法之说,假此揣摩,为场屋 怀挟之策者十之七八;其能潜研精讨,以究巾西政治维新之故者, 殆无一也。”〔2〕不能“潜研精讨”,是因为人们没有时间,也没有 那个心情,投机取巧者如是,赤心报国者亦如是。
一、进化论与张三世
自从19世纪达尔文创立进化论学说之后,不仅自然科学领域 发生了革命性的跃进,其影响所及遍被西方世界各个领域,许多 人习惯性地将本来只限于从低级生物向高级进化最后从猿到人的 进化链顺延到人类社会,将自然选择,优胜劣汰,变异进化的原 理也应用到人类社会,甚至高度文明的人类社会。这其实与许多 文学家常常在批判人性恶的一面时,以狼与狼的关系来榆人类社 会的尔虞我诈、你争我斗一样,是一种看似有理其实并不科学的 逻辑。伹在19世纪那个国际社会殖民战争与帝国主义争夺剧烈, 西方社会内部阶级矛盾尖锐的年代,衬着进化论的科学理论的背 景,一时竟很有市场。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斯宾塞等人的社会达尔 文主义的社会学理论,和马尔萨斯的人口论。
工3〕粱启超:《埔代学术概论》,商务印书馆1921年版,第11?一 118页。 ^ 2 ^ (文歉》,1986年笫三期,第193贞…
259
进化论并非严复《天演论》之译才传入中国的,在严复译作 之前,进化论的点滴与片断已然出现在专以介绍西方自然科学的 报章与格致杂志中。就像以太说很快引发康有为等人社会理论的 变化一样,进化论的观点也使他们将之与传统的儒学理论《易 经》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与《春秋公羊传》三统变化, 三世递进的学说联系在一起,构筑了自己独特的社会政治发展理 论。
康有为接受进化论是相当早的,虽然可能只是片断和零星的 了解,而且在理解上还有相当的误差;。但毕竟已经对他的思想产 生了相当深刻的影响。在1879年,康有为有一诗作《苏村卧病写 怀》,内中有句“世界幵新逢进化”。当然,我们还无法确定,这 里说的“进化”是否即为进化论之“进化”。但是,在“86年的 《康子内外篇》中,他在未完篇的《民功篇》中曾写道:“人为万 物之灵,其生也必迟,俟百物俱繁,然后毓焉。地之始凝也,外 质为石,石质生水,湿气相蒸而苔生焉,苔生百草,百草生百木, 百木生百虫,百虫生百兽广〖1〕这段讲生物演进的话,虽然离达尔 文进化论科学的论述还有相当距离,但这种生物从低级到高级的 进化观点,是从中国古籍与达尔文之前的欧洲生物理论中找不出 来的。而康有为对进化论叙述的误差,对于他来说,简直是家常 便饭,他本来就没有精密的科学头脑,而中国旧学的成见又深,理 解有误并不奇怪。
后来,在万木草堂的讲课中,康有为开始提到进化论的一些 片断的观点,如人由猿进化而来的说法等等,显然,在闻知进化 论观点之初,他还是将之视为一种新的自然科学理论来接受的。但 是逐渐地,逬化论思想给了他构筑社会改造理论的灵感,也成了 他社会改造理论的灵魂。
〔1〕《康于内外篇》中华书局〗988年,第68页。 260
无论今文经学派还是古文经学派,大家对于《周易》并无多 少歧义,《周易》的“经”与“传”(十翼〉两部分,都是当之无 愧、为儒者共遵共习的儒家经典,而《周易》中的变易思想则是 千百年来深人人心的’阴阳可以互通,老阳、少阴互易,而八八 六十四卦也内含着无穷尽的变化之妙。在《周易》里,“变”成了 …祌近乎永恒的真谛。今文经学家独崇《公羊》,而《春秋公羊 传》是讲究微言大义的,它认为孔子作《春秋》,其一辞一句均含 有无限的言外深意,它这种神秘丰义气氛实际卜与邹衍的阴阳五 行说和董仲舒的天人合一说都有难以言状的亲缘关系,而《公 羊》所宣扬的“通三统”与“张三世”学说,就是明证。
所谓“通三统”就是说夏、商、周三朝各有其“统”,此 “统”受命于天,统绪绝,则朝代亡。夏朝尚黑,因此是“黑统〃, 商朝尚白,因此为“白统”,周朝尚赤,因此是“赤统”。每朝代 是什么“统”,就尚什么“服色”。三统交相更迭,凡新朝取代旧 朝必须“改正朔,易服色”,同时,政治制度以及相应的法律法令 也须有所变动,有所损益(在邹衍的五行相替说里,将黑、白、赤 三统又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