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二读五胡录----煮酒论英雄 >

第2部分

二读五胡录----煮酒论英雄-第2部分

小说: 二读五胡录----煮酒论英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快就从数百支或大或小的叛军中脱颖而出。再加上刘渊这人神秘的魅力,刘渊的匈奴汉
国不久就成为北方叛军的领袖,几乎把所有的造反派都收罗于麾下。其中就有一位叫石
勒的羯人。

论及背景,石勒是十六国时期出身最低的,放眼整个中国历史上也应该是。成汉开
国君主李特父子的出身是氐族流民领袖,就是要饭头,还属于自由人,刘裕出身是短
工,赫连勃勃最落魄的时候和叱干阿利两个给后秦当看城门的小兵,都比石勒的奴隶出
身要强的多,但石勒却实现了奴隶主们不可想象的文治武功,成为十六国时第一位统一
中国北方的开国皇帝。

石勒拥有最卑微的出身,乱世中被疯狂敛财的军阀们从山西武乡卖到山东茌平当奴
隶,石勒和另一位奴隶两人共戴一枷,(可惜没有另一位奴隶的出处,否则以石勒的脾
气,必定对他加以重赏)徒步穿越太行山,可以想象如果石勒中途死掉中国历史又会是
一副什么样子。(毫不怀疑这种掠夺猪仔的方法奴隶死亡率会很高)但经过这种磨练幸
存下来的人也必定会蔑视一切困难。

石勒逃出奴隶车落草为寇的时候连名字也没有,被他去投奔的强盗头子汲桑随口起
了个“石勒”,担任一支小分队“十八骑”的头,靠劫掠为生,每月要留够孝敬山大王
的份额后才轮得到他们吃的。再看这个十八骑,王阳、夔安、支雄、冀保、吴豫、刘
膺、桃豹、逯明、郭敖、刘征、刘宝、张曀仆、呼延莫、郭黑略、张越、孔豚、赵鹿、
支屈六,这些奇怪的名字,恐怕一大半都是汲桑随口造出来的。但这帮人后来几乎都成
为后赵名将。

石勒很有自知之明,当上皇帝后并没有费劲心机地给自己附会一个高贵的祖宗(对
比那个整天把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挂在嘴边的刘备),也没有象大多数得志者那样把知
道自己历史的见证人不露声色地除掉,而是正视这段有些丢人的过去,从不掩饰,这样
反得到百姓的尊重。(当然,那个一向看门第出身的东晋朝廷会因为这样卑贱的人、这
样卑贱的民族竟然成为中原的主人而大为惊讶,又沐猴而冠了,又燕雀居于堂了,于是
发了一通暴虐奸凶,假凤图而窃号的感慨后,不得不浑嗣忠谨,举衣冠而南渡。只是衣
冠南渡了后从没有人去反省为什么南渡,所以在中国历史上只有一而再、再而三地继续
南渡)所以也会得到大臣们的赞颂:“陛下神武筹略迈于高皇,雄艺卓荦超绝魏祖,自
三王已来无可比也,其轩辕之亚乎!(以下略颂词若干字)”

让人感慨的是石勒并不对这样的吹捧而醺醺然,也不为自己没文化不识字听不懂这
些肉麻当有趣的颂词而惶惶然,他给了自己在历史上一个恰当的定位:“人岂不自知,
卿言亦以太过。朕若逢高皇,当北面而事之,与韩彭竞鞭而争先耳。若遇光武,当并驱
于中原,未知鹿死谁手。大丈夫行事当磊磊落落,如日月皎然,终不能如曹孟德、司马
仲达父子,欺他孤儿寡妇,狐媚以取天下也。朕当在二刘之间耳,轩辕岂所拟乎!”

这样的男儿怎能不让人敬重?

没词了。

存盘,看看字节~~~阿,终于够数了,收工,关机用膳。

煮酒论英雄之三 鲜卑一 十六国第一名将慕容恪 
 

借着八王之乱的契机,一个叫做鲜卑的古老民族逐渐强大起来,成为中国北方新兴
的霸主,三百年以后,甚至可以理解为鲜卑统一了中国。

传说鲜卑人的祖先是黄帝最小的儿子,被封在遥远的北土,在一片叫做紫蒙之野的
地方建立了自己的部落,叫做东胡。在秦朝的时候被正当盛时的匈奴击败,退守大鲜卑
山一带,因此更名为鲜卑。

当时的鲜卑人没有文字,所以这些记载于口头的传说只能作为一些大致的参考。幸
亏后来历史学家发掘了大鲜卑山的遗址,这样看来可以考证的鲜卑史还能推到秦汉时
期。而魏书上言之凿凿的鲜卑从皇帝到汉朝的六十七代首领和后来的名字等,只能等将
来的考证了。

幸亏鲜卑慕容氏的历史还不算太远,也比较可信。到汉朝经过长时间的繁衍和匈奴
的衰落,鲜卑扩张的势头似乎大起来,许多匈奴部落都莫名其妙地消失了,取而代之地
是由大鲜卑山为中心向四周迁徙辐射的鲜卑人。这样鲜卑人的势力就逐渐地散居到了中
国北部边境,其中就有一支在三国初期由大兴安岭辗转向南迁徙到辽西一带,首领叫莫
护跋,曾被魏国聘请当雇佣兵配合司马懿剿灭辽东公孙渊的叛乱,建立了不大不小的战
功,被加封为率义王,(上节说过对少数民族首领一般都会赏赐一个王的头衔,但王也
有大有小,这个率义王在名头上似乎就比鲜卑嫡系的代王小的多)在大棘城附近得到一
小块封地,因而建立了自己的国家。

辽西长时间作为中国的土地,汉化程度已经很深了。还处在原始社会的这支鲜卑人
因而迅速地汉化,速度之快令人惊讶,仅过了两三代就基本跨进了封建社会。(到后面
慕容恪慕容垂这一代,除了多了一份天生的冒险意识和不屈精神外,和汉人已经没什么
两样了)据说莫护跋很喜欢当地人戴的一种高帽子,据说帽子越高越大就越好。(比如
三国时的辽东隐士管宁戴的那种白帽子)这样走起路来帽子就晃来晃去的。称为步摇
冠。莫护跋戴起步摇冠的样子很有趣,这些鲜卑人都称呼他叫“步摇”,但传来传去不
知怎么就变成“慕容”了。这就是“慕容”这个姓的来历。(还有一说是莫护跋慕二仪
之德,继三光之容,就改姓为慕容。但我估计此人的学问还没大到这个程度)

慕容莫护跋死后,儿子慕容木延继位,不久就死了,接着一个叫慕容涉归,(虽然
有了姓,这些名字还非常地鲜卑化)由于魏晋时期国力比不上汉朝,逐渐丧失了对辽东
和朝鲜半岛领土的实际控制权,慕容部落就被加封为鲜卑单于(注意和刘渊的匈奴大单
于是两回事,这个只能看做辽东鲜卑慕容部落的单于),被半骗半哄地赶到比较荒凉的
辽东当戍边民族去了。

没多久慕容涉归也死了,继承慕容部落单于位的是一个叫做慕容廆的新人。他年龄
和刘渊相仿,性格经历也差不多,慕容部落由此进入第二个大扩张时期。慕容廆小时候
和刘渊一样被派到晋朝过一段半学习半当人质的时间,拜会了已经掌握大权的张华,张
华对他很赞赏,认为慕容廆一定很有出息,会成为“命世之器”和“匡难济时者”,所
以把自己的衣服帽子和头饰送给他,表示将来也会穿上这样的官服。

慕容廆果然没让张华看走眼,他本来就对汉族文化研究很深,继位后又大力起用汉
族知识分子,慕容部落迅速在四周的小国和部落中脱颖而出,四处扩张,把周围的小部
落打得落花流水,还经常入侵晋朝领土,劫掠粮食财物。成为晋朝边境的劲敌。

司马炎正忙着灭吴,没空收拾他,等晋朝统一中国后集中兵力痛打了慕容廆一顿。
慕容廆吃了败仗,只好象西晋求和。西晋也无意收复辽东的领土,当然同意停战,这样
大家都有面子。不过安分了几年,晋朝进入八王之乱时期,慕容廆又自称鲜卑大单于,
受晋朝幽州刺史王浚的聘请担任雇佣兵进攻成都王颖,后来还抢劫了长安。

这里还说一个小插曲。慕容廆即位后,他的哥哥吐谷浑(由于是庶出,似乎还保存
着鲜卑式名字)也分了一部分家产在慕容部落的西面游牧而居。后来两个部落放牧的马
匹打架,慕容廆很生气,大骂说:“父亲把家产都分好了,你怎么不滚远点,让马来打
架?”吐谷浑听了后很伤心,对慕容廆说:“马是畜生打架是常事,为什么要迁怒于人
?我会走远点的,我到离你万里远的地方,这样你就找不到我了。”

慕容廆也很后悔,派人去赔礼道歉。吐谷浑就说:“兄弟两人因为马的原因而分
离,那么你们就把我的马给领回去吧。如果马愿意回去,我就回去。”

慕容廆的使者就找了两千人来牵吐谷浑部落的马,结果走不了多远,吐谷浑部落的
马都悲鸣不前,掉头回到吐谷浑部落的人群里,反复十几次都这样。吐谷浑就这样头也
不回地向西远去了,兄弟两人再也没见面。

慕容廆很想念哥哥(也许是想念马?),写了一首《阿干之歌》来纪念吐谷浑。
(鲜卑方言里把哥哥叫阿干)后来吐谷浑部落流落到青海一带,成立了自己的国家,就
叫做吐谷浑。一百年后慕容廆的后裔全部战死,还是吐谷浑部落里有一部分人改姓为慕
容,让这个传奇的家族得到了延续。

慕容廆死后,儿子慕容皝继位,国家又陷入了内乱,辽东一带的鲜卑段氏联合慕容
皝的哥哥慕容翰进行武装干涉,在几乎灭掉慕容部落的时候,慕容翰却反悔了,停止了
对慕容皝的进攻。慕容皝趁机喘息过来,平定了国内的叛乱,反过头来要吃段氏首领段
辽。但段辽根基深厚,短时间无法击败,慕容皝就向后赵君主石虎求援。

石虎这人的脾气大家都知道,那就是贪得无厌。正愁找不到灭掉辽东诸小国的机
会,这次接到了慕容皝的邀请马上亲率大军一下就把段辽轰走了。然后找个借口连带着
要把慕容部落也灭掉,这样一来,反造就出四世纪中国最著名的家族,慕容家族。

后赵这次的兵力有多少,史书上并没明确说明,只说先锋是陆军桃豹十万,水军姚
弋仲十万,那么算上石虎的主力,后赵此次出动的兵力少说也得三四十万。而且队伍中
是精锐尽出。石虎本身就是百战百胜的牛人,桃豹是跟随石勒当土匪出来当年和祖逖斗
智斗勇的老将,姚弋仲是羌族大酋长,当时就是著名的猛将,石虎都不敢得罪,后来平
定十万高力卫兵叛乱,儿子姚襄姚苌姚硕德都是后来十六国的风云人物。在这支庞大的
军队中,还有一位当时叫石闵的人,在五胡录里已经知道他就是后来的冉魏开国皇帝冉
闵。后来成为慕容家族多年的劲敌。

率领这数十万军队的都不是等闲之辈,但他们都成为一位后来在十六国历史中大放
异彩的少年人慕容恪的陪衬。

慕容皝有六个儿子,其中四个成为后来中国呼风唤雨的人物,他们是次子慕容俊,
后来成为前燕皇帝;四子慕容恪,十六国第一名将;五子慕容垂,后燕的开国皇帝;小
儿子慕容德,南燕的开国皇帝。

当后赵数十万军队包围棘城四面攻打十多天后,慕容皝的手下劝说他投降,慕容皝
的回答很简单:“孤方取天下,何降人乎?”他的秘密武器就是年仅十五岁的慕容恪。
在某一天凌晨他派遣慕容恪带领两千骑兵突袭后赵的阵地,后赵军就“互相惊扰,弃甲
而遁”了。然后,“恪乘胜追之,斩获三万余级。”

无法想象这位十五岁的年轻人的武勇,(注意是十五虚岁,就是十四岁,上初中二
年级的时候)他用两千骑兵击破后赵数十万精锐,真正的以一敌百,还斩首三万余。

是后赵军都变成熊包了吗?似乎不是,因为就是这些大败的军队紧接着投入了和东
晋的大战,石虎从里面抽出五位后赵将军(其中还有被赶回来的石闵)各带一万人紧急
增援位于湖北邾城的战场,杀得邾城一人不剩,东晋名将毛宝无处可逃被迫投长江自
尽,东晋大权臣庾亮申请辞职,不久气死。

也有一说是后赵军在撤退中遭到慕容恪的突袭,资治通鉴上认为是石虎因不能克棘
城而主动撤退。但仔细想一下似乎不成立。哪有围城十天就撤退的道理?而且当时“赵
诸军皆弃甲逃溃,惟游击将军石闵一军独全”,以两千追击数十万,就算是撤退造成的
混乱,那些人的水准也差太远了。

慕容部落因此而坐大,逐渐成为后来中国最强大的国家。慕容恪的这一战功不可
没。

一名武将一生中能指挥一次这样的恶战,就可以称其为名将了。而慕容恪指挥的这
种关键性战役就有六次,在五胡十六国这段名将辈出的历史中更是名将中的名将。

 

两年后,慕容恪十七岁,就担任大元帅征讨盘踞吉林东部的高句丽。他率领的这支
军队可谓十六国时期的最强组合、梦幻阵容。他的参谋官是百步穿杨的慕容翰,跟的这
篇文章专门介绍他;先锋官是后面会专门列出一节讲的十三岁娃娃将军慕容霸,后来改
名为慕容垂。

这一仗对中国可能算不了什么,但在朝鲜历史上却有重要的地位,他导致的直接结
果就是用google搜索参战人员之一的慕容翰后,韩语网站的搜索结果比中文网站上还要
多。

汉朝灭亡后,从西北到东北的诸少数民族都迅速坐大,都或多或少地参加了中原五
胡十六国大战,但位于吉林东部到朝鲜国东北部的高句丽大概是其中最不幸的一个了。
因为挡在他前面的是当时中国最具活力的慕容家族。当时的高句丽国王高钊(朝鲜史书
叫国原王)也很有本事,但还远不是慕容家族的对手。

高句丽的首都是丸都,位置在吉林省集安县境内。若干年后他们中的后裔出了一位
姓金的人,严正声明吉林省自古就是他们的领土,是朝鲜历史和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
分,理由就是上面的原因。

从慕容部落到丸都有两条路,高句丽的军队都守在大路上,小路没人把守。因为就
算慕容部落的军队从小路进来了,高句丽军队把小路一堵,慕容部落的军队不都饿死了


大家都这样想,慕容恪就非得要走一走。在十三岁的娃娃将军慕容霸的带领下,慕
容恪果然闯进了丸都城,高钊只好狼狈逃跑,估计一边跑一边愤愤地骂:“别看今年闹
的欢,小心将来拉清单!”

慕容恪大杀了一通要回去,高句丽军队果然把小路垒死了。慕容恪的军队人少,又
身处敌境,回去的唯一通路又是重兵把守,怎么办?

慕容恪确实有办法,他派人挖了高钊的祖坟,抬着他爹的棺材回去,又抓住了高钊
的老妈。这回高钊再也没什么高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