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游戏竞技电子书 > 太虚幻境 >

第269部分

太虚幻境-第269部分

小说: 太虚幻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概没有人能想到,当皇帝的人说话能这么粗俗,一干秦国的内侍女官全都愣在当场了容若不等他们反应过来,大大方方,一手拉一个,大踏步就走:“走走走,我们走。”
复又扬声道:“别让这帮子扫兴的家伙跟上来。”
在所有人反应过来,意识到应该追上去随侍才不失本份之前,已经有两个少年,笑吟吟手按剑柄拦上来:“怎么,还没回楚国,你们就不把楚王放在眼里了?”
乘这个耽误的功夫,楚国皇帝已拉着两位大美人跑得没了人影。好说话的陈将军、懂礼仅的宋大人全都不知道躲哪去了,这等有失两国体面的事,就在这一群尽职尽责的秦国女官内侍们面前发生,由得他们自去痛心疾首,摇头叹息,却也没有人理会了。
闲人被赶了个一干二净,马车由性德亲自驾,车前由张铁石等人护从,众人再无顾忌。
安乐终忍不住露出期盼之色:“不知道,他的病有没有好些。
容若和韵如相视一眼,都不忍说明纳兰玉病重的真相,只笑道:“你们情义果然很深厚”我们自小一起长大,共同渡过最艰难的岁月,情义自非寻常可比。“安乐泰然回答,笑盈盈抬眼看看容若,忽道:”其实,以前皇兄曾有意把我指婚给纳兰玉。“
容若“咦”了一声,把脑袋伸过来,满脸兴奋:“有这种事?”
楚国皇帝突然暴露出来的八卦本性吓了安乐一跳,愣了一会,这才失笑:“是啊,那时秦何伤伏诛才两三年,皇兄好不容易渡过了举国变政最艰难的时光,心里十分快活。那天我们三个在一起,说笑到很晚很晚。皇兄说再不用担心把我嫁给那逆贼之子,又笑说,我家的安乐,不管嫁给什么人,我也舍不得,除非是嫁了纳兰玉,将来咱们一直在一处,就算嫁出宫,也可常来常往。”
她初时还是以谈笑的语气说起往事,渐渐便神伤起来:“那时,他说,我们三人,同过愚难,将来,也一定要共富贵,此生此世,永不相负。”
楚韵如无声地握住她的手,安乐却抬眸望着容若:“你真的觉得,那样做有用吗?真的有可能吗?不是太儿戏吗?”
“我也不知道行不行,我也怀疑这是不是太儿戏,但我们总不能什么也不做。但求尽力吧!”容若轻轻道:“秦国本来是以武立族,纯部族式的管理。国家扩大后,管理方式却没有及时更新,造成了国家混乱不堪。你皇兄师从各国大儒,学到许多大国的管理知识。打败秦何伤之后,急于有所建树,甚至不惜向国内各大势力做出妥协,以求推行新政。他几乎是一手把旧政完全推翻,全面引进周宋等国的政略以及官员体系。当时秦国在秦何伤的暴政下呻吟了许久,急于有所改善,对于他的改革,大多数人没有反对。而后,最优良的官僚体系,和最年轻进取的新锐官员,很快就让国家诸般景象为之一兴。
当他见国家败落时,以为只要国家富强,就可以心满意足。然而人心素来不得足,当他年岁渐长,见识渐多,以前所期盼拥有的已尽在掌中之后,他就开始为君王权力的分散而忧虑了。“
安乐愕然:“他是皇帝,一国至尊,多年来又一直亲政,大权从未旁落,怎么会……”
容若微笑摇头:“秦国习的是周宋之政,周宋两国都是历史极悠长的大国,他们的国家能在那么漫长的岁月中,一直在这乱世中屹立不倒,正是因为那优良的体制。君权高而虚,相权低而实,而三相分立制度,又保证了君权不受到威胁。若是从长久来看,这种制度应当是极好的。然而对于秦楚这样在短时间内急速兴起的国家,这种制度让身为至高者的君王感到极大的牵制。在楚国很多大事,往往都是我七叔一言而决,素少掣肘的。但在秦国,就算是宁昭的决定,若是大事,不能得到群臣的全力协助,也难有成功之日。初时秦国也是分立三相,然一人年资虽老,却只唯唯诺诺,办事仅知请旨,或看其他二人脸色行事,形同虚设。另外二人,一人出身过于高贵,又是皇亲,大权在手,日渐骄横,私念滋生。最后在权争中失败而退。当日你兄长想必也没察觉事情会发展到什么样的地步,反而一直在为国家新政推行,国事日上而感到高兴。等他惊觉大权集于纳兰明一人之手时……”
他叹息一声方道:“朝中已找不到资历身份功劳足以和纳兰明分庭抗礼之人,纵勉强再扶植几个,以纳兰明的能力,也可以把他们衬得黯然无光,令其形同虚设。他不得已,只得不断扶植武将,以分文官的影响力,只是……”
看看安乐忧虑的面容,他笑笑方道:“你也不要太担心,你兄长未必就真的会发难。第一、有过秦何伤的前车之鉴,他再信任武将,也不敢任由武将干政。第二、多年来朝中政务,多由纳兰明操持办理,他的门生弟子满天下,整个文官体系的运转自如,多是纳兰明之功。要对付纳兰明,就不能不考虑他身后那个庞大的文官集团,若对纳兰明下手,也不知道大秦朝廷会有多少混乱不堪,他这几年虽提拨了一些,如赵如松这样清廉正直,又不为纳兰明所用的官员,但这些人大多年轻,历练不足,现在还不足以收拾国家大幅动荡之后的残局。他甚至不知道,将来能不能找到一个和纳兰明有同样才能的人来收拾政局。他一直按撩至今,也是因为,他既忌纳兰明,又实在不能失去纳兰明。”
楚韵如也轻轻道:“可是,此结不解,终有一日……”
“是啊,此结不解,不但纳兰玉始终处于两难之中,倍受折磨,终有一日,君相之间的冲突暴发出来,于大秦,于宁昭自己,于纳兰明,都不是幸事,你兄长心意既定,要想劝说他回心转意,是不可能的。纳兰明掌权多年,又没有大的失误,就算私德略略有亏,也不算大事。要他放权,他一来不甘心,二来也不服气。所以……”容若笑笑道:“我才要试着用这种方式……”
话才说到一半,车马已停,相府到了。容若便也不再多说,几个人下了车便往相府大门而去。自然还是老规矩,不等人家摆出合乎礼仅的架式排场,他们已是横行直过,通往纳兰玉的住处而去。这等自在潇洒不拘礼,倒把常居深宫早就习惯种种繁琐礼仅的安乐,看得惊愕不已。
远远的望见纳兰玉由茗烟扶着在花园中走路,容若大喜,大叫大嚷的过去:“你能自己走路了。”
安乐却是倏然一惊,连这样疲惫地勉力行走,都能让容若如此欢喜,纳兰玉的病情,到底严重到什么程度,好端端的,又正值年少,怎么竟会……心头凛然之间,她竟是再也不敢往坏处去想。
纳兰玉见到容若来了,已是一笑,抬眸处又见安乐站立园门处,便是一惊,脸上笑意微滞,然后又迅速笑道:“你一向无法无天也就算了,还带着公主一块胡闹,招呼也不打一声就冒出来。”
容若笑咪咪近得身来,眨眨眼:“她已经是我的老婆了,正所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了我容若,当然要跟我一起胡闹。”
纳兰玉也不理他胡说八道,只淡淡道:“大婚已行,你为什么还不走?”
“哪里有那么快,总还有很多应酬啊,善后啊,依依不舍啊,洒泪而别啊的戏份要演。
就算真是逃出龙潭虎穴,该做的文章还是得一样不少地做全啊,不能显得太急切。“容若漫不经心答。
纳兰玉心中叹气,也不知道这位到底有没有紧张感,他却是冷下脸来:“尽快走,让宋远书去跟陛下提,你能不出面就别出面,就算还有应酬,还有场面功夫,也要用最快的速度做完。”他叹口气:“我真不知道你在想些什么,现在虽暂时安全,到底还是在秦国,万一陛下心意有变,你们这么多人……”
这时安乐与韵如已是携手走近,纳兰玉语声顿止。
看着安乐与韵如这般亲密无间的样子,他一时心中不知是宽慰还是酸楚,又见安乐担忧的目光望来,他便一笑:“瞧,我一点事也没有,正好有功夫晒晒太阳,散散步。”
安乐见他憔悴至此,犹言欢笑,更觉凄然,又不便深问什么,只得勉强一笑:“你既无事,我便放心了。
二人相顾无言,本是从小一起长大,青梅竹马,亲密无间,同习诗书共闯祸,此时此地,此情此境,竟是相顾无言,仿似不管说什么,剩下的,都只能是伤情。
容若忽叫了一声,一拉刚刚走近的韵如:“那边花儿真漂亮,韵如,我们一块去看看。”
看容若做得这么拙劣,连纳兰玉都是又好气又好笑,他复看了安乐一眼,沉下声音,定下神:“你别走,你们都别走,我是有话要对公主说,倒也没有什么可以避开你们的。”
不理会众人的反应,他抬眸定定望着安乐:“此去楚国,并不是安乐之窝。楚国摄政王与太后,只怕也未必能不猜忌你,楚国的宫廷,楚国的皇族,楚国的官员,只怕也都是以异样的眼光来看你。”
容若一怔,张口就想说话,楚韵如也抢上一步,有意表态。
纳兰玉却是连眼神也不向他们瞟一下:“但是,有容若他们在,一定会维护你到底,所以你可以安心,只是你要记着,你虽是秦国的公主,楚国的王妃,但是首先是你自己。
人家要有什么明刀暗箭过来,你不必理会,他们自可为你应承,你身边那这些女官内侍必要随你嫁入宫中,这些人中,不知有陛下多少钉子在,他们身上也不知道背着多少密令,这一切,你一概不闻不问不要管。只要他们不在你面前做出什么过份的事,只要他们当着你的面还守礼守法,你就当不知道,要有人犯了错,你只管沉下脸,赶出去便是,千万不要牵涉其中。就算有人哪一天跟你提什么皇上太后的密令,你也要记得,你是出嫁的女儿,这些事,一概与你无关。秦国也好,楚国也罢,有那么多的英雄豪杰,名将贤臣,又何必事事要一个弱女子去担当、去操心。你绝对不要再卷入任何权争之中,免取祸端。“
他凝眸再看容若与韵如一眼,忽的推开了茗烟,勉强站定,对着容若与韵如,一揖到地容若忙一把扶住他摇摇欲倒的身体:“你这是做什么?”
纳兰玉笑笑道:“我们一场相交,承你们不弃我身份悬殊,两国纷争,尤以知心相待,我只求你们也能记着,安乐曾是你们的朋友,也曾与你们相共愚难。将来身入楚宫,举目无亲,请你们看顾她,不管秦楚之间最终如何,不管将来,这一场婚事之后,会有怎样丑陋的真相,请你们记得,她是无辜的,至少,她从来不曾想过要伤害你们,以后,也绝不会伤害你们。请你们,水远不要误会她,不要抛弃她,不要让她又像现在这样,明明有亲人朋友,却无处可求助,明明有至亲骨肉,却又孤独一人……”
他这里一语未毕,安乐惨然泪下:“纳兰玉,你自己处此地步,为什么还总想着我的后路?你总劝我,不要管,不要理,自求安乐,却为什么不劝劝自己?”
纳兰玉轻笑:“我身在局中,脱身不得,你能出去,总是早早出去得好。”
他笑来从容,神情殊无悲色,然听者却都不禁凄然。
容若一拳轻轻击在他肩上:“你小子,我就这么让你信不过。”
纳兰玉便也不再说,只陪他们说说笑笑聊聊天气谈谈话,偶尔问性德几句练功心法的问题,或同安乐谈些欢乐往事,会心而笑,却再不说一句正经事了。
然而纵是这般谈笑风生,淡淡的悲枪气氛却总笼罩在所有人心中。直到离开相府,大家乘车回去,心境也依然是沧凉的。
第四部 浩浩秦风 第二十六集 第二章 孤辰孤心
“离京?”
“回去?”
“有什么问题?”面对众人的愕然表情,卫孤辰神色一通淡漠从容:“这些年来,大家各散东西,为了我们的事业而暗中努力,如果不是近日我惹下不少对头,秦国又抓了楚王,我们也不会聚在一起商讨对策。如今既然已决定暂时按兵不动,以观后变,自然要去各归原位,回到各自的地方去主持大局。大家聚也聚够了,叙旧也叙完了,也该散了。我们这么多人聚在一起,哪天宁昭真调了大兵来打,还不是让人家一网成擒。”
“可是……”
“有什么可是?”卫孤辰冷冷道:“各地暗中进行的事,长时间没人坐镇如何了得。”
众人你眼望我眼。一般来说,这些切实的工作,卫孤辰自己是很少考虑的,但难得他会记在心上,此刻提出来,倒真是极合理的,大家虽有一种意外的感觉,却也不觉得有什么理由一定要反对。事实上,驻留京城这么久,很多人都在担心牵挂各地本来由自己负责进行的事务。
卫孤辰见没有人再有什么异议,满意地点点头:“你们分期分批走,用不同的方式隐匿行踪,走的时间和方法,彼此之间也不得泄露,只需秘报给我就是了。”
众人又是一怔,有人脱口低呼:“主上。”
卫孤辰漫不经心地道:“也没什么大事,不过以防万一。现在已经确定了宁昭知道我们的存在,只怕我们在京中聚会,他的耳目也早探到了。为防他个个击破,把你们回去的路线做得安全和隐秘一些,除了你们,只有我知道,总可以甩掉他的跟踪,回去之后,你们各自小心打理,尽量隐匿行迹。虽说有我在一日,宁昭未必敢撕破了脸跟咱们正面冲突,但能少让他知道一点我们的事,总是好的。”
依然是一个无比合理的解释,众人有些惊异地彼此望望,眼神里,多少都浮现出一丝丝欣慰,他们的主人,终于也肯如此细心地为这些琐碎但必不可少的事费神了。
卫孤辰微微侧头,遴开立在众人之前的余伯平那隐含担忧的目光,信手一挥,无所谓地说:“事情就这么决定了,你们各自去安排离京的路线和日期。”
日子就这样,水一般地流逝而去。宋远书上书秦王,称大楚不可一日无君,且楚国百姓日夕遥盼公主奎驾,请旨辞行归国。宁昭少不得照规短挽留挽留再挽留,而楚国的臣子则感激地推辞推辞再推辞,折折扣扣,经过若干天拖拖拉拉,做足全套官样文章,最终决定十日后动身回楚国。
这番回国,与来时不同,不但有陈逸飞的三千铁骑护送,又有秦国派出的大量送嫁兵马随行,再加上安乐浩浩荡荡的陪嫁队伍,气派非凡,更要有一番充足的准备,才好叫沿途地方官做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