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官场太子爷 作者:江湖宵小 >

第41部分

官场太子爷 作者:江湖宵小-第41部分

小说: 官场太子爷 作者:江湖宵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李,没事吧。”郭涛问道。

“没事,就是有点点晕车。”李祥勉强地笑道。

突然。前面的车子停了下来,郭涛的车子在中间,前面的吴文学跑了过来。司机见着吴文学跑了过来便将车窗放了下来。吴文学对着郭涛说道:“郭县长,前面过不去了。”

郭涛听了一愣,问道:“出什么事了?”

“前面路上一辆拉满砖的车子不知怎么的倒了一路的砖,车子也熄火了。车跟砖都挡在了路上,看来我们是过不去了。”吴文学掩饰着内心的高兴说道。他心里高兴着,没想到三元乡的还真会办事,想出这么个办法。这下把路挡得死死的,看他们怎么过去。

“打个电话到乡里,看看能不能派些人来处理一下。”郭涛说。

吴文学拿出手机,拔了号码,放在耳朵上。不一下又放了下来,露出非常失望的表情对郭涛说道:“郭县长,这里信号不行啊,通了下就断了。”说着又将手机给郭涛看了看。

第七十九章大姑娘洗澡—“自摸”(2)

郭涛也看了看自己的手机,果然只有一格信号,还闪一闪的,很不稳定,有些无奈地皱了皱眉头。吴文学一看郭涛的表情,又瞄了一眼车子后面的李祥。忙着说道:“郭县长,三元乡咱们下次再去看吧,您看李县长脸色非常难看,千万别伤了身子啊。”

李祥自然也不是傻子,他何尝不知道吴文学不想让他们去三元乡。放下捂着嘴的手,摆了摆手说道:“我没事。”

“这里离三元乡还有多远?”郭涛问道。

“离三元乡还有差不多十公里,这还是到乡上。”吴文学说道。

郭涛看了看手表,然后对众人说道:“咱们走路去三元乡。”

吴文学原以为郭涛就此会返回到镇上,没想到他却提出要走路去三元乡。这是他最大的漏算,平常这些当领导的哪个不是生得比女娃还要金贵,走半步路都离不开车子。现在倒好,郭涛这个大县长拉着一大堆人走路去偏远的三元乡,就是连农村出身的吴文学都不愿意去走那样的路。

“好,走路也不错。”李祥这时候很配合地说道。现在连晕车的常务副县长李祥都赞同走路去乡里,正常的人要是不走那岂不被领导看扁了。无奈之下,吴文学等人也只得跟着郭涛一起向三元乡出发。

“老吴,你在怀化待了几年了?”郭涛边走边问道。

“郭县长,我就是怀化本地的人,土生土长的。”吴文学有些汗颜地说道。

走了一段路子,公路也越来越难走,有的时候一不小心连鞋都能被稀泥给粘掉。一行人走了二个多小时才到三元乡政府。到了三元乡手机信号都没有,这里的通讯完全是靠固定电话。吴文学本来老早就想通知三元乡的乡长郝兴养做好迎接县上领导的各项工作的。可是手机就是打不通,想到附近借个座机打下吧,感觉没有郭涛的准许,又有打招呼的嫌疑。

郭涛到达三元乡政府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五点了,由于昼长夜短,天色也不见得黑。乡政府是一栋四层的楼房,在里面工作的都每人分了一套,即是家也是办公的地方。

“郭县长,我去找个地儿给乡长打个电话,让他出来迎接。”吴文学询问着郭涛的意思。

“不用了,就这么几步路,直接去就好了。”郭涛说。

郝兴养住在四楼右边的第一间,这小小的乡政府也学起了领导间的渭泾分明。由于郝学养是三元乡的党政一人,住的也就是一把手的房间了。

三辆车停在乡政府大楼的楼下,吴文学还专门让司机按了几声喇叭,想借机提醒一下上面的郝兴养。他这样的动作被郭涛看在眼里,郭涛并没有说什么,让他领着路上郝兴养家里去了。

走到四楼,还没有接近郝兴养的房间就听见房间里传来大声的吆喝声。吴文学听了顿时脸都绿了,郭涛等人脸色也暗了下来。房间里传来的麻将声,还有一个人说着带黄的段子。

“哈哈……大姑娘洗澡!”里面的人突然喊出一声,然后就听见麻将倒下的声音又吼了一句:“自摸!”

第八十章浑段子(1)

第八十章浑段子

“郝乡长,咱们这又是麻将又是小酒的日子不是不错的。”一人说道。

“好个锤子,那是你没见识,人家大领导打麻将,有三带三不带又自带,你知道不?”郝兴养大笑着说。

“三带三不带又自带是啥子东西哦?”一个人说。

“三带就是带嘴、带手、带威严,三不带又自带那是不带钱却有人准备着一大叠钱让你赌牌;不带女人却有一堆的女人陪你打牌,不带官帽子却有一大堆的人能说出一顶大帽子来。要这样的日子才算安逸啊。”郝兴养说道。

吴文学一听顿时就有些挂不住了,这三带三不带又自带的是自个儿在郝兴养面前吹嘘跟县领导一起的时候编的。没想到他在这个时候又说了出来,要是他再来上一句是他吴文学说的,那郭县长还怎么看他。吴文学正想冲进去的时候,里面又有一个人说道:“说起女人嘛,我又想到一个段子,不知大家有没有兴趣听?”

“张二娃,你卖个锤子的关子,要啥子就说。”

“张二娃,你小子还没有出口我就知道你要讲的都是黄段子,今天你就跟我们讲一个不黄的段子,要是讲得好,这把咱们赌双份。”郝兴养说。

叫张二娃的看了看手上的牌,清一色的四归一,二五八万的叫,于是想了想说:“那我说跟你们说说这女人的特质,这女人嘛天生像鸡蛋,皮虽坚硬,但却很脆,一磕就破,剥开后晶莹透明,洁白无瑕,令人神往,倘若再进一步往里深入,里面就全是黄色的了……”

张二娃讲完之后,其它三人愣了一下之后,都大笑起来,说张二娃讲得也太有内涵了。于是在其它人的怂恿之下,让郝兴养讲一段带黄的段子来。

郝兴养想了一下,笑着说道:“大家都知道日本人习惯男女一起洗澡,而中国人就不行。话说抗日战争期间,日本鬼子来到了中国,一日本高级军官将自己的夫人也带来了。日本娘们要洗澡,于是就让一个汉奸给自己搓背。汉奸虽然满心不愿意,但是,摄于日本鬼子军官的威,不得不干,于是就与这个日本娘们共同进了浴池,整个浴池就他们二人。那个日本鬼子军官在其他屋,过了一会儿,他觉得不放心,就冲进浴池,一看,那个汉奸正在卖力地给日本娘们搓着背,日本娘们光着身子背对着汉奸,汉奸双手在她背上卖力地搓着;再往下看,那日本鬼子看见汉奸的那话儿直挺挺的翘着呢!于是鬼子大发雷霆,刷地抽出军刀,指着汉奸的那话儿:

“巴嘎!你的,这个,什么地干活?!”

汉奸脑子轰地一下,不过反应很快。他马上拿起一个毛巾,搭在那上面:

“报告太君,毛巾的挂!”

鬼子一看,觉得有理,于是就点点头,“尤西尤西”满意地走了。

又过了一会儿,日本鬼子越琢磨越不是味儿,就又冲了进去,这次看到汉奸的那玩意儿已经从背后进到日本娘们的那里面了,还反反复复的;日本鬼子震怒了,就又抽出军刀:

第八十章浑段子(2)

“巴嘎!这,又是什么地干活?”

正在卖力干活的汉奸没有停下,边干边气喘吁吁地大声回答:

“报告太君,外面的,搓完了;里面的,搓搓……”

就在郝兴养在那里大声地说着“搓搓搓”,其它几人又大声的笑着的时候。郭涛几人站到了门口、

郝兴养不认识别人,吴文学正冷着个脸看着他,顿时下了一跳。忙从椅子上跳了下来,尴尬地看着吴文学,回过神来才紧张地说:“吴……吴镇长。”麻将桌子旁边的其它几人也是非常的惊慌。他们一个是治安队的,一个是乡会计、另一个是当地的混混,属于混得还有些名气的那种。

吴文学冷着脸对郝兴养说:“这是郭县长、李县长、蒋主任,今天特意来考察你乡里的。”

郝兴养听了半天没有回过神来,愣了片刻之后,连忙在裤子上擦了擦手,掩饰尴尬:“郭……”刚一开口就打了个酒嗝,一股恶臭就□□。

“趁着天还没黑,带我们去下面村子转转。”郭涛避开郝兴养面无表情地说道。他这些要好好地看一看下面村子里的情况,面对着门面工夫做得实足的怀化镇,他必须好好地考究一下。

“还不快去准备准备……”吴文学说。

“不用了,就去莫家村吧。”郭涛看着郝兴养房间墙面的地图说道。

郝兴养心头一惊,这郭县长眼睛也太毒了。这莫家村是三元乡最贫穷的山村,全村就只有村主任那里有一部电话不说,就连用电也是供三天停两天的。

平常说下去看看是指去下一层的行政单位去,这次下村还真是下了。三元乡政府到莫家村就是一直走下破路到底。路上弯弯拐拐,有些石头上都长了青苔,路子不好走。

李白曾写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下莫家村的路比蜀道还难走。到了莫家村天色差不多已黑了下来。山间也冒出几缕青烟,定眼望去,发现十几座小黑房子,院子是用简单的石块垒起的,还有用树枝或竹子编成的小门。小院子里面的几只□□吃饱粮食后,在院子里散着步,嘎嘎地叫着。

郭涛几人还没有进院子时,那正在院子里玩着泥巴的小孩子看着一大群人向他家里走来,连忙跑进屋去喊着:“妈,来人了,来人了。”

话音刚落,便从屋里走出一位身俭朴,面色蜡黄的村妇。看不出那妇人的年龄,发髻间掺杂着几丝白发。那妇人见了郭涛一行人,心头一慌,粗糙的手也在围裙上擦了擦。

“你们找谁?”妇人有些慌地问道。

“莫大嫂,这是我们县里的郭县长,专门下来看你们的。”这时郝兴养对妇人说道。

妇人对郭涛等人不认识,对他们这里的乡长还是认得的。一看真是郝兴养立即叫娃儿从屋里端出几个凳子到院子里。

“你……你们坐……坐。”妇人的声音非常的紧张,在莫家村里住了几十年还没听说过县长大人会到他们这穷疙瘩里来的。

“大嫂,请我们到屋里看看吧。”郭涛说。

“屋里黑,东西又多,别磕着碰着了。”莫大嫂说道。

山中村妇的朴实让郭涛甚是感动,说道:“大嫂,你这里没有电灯吗?”

“电灯有啊,只是老是停电,三天两头地停。”莫大嫂说道。

“条件还是很艰苦啊,这是我们政府的工作没有落实到位啊,太注重表面工作而没有深入地了解啊。”郭涛感叹一声又同时看了一眼吴文学。

吴文学连忙表态:“郭县长,这是我工作没有到位,一定改正,一定改正。”

在郭涛的要求之下,还是进了莫大嫂的家里。莫大嫂点着煤油灯在前面,不时地提醒着郭涛几人不要被东西绊倒。莫大嫂的家里可渭是家徒四壁,堂屋里就一张大方桌子,四条长板凳。两个并排着的大柜子,柜子上放着几本小学生的书本。侧面的墙壁上贴满了奖状,郭涛看着这些奖状对莫大嫂说:“大嫂,你家孩子还真行,得了这么多奖状。”

莫大嫂一听郭涛说起她的孩子就露出了笑容,说:“是啊,孩子挺争气的。”

“咦,怎么没有见到呢?”郭涛说,因为墙面上的奖状最高年级的是初三,而刚刚看到那小孩子最多也才读小学,故此才有一问。

“孩子放学还没有回来。”莫大嫂说。

“天色快黑了,路上可不太安全啊。”郭涛说。

“哎,这也是没办法啊,就只有乡里才有一所希望中学。学校里又安排不了住宿,只有天天回家里住啊。也好在咱们这村子里还几个同路的,倒也不那么担心。”莫大嫂说道。

郭涛听着这些心头真不是滋味,心想着这才是真正的农村啊。连上个学都要走十几里的山路,起早摸黑的娃儿也真是不容易。什么时候才能让这些真正贫困的百姓生活改善好些。

第八十一章救人(1)

第八十一章救人

莫大嫂领着郭涛到了她家的厨房,刚刚那小孩子坐在一条小板凳上,用火嵌夹着一把把的松枝往灶里塞。看见母亲领来这些人好奇而又胆怯地向他们看了看,不知何时,小脸蛋儿上粘上了锅灰,煞是可爱。

莫大嫂的厨房没什么东西,灶门前在堆柴禾。灶旁边有一个石水缸,水缸里的木瓢在水中漂着。水缸旁边是几块长长的木板拼成的案板,下面放了三张长凳。木板上摆着几副碗筷,放着一瓶酱油、醋、盐盒、油壶。菜刀与一块小木板立着。

不知道是通风不好还是怎么的,屋子里突然就烟雾缭绕。郭涛哪里遇到过这样的,历时便被烟呛得咳了起来。旁边的莫大嫂连忙跑到灶门前,用火嵌在灶里捅了几下。烟雾才慢慢散去。走过来歉意对说:“真不好意思,小孩子不懂烧火,灶里堆得太满,燃烧不了。”

郭涛见那小孩子居然在那里一动不动,就连自己都有些佩服这小子了。

“莫大嫂,你丈夫呢?”郭涛问道。

郭涛这一问将莫大嫂立即愣在那里,半天没有说出话来。郝兴养见状立即到郭涛耳边小声说道:“莫大嫂家男人在六年前就不知所踪了,原来是外出打工的,却不知道怎么的就不见了,再也没有回来过,这些年就莫大嫂三娘母一起生活。”

“你们还没有吃饭吧,先坐着,我再去和些面。”莫大嫂便进了厨房。

在莫大嫂进入厨房从郭涛身旁边走过的那一瞬间,郭涛见到莫大嫂那眼眶中滴下一滴晶莹的小泪珠。郭涛提起莫大嫂丈夫的那刻牵动了莫大嫂的心,郭涛又何尝不是听着一个单亲家庭的农村妇女拉扯着两孩子的艰辛而心酸呢。

天色逐渐暗了下来,慢慢地也进入了黑夜。郭涛向郝兴养询问了有关三元乡里其它村子的一些情况。莫家村的村支书、村主任也到了莫大嫂家里,一下子院子里坐满了人。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十五六岁的男孩子,背着一个大书包,哭着冲到院子里。冲到院子里才发现院子里坐满了人,除了村支书跟村主任两人之外其它人都不认识。男孩子满身都是泥浆,向上脏兮兮的。

“莫宇,出啥事了。”村支书问道。

“天叔,二娃滚到九大拐(一个悬崖的名字,不算高,却也摔死过人)下面去了。”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