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碧血海空 >

第24部分

碧血海空-第24部分

小说: 碧血海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舰载机不得不拼命朝菲律宾本土飞过去。飞机一架一架因为航油的燃尽而掉落在了大海里,一架都没有飞回大陆去。
而“重庆号”自身没有反舰能力。如果莽撞地前去围堵坚船利炮的日本舰队,恐怕在那近百余门射程大十几海里的大口径大炮面前,是没有多少防守能力的。即使近程1030炮能够打下来一批炮弹。可是,储弹量毕竟有限。
只能这么白白地放日军舰队从容地从中国海军的眼皮子底下逃脱。
这让李双庆坚定了发展海军基地,建造“重庆号”自己的航母护航编队的信心。而目前所欠的,就只有从海上通道中往大陆运输的铁矿石、煤炭还有各种能源矿石、原材料和机械设备这一个最大的阻碍了。
必须早日打通南洋通道!
运输舰队和“重庆号”汇合了。中沙群岛西南约七十海里的地方。
然后“重庆号”警惕地护航着运输舰队缓慢地朝前行进。途中遇到过几次从海面上浮现的侦查潜艇。有的被深水炸弹炸沉,有的利用海底复杂的地形悄悄溜掉了。
而日军正规舰队却再也没有发现,似乎他们已经忘记了这支中国运输舰队了。
……
纳士纳大岛的围剿战斗基本上结束。隐藏在暗处的日军士兵被肃清。
第一独立营在岛西面的一片丛林中发现了一个刚刚开始建设的大型兵营基地。找到了两千余名原本就居住在本岛之上的华人劳工。这些人在日军入侵之前就祖祖辈辈生活在纳士纳群岛上。日本人来了之后,给他们带来了一场灭顶之灾。在战前,有三万的华人生活在纳士纳群岛中。而目前,仅仅不到五千余人。而且大多因为长时间的劳动而被迫害的几乎成了非人。
身体骨瘦如柴,每个人或多或少地都有什么疾病。他们都麻木无望地度过了纳士纳大岛上的每一个白天每一个夜晚。当早晨来临的时候,他们都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度过这可怕的一天。
当这些操着同样口音的士兵将他们解救出来之后,他们第一次有了一种“王师南定”的感觉。
这些离开大陆已经几百年了的华人感受到了来自祖国大陆的血浓于水的情感。
一些原本在纳士纳群岛上生活的后来被日军强迫离开的土著居民听说了纳士纳被收复的消息之后,也纷纷通过各种渠道回到纳士纳。没多久,整个纳士纳大岛竟然聚拢了一万多原本纳士纳大岛的土著华人居民,还有一些是原本在日军敌占区搞抗日活动的游击队员和抗日义士,这些人都聚集在了纳士纳大岛上。
所有的人对于南洋华人能够有此扬眉吐气的一天而感到由衷的高兴。而纳士纳大岛原本就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属于大明朝的残余,在荷兰人到达东南亚之前有自己的国王。可是在与来自欧洲的荷兰舰队战斗中,纳士纳国失败了,最终成了荷兰人所占领的他们称之为印度国家的一个殖民地部位。后来日本人的到来又打败了荷兰人和英国人,纳士纳就成了日本人的殖民地。而现在,当大陆军人把这些华人从日本人的手中解放出来,他们决定在纳士纳群岛成立一个属于南洋华人的自己的国家。
这个提议顿时燃起了所有纳士纳原著居民和抗日人士的热烈欢迎。立刻,成立华人自己国家的事情就被即刻摆上了日程。
经过了多次的会议和商讨,这个国家的名字就叫“南洋华人民主共和国”。以纳士纳大岛为首都,下辖纳士纳群岛以及周边的各个岛屿。因为这些原本就是属于纳士纳国的领域。
而李双庆清楚,如果纳士纳群岛能够实现独立和自治,对于大陆来说,是一件非常大的好事。首先,作为解放者,他们会受到纳士纳当地华人的友善接待。无论是从血缘还是从情感上来说,离中国都会较近一些。而且,从战略位置上来看,纳士纳地处要冲,无论如何,这是一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方。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此外,李双庆知道,纳士纳群岛附近海域的海底蕴藏储量惊人的石油。这种黑色的黄金足以令这个华人国家短时间内暴富起来。就像是二战之后的波斯湾沿岸的阿拉伯国家一样。
而在1942年的技术条件之下,要想开采这些在深深海底的石油,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可是,如果大珠江三角洲重工业基地的建成,那么生产海上石油钻井平台也会很快发展起来。到时候大陆拥有开发技术,纳士纳拥有巨量的储藏资源,两方一拍即合,会在东南亚的心窝窝里面形成一股绝对强大的力量,有利于天朝对于东南亚国家的控制能力。
到时候南中国海和纳士纳群岛海域就会源源不断地为中国本土大陆输送大量的石油黑金,到时候无比庞大的经济实力和国力以及军事实力,不怕这些东南亚国家和邻国小国不对中国俯首称臣,就像强汉盛唐时那样,出现万国朝宗的景象。哈哈哈哈哈!
…………
几天后,运输舰队终于到达纳士纳大岛。这些新来的陆军不能让他们立刻投入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战场去送死。得在纳士纳的丛林里训练上一段时间。而原本驻守在纳士纳的战斗经验非常丰富的第一、第二陆战旅则奔赴更南方的前线。将近五万人的陆军突然涌入了纳士纳大岛,给当地的物资供应带来很大的压力。无论是食物、燃料、药材、弹药、服装、建筑材料等等,都非常短缺。这就需要大量的补给。而从遥远的中国大陆运输过来,这样的代价实在太大了。
而另外,特混舰队自己也迫切需要补给,经过连日的征战,各个军舰的油料均已经不多了。
“重庆号”上,一个小型会议室里。李双庆正在和舰上的各个部门的高级将领商议这个问题。
最终认为“以战养战”这个策略目前来说是最适合的了。而且,在卡里马塔海峡和巽他海这附近是属于荷属印度的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巨港有全东南亚最大的储油基地。是日本人在东南亚最大的成品油油库,甚至连远在南亚次大陆的军舰都要定期返回巨港对军舰进行补给油料。
拿下巨港,则油料问题,基本上无忧。
很快,总参谋部制定了一套详细的作战计划。准备工作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而日本人也没有闲着。他们甚至这块巨大的蛋糕中国人早就虎视眈眈了。因此,为了守住这个能源中心,他们必然要和中国军队拼个鱼死网破。
*********
前几天因为事情多,耽误了两天,实在抱歉!心中惭愧无比。这几天只能多多更新,来向大伙儿谢罪了。再次致歉。


第036章 被炮弹照亮的巨大穹顶
更新时间2011…6…12 16:20:15  字数:3118

 在南方战场。加里曼丹岛西侧。坤甸市。
郊区的丛林里,双方的拉锯战在不停地进行着。残余的日军还有从加里曼丹岛其它地方赶过来的日军试图把中国海军陆战队从加里曼丹岛赶出去。
有一段非常危险的时间,一支日军特种分队顽强地突破了中国守军的防线,攻入了坤甸市的东南角。但最终遇到了守军的顽强反扑,把这只特种分队包围了起来,全部歼灭了。
在坤甸市内,枪炮声无时无刻不在耳边响起,有时是在北郊,有时候是在西郊,有时候是在南郊,还有时候是来自于海上。当护航舰队要出去执行任务的时候,一些日军军舰就偷偷地从南边海岸过来,朝坤甸阵地猛烈地炮击。
陆战队也顽强地还击着。在一次战斗中,依靠几门加农炮打沉了日军的一艘小型军舰。
日军军舰在护航舰队返航之前又在恰当的时刻消失了。总也逮不到他们。
后来,从纳士纳群岛过来的陆战队补充进了防区阵地之内,大大加强了坤甸市的防御能力。
11月15日,以陆战第二旅为主力,槟港战斗打响。
在离海岸不到两海里的地方,特混舰队遇到了一支小型的日军舰队。他们显然是并不知道中国海军即将攻打槟港。因此在猝不及防中,舰队全体军舰上的火炮一齐发火,全歼了这支舰队。可以说这是一个意外收获。
而后,日本人知道了中国人的意图,他们凶猛地反扑了过来。从巨港出发的六十余架各型战机很快冲到了槟港的上空。
“重庆号”开始放飞战鹰了。
二十二架“中秋”在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里全部放飞。机群在槟港的上空相遇。登陆战斗还没有开始,空中的战斗就先打响了。可谁都清楚明白,只有拥有了制空权,才能拥有制海权。而拥有了制空权和制海权,那么这些岛屿就差不多攻之即破了。
然而这一次,时间紧迫,为了尽可能快地在日军做好充分的准备之前拿下槟港,海军陆战队士兵在拂晓之前就早早地吃好了饭,等待着登陆的命令。
战斗打响之前,陆战队的士兵最后一次检查了他们的枪支、装备和其它武器。士兵们带上了弹药、连个军用水壶、供用一天的食品,带有花纹的披风。
可这一天的天气异常燥热。
上午七时,船舱中的墙壁上渗出了水珠。人们紧紧地挤在一起,跪着,浑身流汗。有些人还是抱怨起来,即使是面对着日军滩头上的枪林弹雨,也要比困在这桑拿室一样的船舱里也要好上许多。
就在等待的时候,士兵们听到从上空中传来的沉闷的爆炸声。
有的时候,他们还能够听到船体猛烈一阵,有人猜测——大概是运输舰中弹了。
果不其然,不多时,从旁边的一条狭窄的通道里跑上去一队结结实实包裹着的消防队员。
第一批登陆是在上午八时开始的。
登陆舱的舱门打开,一阵凉风吹拂了进来。同时海水涌入。马达的声响顿时轰鸣。士兵们拥挤着爬上了登陆艇。紧接着登陆艇就冲出了舱门。一道白茫茫的天际突然出现在久处昏暗之中的士兵们面前。很多人立刻头晕目眩……
就像是往常一样,先头部队对日军的滩头阵地进行凶猛的炮击和射击。日本人也凶猛无比。然后已经有人冲上岸了,士兵们匍匐着,有得身体还淹没在海水里,他们开始陆续地拔掉日本人的滩头机枪阵地、榴弹炮阵地和碉堡,然后向纵深进发……
一切就像是一个按部就班的模板一样。
中午时分,天空中已经看不见日本人的一架战机了。只有我们的战机。最高的天空里是我们的预警机。然后有我们的警戒战机。下面还用担负货运运输和人员运送任务的几架直升机。
朝后看去,在椰林掩映的湛蓝色海面上,一艘艘灰黑色的舰艇错落有致地停在了海面上。最远处的是一艘庞然大物——“重庆号”。
下午的战斗异常艰苦。这其中很大一方面原因是因为十五日这一天百年罕见的鬼天气。温度几乎可以达到四十度左右。士兵们不仅神经高度紧张,而且还要应付炎热的天气。再加上身上穿着不算透气的军服,还要背上大量的弹药和辎重。很多人因此而在行军的过程中导致中暑。
可日本人也好不到哪里去。他们龟缩在狭窄沉闷的小空间里面,更像是在蒸桑拿。
下午日落前夕,第二旅的士兵很快占领了槟港。歼灭了大概六千名日军。
把一部分日军残余部队赶到了苏门答腊岛与槟港之间的一条海峡岸边。
很快,日本人的军舰跑了过来。把这部分日军接走了。当然,中国人也没有客气,先头部队用携带的迫击炮和榴弹炮狠狠地敲打了一下他们。
太阳终于落山,凉气总算从地底上冒上来一些。晚风吹拂着热胀一天的脸面,总算是舒服了一些。
这个时候传来了好消息——英印军队拿下了吉隆坡,马六甲的日军也已经陷入重重包围,歼灭他们是易如反掌的事,前方就是日军在东南亚的重要据点之一——新加坡。
一个陆战营随后迂回攻下了勿里洞岛。
源源不断的士兵开始从坤甸被运送到槟港。这包括第一陆战旅和第三陆战旅。坤甸市城防交给了后来从大陆过去的一个陆军师。
而现在的纳士纳大岛也不需要四万人这么多的军队了。
三个陆战师齐聚在槟港。
11月17日。零时三十分。
零星的残云飘荡在宽广的天际。空中挂着议论明月。只见舰艇的黑影正在海面悄悄地移动。运输部队和炮击部队开始进入阵地。
2时15分,每艘舰艇都做好了战斗准备。
3时15分。第一批海军战队士兵登上了两栖登陆艇。他们头戴钢盔,身穿黄绿色的军装,有的握着枪,有的扛着枪,皮带上挎着水壶、子弹,背上背着轻型装备。一名中士正在点名。他们都站在洒满月光的甲板上。其余准备就绪的人,在舱内等待命令,闷得浑身冒汗。
士兵们遵照命令换上了内衣,但仍旧很脏,起码三天没有刮脸了。他们很少互相说话。说明这些等待命令的士兵是顺从而被动的。
3时20分,运输舰队奉命改变位置,以免遭装甲舰的炮击。他们吃力地拖着登陆用的军事装备,慢慢地移动起来。
几只履带登陆艇因找不到母舰,顿时叫喊声、呼喊声、咒骂声以及口哨声响成一片。
最后,一切都布置妥当了。大家都感到一个巨大复杂的军事行动即将来临。但是随着时间的流失,大家也渐渐地觉得可以放心了。
有人问道旁边的人:“你觉得在巨港,我们得碰上多少日本人呢?”
那个人回答说:“肯定会很多,他们至少得有五百门大炮。在正常情况下,其实,现在,他们就该朝我们开炮了。”
5时7分。日本人的大炮果然响了。他们朝海峡之内里巨港最近的舰艇开了了火。但没有一发炮弹能够命中目标。
“地佐号”和“地雄号”装甲舰上的主炮立刻开始还击。雷鸣般的响声震动着整个夜空。士兵们都涌上甲板观看这场预料之中的轰击。
装甲舰如此迅速的还击,使得巨舰上的人感觉不到日本人也在开炮。日本人的炮击几乎是很快就停止了。
不久,又进行了第二次轰击。第二次排炮的射击,是从粗大的炮口中迸发出去的。在月色昏暗的夜晚,之间空中一道道橘黄色的飞快的闪光,然后是飞向空中的炮弹。这种白炽的火团像一张弓似的挂在空中,速度慢的惊人。人们犹如跟在车轮后面一样,跟踪着闪光的线条。
当这些炮弹大约落在离目标还有一半的距离时,运输舰上的人听到了震耳的轰隆声。炮弹不断地从空中掉了下来,坠入海里。第二次炮击也没有什么效果。第三次炮击也是相同的场面。但这次炮击很猛烈,流星似的炮弹刚掉入海里,海面就喷发出一垛百米多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