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暗杀斯大林的计划 >

第9部分

暗杀斯大林的计划-第9部分

小说: 暗杀斯大林的计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者:留西柯夫隐居的那所房子是谁的?
中丸:原来是军阀张作霖部下一个高级官员的住宅,据说真田春吉买下

后,让他的小老婆或者用现在流行的说法就是“爱人”住在那里。
作者:果然是真田春吉的房子呀。我想留西柯夫是一九三八年八月中旬
住进那里去的,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呢?
中丸:我记得,我第一次看到留西柯夫是在八月底。据说戴阿纳·达文
主演的电影《管弦乐队的少女》当时在国内相当叫座,在女儿们的央求下,


我们就到小岗子电影院看电影去了。戴阿纳·达文这位著名童星的演技真叫
人感叹不已。电影散场后,我们想从海边蹓跶回去,从星个浦下了电车。我
的丈夫、我自己和两个女儿一起在沙滩上散步。我们突然在那里碰见了他。
留西柯夫在两个日本人的陪同下,在没有一个人影的黄昏的海边蹓跶着。我
丈夫告诉我,那就是留西柯夫将军。尽管相隔很远,但看得出他的身影显得
非常孤寂。

作者:你看到他就这么一次吗?中丸:不,以后我在公园的网球场还看
到他打过网球。“满铁”在星个浦修了一个大公园,我们“满铁”职员的家
属可以免费进去,所以我们一家常去玩。在公园的网球场上,我看见过他好
几次。一般都是近黄昏的时候,总是那两个日本人跟随着他。留西柯夫打网
球的对手也就是这两个人。。留西柯夫的网球好象打得不怎么高明。

作者:他和陆军军官在一起的时候你见到过吗?中丸:一次我买东西回

来时,看见留西柯夫住的房前停着一辆黑色汽车,有两、三名军官正在上车。
作者:留西柯夫在那里一直住到什么时候?
中丸:那年年底,我们想在国内过年,于是就回来了。过了年又回到大

连的时候,留西柯夫好象刚从星个浦搬走不久。打那以后,在网球场上一次

也没有看见过他。不久,我丈夫就听到了一些传说。。
作者:什么传说?
中丸:说留西柯夫的太太'注1'逃亡欧洲成功了,因此,留西柯夫也去

欧洲了。这样,留西柯夫也就幸福了。我记得我们还为他高兴呢。
作者:你丈夫是从那里听到这些传说的?
中丸:我丈夫当时在“满铁”工作,我想是从那里听来的吧。
作者:那种传说散布得相当广吗?
中丸:不太广吧。因为再没有从其他地方听到过那样的传说。作者:说

留西柯夫为了和夫人见面而出国了,那就奇怪了。他的家属好象逃跑失败了,

可能被捕处决了。这在当时也是可以想象得到的。
中丸:哎唷!怪可怜的。。
作者:但是,留西柯夫出国了,这是事实吧。那年的十一月底有人亲眼

在大连的大和饭店看到,留西柯夫从头到脚打扮一新,手里还提着旅行箱子。
自那以后,既没有知道他的消息,也没有文件记录他的行踪,所以说他改装
打扮秘密出国去了,这是可信的。

中丸:那么留西柯夫为什么出国了呢?
作者:不知道。这个问题我今后要调查的。


'注1'据一九三八年七月三日的《朝日新闻》报道:“留西柯夫上将最后下定决心要逃出苏联时,
就和纯粹是犹太人的妻子伊娜(二十七岁)制定了周密的计划,先让伊娜从他工作的地方哈巴罗夫斯
克回莫斯科,夫妻俩分别在两地等待出逃的时机。“我吻你”,实际上是伊娜拍的电报,是磋商出逃
的暗语。妻子伊娜大概也于同一天离开莫斯科了。但是以后的消息就无从知道了。

“我吻你”是伊娜从莫斯科给在哈巴罗夫斯克的留西柯夫发的电报。留西柯夫逃亡时带着这份
电报。
留西柯夫经常出入的大连大和饭店,是“满铁”修建的,以后转让给南满洲旅馆有限公司。除
大连外,在旅顺、新京、奉天也有大和饭店。
为了找到还健在的当时大连大和饭店的工作人员,我首先试图从由原旅居满洲的日本人组成的
压力团体和联谊会那里打听。


压力团体有“原旅居满洲日本人阵亡者遗族会”、“要求补偿在满资产之会”。联谊会有“满
铁会”、“满洲会”、“满洲开拓民联络会”等。在这些团体中,我询问了“满洲会”。

“满洲会”总部设在东京都港区赤坂四号大厦内,向会员发行《满洲》杂志,拥有会员一百五
十人,每年春秋各聚会一次。我用电话询向会员中有没有与原大和饭店有关的人员,结果对方把在奉
天大和饭店工作过的二宫幸夫的姓名、住址以及电话号码告诉我了。

二宫现住在茨城县水户市。我用电话向他询问尚健在的一九三八年曾在大连大和饭店工作过的
人,二宫告诉我,在镰仓市有位名叫关根修道的人。

但是,在神奈川县湘南版的电话簿上找不到关根修道的名字。为此,我又用电话向镰仓市政府
户籍课询问关根修道的现在住址,对方说,不能回答查询的地址。

接着,我又问关东电气通信局,什么地方会全套保存迄今发行的神奈川县电话簿呢?关东电气
通信局是编制关东地方电话簿的机关。

最后,我弄清楚了,在横滨的县立图书馆和横滨西口电报电话局都有全套的神奈川县版的电话
簿。

我到横滨西口电报电话局一查,就在一九七二年版的电话簿上发现了关根修道的名字。住址是
镰仓市西镰仓×××。

另一方面,又在一九七三年版的电话簿上发现一个电话号码和住址相同的人名,叫关根真一。
由此可以认为,关根修道大概在一九七二年或一九七三年死了。为了慎重起见,我打电话问了问。果
然,他的家属回答说,关根修道已于一九七三年四月死于胃癌。

但是,关根修道的夫人关根崎告诉我,曾在大连大和饭店工作过的人中,有位是“京都出身的
高桥宗三郎”。

我首先到京都市中京区区公所调查是否有高桥宗三郎的居民登记簿。接着又依次访问了右京
区、下京区、伏见区和左京区的区公所。在左京区区公所发现了高桥宗三郎的居民登记簿。高桥宗三
郎住在左京区一乘寺松原町。

'二十'高桥宗三郎(当时是大连大和饭店的工作人员,三月四日采访)

高桥:哎呀,说起大连大和饭店,那可是李顿调查团也曾住过的国际性
饭店啊,很多外国人都来过。大连市中心是大连广场,有十条宽阔的马路从
广场呈放射形向四方伸展出去。在马路的西侧栽着一排洋槐和白杨树。那样
整洁的街道在今天的日本是看不到的啊。大和饭店就座落在广场的东南角,
是座砖砌的四层建筑物,外观庄重。不知现在中国人把它派作什么用场?

作者:一九三八年夏,苏联将军格利希·留西柯夫逃亡到满洲来了,高
桥先生记得这一事件吗?

高桥:是多咱?我忘记了,但是有这么一个事件。他眼看就要被斯大林
杀掉,好歹保住一条命逃出来了,是这件事吧?

作者:这是他的照片。当时他在关东军的庇护下住在大连的星个浦,据
说他常到大和饭店去。

高桥:即使看了照片我一下子也想不起来呀。反正一九三八年这一年,
由于出现了事变气氛,满洲好象翻腾起来似的热闹,大和饭店也拥挤不堪,
如果不预订房间,到时候就住不上。

作者:关东军的一个名字叫宇多川达也的,和现在被称为右翼大头目的
真田春吉是一伙的吧?

高桥:真田春吉我记得很清楚,他是“锦旗会”这个暴力团的头目,跟
在甘粕正彦的屁股后头转。一九四五年苏联军队闯进来时,满洲的妇女儿童
都到大连和朝鲜避难。那时,“锦旗会”就乘人之危,大发其财。他们从寸


步难行的难民手中抢走金银财宝。用卡车载运难民,他们收车费,说不付车
费就不让上车。一位母亲背着婴儿紧紧地抓住卡车,哀求让她上车,他们说
了声“不行!”,就一脚把她踢开了。他们就是这样一伙贪得无厌的歹徒。
真田的财产,就是当时搜刮来的。因此,对真田来说,那有什么“爱国心”,
“人类爱”好谈的!我一听到这些,就觉得可笑,所以便大笑起来了。

作者:关东军的宇多川达也怎么样?一九三八年当时他是中校。

高桥:你是说宇多川中将吧!这个人有点与众不同,显得很古怪。陆军
的大官们都腰挎军刀,而他挎的不是军刀而是手枪。他不能喝酒,因此,一
来饭店就要“朋盼”。说起“朋盼”,你们年轻人可能不懂,就是当时流行
的一种苹果酒。

作者:从一九三八年八月到十二月,这期间宇多川常来吗?
高桥:他常来,因为真田春吉和宇多川阁下是大和饭店的常客哩。
作者:你的脑子里还有当时对这两个人的印象吗?
高桥:那。。
作者:你谈什么都可以。
高桥:闹过一阵间谍事件。
作者:闹间谍事件?这是怎么回事?
高桥:当时在饭店,不管三七二十一,把一个中国人说成是苏联间谍,


被“锦旗会”的年轻人抓住了。在我们饭店里发生这样的事还是第一次,因
此,我记得很清楚。这个中国人想要和饭店的房客俄国人接头时,被监视他
的“锦旗会”的一伙人抓住了。

作者:在饭店里很闹腾一阵子了吧。
高桥:“锦旗会”的那伙人一抓住这个中国人,就不惊动其他房客,把

他带到四楼去了。四楼住着十来个俄国人。
作者:你认为其中包括留西柯夫将军吗?
高桥:也许包括,但记不准了。
作者:以后又怎么样了?
高桥:四楼除了俄国人外还住着三、四个日本人。其中的一位就是宇多

川阁下。不久,大连警察署派来一名名叫川上的便衣警察,悄悄地把这个中

国人从饭店的后门带走了。
作者:怎么知道那个中国人是苏联间谍呢?
高桥:他举止可疑,所以“锦旗会”那帮人抓住了他。据说,一搜身,

发现了俄语写的书信,好象是住在四楼的某俄国人房客写的。作者:信里写

些什么?
高桥:那我就不知道了。
作者:知道是哪个俄国客人写的吗?
高桥:第二天,来了几名军官,好象调查了俄国人,结果是什么也没查

出来。饭店把我们工作人员集中起来,提醒我们说,你们如果看到哪个俄国
人打了电话,发了信,或者和别的房客搭过话,要立即报告经理。可是好象
没有发生过那种事,过了两、三天,俄国人就都走了。饭店的后门口准备了
一辆汽车,带着保镖——“锦旗会”年轻人,顺山县大街开走了。那是一个
细雪纷飞,天气严寒的日子。

作者:准确地说,那是哪一天?
高桥:大概是一九三八年的十一月或十二月吧。



作者:十一月底,有一位新闻记者在饭店亲眼看到了象似将要外出旅行
的留西柯夫。据说,当时他和另外几个俄国人一起等电梯。而且,有些人窃
窃私语地讲,留西柯夫要到欧洲去了。

高桥:我脑子里没有关于留西柯夫的记忆。。
作者:留西柯夫好象改变了装束,所以也许你没在意吧。
高桥:也许是。
作者:十来个俄国人为什么出国了,你知道吗?
高桥:不知道。但是在闹间谍事件时,宇多川阁下等人相当惊慌。
作者:宇多川中校那么慌张了吗?
高桥:是慌张了,他还威胁饭店工作人员说,如果谁把此事告诉别人,

就把他扭送到警察署,以泄露军事机密罪论处。宇多川阁下好象用电话到处
联系。
作者:被带到大连警察署的中国人怎么样了?我想,如果审一审这个中
国人,就会弄清楚那封信是哪个俄国人写的。

高桥:是一个名叫川上的警部补来饭店把他带走的。究竟怎么样了呢?
后来川上还来过饭店,向工作人员打听了许多事。但是宇多川阁下已经向我
们下了缄口令,什么也不能说啊。俄国人离开饭店以后,川上又来饭店到处
调查,可是宇多川阁下已经调走了。这个人真有点古怪。。


大连大和饭店

'二十一'川上音造(当时是大连警察署保安课警部补,三月十日的谈
话)

在留西柯夫等人出国前夕发生的间谍事件,究竟是什么事件呢?我认为,只要把这个事件弄清
楚,留西柯夫出国之谜不也就解开了吗?

知道间谍事件真相的是位名叫川上的警部补。但蒿桥宗三郎也只知道川上是大连警察署保安课
的便衣警察。

打听川上的消息简直比上天还难。大连警察署隶属于关东厅警务局,所以我首先从寻找当时在
警务局'注1'工作的人开始。

起初,我询问了“满洲会”和“请求补偿在满资产之会”,他们说会员中没有警察方面的人。
接着,我到总理府抚恤局查阅受抚恤的前警察的名单,但名单上没有记载职历,因此无法肯定是否为
警察局有关人员。

经过一阵舍总之后,我想起了《朝日新闻》在《十字路口》栏里登载同窗会、战友会发生的关
于编制名单的呼吁。我把过去一年的《朝日新闻》星期日版《十字路口》栏中有关大连的项目都挑选
出来了。

有关大连的项目共四条,其中有一项呼吁是:

“编制名单:

战争结束时在旧满洲关东厅大连常盘小学六年级上学的人。(联系人:木岛友哉,现住中央区,
电话○三·六××·三××二)”

我打电话向木岛友哉说明了情况,请他帮助我调查一下在同窗学生中是否有警务局方面的人的
孩子。一周后,我又打了一次电话,这时他给我介绍了家住茨域县土浦市的原照夫。原照夫的父亲在
战争结束时任关东厅警务局警务裸长,但在一九七一年去世了。

原照夫从库房里把他父亲收藏的一些资料搬出来让我看。资料中有一份一九四二年编印的《关
东厅警务局职员、雇员名单》。姓川上的在名单上有三人。

我向总理府抚恤局询问了这三个人的名字,三人中只有川上音造一人还活着。川上音造是开原
警察署刑事课长。

我按照在抚恤局查到的住址,给现住在四国高知的川上音造写了封信,问他是否就是高桥宗三
郎说的那位一九三八年在大连警察署保安课工作的那个人。几天后,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