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艰辛的眼泪 >

第12部分

艰辛的眼泪-第12部分

小说: 艰辛的眼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好,就叫文峰。海军,你看怎么样?”嫣红的爸爸问自己的女婿。
“听嫣红这么一说,我也看中这个名字,就叫文峰吧!”刘海军也表态道。
“看来孩子终于有自己的名字了,呵呵,小名就叫文文了。”嫣红此时太激动了,便随口说出了孩子的小名。
“呵呵,好,大姐。你真有水平,我大姐无论什么时候都是最棒的。”嫣奇在一旁插话道。
“你尽吹吧,把你大姐吹的跟神仙似的。”嫣红的妈妈笑着对嫣奇说道。
“好,就叫文文了,姐夫,你不会反对吧?”嫣娣看着她大姐夫问道。
“当然不会,小名很顺口,也很好听啊!”刘海军也笑着答道。
此时,刘海军感到自己很幸运。他能遇到这么好的丈人和丈母娘,还有这几个善良的弟弟妹妹,是他上辈子修来的福分。人这一辈子不就图个亲人的爱和关怀吗?他刘海军在自家没有得到,可是自己的妻子给自己带来了这么多,他还有什么不知足的,他看着大家因为给儿子取了个好名字都皆大欢喜的样子,心里不知道有多么的幸福。



噩梦降临

“海军,海军…。”嫣红睡到半夜,突然喊了起来。
“怎么了嫣红?”刘海军睡的糊里糊涂的,就被嫣红的梦话吵醒了。
“吓了我一身汗,我刚才梦见有几个穿着白衣服的小孩子在咱们的窗子跟前一直盯着我看,看的我心里直发抖,找你又找不见!”嫣红显然是被吓坏了,出了一身的冷汗。
“只是个梦而已,没什么的,你没必要这么害怕。”刘海军安慰嫣红道。
“嗯,但愿别发生什么事吧!”嫣红说道。
“肯定会没事的。睡吧!”刘海军说着给嫣红盖好了被子,然后两个人又进入了梦乡。其实,刘海军的心里也犯嘀咕,因为在八十年代的农村,他们对梦的说法可是很讲究的,一般如果遇到与往常不同的怪梦,要么大喜,要么大悲。可刘海军又转眼一想,自己再怎么也是上了学的高中生,怎么能这么迷信呢。
第二天,嫣红天不亮就起来了。因为现在已经是三月份了,丈夫刘海军今儿个就要跟着公公出去挣钱了。每年他们都是这个时候走,到冬月腊月才能回来。因为天一暖和,接的活就多了,也可以挣点钱以供家用了。在刘海军没分家以前,都是挣了钱由刘海军的爸爸管着,也不会给刘海军多余的钱。现在,他分家了,应该会把刘海军挣的那一份交给他吧。
嫣红擀了好了面,然后就等着锅开了再下刚刚切好的面。嫣红趁着锅还没开,她就先是去给刘海军收拾走的时候要拿的衣物了。嫣红把昨晚叠好的衣服一件件的装进刘海军一直形影不离、走哪都带的军绿色的帆布包里。虽然包大,可刘海军的衣服少的可怜,而且还是结婚时他们家人给置办的衣服,有的都补了好几遍了。嫣红知道,刘海军是个干净又爱面子的人。现在让他穿打了好几次补丁的衣服去外面干活,真的是委屈他了。可她也知道,自己也是无能为力。自己从今天起,能做到的,就是好好的把家里的地种好了,争取多收获点庄稼,到年底大家能高高兴兴地过个好年。
晌午的时候,董少卿让刘海军的妹妹来叫二儿子刘海军来了。
“二哥,妈让你下去吃饭,是刚煮的羊肉,说吃完了就要出发了。”嫣红的小姑子在门外喊着,也不进他二哥家。
“哦,妹妹啊,进屋坐啊,怎么尽站外面呢!”嫣红说道。
“不了,你家的门槛太高,我攀不上去。我是来唤我二哥去吃饭的。”嫣红的这小姑子,嘴巴时刻都在准备着伤害她这个可怜的二嫂,不留一点回旋的余地。她的这一点是完完全全传承了她妈妈的作风。
“你二哥吃过了,准备好了就过去呢!”嫣红赶忙岔开话题。
“哦,不知道你给我二哥做的什么大鱼大肉,不会是背地里藏着掖着,不让我们知道吧!”这刘海军的妹妹分明是无理取闹,一大早的想给嫣红点脸色看。
“什么大鱼大肉啊,你也知道,我们连吃的都是问题,还大鱼大肉。吃饱一顿就已经不错了。”嫣娣此时是压了一肚子的火,可毕竟她是个孩子,而且也有她妈的那种蛮横劲,自己也不好去招惹,以免惹祸上身。
“你的意思是我哥没吃饱呗,那你在这吹什么牛皮呢,你是不想让我哥吃我妈做的饭吧!想离间我妈和我哥吧!”这蛮横而又肆意妄为的小姑子真是让嫣红哭笑不得,有时候嫣红真的想煽她个耳光。
“不是。我的意思是……”嫣红话还没说出口,就被刘海军挡回去了。
“嫣红,我的袜子呢,你给我找一下。”刘海军朝嫣红使了个眼色。他知道在自己的这个妹妹跟前,嫣红是讨不到什么好的,最后只会被反咬一口。
“二哥,还没收拾好啊,二嫂明知道你今天出门,居然连衣服还没收拾好,真够懒的,也不知道你是怎么和她过的。”在刘海军面前,这个做妹妹的更是口无遮拦,不分长幼。
“早收拾好了,你稍微等下,我进去拿包,我们现在就走!”刘海军说完便进门了。
不一会,嫣红就送刘海军出门了。看着刘海军渐行渐远的背影,心中猛生一阵酸楚。
丈夫刘海军走后的第二天,嫣红把孩子送到了邻居杨老太太身边,让她帮忙照顾一下,安顿完后,自己就背着大背斗去野地里拣柴禾了。
中午时分,嫣红本打算再拾一会回去给孩子喂奶,可她感觉自己心口闷得慌。她不由的想起了儿子,担心是不是儿子出什么事了。想到这,嫣红更是一刻也拾不下去了。她背着大背斗急急忙忙的跑回家去。
嫣红刚到门口,就听见老奶奶在说话,听不清说什么,但好像很着急的样子。
嫣红赶紧走进门去。刚进门,就听见杨老太太在喊自己。
“嫣红,快过来啊!你上哪里拾柴禾了,孩子突然发高烧了,大伙都找不见你啊,快点带孩子去医院吧!”杨老太太说着就哭了。
“孩子怎么了?究竟怎么回事啊?婶子。”嫣红着急的问道。她抱起孩子,伸手去摸儿子的额头。
“你走了没一会,孩子就闹腾的不成,一直哭。我摸了一下孩子的额头,很烫,孩子的身上也是。”杨老太太解释道。
“那我带孩子先去医院了!”嫣红说着就抱起孩子朝医院跑去。
母亲的心和孩子的心往往是相通的,当孩子真的有什么事的时候,母亲往往也是第一个能感应到的。这也就是所谓的母子连心吧。



儿子生病母担忧

嫣红抱着孩子跑进了医院的门诊处,有个老中医为嫣红的儿子把了脉,从当时的症状来看,老中医认为应该是孩子感冒的炎症。老中医给孩子打了针,然后又开了些降温和去风寒的药,然嫣红回家了给孩子按时服上。
嫣红抱着孩子忐忑不安的回到了家,坐在炕头上抱着孩子,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大颗大颗的掉了下来。当时为了盼这个孩子,自己和丈夫盼了三年。在这三年里,婆婆为了这事,总是侮辱她是不下蛋的鸟,是吃白饭的。那时丈夫刘海军已经不小了,可是自己的肚子一直不争气,没有生下孩子。现在好不容易才有了一个可爱的儿子,可是这孩子生下来才没多长时间,孩子的耳膜发炎,以致孩子的耳朵后面留下了块疤。虽然那伤疤并无大碍,孩子的听力也没受到多大的影响,可是嫣红总觉得亏欠了儿子,对不起儿子。可如今,这孩子又突发高烧,吓的嫣红措手不及。看着儿子,嫣红坐立难安。
这夜,因为孩子生病,嫣红一夜没合眼,直到天快亮的时候才入睡的。正当嫣红在梦乡里时,被孩子的哭声吵醒了。嫣红惊坐起来,她摸了摸孩子的额头,烧退了。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孩子一直哭个不停,嫣红抱起儿子,看孩子有什么异常。嫣红发现孩子的口边缘有吐沫,好像不像是睡觉流的口水。嫣红觉得孩子不太对劲,她把孩子包起来,然后就急急忙忙的朝医院奔去。
嫣红还是让那个老中医给孩子问诊,嫣红把孩子的症状给老中医说了一遍,老中医又仔仔细细的给孩子把了脉,然后又在孩子的额头上摸了摸。老中医感到奇怪,这孩子虽说高温已退,可是为什么孩子会哭闹不停呢,并且奇怪的是孩子的脉象很乱。老中医仔细捉摸了一下,最后“哦”的一声。
“嫣红,这孩子是不是有时候时而安静,时而吵闹啊!”老中医问嫣红道。
“是啊,董叔,可是小孩子这样也正常啊!”嫣红说道。
“可是像一般的孩子是在饥饿的时候才会哭闹,可是像这孩子却时而哭,时而安静。就有点不对劲了。孩子口角有吐沫,说明不止一天了。我看这症状很可能是羊羔疯,因为孩子的脑部神经不稳定,释放了超过正常人的脑电流,造成大脑神经细胞不稳定,才获导致孩子哭闹不止。”老中医解释道。
“董叔,那这孩子的病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严重不严重?看来我是平时太大了。”嫣红焦急的问道。
“我也知道你家的情况,孩子的病可能是你长期受惊所导致的。不过,你也不要太担心,这孩子只是轻微的的癫痫症状。从现在起,你必须得天天熬制汤药给孩子喂,应该有半年到一年孩子的病就能痊愈,一般不会再犯的。”老中医嘱咐道。
“怎么会这样?噢,董叔,我还有一件事想让你给我解释一下,这孩子在睡着时总是爱抽筋。”嫣红给老中医说明孩子的状况。
“那是孩子缺钙引起的,你平时多吃点肉,给孩子补补!我在药里面加点补钙的草药,你记得给孩子按时熬药,这药每日喝两次,每顿药熬制两次就可以倒掉了。”老中医吩咐道。
“嗯,我知道了!”嫣红拿了药,抱着孩子就走出了医院。
自从儿子生病之后,嫣红没日没夜的看着孩子。由于越来越忙了,嫣红要上地里面去除草,地里的农活一刻也不能耽搁,可现在孩子有病,自己一刻也脱不了身,最后没案发,只得让嫣奇来帮自己的忙。嫣红知道娘家现在也挺忙的,嫣娣也出去打工了,现在家里主要靠嫣奇和大弟英奇帮妈妈做个家务活什么的。可现在迫不得已,嫣红只能这样做了,她把孩子交给别人不放心。
嫣奇每次按照大姐的吩咐,把汤药熬上一个小时,然后将药晾到七分热的时候一勺勺的灌给孩子。嫣红每天早上给孩子喂完奶之后,给嫣奇做些吃的,然后就去地里干活去了。中午赶着回家,把孩子喂饱了之后,就赶紧熬药做饭,每天就这样匆匆忙忙的,忙的一刻也不能休息。
在娘家那边,嫣红的妈妈每天起个大早,做些烙饼,还熬些补品给嫣红,每天赶在下午之前,让英奇送到他大姐家。既为了孩子,也为了嫣红。



婆婆,请你口下留情

阳春三月,梨花盛开。大家都忙着开始播种,除草,犁地。整个黄土高原的这片热土沉浸在了一片忙忙碌碌的春耕图之中。
嫣红在生下大儿子的第三年,又生了她的第二个儿子—文智。文智虽然弱小,但比大儿子的身体好多了,没有像大儿子那样折腾的一家人心神不宁,惶惶不安。嫣红的这个儿子可谓是小鬼精灵,从两岁开始,他便学会了走路。整个就是嫣红的一个跟屁虫,每天不离嫣红左右。他妈妈走哪,他就跟哪。
春夏秋冬,刘海军和他的爸爸都奔波在这个所在市的各大庙宇,修建古庙,再加上他大哥现在忙着在油坊干活,他和父亲就更忙了。
其实刘海军的大哥之所以不跟着他爸爸去修建古庙,他还有个目的,就是想继承这份家产。在当时,这是这个地方唯一的一所油坊,十里八乡的人走在这里榨油,油水很肥。这样的好家产,他当然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在这个市各个地方的古庙,几乎都是这个家族修的。是从刘海军的爸爸和三叔年轻的时候开始接受的,他们也算是木匠世家了。嫣红由于太忙了,最后不得不让丈夫刘海军把大儿子文峰带到庙里,是刘海军挣钱工作的地方。不管到哪盖庙,那些村民和管庙里大小事务的老人,做饭的大妈或年轻媳妇,都特别喜欢刘海军的这个儿子,待他就像自家的人。所以把儿子放在他爸爸那,嫣红也就放心了。更何况刘海军也特别喜欢他的这个儿子,走哪都把他架在脖子上,能天,天见到儿子,当爸爸的干什么都感觉带劲。
现在家里也就剩下这个二儿文智子和嫣红相依为命,不离不弃了。
这天,嫣红和她的爸爸正在地里面犁地,远远的就看见有两个人朝这边走来,看走路姿势像是一老一少。嫣红也没怎么在意,她和爸爸继续犁地,想着赶紧干完手头的活,去家里看着儿子。把儿子一个人留在邻居家,虽说那邻居家的媳妇照顾的倒挺周到,但她走的时候,孩子哭着闹着要跟着自己,现在在地里干活,可她实在放心不下。
嫣红看着爸爸佝偻的身子,心里很不是滋味。她抢过犁开始自己学犁地。
“红儿,给我,这哪是一个女人家干的活。我犁吧!”嫣红的爸爸说着,就从嫣红手里把犁硬是抢过去了。
“爸,我来吧!你总不可能一辈子给我犁地吧!你也有犁不动的一天。您说呢?”嫣红笑着对爸爸说道。
“爸知道,可你也总不能一辈子犁地吧,这是男人家干的活,你体力能受得了吗?”嫣红的爸爸是心疼女儿,他明知道女儿迟早都得学着自己犁地。可是他想,只要自己能干动一天,他就不会让女儿受这份苦。人家的女儿都是纤纤玉手,只是织个毛衣或纳双鞋底,做做饭,喂喂畜生,可自己的女儿是家里家外忙个不停,比男人干的活,更粗、更重。现在居然还得学犁地,他当父亲的怎么怎么能狠得下心。既然他这把老骨头还能干的动,就让他再帮女儿干几年活吧,也当是自己亏欠女儿的。
“爸,我知道你心疼我,但我总不能……”嫣红的话刚说到一半,就被不远处的声音挡了回去。旁边还有刘海军的大哥,总是爱挑起是非,弄得一家人鸡犬不宁。
“孙嫣红,你是什么货色。居然占我儿子的地?你还眼里有没有我这个老的!”是婆婆董少卿气急败坏的跑来找嫣红的麻烦。
“什么?我占谁的地了,妈!”嫣红感到自己被骂的莫名其妙。、
“你还装,你看看这地边子,都让你犁掉了,你还狡辩!”董少卿凶巴巴的指着邻近的一块地。那是刘海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