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铁血骠骑 >

第229部分

铁血骠骑-第229部分

小说: 铁血骠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点。这样就可保证他们每个人只知道自己埋藏货物的地点,而不知其他人藏货的地点,这样就降低了后勤物资被鬼子一网打尽的风险。即使有的人被俘说出秘密,但因他掌握的埋藏物资地点有限,也不至于对抗联造成伤筋动骨的损害。
    退一步说,就算是支队长级别的人员叛变,他也仅知道自己支队的物资埋藏地点,威胁不到其他支队的后勤供应。
    马迁安是有权知道全纵队所有密营地点的,但他现在还真没把这事放在心上,他对周玉成这个政委依赖很大,有了周玉成,这些“小事”他不想操心。
    张小花与李四清在前边有说有笑,情绪极为乐观。说笑了一会儿发觉马迁安半天没有说话,只是拖在后面慢腾腾的走着,一副心不在焉魂不守舍的样子。
    张小花停住脚步关心的问:“咋啦?”
    马迁安的心事不愿对两人说,只是淡淡的挥了挥手回道:“没咋!”
    “没咋你咋那样?”张小花不依不饶。
    “女孩子家家的,该知道的知道,不该知道的就不要知道。”马迁安不希望自己将来的老婆好奇心这样重,参与自己的事情过多。
    张小花努了努嘴巴,终于没有再问。
    李四清好像猜到了点什么,自作聪明的道:“你是担心大雪天吧?也是,大雪一封山,鬼子该出动了,唉!战事艰难呐!吁……”
    去你的吧!哪跟哪呀?马迁安与李四清的观点正相反,大雪是我们的朋友,绝不是敌人的帮凶!以前这种大雪会给缺衣少粮的抗联造成困扰,但那是以前。现在抗联兵精粮足怎么会怕大雪封山呢?况且我们还比鬼子多掌握了一项雪地行进的本领,滑板狙击手听说过没?这些精灵般的狙击手保管让鬼子蒙头转向有来无回。
    马迁安复又瞪了李四清一眼,懒得搭理这家伙。
    又行了几天,马迁安几人行进到安滨纵队总部附近了。偶尔也能遇上执勤训练的零星小分队。不出马迁安所料,这些战士们无一例外都披着雪地伪装服,脚蹬总部枪械修理所出产的滑板,忽隐忽现嗖嗖的飞奔在崇山凹谷中。
    小花是头一次见抗联战士换装滑板这种“新式武器”,每有相遇的战士到马迁安近前打招呼,小花都惊讶的睁大眼睛瞧他们脚上的滑板,跃跃欲试的神态跃然脸上。
    “真好!这玩意真好!没想到我们还有这东西,谁想出来的主意呢?”张小花由衷的赞叹,次数多了,马迁安也终于忍不住想小小炫耀一把,说这主意是自己去年冬天的时候建议给杨靖宇的,大部分战士还在苏L的时候就学会了。
    “你?是你?真的?”李四清在去年冬天的时候也经过滑板训练,但他并不知道这个主意是马迁安给杨靖宇出的。
    喔!李四清你简直太可恶了!马迁安“恼羞成怒”了,“我说过假话吗?”
    此话一出,李四清不仅不怕,反而嘿嘿笑了起来,就连张小花都扭过头去装作没听见。马迁安尴尬之下,也只好掀开帽子摸着脑皮不好意思的笑了。谁没说过假话?都说过!不要脸的人才说自己从未说过假话呢!
    离驻地更近了,马迁安不耐烦行走速度太慢,拦住一支巡逻的小分队,不由分说将马匹交给一个战士,跟他换下了一双滑板。换完滑板,马迁安对着看热闹的李四清眨眨眼,屈下身体,双臂一撑滑板杆“唰”的一声向前蹿了出去。
    见马迁安甩下众人独自滑走,面面相觑的李四清与张小花紧追了几步,追到了马迁安身影跃下去的地方,这是一段下坡路。张小花看到了马迁安飞速远去的背影,看到了疾风鼓荡下那大衣下摆,像披在马迁安背后的两扇翅膀一样张开飞扬,雪浪在马迁安的脚下翻滚,远远望去,马迁安几乎成为精灵一样的形象。
    张小花心中被深深震撼了,这是一项多么激烈的运行方式啊!一瞬间张小花就喜欢上了。同时心中猛然涌起一股无可遏制的骄傲感觉。
    我的男人!只有我的男人才能“飞”的这样好!看李大哥那衰样,灰头土脸的,比不过俺楞子哥羞愧拉吧?
    巡逻的战士也聚在周围瞧热闹,七嘴八舌夸奖马迁安滑的好。
    “开眼啦!像飞一样!”
    “那是!那是我们司令啊!当然滑的好。”
    张小花听到有人夸奖马迁安,止不住的高兴,上前拍战士们的肩膀,谁夸的很谁就“享受到了”张小花笑吟吟的小巴掌。
    战士们一见张小花拍肩膀以示奖励,夸得更猛了。谁也没看到马迁安在山脚拐弯处摔了个大马趴。
    他妈的!马迁安爬起来伸脖偷偷瞧了一眼上边的人群,见没人发觉自己的狼狈样才放下心来。
    张小花一路拍到李四清跟前,挑衅似的盯着李四清上下打量,嘴角瞥着,看神态不言而喻。
    李四清挂不住脸了,劈手甩掉了大衣,跟一个战士要过来一双滑雪板踏上,头一杨一屈身,也用了一个“极其潇洒”的动作紧跑几步飞了出去。
    仓促之中,李四清没有拿到滑板杆,无法掌控方向,飞了几十米后一头栽倒在山坡上,顺着山坡骨碌碌滚了下去,掀起一道雪雾。
第372章 粮食问题
    马迁安回到了驻地,很快投入到工作中去了。Www;现如今他已不仅仅是一个战斗员那样简单的身份,随着队伍的扩大,随着周边百姓不断投奔进山,队伍的人多了事儿杂了,周玉成忙不过来,也该给周玉成分担一些。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野副昌德这老小子即将动用主力清剿抗联。
    在马迁安离开驻地这一个月中,十支队的战斗主要围绕着山区边缘进行,目的是击破离山区不远的“集团部落”,消灭部落里驻守的伪满警备队,解救**居住在里面的居民。
    当然这些被攻破的“集团部落”里,有很多人并不愿意跟着抗联走,跟抗联走?那是提着脑袋的活计,指不定哪天就完了。抗联对于愿意跟自己上山的百姓持欢迎态度,对那些疑虑颇深的百姓也不强求。
    即使是每个部落中跟随抗联上山的人口比较少,但抗联攻破的部落实在是多,这个月中陆陆续续也有上千百姓拖家带口上了山。
    除了抗联号召百姓进山而进来的百姓,还有一大批百姓随后不请自来,人数大约2千多人,还在陆续增加中。
    抗联袭击“集团部落”并经常得手,让野副昌德极为震惊,这迫使他加紧实行一条“毒计”。野副昌德迁移百姓的工作“如火如荼”展开了,凡距离山区30公里内的百姓全部内迁,他准备隔绝抗联与百姓的接触,也避免抗联瞄准那些“集团部落“猛攻,获得给养,他要将沿山区30公里的地段都变成无人区。
    野副昌德不管百姓死活,在初冬季节大规模迁移人口,又没有完善的安置措施,执行指令的警察或伪政府官员往往将迁出的人口随意安置,绝大多数人只得到了一个安家的地点和少量过冬的粮食衣物,只能动手建立简易的地窝子暂时安身。
    没有洁净的饮水,没有御寒的房屋,苦不堪言。百姓流离失所冷饿交加,死亡率居高不下,仅铁骊、庆城附近迁移的3万多人口中,一个月内非正常死亡高达1千多人,严酷的冬天就要到了,死亡态势还在上升中。这种情况终于迫使饥寒交迫的“胆子大”的百姓逃亡,听说山里有抗联,不少人偷偷逃到了山里。
    这一大批人口进了山里,除了给抗联增加了一些劳动力和后备兵员,最令人担心的是口粮问题。十支队前期储备的食物在迅速减少,原本能挺上半年,现在看能坚持3个月就不错了。这令周玉成很挠头,近处的湖泊山林能抓到的野兽和鱼类、林蛙等越来越少,已经供不上消耗了。
    哎吆!这还真是个新情况,自己才走了一个月,这山里的人口就增加了这么多,原本充裕的食物也不充裕了。马迁安坐在周玉成对面,拿一根手指头戳着自己的额头揉来揉去。
    周玉成跟马迁安“抱怨”了一会儿粮食问题,见马迁安若有所思不吱声,只得双手一摊说道:“小马,你要是没办法的话,我只好下山抢粮了!”
    抢?听到周玉成这样说,马迁安紧锁的眉头豁然开朗。
    “对!政委说得对!没粮咱就抢啊!抢鬼子他小舅子的。”
    周玉成乜了马迁安一眼。
    说得容易,那么好抢的?出了山还要通过没有人烟的30公里封锁线,再找到鬼子屯粮的地方与敌人重兵打上一仗,我看没等粮食运回山里我们就被鬼子包围了。
    “谈何容易啊!”周玉成重重叹了口气,“你打算动用多少人力?到哪里去抢?根据我们的情报表明,离我们最近的粮库都在鬼子的封锁线后面。”
    马迁安不理愁眉苦脸的周玉成,兴致勃勃的道:“我没打算去抢粮库,山人自有妙计。”
    “哎?”周玉成精神一振。
    马迁安带着传道授业的神态,轻轻点出了自己的想法:“政委你来抗联来的晚,我这对你的普及教育做的还不够,唉!错在我!要是你了解了鬼子的围剿方式,自己就想出办法来了,也不用向我请教不是?”
    周玉成郁闷的“瞪起眼睛”,小马这小子,有机会就“得瑟”。
    “快说!再卖关子当心我收拾你!”
    挨了周玉成一飞拳后,马迁安收回了戏谑的脸孔,神情一变变成严肃的模样,速度快的惊人,让周玉成很是适应了一会儿。
    “我们纵队现在有2千5百精锐战士。”
    周玉成纠正马迁安道:“还有5百多新组建的民兵。”
    马迁安接着道:“我们抗联训练有素、英勇顽强、夜战如神、行军如风,神出鬼没、战场控制能力强对吧?”
    “对!你这是废话,我还能不知道?你到底想说什么?”
    “还有,今天总部发来电报告诉我们即将补充一批弹药对吧?这是我们的本钱,我得跟你说清楚。”
    周玉成没有再插话,静静地等待马迁安下面的思路,这小子,有时候说话喜欢弯弯绕,不听完就不知道他到底想要表达什么。
    “我们这支部队经过上个月的大战,战斗力之强出乎敌人的预料,给野副昌德造成了极大的伤亡,以鬼子睚眦必报的性格,他们一定会疯狂反扑我们这支队伍,但是最近他们进攻的力度一点疯狂劲都没有,仅仅派出了小规模的侦察型的小队伍对我们进行试探,你不感觉到奇怪吗?”
    周玉成点点头,这事儿是透着蹊跷,自从上月大战后,鬼子反倒缩回去了。
    “我有一种直觉,那就是野副昌德绝对是在麻痹我们,他想趁我们松懈的情况下,集中重兵单独向我进攻,而要达成完全消灭或击溃我们这支部队,他就要有一个长期的计划,这个计划的主题肯定是“坚持不懈”!不把我们消灭绝不收兵。而要完成这样一个艰巨的任务,他的后勤必须提供强大的支持,他必然要把兵站等后勤补给站建到山里,这样才能给他的搜剿部队提供最便捷的支援。”
    周玉成眼睛唰的亮了,“你是说……抢他的兵站?他会把后勤基地建到山里?”
    “然也!根据前两年鬼子的讨伐方式,这次讨伐估计也脱不了那种“成功模式”,一种方案如果是证明有效地,我想野副昌德就会一直迷信这种方式,这是惯性!也是惰性!野副昌德这个老鬼子也逃不出这个定律。”
    在南满大讨伐行动中,野副为了驱使士兵能够长时间征战,不惜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在长白山中建立了后勤仓库,并命令讨伐队自带半月到一月的粮草,解决了因粮草补充不利追袭距离不远的问题。
    周玉成从马迁安那里了解到了详细的鬼子“讨伐”方式,对马迁安提出的破坏敌后勤,抢夺粮食为己用的思维给与了大力支持。
    “要真的像你说的那样,我看这买卖值得做,一举两得,让他顾头顾不了腚!”
    马迁安的参与,完全否定了周玉成前期做出的作战计划。在马迁安还未回到驻地之前,周玉成制定的作战计划主要针对鬼子主力,现经马迁安提醒,忽然发觉鬼子的弱点也不少,既然有又好吃又好看的鬼子后勤,当然柿子是要捡软的捏了。用马迁安的话说,打鬼子,打死一个少一个,管他是战斗兵还是后勤兵,都是日本鬼子。部队是一个整体,后勤垮了,战斗部队也好不到哪里去。
    周玉成又盘算了一会儿,忽然问:“你刚才说野副昌德要一举消灭我们,那你估计他要投入多少兵力?”
    这我哪知道?马迁安不好估计,但他依然念念有词的掐着手指头算了一会,笑嘻嘻回道:“这老家伙不是自诩为军事专家嘛,我想他一定知道《孙子兵法》上所说的,十则围之!也就是说,这家伙会动用2万到3万部队来专门包围我们这个纵队。”
    什么?3万?这个数字吓了周玉成一跳。
    “他会下这么大本?”
    “如果你被人家抽了一顿大耳瓜子,你想不想找回场子?”
    周玉成眨巴着眼睛说不出来话。如此一来,形势还真不是一般的严峻。现在散居在纵队总部附近方圆十几公里的地方,还生活着4千多因各种原因逃进山来的百姓,这些人中的壮年男女只进行过最初步的武装训练,短的只有几天,他们完全没有能力保护自己的家小突出重围,若鬼子真发了狠心拖着粮食进山作战,找到他们是轻而易举的,这些百姓就是羔羊啊!
    周玉成将自己的担心对马迁安一说,马迁安细细倾听之后,反问道:“这确实是个问题,我也正在考虑,这冰天雪地的搞一场大迁移确实不容易,但必须搞,趁现在天气还不算最冷的时候,这项工作能快就尽快,把他们向深山中迁移。”
    41年的冬天是几十年来最寒冷的一个冬天,马迁安是知道的。现在气温一天比一天下降,再晚一些时候,那些老弱想走都走不成了。
    研究了一下百姓撤走方案,知道了百姓具体数字的马迁安有些奇怪的问:“看他们这些人的青壮年比例,出乎我的意料,这群人都是老百姓啊?”
    “你什么意思?”周玉成摸着额头不解,可不都是老百姓吗。
    “我的意思是,这些人中没有修路的劳工?要是有大批劳工,青壮年的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