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寿王妃 >

第30部分

寿王妃-第30部分

小说: 寿王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庆绪的双眼顿时有了光彩,起身走到锦云跟前,抚掌笑了起来:“云姑娘足智多谋,佩服佩服。”
锦云微一低头,谦逊道:“殿下谬赞了。”
“但是魏衡风不会那么听话。正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看啊还是先别太乐观的好。”想到这一点,安庆绪随即皱紧了眉头。
锦云不以为然:“殿下何时变得如此悲观了?抗旨不尊可是诛九族的大罪,魏衡风拖不了多久。”
“悲观?”安庆绪苦笑道:“父皇对我越来越不看重,我怕是难以如姑娘所言当上太子进而继承皇位了。”
“殿下不必灰心。虽然眼下三皇子②圣宠正浓,可一切都是未知之数。”
在锦云的安慰下,安庆绪渐渐拾回了信心:“你想到什么好办法了?”
锦云一笑,献出了计策:“我是算好了日子离开潼关的。这会子李瑁被软禁的消息还没有传到崔乾佑那里。殿下即刻去禀告皇上潼关的情况,再由你取崔乾佑而代之前去作战。到时潼关一破,长安再无屏障,天下尽在掌握,殿下还怕得不到皇上的欢心吗?”
锦云说得头头是道,安庆绪仍有疑虑:“父皇对崔乾佑极为倚重,这种时候根本不可能让我取代他。”
“一定会的。”锦云胸有成竹,笃定至极。
①:756年正月初一,安禄山建立大燕政权,自称为帝,定都洛阳,安庆绪被封为晋王。
②:安禄山第三子,安庆恩。                        
作者有话要说:

☆、第五十章

对着锦云从头到脚细细打量了一遍又一遍,进而闭着眼睛沉思了良久,安禄山才开口问道:“你真的是失踪了四年的寿王妃?”
安禄山曾认杨玉环为干娘,在宫中是见过韦瑶晴几回的。有此一问仅仅是因着意外而非怀疑什么。这一点,锦云心里自是再清楚不过。她拱手以示尊敬,回话道:
“锦云确是离开了四年,但早已不是什么寿王妃。况且皇上新立的大燕才是正统,李唐很快就会彻底覆灭了,何来的寿王爷呢?”
“哈哈哈哈,说得好,说得好!”锦云的话让安禄山心情大好,朗声大笑着夸赞她到。
锦云见形势有利,趁机为安庆绪说起了话:“皇上,晋王殿下潼关一役失利而返,非是能力不足行事无果,全是锦云建议晋王殿下假意战败,如此才能博得李瑁魏衡风等人的信任。现在李瑁被软禁于长安王府,魏衡风则不敢真的违背李隆基的命令,最多撑不过五日便会出关迎战。到时候,潼关便成为皇上的囊中之物了。”
“父皇,虽然当初是按照云姑娘的建议才假意战败,终究是儿臣惹得父皇不悦。儿臣恳请父皇给儿臣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让儿臣代替崔将军去打这一仗。”安庆绪瞅准时机,将锦云教给他的话说了出来。
安禄山看上去五大三粗,实则为人多疑,心思细腻。尽管了解到了锦云很早之前就在帮助安庆绪,这次投诚的理由也很充分,而她寿王妃的身份更加足以解释她为何要如此费尽心思致李唐皇室于死地,可他仍不肯全然相信于她。尤其这阵前易帅之举牵连甚广,不得不谨慎为上。
思及此,安禄山出言安抚道:“庆绪,这些日子委屈你了,父皇以后会好好补偿你。但是崔乾佑带兵打仗从来没有犯过错,没有一个充分的理由就突然换统帅对军心会造成动荡,这件事还要好好斟酌。”
早知事情不会太过顺利,安庆绪倒也不着急,依着事先的安排不疾不徐地对安禄山说道:“崔乾佑明里的确没有犯下过错,暗中却有不臣之心。让这样的人统领我们大燕的军队,岂不是正中了李唐的下怀吗?”
安禄山闻言皱起了眉头,立刻问道:“怎么回事?”
安庆绪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看向了锦云:“云姑娘,事情是你发现的,就由你来说吧。”
“是,殿下。”对着安庆绪示意之后,锦云转而对安禄山继续说道:“之前在潼关时,我偶然发现了魏衡风写的一封书信,收信之人正是崔乾佑崔将军。言辞之间二人早有默契,魏衡风会死守潼关不出,崔乾佑则假装挑衅实则等待时机暗中相助配合。若非如此,我也不必急着让李瑁返回长安,刺激杨国忠再度进言李隆基下圣旨强令魏衡风出兵。然而,就算不得以交战,崔乾佑肯定也不会尽全力,甚至会与魏衡风合谋危害大燕。”
锦云所言让安禄山脸色骤变,大骇之下却不忘小心求证:“那封书信现在在哪里?”
“锦云未能拿到手。”锦云觉得汗颜地低下了头。
安禄山再次陷入了沉思之中。锦云见状,连忙说道:“虽然没有那封书信能证明锦云所言属实,但到了明天,崔乾佑必然会获悉李瑁被软禁的消息。锦云敢断定他不会禀告皇上。皇上若是对锦云心存疑虑,不妨等上一两日,到时候便知真假。”
事出突然,安禄山一时难辨真伪,又不能直言对锦云不完全信任,即是笑着打起了哈哈:“云姑娘言重了。事关重大,还是小心点好。万一那是魏衡风的反间计,冤枉了崔乾佑岂不坏了大事?就按照你说的,等上一两天吧。要是崔乾佑真的敢背叛朕,朕绝不容他!”
“是,皇上/父皇英明。”结果早在锦云预料之中,她与安庆绪都没有再纠缠于其中,异口同声地回应了安禄山。
作者有话要说:

☆、第五十一章

据探子回报,崔乾佑已经知道了李瑁被软禁、李隆基降旨令魏衡风出兵的消息,但并没有因此采取什么行动也没有禀告安禄山,证实了锦云所言不虚,他的确暗中与魏衡风有了某种约定。安禄山对锦云再无怀疑,当即任命安庆绪为统领大将军,锦云为军师,前往潼关外捉拿崔乾佑并与魏衡风一战,务必拿下潼关,直捣长安。
安庆绪与锦云去到军中,连一个喊冤的机会都没有留给崔乾佑便将他斩杀于所有将士眼前,进而宣读了安禄山的旨意,说出了崔乾佑叛变的事实。自此,由晋王安庆绪执掌军中一切大小事务。
“云姑娘,这一次多亏了你,不然崔乾佑一定会危害我大燕,我也不可能重新获得父皇重用。”统将营帐之中,安庆绪对锦云感激地说到。
“崔乾佑与魏衡风有勾结一事我的确是偶然发现。说来当是晋王殿下福泽绵长,连上天都眷顾着你。”锦云并不居功。
安庆绪喜不自胜:“承云姑娘吉言。他日我得成大业,云姑娘当记首功!”
“殿下言重了。锦云不求功禄,只求能大仇得报,一雪耻辱。”似是忆起了那些陈年往事,锦云的眼中露出了再明显不过的恨意。
安庆绪满意地点了点头,走到案前,问道:“云姑娘,你说这一仗我们该怎么打才能制胜呢?”
锦云素来不轻易外露情绪,这下也已恢复了平日的冷峻,看不出半点喜怒。她指了指地图中的标识,回答道:“殿下请看,唐军出关之后必然会经过灵宝。灵宝南面靠山,北面濒临黄河,中间有一条狭长的山道。只要我们事先将精兵埋伏在南面山上,再诱使魏衡风进入山道之中,便可一举击破唐军。”
“魏衡风行军打仗多年,经验丰富,不会轻易上当的。”安庆绪虽然无勇无谋,却也晓得两军交战不可轻敌之理。
锦云信心十足:“殿下不必担心。李隆基错判形势,强令出兵,唐军军心必然有所异动。再者,殿下曾经败于魏衡风之手,他对殿下必有轻视之心。最后,他并不知道崔乾佑已死,更加不知道我是殿下这边的人。天时方面大家平分秋色,可是地利以及所有人和都被我们占尽,此战哪有不胜之理?”
“不错,只要打赢了这一仗,太子之位非我莫属!”锦云所言让安庆绪完全放心了,他仿佛已经亲眼看到了自己胜利的场景与日后荣登东宫之位的盛况,开怀大笑起来。
等了整整五日,魏衡风等来的不是锦云,而是一连三道强令出兵的圣旨。
“阳极先生,我们只能出关与崔乾佑一战了。”看着自守卫潼关以来共收到的五道圣旨,魏衡风愁眉不展,心绪繁杂。
阳极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一旦出关,潼关很有可能保不住。云儿到底去了哪里,怎么还不回来?”
“这江山本是为了皇上而守,如今皇上听信小人谗言强令出兵,为人臣子的也无可奈何。云姑娘怕是早已看透了这一点吧。”魏衡风并不怨锦云的临阵脱逃:“此一战,再不为旁的,只为苍生福祉。衡风与众将士都将不惜性命浴血奋战,希望上苍能够保佑我大唐军队击退叛军!”
阳极不再胡思乱想,同仇敌忾道:“好个‘不为旁的,只为苍生福祉’。魏将军,我阳极虽然没有云儿那么足智多谋,但一身武艺还过得去,定然与诸将士同进退!”
“多谢先生!”大战在即,魏衡风对阳极的钦佩之中又多了几分感激与兄弟情义。
作者有话要说:

☆、第五十二章

领兵出关的第三日,魏衡风的军队与安庆绪的大军狭路相逢于灵宝西原。几番激战之下,安庆绪一军难以抗敌,渐渐消糜了阵势,最后为了保住性命,溃散的士卒们纷纷四下逃窜。魏衡风想着斩草除根,即是趁胜追击,不曾想被诱进了狭窄山道之中。当他意识到自己可能中计已经来不及了——
事先埋伏在此的精兵仿若从天而降,滚木与檑石源源不断地被投了下来。山道狭窄,魏衡风等人难以展开攻势或是逃亡,死伤不计其数。魏衡风无力回天,与阳极一道被安庆绪生擒。
洛阳宫的地牢之内阴暗潮湿,酸臭的腐味令人乍一闻便恶心作呕,只有蛇虫鼠蚁活得自在逍遥,四处乱窜得不亦乐乎。此处位置隐秘,戒备森严,魏衡风与阳极均已身受重伤,没有药材再好的郎中都救不了人也无法自救。加之二人双手双脚都被铁链锁住,一身武艺再如何卓绝亦无法施展,遑论安全逃出去了。他们已经抱着必死的心态,再不存任何奢望。
哐啷一声,牢门的铁锁被打开,一名郎中模样的人走了进来给魏衡风与阳极把脉看伤,开方配药。直至二人喝下治伤的药,那郎中都不曾主动与他们说过只言片语,对于他们的提问也是充耳不闻。
如此持续了整整十天,魏衡风与阳极的伤势都好得差不多了,但浑身上下仍是酸软无力。不用猜也知道郎中给他们的药中加了泄力的麻药,以防他们伤势痊愈之后生出事端甚至逃走。二人猜不透的是安禄山这么做是为了什么。
“也不知道长安那边怎么样了。”魏衡风说起话来有气无力,让人很难想象现在落魄至极的他与当日那名气势如虹指挥三军的大将是同一人。
“潼关失陷,长安再无屏障,肯定乱得不可开交。”阳极也是狼狈至极,犹如一个气虚体弱的老者。
“幸好云姑娘提前离开了,否则便会落得跟我们现在一样的下场。她一个姑娘家,肯定受不住这样的折磨。”从始至终,魏衡风就没有对锦云的不告而别有什么怨言。即便到了此刻,他也只是衷心地庆幸着锦云能远离被俘的命运。这不单单是因为锦云与韦瑶晴有相似之处而生出的怜惜,还有深明大义的大丈夫胸襟。
令魏衡风觉得奇怪的是阳极没有再与他说话,他扭头看向身旁,只见阳极正呆呆地看着牢门外的方向。循着阳极的目光望去,他不由得也惊呆了——一身白衣立于牢门之外的,竟然是失踪了四年的韦瑶晴。又或者说,是锦云。
就在二人愣神的间隙,锦云进到了牢房之中,看着他们道:“师兄,魏大哥,好久不见了。”
“云儿……”
“王妃娘娘……”
韦瑶晴失踪的那四年是与阳极一同身处静雪谷,阳极自然知晓她的身份,对于此时已然摘去了面纱的她并不陌生。他不明白的是锦云怎么会毫发无伤地出现在洛阳宫的地牢之内,还能站在他们面前谈笑自若。这当然不可能是她也被抓来,更加不会是她本事通天地潜进来救人。
魏衡风的意识清明,脑子却是有些混乱了。一直都觉得锦云与韦瑶晴相像,可他也一直在否定自己的猜测。此刻,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女子,没有轻纱遮面却仍身着雪白衣衫,恍惚之间他竟分不清她究竟是谁。直到听见她的那句话,他才开始可以肯定锦云与韦瑶晴是同一人,心情不可谓不复杂。                        
作者有话要说:

☆、第五十三章

“王妃娘娘?”锦云看着魏衡风冷笑道:“魏大哥,寿王妃早已无存于世上,现在站在你面前的是锦云云姑娘。怎么,分别不出一月,你就认不得我了吗?”说话间,锦云抬起右手,用手掌遮去了下半张脸,帮着魏衡风回忆。
魏衡风并没有糊涂,可震惊之余无暇细细思虑,一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相较之下,阳极的心情要平复得多,思绪也更加冷静得多:“云儿,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你怎么会在这里?”
锦云轻笑道:“师兄你早知道我的身份,事到如今,难道还猜不出我为什么可以安然立于此处吗?”说到这里,她似乎是想起了一件事,“忘了告诉你们,刚才帮我打开牢门的狱卒是晋王安庆绪的手下。”
“你投靠了安禄山?”阳极早有此种猜度,真的被证实了,还是忍不住大吃一惊。
锦云好心提醒道:“确切地说是投靠了晋王殿下。”
连日来的所有疑惑都在这一刻悉数被解开,魏衡风难以置信地看着锦云,“让王爷回京不为劝说,是要刺激杨国忠进言,让皇上降旨迫使我们出兵。潼关一役引我们进入山道也是你的主意。”
“不错。”大事已成,锦云已经没有了否认的必要。
“为什么?”魏衡风不理解。
“为什么?为的就是要李唐皇室覆灭,李瑁、杨玉环还有那个昏君统统都死掉。如此方能消我心头之恨。”
“王妃娘娘……”对于韦瑶晴的遭遇,魏衡风不是不心疼,却是没想到恨意会让她变得如此疯狂。
“我说过了,我是锦云,不是韦瑶晴!”气急之下,锦云一个巴掌狠狠地甩在了魏衡风脸上,他的嘴角当即出血。
阳极担心锦云盛怒之下会对魏衡风下毒手,奈何无力出手阻止,只能开口转移她的注意力:“师父要我教你武功是为了调息你病弱的身子,不是为了让你拿来报仇的。师父待你极为看重你却罔顾师命,难道不会于心有愧吗?利用我利用大家达成你复仇的目的,真的能让你高兴吗?”
锦云果然没有再对付魏衡风,可言语之间恨意更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