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江山岂是哭来的--正说刘备 作者 罗衾不耐 >

第13部分

江山岂是哭来的--正说刘备 作者 罗衾不耐-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趣的是,刘备辗转流离那几年并不是盲目地瞎晃悠,他不仅对徐州并不陌生,甚至还去过陶谦的老家扬州丹阳。那时,刘备曾随都尉毌丘毅一起去募兵,目的地就是丹阳。在半路上,刘备还勇杀贼寇,保护了毌上校,而他立功的地方就是徐州的下邳。因此,刘备一到郯城,陶谦就像见了救星,立即从箱子底拿出四千丹阳兵补充给刘备,让他与丹阳兵的最高将领曹豹一起在郯城以东进行守备。

不死守郯城,而另立据点以形成犄角之势,这都是基本的军事招数,估计用不着刘备教,陶谦自己也想得出。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为什么陶谦如此信任刘备呢?显然,是因为陶谦被曹操打怕了。现在,陶谦思考的问题不是如何战胜曹操,而是自己如何得以善终,如何让自己的两个儿子看到明天的太阳。陶谦把丹阳兵放心地交给刘备指挥,其实是把身家性命托付给了刘备。自然,我们也可以看到陶谦手里并不缺兵,只是缺少得力的将领。在这种情况下,刘备刚到郯城便跃居曹豹之上,走上了抗曹第一线。

刘备的特点是不会创造奇迹,在该输的时候一定会输。他不能救下徐州,因为他没有这个能力。他和曹豹被曹军打得大败,领着残部败回郯城。事实上,陶谦用刘备只是换换手气,看到刘备惨败而归,他现在干脆打算逃回老家丹阳以多活几年。正当陶谦办理行李托运的时候,曹操的大军一夜之间在郯城之外水银泻地似的撤得干干净净,因为,曹操的老窝兖州发生了惊天之变,他的发小张邈在他背后狠狠地捅了一刀,只给他留下三座城池。结果,刘备没救得了徐州,倒是陈宫、张邈和吕布救了徐州。

现在,我们又可以看到刘备另一个特点了,军事能力不怎么样,但运气奇佳。不过运气总是给有准备的人预备的,刘备这几年没干别的,就是一直准备来着。不过,我还是深深怀疑似有天意在眷顾刘备。
虽然刘备没有救下徐州,但他现在还走不了,因为积“惊”成疾的陶谦卧床不起,行将就木,徐州需要有英雄人物主持大局。现在,徐州上下,从病入膏肓的陶谦,到徐州一流人杰陈登,徐州首富糜竺,都看刘备异常顺眼。由此,刘备还真走不了,瞬间成为与当时一流巨头袁绍、袁术、公孙瓒、曹操等人齐名的一路诸侯。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第十三回:坐领徐州。
第十三回:坐领徐州
刘备领着自己的那一千抗曹援陶志愿军和四千丹阳兵虽然没能战胜曹操,但能够在曹操大兵压境、连连屠城的白色恐怖下,前来支援徐州,并毫不畏惧地在对敌斗争最前线与曹军大干一场,已经谱写了一曲勇敢仗义的英雄传说了。现在,曹操虽然一时撤兵,但陶谦肯定难展笑颜,因为他跟曹操的梁子哪能如此了结,已心力交瘁并成惊弓之鸟的他自然满心地希望刘备留下来。

保卫徐州,是盟国的共同事业。不过,现在青州在袁谭的攻击下也岌岌可危。田楷见徐州围解,于是马不停蹄地赶回青州救火去了,而让副手刘备留了下来。陶谦也不让刘备跟自己白混,立即向朝廷表荐刘备领“豫州刺史”。那时,朝廷是管不了这么多的,哪个封疆大吏只要上一道表,他所推荐的人就等于得到了这个职务。刺史,论级别并不比刘备已经拥有的国相更高,但就其含金量来说,却使刘备得以荣登封疆大吏的地位。




TXT小说共享论坛 http://freetxt。5d6d。,欢迎您上传、下载、推荐、交流小说
《江山岂是哭来的——正说刘备》 第19节

当然,豫州现在并不在他们手里,刘备仅仅控制豫州最东边的小沛一带,以此“遥”领全州。豫州各郡国没谁听他的,要想做上一个真正的豫州刺史,得自己去打下来。不过,刘备的命运好像总跟天命有点关系,他现在驻防的小沛,正是当年高祖刘邦起家的地方;而刘备日后称王的汉中,也正是刘邦再次起兵争天下的地方。不知刘备想没想到,自己将在中国的版图上转上一大圈,而且也将去一趟汉中。身在小沛的刘备,没有获得“沛公”的称号,却获得了一个响亮的新称谓——“刘豫州”,后来一直叫了很长时间。

好事还没完,刘备在“豫州刺史”的位置上没坐几天,陶谦按照老天的旨意识趣地死去了,刘备因此得以在人生之路上又跨了一大步,从一个挂名刺史,成为一名实职州牧。
陶谦之死,很像后来的刘琦之死。那时,刘备与孙权联合破曹并趁机得到大半个荆州,如果刘琦没有及时死掉,刘备在荆州将处于尴尬的境地。此命也,还是天意也?诸葛亮的《隆中对》根本就是无稽之谈,三分天下哪里是他诸葛亮设计出来的,那是刘备自己误打误撞生生趟出来的一条路。刘备的命运其实始终是自己和老天决定的,诸葛亮何能为耳!

但话得说回来,即使陶谦死了,但这个徐州牧未必轮得上刘备来做。在此我们得承认,在机遇面前,刘备的确是做好了准备的主儿。
假如陶谦有很好的助手,并积累了一定威望,他也可以继承陶谦的位置。但是,这种情况没有出现。由此可见,心高气傲的陶谦,平常都用的是一些什么样的人。徐州名士能人不少,却没有人愿意接陶谦的班,可见陶谦用人不当。再看看陶谦从丹阳带出来的那些人,也只能发现一个摆不上桌面的曹豹,而他在郯城阻击战中就已听候刘备调遣了。陶谦也没有绝后,还有两个儿子,一个叫陶商,一个叫陶应,但陶谦甚至都没让他们出仕做官,看来他们哥俩也都不是干事的料,估计能够在乱世保全性命就得念佛了。在这种情况下,陶谦临终前对徐州别驾(省委秘书长)糜竺说:“非刘备不能安此州也。”不久,“谦死,竺率州人迎刘备。”这是兴平元年冬天的事,那时刘备到徐州还不到半年。陈寿写《三国志》时,没有把一些白话“翻译”成文言文,对于这几句大白话,我相信读者都能理解吧。

陶谦不让自己的部属或子孙继承徐州之位,的确是“让”贤了。但我们看到,一方面这是陶谦不得不“让”,另一方面这是徐州士人主动选择了刘备,也就是说刘备得以当上徐州牧,主要是徐州人自己的抉择。陶谦的弊政,丹阳兵的扰民以及惨遭屠戮,都使徐州士民对陶谦厌弃已久,估计都巴不得他早死呢。而早以仁义宽厚闻名的刘备,一时间成为徐州人民的救星。

就说糜竺吧,他是徐州本地东海人士,也是徐州商界首屈一指的人物。糜家世代经商,到他这一代已经资产过亿,光童仆就超万数。那时谁要能养上两三千兵马就能过一把诸侯瘾了,而作为成功企业家和农场主的糜大商人之气派绝不亚于一路诸侯。自然,把买卖做到这个份上,不跟政治挂钩那是不敢想象的,特别是在这个大乱之世,特别是在曹操恶狠狠地屠戮过徐州以后。当年的富家翁曹嵩,即使拥有那么强的一个儿子曹操,还不是死于乱军之手吗?糜竺迫切需求政治靠山以保护自己的家产和事业,于是从陶谦手里拿到了别驾的行政职位。陶谦让刘备继领徐州,当然符合糜竺的心意,刘备的仁义和礼贤下士想必糜竺也是久闻了。对于徐州的未来,给徐州惹下天大祸害并即将就木的陶谦恐怕说话已经不大算数了,麋竺假如不想让刘备入主徐州,陶谦的遗嘱就等于空话,而假如麋竺也决定迎请刘备,即使陶谦没说,糜竺也可以当陶谦说过。

于是陶谦一咽气,糜竺就率领徐州工商界的士绅们敲锣打鼓地来到沛县迎请刘备回徐州任州牧。对此,刘备却再三推辞。显然,面对徐州的危机局面,刘备一是顾虑重重,二是觉得单有陶谦的遗命和大商人的支持,似乎分量还不够。刘备于是又等了几天,果然他等到了两个一流人物:陈登和孔融。
陈登是三国时代少有的一流人杰,资兼文武、智谋过人,完全有成为一路诸侯的潜质,只是他志不在此罢了。此时他正做着徐州的典农校尉(省农委主任),在徐州的名望和地位就像当年鲍信和张邈在兖州一样,是老根一级的人物,不过长久以来,他对陶谦并不怎么买账,而对刘备却推崇有加,早在刘备在平原为相的时候,陈登就注意到他,并说他“雄姿杰出,有霸王之略”。值此徐州生死存亡之际,自然少不了陈登的身影。于是他赶到小沛焦急地劝道:“汉室倾颓,天下大乱,大丈夫能否建功立业,就看你今天的抉择了。徐州虽然被陶谦祸害有年,不过还是富庶殷实,户口百万,就请您屈尊来当这个徐州牧吧。”(今汉室陵迟,海内倾覆,立功立事,在于今日。彼州殷富,户口百万,欲屈使君抚临州事)

听到陈登这样的说词,刘备心里哪能不暗喜,但还是没有答应,接着探他的口风说:“那怎么可以?袁术大人近在寿春,人家四世五公的家底,提起他的名头谁人不知,这个州牧你们还是让给他来做吧。”
陈登一听急了:“你提袁术干什么,他骄奢淫逸,哪里懂得什么治国安邦?他哪能跟您相提并论?您是一代王霸之主,只要您一声号令,我们可以召集十万大军供您驱使。进可匡主济民,成五霸之业;退可裂土分疆,做一方霸王,留名青史。您要是不听我的建议,那么我还真不能听您的,这个徐州牧您是非当不可了。”(今欲为使君合步骑十万,上可以匡主济民,成五霸之业,下可以割地守境,书功于竹帛。若使君不见听许,登亦未敢听使君也)把拥戴的话都说到了撒娇的份儿上,自古也不多见了吧。

不过刘备还嫌不够,于是一代名士孔融也来到小沛。孔融是刘备第一次实施志愿行动的见证人和受益人,但他后来还是把北海丢了而寄居徐州。他也从袁术说起:“袁术不就是一个棺材瓤子(冢中枯骨)嘛,你们提这个傻货干什么?刘使君你就别推辞了,你再装,我可跟你急了。”名士就是名士,出口成“脏”,把大家从一脸严肃的状态中化解出来,轻描淡写地就把袁术打入地狱。

孔融是天下名士,陈登是徐州政界名流,糜竺是徐州商界大鳄,有了这些人的支持,刘备的确难以推辞了,否则真成了惧怕曹操的孱头了,于是点头应命。
不过除了这些,刘备最终得以领有徐州,其实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他得到了袁绍的认可。作为交易的一部分,刘备必须从公孙瓒集团脱离出来,而改投袁绍。
其实,当麋竺、陈登等在决定迎请刘备之时,他们对徐州的未来已经筹划好了,那就是让徐州归顺袁绍集团。曹操荼毒了徐州,同时也震慑了徐州,徐州上下被吓破了胆子了。自然,徐州士人不想归顺曹操,而且曹操毕竟还是袁绍的伙计,因此徐州即使要卖也得卖给袁绍,不能卖给曹操。于是陶谦一死,徐州方面的第一要务就是向袁绍集团求和。但求和也得讲点技巧,一是得越过曹操直接去找袁绍,二是先得给徐州找个代理人,这样才能在袁绍那儿谈出一个好价钱。有趣的是,徐州方面此时大概已经猜到袁绍未必希望曹操染指徐州并继续做大,徐州完全可以推选出自己满意的代理人。事实证明,陈登他们的算盘打对了。但现在要实现这个计划还有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刘备必须离开公孙瓒、袁术集团,而改投袁绍集团。

对刘备而言,在袁绍的默许下接手徐州,的确意味着对公孙瓒的背弃。事实上,当他在小沛做着豫州刺史之时,未必想到陶谦会那么早地死去,未必想到自己会那么快地接手徐州,而且是以背弃公孙瓒的方式。但没有办法,刘备现在必须做出抉择。
有趣的是,刘备在推让之际还故意提到袁术。其实,这一方面是给自己改换门庭遮个羞,另一方面也是在试探麋竺、陈登等对袁术的真实态度。毕竟,袁术势力也在近旁,而且曾是陶谦的盟友。一看他们都将袁术视为“冢中枯骨”,知道自己弃公孙、领徐州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刘备当即表示,脱离公孙瓒,与麋竺、陈登等在袁绍的旗帜下保持徐州半独立的状态,而与曹操保持较为平等的盟友关系。为了徐州的未来,陈登等人肯定与刘备做了不少私下交易,但陈寿不能在《先主传》里明说,只好不置一词。

不过,对于徐州改换门庭如此重大的历史事件,当时的其他史书是不能不说的。徐州方面如何去袁绍那里投诚并取得支持的经过,裴松之在注引《献帝春秋》里,就说了个详详细细、明明白白。



TXT小说共享论坛 http://freetxt。5d6d。,欢迎您上传、下载、推荐、交流小说
《江山岂是哭来的——正说刘备》 第20节

刘备做徐州牧没过三天,陈登即草书一封,派人驰送袁绍。书曰:“徐州不幸呀,让我们摊上陶谦这个灾星,致使兵祸连结,人民朝不保夕,都过不下去了。现今,陶谦这个瘟神死了,我们为了避免奸雄趁机占据徐州,给您这个盟主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于是一起推戴前平原相刘备暂代徐州牧,以使徐州有个领导核心,徐州百姓心里也有个依靠。现在徐州地面不靖,刘备及陈登成天忙得都来不及卸甲休息,因此特派小吏将上述情况向足下做一汇报。”(登等遣使诣袁绍曰:天降灾沴,祸臻鄙州,州将殂殒,生民无主,恐惧奸雄一旦承隙,以贻盟主日昃之忧,辄共奉故平原相刘备府君以为宗主,永使百姓知有依归。方今寇难纵横,不遑释甲,谨遣下吏奔告于执事)这封信里出现了“奸雄”二字,不知道是指曹操还是袁术。

袁绍看到这样的信,不由得喜不自禁,于是痛痛快快地表了态:“刘玄德这人不错,宽厚仁义,我也久仰其名。现在徐州人民拥戴他,那是实至名归,我也没有什么不同意的。”
袁绍这么爽快地接受刘备领徐州的事实,自然不是站在徐州的角度考虑问题,而是打着自己的算盘。刘备领徐州一是可以断去公孙瓒一臂,并使青州陷入绝境,这是袁绍对公孙瓒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二是刘备领徐州得到袁绍首肯,便可避免曹操染指徐州、继续做大,因此这也成为遏制曹操发展的一步妙棋。这是很容易看清楚的事,袁绍怎能不爽快答应呢?但有人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