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江山岂是哭来的--正说刘备 作者 罗衾不耐 >

第33部分

江山岂是哭来的--正说刘备 作者 罗衾不耐-第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抄了后路;曹操战官渡,结果刘辟和刘备要抄他的后路,孙策也跃跃欲试;曹操征乌桓,刘备则劝刘表袭许昌。那么奇怪的是,刘备取西蜀,为什么曹操和孙权给他这个机会?为什么三年时间没有给刘备施以任何压力?

孙权自从三年前跟刘备掰了一次腕子后,确信刘备的实力已不同当年,心想不能把刘备逼急了,于是暂时息了吞荆之心。对于刘备取蜀,孙权不想拖后腿,反而希望他取胜,因为,孙权显然已经把取回荆州的希望寄托在刘备得到西蜀后兑现承诺。
那么,曹操呢?曹操自从赤壁之战后,行事有点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尽管荆州水军尽覆,但曹仁还据守江陵,而襄阳更是搞定,他并没有吃太大的亏。也许正因建安十三年的南征好歹扩大了版图,曹操此后有点不知道该干什么了。不是他无力进取,而是面对争夺的方向不知该向何处用兵。一方面,他重新训练水军,好像准备进攻荆州或江东;一方面又对西北用兵,进占关中;此外,更以主力在合肥方面与孙权大打出手。曹操此时所做的一切,都带有试探性,把所有的方向都打一打,胜了也就胜了,败了也就败了,没有死打必胜的决心。这的确不是当年只拥有兖州时的境况了,那时只剩下三座城,拼死也要夺回兖州。现在的曹操,心情并不焦虑而是优裕的。

曹操的弦一松,结果刘备成为最大的受益人,白捡了三年时间。曹操在东线用兵,结果使孙权无暇西顾,只能盼刘备取蜀再兑现还荆州的诺言。而曹操进军关中,蜀中震动,刘璋暗弱,豪杰思变,又使刘备得以受邀入蜀。最终,刘备得以入蜀取蜀,实际上应该拜孙权和曹操所赐,没有曹操的优裕心态,没有孙权的法律意识(以为在刘备取蜀后可以通过法律程序拿回荆州),刘备是绝不可能得到西蜀的。这个背景其实是刘备取蜀的前提。

取得西蜀的胜利是巨大的。北有汉中张鲁挡着曹操,东有荆州作为防御纵深,西蜀安宁无比,刘备等于一头扎进了安乐窝。被胜利冲昏头脑的刘备,一进成都的表现竟然跟董卓几乎没有什么两样。
早在围困成都时,为了鼓舞士气,刘备就与将士约定:“若事定,府库百物,孤无预焉。”也就是说,只要给我拿下成都,你们看什么好,都随便拿吧。果然等到攻下成都,刘备也真的说话算话,结果“士众皆舍干戈,赴诸藏,竞取宝物”。



TXT小说共享论坛 http://freetxt。5d6d。,欢迎您上传、下载、推荐、交流小说
《江山岂是哭来的——正说刘备》 第49节

抢完府库也就罢了,刘备还纵容将士劫掠民财。进入成都后,刘备举行了三天庆祝活动,不仅以酒肉犒赏三军,还把抢来的金银颁赐给将士,只把谷物、布帛还给了百姓。(先主克蜀,蜀中丰富盛乐,置酒大会,鄉食三军,取城中民金银颁赐将士,还其谷子帛。)
平定益州以后,刘备赐给两文两武诸葛亮、法正、张飞、关羽每人五百斤黄金,一千斤白银,其他将领也得到了不少的赏赐。(益州既平,赐诸葛亮、法正、飞及关羽金各五百斤,银千斤,钱五千万,锦千匹,其余颁赐各有差。)
进了成都,刘备的所作所为几乎有点让人认不出了。《云别传》载:益州既定,时议欲以成都中屋舍及城外园地桑田分赐诸将。云驳之曰:“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用家为,令国贼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须天下都定,各反桑梓,归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归还,今安居复业,然后可役调,得其欢心。”先主即从之。可见,要是没有赵云正气凛然的劝说,刘备的做法几乎跟屠城没什么两样了。

刘备此时的做法,的确与他的一贯仁义作风不符。为什么呢?刘备在青州、徐州和荆州,都是以救世主的面目出现的,而唯独在益州却成了征服者。既然被当做了征服者,那么刘备也只好按照征服者的惯例来行事了。此时西蜀大部尚未克定,此举也有敲山震虎之意。
进入成都以后的刘备,获得了一个空前绝后的强大阵容。《先主传》上开列了这个大名单:“先主复领益州牧,诸葛亮为股肱,法正为谋主,关羽、张飞、马超为爪牙,许靖、麋竺、简雍为宾友。及董和、黄权、李严等本璋之所授用也,吴壹、费观等又璋之婚亲也,彭羕又璋之所排摈也,刘巴者宿昔之所忌恨也,皆处之显任,尽其器能。有志之士,无不竞劝。”除了黄忠和魏延,刘备集团的精英尽在其中。

荡寇将军、襄阳太守关羽被正式任为“董督荆州事”,代行荆州牧大事。看似贵重,但襄阳太守是遥领,而重要的南郡太守此时应该已经授予刘备的小舅子糜芳,关羽的权力只体现在统领荆州军事上。后来关羽孤军北伐,而后方的糜芳和士仁却相继倒戈,大概此时就已打下了伏笔。
征虏将军张飞,领巴西太守,镇守重地,继续受到刘备的真正信任。
偏将军马超升为平西将军。这个官职并没有他过去的“征西将军”大,但也是刘备所能给的最大官职了。现在收马超绝对不同以前在徐州收吕布,他人单势孤,再也不会出现反客为主的事情了。
从事中郎糜竺、简雍和孙乾是同类人物,都被升为将军,特别是刘备的大舅子糜竺还升为安汉将军,论名号甚至比诸葛亮还要高出一头。在荆州新收的清客伊籍则升为从事中郎,后来也升为将军。看来无论在哪儿,刘备都离不开清客。
牙门将军赵云升为翊军将军。刘备对这个忠心耿耿的近臣,始终没给高官,理由似乎很难解释,大概是因为赵云始终是个武职近臣,有点像中央警卫团团长的意思,刘备信任有加,但无须给予过高官职。

“常先登陷阵,勇毅冠三军”的裨将军黄忠,被刘备拔擢为讨虏将军,位在赵云之上。同时,数战有功的魏延也迅速由低级军官升为牙门将军。
此外,在荆州收的霍峻、马良、马谡、陈震、廖立、向朗等人也都做了一方太守。
刘璋阵营留下的四位人杰,即黄权、刘巴、李严和彭羕,也都受到刘备的重视。对德才兼备的黄权(字公衡,巴西阆中人),刘备是又爱又恨,虽然只给了偏将军,但其实还是看重的,直到伐吴时还让黄权独掌江北军,以御曹操。刘巴(字子初,零陵烝阳人)“才智绝人”,先为左将军西曹掾,后为尚书,法正死后继为尚书令。李严(字正方,南阳人)很有才干,得刘璋重用,刘备取成都后任他为犍为太守、兴业将军,后成为刘备的托孤重臣,是刘备赖以制约诸葛亮的最后希望。彭羕(字永年,广汉人)也非常有才干,庞统和法正对他都非常欣赏,极力推荐给刘备。成都既定,彭羕做上了治中从事,“一朝而处州人之上”,但后来由于遭遇诸葛亮的忌惮,终于死于非命。

此外,刘备还重用了刘璋的重臣董和、许靖。董和(字幼宰,南郡枝江人),有“清约”之名,深得诸葛亮赏识,刘备任其为掌军中郎将,与诸葛亮并署左将军大司马府事。许靖(字文休,汝南平舆人),在献帝初年就做到了御史中丞,后在刘璋手下历任要职。刘备围成都时,许靖要跳墙投降。刘璋见大事已去,也没拿他怎么样。刘备对这个临阵投降的许靖还有点看不起,法正劝解说:“天下像他这样名不副实的人有的是,但你还得用,要不别人说你不尊重贤士呀。”诸葛亮也说:“靖人望,不可失也,借其名以竦动宇内。”于是刘备任许靖为左将军长史,后又升为太傅、司空,使之位列三公。但这还不算什么,最终刘备还将许靖放到一般人很难涉足的“宾友”之列,而且还是首席。

总之,刘备定蜀后,除了对旧部恩赏有加,也给刘璋旧部以很高的礼遇。西蜀二十多个郡,除了益州、蜀郡、汶山、巴东、巴西等要地外,基本都以刘璋故吏充任。
现在,在刘备阵营里最耀眼的明星是法正。诸葛亮虽然身居要职,但行事低调,似乎还继续藏在人堆里,而法正却以肆意张扬的作风熠熠生辉。刘备夺取益州后,法正被委以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外统都畿,内为谋主”。蜀郡太守相当于清朝的九门提督,也就是现在的首都的市长。法正此时的地位仅次于关羽,与诸葛亮并驾齐驱。问题是法正还是刘备的“谋主”,而诸葛亮不是从来没有获得这个地位,而是从来也干不了这个活。后来,曹操也听到法正的名头,说了一句:“吾收奸雄略尽,独不得法正邪?”

法正既为蜀郡太守,尽吐昔日的满腹怨气,“一餐之德,睚眦之怨,无不报复,擅杀毁伤己者数人”。现在想来,掠夺成都富户的建议很可能是法正提出的。看来,他对曾经给他不公正待遇的刘璋以及诽谤他的同僚恨到骨头里了,劫掠富户以及睚眦必报都属于他“镇反”计划里的一部分。
由于“法正于蜀郡太纵横”,于是有人向诸葛亮反映,想让诸葛亮“宜启主公,抑其威福。”诸葛亮深知刘备“雅爱信正”,哪里得罪得起,于是故意替法正辩解和开脱:“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操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法孝直为之辅翼,令翻然翱翔,不可复制。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诸葛亮的这番说词,说的是实情,法正就是那个让刘备腾空飞翔的恩人,谁惹得起?但诸葛亮的说词,也很歹毒,等于将法正置于千夫所指之地。

在法正之下才数得着诸葛亮。在被提拔为军师将军后,刘备仍然不给诸葛亮展现军事才能的机会(事实上刘备没有看错),他的主要任务是料理刑罚、行政和后勤方面的工作。(成都平,以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先主外出,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由于法正在军事方面如日中天,诸葛亮基本上插不了手,所以他暂时放弃了在军事方面的发展,干脆另辟蹊径,转而谋求政治上的更大空间。诸葛亮善于惩治“不忠”、肃清“内敌”,喜欢论资排辈,强调严刑峻法,这些都是刘备所喜欢的。因此,诸葛亮趁机摆平了自己所有的竞争对手,为他在刘备死后成为西蜀第一人铺平了道路。

“分田分地真忙”的时光是快乐的,但注定也是短暂的。正当刘备沉浸在快乐里不能自拔的时候,债主子却突然敲门了,他们拿出一张借据,上写:今借孙车骑荆州一用,待取蜀后归还。如若违约,神鬼难容。立约人:刘备、孙权。中间人:鲁肃。刘备现在才记起,自己还欠着一屁股债呢。
刘备还没把益州的炕头坐热坐稳,东吴的要债人就来了。孙权很绝,他派来的不是清欠公司,而是诸葛亮的大哥诸葛瑾。在三国时代,体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特点的,非诸葛家族莫属了。
刘备取蜀用了三年时间,此时曹操和孙权都没有给他压力,让他慢慢腾腾地拿下西蜀。但这样的好事不是年年都有的。
第三十三回:割让三郡(下)
《三国志·先主传》将这次债务纠纷说得清清楚楚:(建安)二十年,孙权以先主已得益州,使使报欲得荆州。先主言:“须得凉州,当以荆州相与。”权忿之,乃遣吕蒙袭夺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吴主传》记载:是岁刘备定蜀。权以备已得益州,令诸葛瑾从求荆州诸郡。备不许,曰:“吾方图凉州,凉州定,乃尽以荆州与吴耳。”权曰:“此假而不反,而欲以虚辞引岁。”

以上两传都准确无误地记载了同一件事,其中包括三层含义:
一是东吴在刘备取得益州的转年即大大方方、理直气壮地上门索要荆州,看来是双方早有约定;
二是刘备对此没有拒绝或恼怒,而是花言巧语地赖账,看来真是认了帐账;
三是孙权被激怒了,而且势必收回荆州。



TXT小说共享论坛 http://freetxt。5d6d。,欢迎您上传、下载、推荐、交流小说
《江山岂是哭来的——正说刘备》 第50节

债没要到,还被刘备戏耍了一番,孙权怒了,准备来硬的。
孙权趁刘备大军滞留西蜀、关羽尚在江北之机,派大将吕蒙挺进江南长沙、零陵、桂阳三郡。长沙、桂阳二郡望风归附,唯有零陵太守郝普坚守不降,后被吕蒙收降。刘备得知孙权夺了三郡,也不含糊,亲自引兵五万从成都赶回公安,保卫荆州。又派关羽率军三万进驻益阳(今湖南益阳市),试图夺回刚刚丢掉的三郡。孙权一看也不示弱,也从秣陵领兵进驻陆口,同时让鲁肃率军一万人屯守益阳,与关羽对垒,誓保三郡。

双方剑拔弩张,即将大打出手。在这紧要关头,鲁肃坐不住了。
鲁肃是一手促成孙刘联盟的人,并为之“守之终身而不易”(王夫之:《读通鉴论》)。但鲁肃主张借荆州,并不是不讲原则,也不是胳膊肘往外拐,而是跟孙权一样始终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刘备得到益州后一定要归还荆州。现在,刘备要赖账,甚至不惜兵戈相见,最下不了台的就是鲁肃。于是,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左右事态的发展。

鲁肃提出跟关羽会面。现在,双方已处于敌对状态,鲁肃此行是有危险的,他的部下担心关羽下黑手,都劝鲁肃不要轻蹈险地。鲁肃毫无畏惧,他说:“事到今日,应该把话说清。是刘备辜负我们东吴,是非曲直还不清楚吗?他关羽又能怎么样呢?”于是,毅然赴会。未必是鲁肃胆子大,只是理直气壮罢了。
鲁肃提出双方将兵马布置在百步以外,只让将军们赴会,但同时却各自佩带单刀。双方佩刀会谈,这是互为敌国的做法,可见当时气氛之紧张。这就是历史上的单刀赴会。
会上,鲁肃一改谦谦君子的作风,无比激愤地说:“我们之所以拿出荆州借给你们,还不是看你们败军而来,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可没想到,你们得了益州,竟然根本不想归还荆州。我们现在要拿回三郡,你们凭什么不答应?”(国家区区本以土地借卿家者,卿家军败远来,无以为资故也。今已得益州,既无奉还之意,但求三郡,又不从命。)

鲁肃说出的话如此尖刻严厉,关羽那方有人坐不住了,“腾愣”一下有人站起反驳道:“天下的土地是天下人的土地,唯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