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愚者与智者的48个差距 >

第18部分

愚者与智者的48个差距-第18部分

小说: 愚者与智者的48个差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智者如爱迪生那样的人,对得失淡然视之,因为失去的永远不会再回来,得到的也不可能永远是自己的,轻松快乐地生活,努力地为事业奋斗,何乐而不为呢?愚者心中背负着太多的包袱——金钱,地位等东西,所以生活得很累,得到的他们怕失去,没得到的他们想得到,使自己成为名和利的奴隶,永远无法快乐。
一个城市附近的一个湖上面游着几只天鹅,许多人专程开车过去,就是为了欣赏天鹅的翩翩美姿。
“天鹅是候鸟,冬天应该向南迁徙才对,为什么这几只天鹅却终年定居北方,甚至从未见它们飞翔呢?”有人这样问湖边垂钓的老人。 
上一页 。。  下一页


愚者与智者的48个差距>正文回目录
第56节:不钻生活牛角尖(2)
作者: 萧萧

“道理很简单,只要我们不断地喂它们好吃的东西,等到它们长肥了,自然无法起飞,而不得不待下来。”老人淡淡地说。
美国一所大学门口的停车场上,每天都能看见成群的灰鸟在场上翱翔,只要发现人们丢弃的食物,就俯冲而下。
它们长着窄窄的翅膀、长长的嘴、带蹼的脚。这种“黑鸥”原本就是海鸟,只为城市的垃圾易得,而宁愿放弃属于自己的广阔的海洋,甘心做个清道夫。
其实,生活中有好多人都像上述的天鹅和“黑鸥”,只因为贪图眼前的一点利益,而使自己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只能停留在原地,无法到更宽阔的空间去施展自己的才华。
人生是复杂的,有时却又很简单,甚至简单到只有取得和放弃。应该得到的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去取得,不该取得的则当毅然放弃。取得往往容易心地坦然,而放弃则需要巨大的勇气。若想驾驭好生命之舟,就不要在“舟”上放太多沉重的“石块”。
托尔斯泰写过一短篇故事:
有个农夫,每天早出晚归,耕种一小片贫瘠的土地,收成很少;一位天使可怜农夫的境遇,就对农夫说,只要他能不断往前跑,他跑过的地方,不管多少,那些土地就全部归他。
于是,农夫兴奋地向前跑,一直不停地跑!跑累了,想停下来休息,然而,一想到家里的妻子、儿女,都需要更多的土地来耕作、来赚钱啊!所以,他又拼命地再往前跑!真的累了,农夫上气不接下气,实在跑不动了!
可是,农夫又想到将来年纪大,可能没人照顾、需要钱,就又打起精神,不顾气喘不已的身子,再奋力向前跑!
最后,他体力不支,“咚”地倒躺在地上,死了!
的确,人活在世上,必须努力奋斗;但是,当我们为了自己、为了子女、为了有更好的生活而必须不断地“往前跑”、不断地“拼命赚钱”时,也必须清楚地明白有时该是“往回跑的时候了”!因为妻子、儿女正眼巴巴地倚着门等你回来呢!
在物欲横流、灯红酒绿的当今社会,摆在每个人面前的诱惑实在太多,特别是对有权者来说,名利可谓“得来全不费功夫”,这就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淡泊处世。如果抓住想要的东西不放,甚至贪得无厌,就会给自己带来无尽的压力、惶恐不安,甚至毁灭自己。
在印度的热带丛林里,人们用一种奇特的方法捕捉猴子:在一个固定的小木盒里面,装上猴子爱吃的果子,盒子上开一个小口刚好猴子的前爪能伸进去,猴子一旦抓住坚果,爪子就抽不出来了。人们常常用这种方法捉到猴子,因为猴子有一种习性,那就是不肯放下已经到手的东西。
人们总会嘲笑猴子的愚蠢:为什么不松开爪子放下坚果逃命?但审视一下人们自己,也许就会发现,并不是只有猴子才会犯这样的错误。
因为放不下到手的职务、待遇,有些人整天东奔西跑,耽误了更远大的前途;因为放不下诱人的钱财,有人费尽心思,利用各种机会去大捞一把,结果常常作茧自缚;因为放不下对权力的占有欲,有些人热衷于拍马溜须、行贿受贿,丢掉人格的尊严,一旦事情败露,后悔莫及……
生命之舟载不动太多的物欲和虚荣,要想使之在抵达彼岸时不会中途搁浅或沉没,就必须轻载,只取需要的东西,把那些应该放下的“坚果”果断地放下。
诸葛亮在我国古代是智慧的代身,他对生活的态度是“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说明一个人只有淡泊名利,才能做出更大的成功,若过分看重得失则不能达到更高、更远的境界。
1998年的诺贝尔奖得主崔琦,在有些人眼里简直是“怪人”:远离政治,从不抛头露面,整日浸泡在书本中和实验室内,甚至在诺贝尔奖桂冠加顶的当天,他还如常地到实验室工作。更令人不敢置信的是,在美国高科技研究的前沿领域,崔琦居然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电脑盲”。他研究中的仪器设计、图表制作,全靠他一笔一画完成。而一旦要发电子邮件,也都请秘书代劳。他的理论是:这世界变化太快了,我没有时间赶上! 
上一页 。。  下一页


愚者与智者的48个差距>正文回目录
第57节:不钻生活牛角尖(3)
作者: 萧萧

放弃了世人眼里炫目的名和利,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为他赢得了大量宝贵的时间,也就为他赢得了至高无上的荣誉。
张良为西汉政权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在接受刘邦封赏的时候,刘邦要封他三万户邑侯,但张良只要求一万户。国家安定后,张良从不居功自傲,而是在家休闲学道,对名利、得失从不看在眼里。结果,韩信、韩越、英布等功臣惨遭杀害,而张良却独厚其身,在刘邦死后八年,张良才辞世。
智者由于淡然看待得失,所以能在人生的路上走得更长更远、更辉煌,而愚者贪图名利,就像鸟把石头捆在了自己的翅膀上,它便飞不高,也飞不远,有可能还会坠地而死。
34.智者懂得放弃,愚者牢记忧伤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有些事情,我们根本无法左右它,对于忧伤和不幸,智者的处理办法是——放弃,从而使自己的心理上不负担过重的压力,这样,可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到更有意义的事业上来,而愚者则把忧伤刻在心里,成了无法抹去的阴影,永远地痛着,这种痛使愚者丧失了许多快乐和美好的东西,它像一块巨石压在愚者的心上,随着压力的增大,愚者终有一天会轰然倒下……对那些已经发生过的忧伤和不幸,我们无法拒绝,只有放弃,但未来的,我们还可以努力去把握,去开创美好的明天。
泰戈尔在《飞鸟集》中写道:“只管走过去,不要逗留着去采了花朵来保存,因为一路上,花朵会继续开放的。”
为采集眼前的花朵而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是不值得的,道路正长,前面尚有更多的花朵,让我们一路走下去……
古时候,一个少年背负着一个砂锅前行,不小心绳子断了,砂锅也掉到地上碎了,可是少年却头也不回地继续前行。路人喊住少年问:“你不知道你的砂锅碎了吗?”少年回答:“知道。”路人又问:“那为什么不回头看看?”少年说:“已经碎了,回头何益?”说罢继续赶路。
听完这个故事,不知道你有没有一点感悟。这个少年是对的,既然砂锅已经碎了,回头看又有什么用呢?
这正如人生中的许多失败一样,已经无法挽回,再去惋惜悔恨也于事无补。与其在痛苦中挣扎浪费时间,还不如重新找到一个目标,再一次奋发努力。还是让我们学会放弃吧!像那个少年一样。不要因为失败而做无谓的自责和叹息。当我们真正学会放弃时,会发现那才是一种真正的超越,一种真正的战胜自我的强者姿态。
一位心理医生曾遇到这样一件事。
他接待了一位患者,这是一名建筑工人,干这一行许多年,为曼哈顿的摩天大楼出了不少力。
但是,他却没有任何成就感,相反,他恨自己,有时甚至想从建筑工地的高楼上跳下去一死了之。
为了帮助他,医生询问了他过去的生活。
患者说,他这一生总有摆脱不了的烦恼。小时候上学,教师说他傻,说他就是块傻料,同学们也嘲笑他。他忘不了那些话,从那以后,他一直恨自己。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好几门功课不及格,最后终于逃学了。从此,他一直认为自己就是失败者。
确切地说,这是矛盾的,因为他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在建筑业萧条的时候当上了建筑工人,而且干得相当出色。他当过士兵,打过仗,后来结了婚,现在有五个孩子。他的长女在上大学,向他介绍过这位医生写的书。他因此来找这位医生,希望能得到帮助。
“你应该这样对待自己,”医生说,“你失败过,你为什么就不能有失败呢?每个人都会有失败,但你应该看到你的成功。摆脱过去,看一看自己已经取得的成绩。这些年来,你工作稳定。你已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也结了婚,有了五个孩子。五个孩子长大成人了。女儿又上了大学,你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养育了他们,看到他们成长,你想这不是成功又是什么?”
他脸上掠过一丝微笑,“我从来没那么想过。”他说。
“别再依依不舍这些失败了,忘掉过去的不快吧!”这位医生说,“你已经成功了,想想这些成功吧。这样,你就会知道什么叫享受,你就会笑得更多。” 
上一页 。。  下一页


愚者与智者的48个差距>正文回目录
第58节:不钻生活牛角尖(4)
作者: 萧萧

放弃是为了走得更远。如果你对于那虚无缥缈的东西无法掌握,不如放弃它,遗忘它,那么你将走得更远,更潇洒。
一个大学生在毕业前夕,他爱恋的女友移情别恋,离他而去。一时间,他觉得人世间再无什么可留恋的了。整日恍恍惚惚,忧郁寡欢。终于有一天傍晚,他来到江边,准备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就在他将要投江的时候,一位钓鱼的老人唤住了他。老人问明了他的情况,注视着他,一言不发。过了一会儿,老人说:“小伙子,我看你的面相,以后定是个大富大贵之人,你在学业中将有非凡的成就,何必为一点儿微不足道的小事儿而自寻烦恼呢?失恋,对于年轻人来说是正常的事情,而生命对于人们来说却只有一次,要想想你的亲人、朋友,还有培养你的那些老师,他们正期望着听到你走向辉煌的佳音呢!”老人的一席话,深深地打动了他的心。他谢过老人,忘掉了忧伤,重新鼓起了生活的勇气,几年后,他考上了一所知名大学的博士。
其实,那个老人并非相士,只是编了一个善意的谎言,挽救了一个年轻的生命。
并非所有的人都能做到拿得起,放得下的豁达,愚者对于自己的失败、忧伤深埋心中,永远无法释怀,这种压抑的毒种一旦发芽、生长将给愚者以毁灭性的打击。
一个地方上小有名气的企业家,经过十多年的打拼终于使自己经营的化工厂实现了营利,对此他颇为得意,但好景不长,没多久,由于市场竞争相当激烈,他的小化工厂显然不具有同大企业竞争的能力,惨淡经营不到二年便倒闭了,所幸没有多少外债,但是他整日忧心忡忡,日惭憔悴、亲朋好友都劝他放宽心,可以想法投资其他项目,以后再东山再起。他对别人的话一句也听不进去,整个身心全被笼罩在失败的阴影里,后来当他拖着虚弱的身体到医院检查时,医生告诉他得了癌症,这个不幸的消息像霹雳一样把他震得如同霜打的秋叶,没出两个月,他便在忧郁和病重中抛下了他年轻的妻子和几岁的孩子撒手而去。
如果你牢记着过去的失意和悲伤,它们便像魔鬼一样整天缠着你,使你不能有片刻的宁静,直到有一天你再也经受不了这种痛苦,要么放弃它,要么被它所害死。
智者的放弃是一种睿智,一种豁达,放弃失败,他将获得成功,放弃痛苦,他将收获快乐,放弃敌视,他会得到友谊,小弃小得,大弃大得;愚者对过去痛苦的念念不忘,只能徒增烦恼,自损健康。所以,在生活中,我们应拿得起,更要能放得下,只有这样,你的生活才能是丰富多彩、充满欢乐,能充分享受成功喜悦的生活。
35.智者改善自己的弱点,愚者埋怨自己的短处
道家始祖老子有句千古名言:“自知者明,自胜者强”。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人生的真谛:只有自知之明的人,才能找到自己的弱点和长处,从而改善弱点,发挥长处,使自己强大起来,无往而不胜。
智者都有自知之明,能客观地对自己做出评价,从不掩盖自己的弱点,而是积极地去改变自己的弱点,使自己不断获得进步,发挥长处,取得事业上的成功;愚者对自己的弱点是消极地埋怨,他们或埋怨老天不公,或怨恨自己无能,从来没有想过如何去改善自己的弱点,就这样,在愚者的埋怨中,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弱点还是弱点,愚者还是愚者,直到愚者悄然而逝。
自身的缺憾一般说来是难以更改的事实,任何企图掩盖或回避缺憾的做法都会引来的消极结果。只有直视缺憾,并把它当作是一种奋斗的动力,即使有缺憾,你也可以获得成功的快乐。
美国的总统罗斯福8岁时,他的身体虚弱到了极点,呆钝的目光,露着惊讶的神色,牙齿暴露唇外,不时地喘息着,老师唤他起来读课文,他便颤巍巍地站起,微张嘴唇,吐音含糊而不连贯,然后颓然坐下,生气全无,标准一个低能儿童的典型。而世界上像他同类的儿童不知有多少,大都是这样的神经过敏,如果稍受刺激,情绪便受影响,处处恐惧畏缩,不喜交际,顾影自怜,毫无生活乐趣。但罗斯福并不如此,他虽有天生的缺憾,同时他也有奋斗的精神,他抱定人定胜天的信心,克服他的弱点,而不为其所屈服。 
上一页 。。  下一页


愚者与智者的48个差距>正文回目录
第59节:不钻生活牛角尖(5)
作者: 萧萧

罗斯福所用的方法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他不坐等幸运之神降临,而努力追求幸运。他毫不自馁于天生的缺憾,反而利用它作为通往成功的基石。他绝不怨恨苍天的不公,而使自己愁苦,更不姑息他身体的虚弱,一味地疗养。他不单单只从喝药水,注射针药,或避居山林,遨游海上,以恢复他的健康,而是积极地锻炼,以达到他的目的,他和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