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像他们一样生活 >

第11部分

像他们一样生活-第11部分

小说: 像他们一样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盐樟恕!敝谌颂酥螅薏换髡平泻茫宸m的聪明才智。人生要有谋划,不谋划就不能获得意想中的胜利和成功。刘邦曾经对臣下说,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他不如张子房。张子房就是张良,是个善于谋略的人,刘邦之所以能取得天下,离不开张良的辅佐。因此后人都把“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用来形容有谋略善策划的人。中国古代兵法也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又讲“不战而屈人之兵”,所有这些都宣示了谋略才是化解矛盾的大智慧。人的一生从大处讲要成就一番伟业,从小处讲要生存要糊口,但是无论从大处小处,为了成功还是为了糊口,谋划都必不可少。人生要有谋划,没有谋划的人生不清晰,没有愿景,也没有为之奋斗的乐趣;事业要有谋划,没有谋划的事也不会取得成功,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样的人终究做不成大事;学习要有谋划,学习不是为了拿到所谓的文凭,而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学以致用才是学者的根本。大事临头,不能慌乱无主,而是要静下心来谋划解决之道。诸葛亮早就知道曹丕会趁着刘备新丧,发兵伐蜀,因此闭门不出以思退敌良策。而朝中众臣却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先是慌了手脚,接着就没了主张,刘禅不得不亲自问策于孔明。岂知孔明早已谋划着将五路进犯大军退去四路了。再大的困难也怕善于谋划的人。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就是做事前要有谋略,做好准备,考虑周全。做事情讲谋略就不会陷入纷扰的境地,遇到紧急的情况也会沉着自定,所谓“山人自有妙计”,事情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以及应对之策早已成竹在胸,只待静观其变,就可稳操胜券。     
虚能化实,巧妇能为无米之炊     
话说三国时魏国的名将司马懿占领了街亭以后,亲自带领十五万大军要攻打诸葛亮驻兵的西城。这时候,诸葛亮身边并没有大将,所带的五千兵有一半是运粮草的兵,不能打仗,司马懿的兵一到都吓得心惊胆战,不知怎么办才好。诸葛亮到城头一看,果然尘土飞扬。诸葛亮传下命令让把所有的旗像军事家一样谋略As Res ourceful As S trategis ts子都藏起来,城里的人不许随便出入,也不许大声说话,把四面城门全都打开,每个城门口由二十个老兵扮成老百姓,拿着扫帚打扫街道,如果魏兵到了不许乱动。诸葛亮吩咐完了,领着两个小童儿上了城楼,坐在城楼上喝酒弹琴。没过多久,司马懿率领的魏军来到了城下,一看这种情况,都不敢前进了,连忙报告司马懿。司马懿在马上远远望过去,果然看见诸葛亮坐在城楼上,喝酒弹琴,轻松自得,没事人一般。司马懿看了,心里非常疑惑,连忙下令叫军队向后撤退。司马昭问:“为什么要撤退?是不是诸葛亮没有兵故意做出样子来迷惑我们?”司马懿说:“你小小年纪懂得什么,诸葛亮一向小心,从不冒险。他在城楼上一坐,四门打开,里面一定有埋伏。我们如果进去,就中了他的计,快快后退四十里!”司马懿的兵后退了。诸葛亮左右的官员都很惊奇,就问他:“司马懿是魏国的名将,如今带了十五万大军攻打过来,见了丞相为什么退得这样快?”诸葛亮说:“司马懿知道我一向很小心的,绝不敢冒险。今天我把城门大开,他就会怀疑我有埋伏,所以他很快撤退了。”越是危急的时刻,越能显出一个人的胆略和计谋。司马懿十五万大军压境,诸葛亮竟能施展空城计的奇谋,千古传为美谈。诸葛亮之所以敢出奇策,是出于他对于司马懿的了解和情势所逼,如果不这样做西城就会落入司马懿的手中,伐魏的战略部署也会被打乱,可谓“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但是诸葛亮善于谋划,深知兵不厌诈的道理,虚者虚之,疑中生疑,跟司马懿上演了一出彪炳千古的心理战。有时候,为人处事的确面临诸多的困难,就像在荆棘中穿行,四面八方都要谋虑得周全,有一方面的疏漏就可能导致窘境的降临。这时就需要保持镇定,发挥谋划的艺术,把事情的枝枝叶叶细细剖析,针对可能出现的情况一一做出应对的策略,慢慢地引导事情向着自己的意愿方向发展。古人常讲,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说的是一切都准备充分,谋划已经够精细了,但只欠缺最后一个重要的条件。又如,巧妇做饭,什么也不缺,单单没有米,没有米怎么能够做饭呢?于是人们就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此言差矣,有米的话,纵然不是巧妇也能为炊,假如巧妇完成了有米之炊,那么她还是巧妇吗?与一般的愚妇有什么区别?照此说来,只要有米人人都可以成为巧妇。真正的巧妇,能为无米之炊。有米之炊算得了什么呢?“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不过成了人们因条件欠缺而张扬的托辞。人生也有类似的境遇,当遭遇到某些带有决定性意义的事情的时候,往往会因为准备不足,谋划不善,敷衍地说一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搪塞过去,以至于失去时机,酿成大错。事情在于谋划,不谋不立。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客观环境不利于我们,我们就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不利于我们的,创造有利于我们的。     
借,彰显谋略的境界之高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中原,最后天下三分,魏、蜀、吴三家鼎足而立,互为犄角,彼此间征伐不断,战乱频繁。魏国在曹氏集团的领导下,坚持稳定的屯田政策,国力渐渐强大,远远超过了江南的吴国和据有四川的蜀国。吴国凭借长江之险,鱼米之利,倒也国富民丰,国家日盛。唯有蜀国,虽广有“天府之国”的肥田沃土,但无所凭依,北面遭受曹魏的军事威胁,东面遭受孙吴的武装骚扰,南面又有蛮族的滋扰和侵夺,国运堪忧,这使得刘备和诸葛亮倍感焦急。诸葛亮分析了所有有利和不利的因素,对刘备说,曹魏挟天子以令诸侯,诸侯莫敢不从,是以占据了天时之利;孙吴凭借长江天堑,鱼米之富,划江而治易守而难攻,占据了地利;我方既失天时又无地利,能够用来与魏、吴两国争锋的只有人和了,我们多施仁政,东面交好于孙权,联合孙权一起抵抗曹魏的进攻,必可保南方无虞,吴、蜀两国平安无事。刘备采纳了诸葛亮的建议,并派诸葛亮亲自到东吴去与孙权商量联合抗曹的事宜。孙权认为以自己的力量难以抵抗曹魏的攻势,也很乐意与刘备交好,共同抗曹。最后,孙刘结盟,与北方的曹魏集团分庭抗礼,彼此间达到了力量的平衡。赤壁之战爆发后,孙刘联军大败曹魏军团的进犯,一举奠定了三分天下的最终格局。刘备若不是借助东吴的力量来抵抗曹魏集团的进攻,相信很难有取胜的把握,毕竟蜀国是三个国家中最弱小的国家。诸葛亮敏锐地看到了这一点,建议刘备联吴抗魏,真是高瞻远瞩的战略举措。人们都说《三国演义》里的智慧太玄奥了,其实不然,仔细地思考就会发现,整部《三国演义》就在讲一个“借”字的艺术。三个国家互相借力借势,彼此相互凭借又相互抗衡,最终达到了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平衡状态。当然了,最后的胜利属于最能“借”的一方。“借”的艺术关键就在于打破均势的状态。彼此均势,彼此都不是胜利者,胜利者就是凭借力量打破均势的那个人。在成功的道路上,会有无数个来自各方面的竞争者、敌对者,甚至是骚扰者,怎么战胜他们,怎么让他们无法产生效力,就要充分发挥“借”的艺术。借,不仅要给自己借力,还要让别人借不到力。“借”是一门艺术,是一门离开它就不能成就抱负和事业的大艺术。借,首先是借助人的力量,但往往不拘囿于人。趋势潮流,万事万物,只要能为我所用,都可以借来一用。能不能借,会不会借,关系到你的人生目标和事业的宏图。借得对,就会大大裨益于自己的理想和事业,相反,功亏一篑,竹篮打水,自己的宏图伟业也作烟云散,不可不谨慎地对待。“借”的艺术运用于准备的过程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善其事”是根本,“利其器”是保证。为了能做到真正的“利其器”,进而“善其事”,“借”的艺术功不可没;“借”又是“利其器”的保证,不会“借”的人,不能做好充分充足的准备,也会离自己的目标渐行渐远,最后迷途无返,归于失败。怎么引导别人的力量来加强自己的力量,怎么引导有害的力量向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变有害为有利,变被动为主动。太极告诉人们借力的重要性,人和周围的环境彼此依存又彼此斗争,如何转动这个圈子,使之大大裨益于自己,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借力打力,因势利导,方能彰显谋略的境界,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谋略,要辩证地看待劣势     
古代有一个小男孩,在一场森林之火中失去了左臂,但是他很想学习兵法。后来,小男孩拜了鬼谷子的第二十代传人,一位睿智的长者为师,开始学习兵法。他聪明好学,学得很不错。但是半年过去了,长者翻来覆去只传授他一招,小男孩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小男孩终于忍不住发问:“老师,为什么只传授我这一招啊?要不要教些新的招数?”长者说:“用不着,这一招足够你用了。”小男孩还是很迷惑,但是他很相信长者的话,就把长者教的这招勤学苦练起来。又过了半年,长者带小男孩去参加武术比赛,小男孩没想到自己轻轻松松就赢了前两个回合。第三回合稍有些困难,但对手还是很快就变得焦躁起来,犯了习练兵法的人的大忌,小男孩看出了对方的破绽,施展长者教他的那招,又取得了胜利。在回家的路上,小男孩回忆比赛的每一个细节,鼓起勇气问长者:“老师,为什么我会凭借这一招儿赢得比赛呢?”长者答道:“有两个原因:一是你基本掌握了初涉兵法的第一招。二是对付这一招的唯一的方法就是抓住你的左臂,而你的左臂却在大火中失掉了。孩子,有的时候人的劣势未必是劣势,可能反而成了优势。”小男孩在武术比赛中取得胜利的诀窍就是借势而行,把小男孩的劣势转化为优势。在成功的路上,没有所谓的优势和劣势,只有如何把握自身的条件和际遇。如果把自身的不足之处转化为别人难以击破的独特优势,成功就不会远了。有的人失败就在于拘泥于自己的劣势,而不是想方设法地借势而行,把劣势转化为自己的优势,终日为自己的不足而苦恼,这样的结局只能是失败。借势而行,乘势而上,借力打力,因势利导,不是容易做到的,关键要有敏锐的思维。无论是借势还是乘势,最终的目的无外乎就是胜利。把劣势转化为优势,变主动为被动,就可使事情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但是不可一味地强调优势的好处,如果那样,优势的有利性也会变成惰性和盲目性,进而导致失败。三个旅行者一同外出,一个带着一把伞,一个拄着一根拐杖,一个什么也没有拿。傍晚回家时,带着伞的淋得透湿,拿着拐杖的跌得浑身是伤,第三个人却什么事也没有。前两人不解,问其原因。第三个旅行者回答说,正是因为我什么也没有带,当大雨来时我躲着走,当路不好走时我小心地走,所以我既没有被淋湿,也没有跌伤,你们的失误是由于你们凭借了优势。做任何事情,如果一味地强调外在因素的好坏,不从主观上去下工夫,那历史上就不会留下那么多克服客观条件的恶劣,凭着自己顽强地意志和不懈地努力而成就大业的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说的不正是这优势和劣势的关系么?有了优势不一定会获得成功,没有优势也不一定就会失败。 
有一篇古文叫做《为学》,这篇文章中所记载的是四川的两个和尚去南海朝圣的故事,如果单说客观条件,物质优势,那先完成朝圣这件事的肯定应该是富和尚。因为他有穷和尚所无法比的优势:衣食无缺,财力雄厚。从主观上看他也在努力把自己的目标变为现实,他苦心经营数年,想买一条船沿江而下。相比之下,穷和尚有什么呢,一个化缘的钵,来解决吃饭的问题;一个装水的瓶,用以解决喝水的问题。再有的就是把这一目标付之于行动和在这一过程中百折不挠的毅力和战胜困难的勇气。如果他也像富和尚一样,要准备一条船以后再南下朝圣的话,那他此生的目标就应该是如何造出一条能远航的船了。同样是一件事,不同的人去做,其中必定有许多具体的情况,不同的人所体现出的优劣势不同。但这绝不是你能否完成任务的决定因素,关键在于你如何对待和运用你所拥有的。如果运用得当,劣势同样可以转化为优势。人生的谋略不仅是简单地把劣势转化为优势,还要懂得如何利用自己的优势,使之不能成为令自己裹足不前或是盲目依靠的因由。辩证地看待有劣势的问题,才是谋略的高超境界。谋划的弹性,能屈能伸 
楚汉相争时,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刘邦是布衣出身,项羽却是楚国贵族,两个人争到旗鼓相当的时候,都想把韩信争取到自己的阵营,因为韩信是个军事奇才,谁要是能把韩信拉过来,势均力敌的战势将发生倾斜,优势将倒向韩信所在的一方。最后刘邦派人成功地说服了韩信,在韩信的帮助下,刘邦在垓下困住项羽,项羽四面楚歌,走投无路,刎颈自杀。刘邦借助韩信一统天下,韩信也因此封王封侯,位极人臣。然而这个封王封侯的韩信却曾忍受胯下之辱。韩信年轻的时候,曾经接受过乞婆的喂养,受到了当地人的嘲笑。有一天,他在街上闲逛,从对面走过来几个当地最不好惹的地痞小流氓。他们截住韩信,嘲笑他“漂母食”,并且无理地要求韩信从他们的胯下爬过去,否则就打死他。韩信思考了一会儿,便伏下身去从他们的胯下爬过去,然后拍拍衣上的尘灰扬长而去。那些地痞流氓哈哈大笑,说韩信是个胆小怕事的人,不会成就什么大事业。后来韩信发愤图强,学得一身兵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