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铁血振秦 >

第20部分

铁血振秦-第20部分

小说: 铁血振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婴初见这由广,觉得他相貌堂堂,和父亲竟有八分相似。子婴又听闻他谈吐不凡,不禁油然而生几分好感。
    子婴用手拍了拍由广的肩膀,笑道:“哥哥担不起弟弟给的高帽,为兄有此成就,是父亲领导有方。如果弟弟喜欢听我带兵打仗的故事,改天一定如你所愿。呵呵。”
    扶苏见子婴、由广兄弟两人初次见面就如此融洽,心中很是欣慰。
    “哟,你们父子三人只顾着说笑,怎么没人搭理我呢。”与由广并行的美妇人娇嗔一声,翻身下马,走到了三人面前。
    子婴忙收起笑容,微微低首,向那妇人拱手郑重施了一礼:“见过韦夫人。”
    施礼完了,子婴稍稍打量了一下韦夫人。子婴的神色突然转为黯淡——他不由自主地想起了与韦夫人年纪相仿、在一年多前在咸阳香消玉殒的生身母亲。
    身为父亲的扶苏敏锐地洞察了子婴的心思,他怎能不知道此刻子婴的心思?他重重拍了拍子婴的肩膀,道:“今天咱们一家四口团聚,着实不易。这是个开心的日子,过去的事就让他过去。我决定了,今晚咱们全家吃顿真正的团圆饭。”
    由广也是一个心思缜密的人。他听扶苏这么一说,对比着哥哥的表情,心中明了大半。他亲昵地扶着子婴的臂膀说道:“是啊。今晚哥哥就给我说说你的英雄事迹吧。还有,母亲和我从肤施城回来的时候,带了不少土特产。晚上,请哥哥来尝尝,一定会让你食指大动呢。”
    韦夫人在与扶苏来往的书信中,也知晓子婴母亲惨死的事情。她见扶苏、由广二人如此劝慰子婴,也不由得母性大发。她柔声道:“广儿说的对。我们肤施城的马蹄酥是天下一绝。大公子一定要尝一尝哦。”
    子婴听闻三人的殷勤劝慰,心中稍稍有些释然。他点了点头,脸上勉强地露出了一个笑容:“好!”
    寒暄已毕,扶苏向由广和韦夫人微微点头示意。二人心领神会,退后两步,站在了一旁。
    扶苏放开扶着子婴肩膀的手,严肃地问道:“婴儿,成通海犯了什么事,让你非杀他不可?”
    子婴早就算定扶苏来见自己的真正目的,绝不止是把由广和韦夫人介绍给自己认识。他好整以暇,淡定而严肃地回答道:“成通海身为督粮官,将官府调拨的赈灾粮食偷梁换柱成霉变大米,此罪一;他将调换出的好粮食倒卖给城内的奸商,此罪二;他对长官出言不敬,意图欺上瞒下,此罪三。按大秦律令和秦军军纪,这三罪并罚,理应处死。”
    扶苏听得子婴的这一番回答,不禁双目圆睁:“竟有此事?”
    子婴点点头,回身向蒙昊道:“蒙都尉,你来向主公汇报一下成通海的劣迹。”
    蒙昊应了一声,走到扶苏面前,抱拳道:“公子所言,句句属实。在我一番审问之下,成通海已经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这是他的供词,以及被他指派卖粮给奸商的士兵的证词。人证物证俱全,这成通海理应问斩。”
    说毕,蒙昊上前一步,低首将一块写满字迹的丝帛呈送给扶苏。
    扶苏接过丝帛,从头至尾仔细地研读了一番。
    子婴静静地看着扶苏的脸,他看见扶苏面上的表情从疑惑转为震惊,再由震惊变成了愤怒。
    扶苏看完丝帛上的时间缘由之后,愤怒地将丝帛揉成了一团。他恨恨地向蒙昊问道:“那成通海现在人在何处?把他提上来,我有话要问!”
    蒙昊略一迟疑,眼神不由自主地向子婴看去。
    子婴面色不改,向蒙昊道:“主公怎么吩咐,你就怎么做。带人上来吧。”
    蒙昊点点头,向扶苏一拱手,道:“谨尊主公号令。”
    不一会,身披镣铐的成通海被两名神色肃穆的士兵押了上来。
    成通海的眼神很好。他一看见扶苏就迅速将脸上桀骜不驯的表情隐去,取而代之的是一幅任谁见了都同情不已的苦相。
    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匍匐着爬到扶苏面前。他抹了一把鼻涕,哭着对扶苏道:“通海一时糊涂,请主公责罚!”
    扶苏面若冰霜,对成通海冷冷道:“你说说,究竟出了什么事?”
    成通海应了一声,抹了把脸上的眼泪,哽咽着说起原委来。
    蒙昊看着成通海的神情,脸上一副难以置信的模样。他几乎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刚才还一副威风凛凛、甚至不把子婴公子放在眼里的的成大督粮官,怎么突然成了这副嘴脸?他居然还主动请求主公治罪。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子婴将头一扭,懒得再看成通海前倨后恭的丑态。他瞥见了蒙昊错愕的表情,不由得微微一笑。他踱到蒙昊近前,带着他稍稍走开几步。而后,他在蒙昊的耳边轻声说道:“这哥们儿的演技不错吧。”
    蒙昊听闻子婴这句挤兑,霎时明白。他摇了摇头,轻声叹息道:“如果他拿出这种本事上街扮乞丐,一定能赚个盆满钵满。”
    子婴默默一笑,太抬头看了看天:“说的是,我也很看好他。只不过哦,午时三刻马上就到,他再也没机会扮乞丐了。”
    蒙昊盯着扶苏的脸看了看,向子婴问道:“公子可有把握将他除掉?我看主公已经动了恻隐之心呢。”
    子婴冷冷地哼了一声,正待答话,突然听到身后的扶苏喊道:“子婴,你来,我有话说。”
    子婴意味深长地看了蒙昊一眼,转身走向扶苏。
    扶苏脸上好似蒙了一层霜,他语带忐忑道:“成通海可不可以不杀?”
    子婴瞅了一眼扑倒在地哭得不似人形的成通海,而后用熠熠生辉的眼睛对视着扶苏。他毅然决然地摇了摇头:“不行。”
    扶苏咽了一口吐沫,道:“这成通海虽然罪在不赦,但其情可悯。他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主动要求将自己盗卖粮食的所得捐出来赈济灾民。我们将他重打100军棍,再除去他的军衔,把他降为普通士兵。这事就此了结,你看如何?”
    子婴摇了摇头,简洁而清晰地吐出两个字:“不行。”
    扶苏见子婴无论如何也不肯松口,有些气恼。他咬了咬牙,干脆把话挑明:“这成通海是我的救命恩人。你若是今天当着我的面杀他,是置我于不义。”
    子婴抓住扶苏的语病,干脆利落地反戈一击道:“主公可以背过身去,我杀他就不是当着您的面了!”
    扶苏闻言,不由得为之气结。他伸出手指,点着子婴,道:“你……你……”
    子婴向蒙昊一挥手,道:“时辰到。蒙都尉,宣读成通海罪状。”
    蒙昊点点头,朗声道:“督粮官成通海贪污军粮,私自贩卖军粮牟利,用霉变大米煮粥赈济灾民,欺上瞒下,目无尊长。成通海供认不讳,其同犯、副手程伟达也已经认罪画押。如今人证物证俱在,依大秦法律以及秦军律令,成通海数罪并罚,理当问斩。午时三刻已到,立即行刑!”
    子婴向自己的亲卫队招呼道:“来人,送成通海上路!”
    两名身着玄甲的魁梧士兵阔步走到子婴身前,向扶苏、子婴、蒙昊三人拱手施了一礼之后,将被吓瘫在地的成通海拖到一处熊熊燃烧的篝火前,让他跪下。其中一人抽出佩刀,高高扬起……
    被子婴气得语无伦次的扶苏,深吸了几口气才缓过来。他高声断喝:“剑下留人。没我的命令不许砍!”
    持刀的士兵瞅了瞅面无表情的子婴,又看了看面色通红的扶苏,掂了掂手中的刀,下意识地扶了扶头盔,不知如何是好。
    扶苏城里的头两号人物激情碰撞,不知何人能占上风呢?
    带着这个极富刺激性的疑问,一直在窃窃私语的众灾民和官员都不约而同地收声。在一旁默默不语的由广和韦夫人的脸上显露出异样的神采。
    正待气氛渐趋尴尬之时,一个矫健的身影跳了出来,打破了这僵化的局面。
    在现场一百多双瞪大的眼睛注视下,董先一个箭步走到成通海身边,劈手夺过临时刽子手手中的大刀。他一把扯掉成通海发髻上的竹簪,左手将成通海的乱发高高扯起,右手用力,挥起落下……
    一时间,血雨漫天。在众人的惊呼声中,成通海脑袋搬家!
    扶苏面色煞白,正待发作,
    忽然一匹骏马由远及近,脱缰般地冲到了扶苏面前。
    马上的士兵纵身下马,跪倒在地,气喘吁吁地说道:“禀主公、公子,有匈奴的紧急情报送到!”!~!
    ..
第三十四章 匈奴消息
    “什么?”扶苏、子婴二人异口同声地发出惊呼。;
    鉴于刚才血腥场面的震慑,四下里落针可闻。这通讯兵的汇报,被在场的许多人听到了。子婴身旁的诸位文武官员无不为之色变。
    一些在秦匈边境生活、亲历过匈奴袭扰的难民在听到“匈奴”二字之时甚至被当场吓瘫在地。
    子婴心中飞速盘算着:情报组张什报来的消息是匈奴被东胡牵制,无暇南下;我自己也预判那新任单于冒顿忙于整顿内政,清肃异己。难道张什的情报和我的判断都低估了冒顿无比强烈的野心?冒顿难道真要趁着我河套遭受罕见雪灾之际趁火打劫?
    子婴搓了搓手心心沁出的冷汗,暗自揣度:如果冒顿真的要撕开面皮,和我振秦军正面对垒……我军内忧外患,实在难有胜算。只有自领一彪人马,深入险境用自己拿手的“斩首战术”力争一击必杀——除掉冒顿,再次让匈奴陷入内乱才行。但……冒顿毕竟是青岚的哥哥,自己真的能下得了手么?
    思绪纷乱之际,子婴将目光投向了不远处的扶苏。子婴见扶苏此时面容十分僵硬,想必心中也是波澜阵阵。
    扶苏深吸了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紧张情绪,向那跪倒在地的士兵问道:“可是匈奴大军犯境?”
    那跪在地上的士兵倒不是很慌张,他缓了几口气,道:“不,是匈奴单于派遣的使臣到了本城近郊,大约今天傍晚时分入城。”
    “那使臣可是来宣战的?”扶苏的话刚一出口,子婴就在心中大摇其头。
    子婴心道:匈奴既然派使臣来,就不是要打仗。匈奴骑兵向来来去如风,他们和秦赵燕三国缠斗百余年,哪里有过宣战的先例?父亲是孔孟先贤著作读多了,读迷糊了。征战本是诡诈之道,事关国家百姓生死存亡。匈奴哪会像孔孟那样讲“仁义礼智”?宋襄公倒是很讲“仁义礼智”。他的人格值得钦佩,但行为值得嘲笑。
    “据说使臣是来替匈奴长公主青岚求亲的,他说冒顿单于要把青岚公主许配给大公子。”士兵话音刚落,刚才还处于极度震惊之中的诸位扶苏城大员当即炸了锅。
    “蛮夏不通婚,这是自黄帝时起就有的规矩。他匈奴想高攀大公子,真是痴心妄想!”一个老学究模样的官员面色通红,他跺着脚,义愤填膺地抒发着不满。
    “唐大人说的对。一旦那匈奴公主嫁给大公子,就是大公子的正妻。以后会成为王后乃至皇后。大公子和她的儿子就有可能成为王太子,皇太子甚至皇帝。这……这与祖宗宗法根本不合嘛!”一名面相儒雅的中年官员捋着长髯点头应和道。
    “两位的意见都有几分道理。可是依我们眼下的处境,我们至少要取得匈奴的中立。主公如果入主咸阳,必须全无后顾之忧。如果在此时拒绝匈奴和亲,一旦激怒冒顿……他发兵攻打河套,可不是闹着玩的。”一名看起来十分精明的清瘦官员如此反驳道。
    “李大人说的是。大公子与匈奴公主的这桩婚事需要谨慎处置。”那精明官员的意见也得到了不少人的表态支持。
    “既然两种意见都有道理,还是请主公定夺!”一名平日里被子婴暗地讥诮为“总结陈词专家”的官员口中溅着唾沫星,使出了“看家本领”。
    子婴自觉又好气又好笑:可气的是自己的婚姻竟被众人当作筹码推敲算计;可笑的是自己念念不忘的青岚将会以自己从来不曾考虑到的“政治联姻”的面目出现在自己面前。
    扶苏皱了皱眉头,伸开双手示意喧哗的众人静下来。
    他瞥了一眼神色游移不定的子婴,继续问道:“匈奴使者有没有透露冒顿单于为什么要把青岚公主许配给大公子的?”
    通信兵犹豫了一下,带着复杂的神情,回头看了一眼子婴。
    那通信兵倒也算得上心思乖巧,他一定事先盘算哪些话不宜在公开场合讲出。他对扶苏回了这么一句:“这个……请容许属下向您单独汇报。”
    扶苏面露狐疑。他看了看子婴,有看了看那通信兵,最终下了决断:“但说无妨!”
    得到首肯之后,通信兵不再犹豫。他向扶苏拱手说道:“据匈奴使者私下透露的说法,因为那青岚公主已经怀孕五月有余,所以……所以冒顿单于才急着把青岚公主送来与大公子完婚。”
    通信兵此言一出,犹如往滚油里加了一瓢水,在场的文武官员再次哗然。
    刚才那位出言反对婚事的老学究满脸通红,颔下的白胡子颤抖不已,却说不出一句话。
    把子婴与青岚的婚姻当作买卖精打细算的那位,脸上露出得意的神情。他向身边的人吹嘘道:“看来,和亲之事是势在必行了。有了匈奴人做靠山,我们进可攻,退可守。总之是立于不败之地了。”
    “李大人高见!”几个低阶的官员面带谄媚,向那李姓官员竖着大拇指,溜须拍马起来。
    扶苏不理会群情激昂的众位大臣,径直走到子婴面前。他盯着子婴的眼睛,严肃而认真地说道:“在当前的环境下,能和匈奴联姻是好事一件。但是这匈奴公主毕竟是番邦女子……”
    扶苏双手交叉在胸前,眼光越过子婴的头顶,一副畅想未来的模样。他摸了摸下巴,继续说道:“你是长子,才干和魄力又在我之上,你将来很有可能君临天下。但是,如果你的皇后是个番邦女子,你将如何面对列祖列宗和天下万民?”
    子婴心中暗想:自己作为一个拥有后世记忆人,当然不认为族群异同是多大的事。如果自己和青岚的这段感情纠葛放在后世,根本就不能成为一个问题。既然身处古代,男人能被允许三妻四妾,那就多娶几个备用好了,总有人会有资格做这个大秦皇后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