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再坚持一会:一个问题女性的21次自救 >

第29部分

再坚持一会:一个问题女性的21次自救-第29部分

小说: 再坚持一会:一个问题女性的21次自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了爱,我想补充的是,人生品质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信任、宽容以及诚信。 
'上一篇' 
信任别人是一种简单的智慧

苏菁
每个人都有得到尊重的权利 
尊重───这是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的字眼! 
人们需要的往往不是同情和怜悯,而是尊重。真正的尊重应该是不卑不亢、不仰不俯的平等相待,即在人之上要视别人为人,在人之下要视自己为人。 
芸芸众生的我们何曾做到了对他人真正地尊重呢?别说是对一个陌生人,就是对自己最亲最爱的人,我们都体会并尊重过他们的感受了吗?我们给过属于他们自己的空间了吗? 
我们喜欢按照自己的理想自己的意愿自己的模式来要求来塑造我们所爱的那个人───配偶或孩子,我们喜欢拿自己的爱人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爱人别人的孩子作无谓的比较,比较的结果是徒增了自己的烦恼,爱人和孩子越发不如别人的了。 
我们没有给所爱的人一个自由的空间,所以也就没有给自己稍稍喘息的机会,最后累得筋疲力尽而吃力不讨好,让自己所爱的人距离自己越来越远,还要涕泪交加声讨家人没有良心。这是谁之过? 
每个人都有得到别人尊重的权利。 
尊重我们自己,尊重我们的父母,尊重我们的配偶,尊重我们的孩子,乃至尊重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赢得别人真正的尊重。 
信任别人是一种简单的智慧 
信任───什么时候,这个字眼人们把它和“幼稚”连在了一起?信任别人就是幼稚,就是没接触社会? 
越来越多的人学会了紧锁心门,对著谁都不敢敞开心扉───哪怕是自己最亲最爱的人。 
难道只有时时提防著外人乃至于身边的亲人才叫成熟吗?在人生的旅途中,最糟糕的境遇往往不是贫穷、不是厄运,而是精神和心境处于一种无知无觉的疲惫状态,再也没有什么可信赖可感动的人。 
人一旦进入这种世故状态,人生就不再有激情,不再有浪漫,无论他的年纪如何,都已进入了生命的黄昏。世故是烂掉的成熟,是那些无力主宰自己命运的人,就近为自己选择的一个掩体;是内心深处自卑情结和受害者心态的外现。 
我想说的是,纵使我被骗了一千回,我也相信,人间还有真情在,而最为重要的是,你怎么去挖掘人们向善的那一面。 
信任别人是一种简单的智慧,博取他人信任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不要把自己弄得很复杂,而要尽量简单,让人一目了然。 
信任的力量是神奇的,信任导致信任,怀疑导致怀疑,这是人生亘古不变的真理。 
'上一篇' 
宽容是对自己最大的博爱

苏菁
宽容是对自己最大的博爱 
宽容───是谁说过,宽容别人就是对自己最大的博爱。 
我们大多数人都一直认为,只要我们不原谅对方,就可以让对方得到一些教训,因此心里总是愤愤地想:“哼,只要我不原谅你,你就没有好日子过。” 
殊不知,倒霉的人其实就是他自己:一肚子窝囊气,甚至连觉都睡不好。 
对此我深有体会: 
我曾经怨恨那些曾经伤害过我的人,回忆他们对我的种种不公。当我对某些行为咬牙切齿,甚至想到报复时,我感到心灵倍受煎熬,精神受到了严重的摧残,睡不安,吃不香,在恨中销蚀自己。 
随著岁月的流逝和自己阅历的增长,我就不再怨恨了,反而感激他们,因为他们使我真正领会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必要。正是这种不公正的体验使我在顺境时能够常常提醒自己不可自以为是、目空一切、忘乎所以,竟在不知不觉中练就了谦和忍耐的品性。 
所以当我终于学会原谅别人的冒犯,理解别人的不易时,我忽然发现我的心灵得到了真正的解脱,那是一种很轻松很舒坦很愉悦的感觉。 
我终于读懂了“宽容就是对自己的博爱”这句话。 
托尔斯泰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我却发现,不幸的家庭有著惊人的相似。 
不宽容,正是导致许多家庭不幸的共同原因。 
由于内心的点滴误会,多少家庭为此关系破裂,让夫妻两人都感到对方再也不能成为互相彻底交谈的男女,却从未想到应当改变现在的自己。 
作为夫妻这样亲密的双方,尚且不能互相体谅互相宽容,那么可以想像,在平常人的相处中,宽容又是多么的不容易! 
也许,宽容不过是一个微笑,一次回眸,一句问候,然而,吝啬的人们,却往往将它忽略了,因而造就了人世间的一桩桩悲剧。 
我从来都不喜欢“因误会而结合,因了解而分开”这句老套话,虽然它是一个存在的事实,但终究是个悲剧。我更相信“因了解而结合,因误会而分开”这句话,虽然世风日下已不太通行,但它更合乎人情,因为它有言归于好的希望,只要心中还存有希望,那么还有什么事情不可以商量?还有什么疑难问题不可以解决?还有什么弥天大罪不可以饶恕? 
是不是在合适的时机,用我们一颗宽容的心,去感化那些无意中伤害了我们的人,给他们一个自我醒悟、自我改变的机会? 
多么希望从今以后,每一个归家的丈夫,都能接受妻子一句温暖的问候;每一对离异的夫妻,都能真诚地祝愿对方平安幸福;每一对正在赌气的“冤家”,都能设身处地为对方想一想,以宽厚之心去包容对方。 
宽容───是赠予自己最理想最厚重的礼物。 
'上一篇' 
诚信是最好的技巧

苏菁
诚信是最好的技巧 
诚信───背弃信义,没有诚信二字,在当今社会是无法真正立足的。 
当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很多时候都是只想占便宜、怕吃亏,所以遇事容易中途变卦,勾心斗角、“过河拆桥”的事屡屡发生;但谁都不是傻子,欺骗了别人一次,就很难再获得别人的信任了,所以往往是越精于算计的人到头来越容易吃亏。其实很多时候,吃亏是福,因为我们吃一点小亏,反而给人一种信任感,也就给别人一种安全感,这样我们的机会不就多啦!机会多了,口碑不也就自然有了;人际资源丰富了,办什么事会办不成? 
我想没有谁能比林肯更准确地诠释诚信的意义了,他说:“你可能在所有的时候愚弄某些人,也可能在某些时候愚弄所有的人,但你不可能在所有的时候愚弄所有的人。” 
华盛顿也说过类似的话:“诚实是最好的策略。” 
而我想说:诚信就是最好的技巧。 
大钊素质培训中心的一位学员向我感慨:现在的人都很聪明、很复杂,像您这么傻这么简单的人倒吃香了。 
其实世界本来就很简单,只因为人们以为世界复杂而以复杂之心对待,世界才从此真的变得复杂了。 
但无论如何,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块纯净的天空,那里面藏著一颗简单而纯洁的心灵。 
所以,哪怕我们周围的人们都要蛰人,我们也有足够的理由童稚般地笃信世界的善良,我们也有足够的理由不放弃爱,不放弃我们的美德,因为那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武器。 
'上一篇' 
演好我们的性别角色

苏菁
演好我们的性别角色 
生活是可以验证很多东西的。夫妻不一定就要相爱得不得了,家庭───我感觉是责任远远超过了爱情。 
离异对孩子的成长有影响,而整日争吵、夫妻间互相诋毁的家庭也会使孩子体验不到爱;一个不懂什么是爱的孩子,他的人生将是苍白的。 
没有一宗婚姻的主人公结婚时就想到要离婚,可是为什么一旦步入婚姻,我们就变得那么互不相让、吹毛求疵了呢? 
约翰·格雷的《婚姻是一所大学》给了我很大启示:许多人都认为,彼此相爱,就是彼此拥有,其实世界上没有任何人能拥有另一个人。 
两个成年人有各自独立的思维,有不同的经历和家庭背景,要想在各方面都完全一致是不可能的。 
如果认为拥有了配偶,就要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配偶身上,那就是对配偶的不尊重。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是一种分享,不同的关系只意味著分享的内容不同,程度不同。一对好的夫妻,除了分享家庭之中的各种义务、责任外,还能分享彼此的感情、快乐,分担彼此的忧愁,因而成为最好的朋友。 
但是再相爱的人,再成功的夫妻,都不可能完全拥有对方。这是一个想起来简单,但常被人们忽视的问题,也是许多人不愿意去面对的现实。 
如果认同了这一点,就不难做到摆正自我、配偶和家庭的关系。 
在我们的一些家庭中,很多妻子是总管,她们为了家和孩子呕心沥血,同时也限制著丈夫的自由,要求丈夫不断按自己的愿望改进,让他们不仅成为事业楷模而且成为模范丈夫。 
可结果往往恰恰相反,因为这样的男人就不能有自己的活动空间,就不能安排自己的聚会,就没有自己支配的钱,就不能实现自己的发展计划,这样的男人只会失去朋友、机会、进取心以及对妻子的爱。最终不是走向失败,就是离开使自己失去自由的女人。 
经过10多年和丈夫的感情磨合,我终于明白了,只有把自己照顾好了,自己的脾气得到了改善,才有能力与他人和谐相处。 
所以妻子应该把自己放在首位,在家庭中做任何事情前,需要先保证自己的身心得到足够的关照。 
爱自己,才能爱别人。我们有责任关爱自己身体的每一部分,我们应该愉快地接受我们的性别,因为性别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一部分,我们无权选择做男人还是做女人,但是我们有责任把自己的角色演好。悦纳现在的自己,不足之处仅仅是完善的一个契机。 
在保证自己的身心愉快后,才应该把丈夫放在仅次于自己而高于其他人的位置。说话办事,要把丈夫的感觉好恶考虑进去。 
如果我们把丈夫看得一钱不值,总拿别人的丈夫作比较,那么终有一天,丈夫的自信心就会在这种比较中被一点点地磨蚀掉。 
作为妻子的我们如果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坦然地向丈夫学习,丈夫自然而然就能理解我们女性的感受了,而不至于把我们的某些情绪视为莫名其妙。 
女人存在的意义不是为世界助长雄风而是向生活注入柔情。只有宽广的心胸才能让我们更快乐,只有学会欣赏自己的丈夫,尊重自己的丈夫,信任自己的丈夫,丈夫的潜能才能得以充分发挥。几乎所有的男人都愿为家庭付出更多的潜力,而关键是作为妻子的我们要让丈夫随时感觉到,他们的付出能使我们更加快乐。 
一个丈夫是不可能无缘无故离开欣赏自己并给自己带来快乐的妻子的。我曾经动不动就说为了孩子,你必须如何如何。这种强制性的语言,一时一地可能有效,但我最终发现,只有义务没有权利的丈夫,是不会主动负起责任来的,也不会眷恋这个家的。 
这个家如果没有了丈夫的地位,他不是消极抵抗,就是到外面找感觉去了。到时候再骂他道德败坏,一切都晚了。 
只有当自我和配偶得到保证,才能谈到孩子的成长。 
给孩子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是培养孩子良好性格的最重要途径。 
没有处理好夫妻关系,而口口声声说为了孩子如何如何牺牲自己的幸福,如何如何忍辱负重,那只能是本末倒置,在那样的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只能是在还债───还亏欠父母的债。即使以后有了表面上的成功,也难享有真正的快乐。 
只有在充满了爱与笑声的家庭氛围中长大的孩子,他的心灵才是舒展的,他的心境才是乐观的,他才会是一个懂得自爱且会爱别人的人。 
'上一篇' 
在婚姻的旗帜下宣誓

苏菁
在婚姻的旗帜下宣誓 
现在许多人崇尚性自由,还冠冕堂皇地称之为享受生活,体现人性。 
这不得不让我想起美国20世纪60年代成长起来的人们,他们经历了观念上的巨变,在体验和鼓吹了性解放之后,却终于在艾滋病的巨大阴影下宣誓忠于婚姻。 
他们付出了健康甚至是生命的代价之后,才完成了对传统的回归,才终于确认了已经存在的道德体系中的那一部分合理的禁忌。 
他们的成长历史成了美国人精神发展史上充满了惨痛教训的一页。 
既然美国人已经替全世界写完了这样的一页,难道我们还要重新用鲜活的生命去书写它吗? 
我们不能再莫名其妙地做母亲了 
我们不能再这样莫名其妙地恋爱、莫名其妙地结婚、莫名其妙地做母亲,然后又用我们这些莫名其妙的教育再莫名其妙地去对待下一代了。 
在婚姻中,爱情和金钱像两个翅膀,缺少一个都不能起飞,如果硬要它起飞的话,难免就会摔得头破血流。一脑门子幻想的爱情至上主义者和视钱如命的拜金主义者,都不可能获得幸福的婚姻。 
这年头的男人恋了爱想换女朋友,结了婚想外遇,女人想找个合适的人嫁掉还真不容易。所以恋爱的时候,务必把我们的眼睛擦亮。满足两人的欲望,那是情爱,是情欲,爱情是要以婚姻的形式固定下来的,是要对社会对未来负责任的,爱情是基础,但能否承担起一个家庭的责任更是择偶的关键。 
女性是很追求安全感、稳定感和信任感的。有人倡导婚前性行为,我们不用道德来评判它,只想问选择这种方式的女子一句:你自己承受得了吗? 
作为女人,面对巨大的文化压力和现实处境,如果你能承受,那它只是一个选择而已;如果不能承受,那就要有更长远的考虑。 
'上一篇' 
不能再等了

苏菁
不能再等了 
麦当劳公司创办人克罗克先生谈及维持长久成功的秘诀时说过:你若青涩,便还能成长;你若熟透,便将腐烂。请记住,只要你肯学,就能不断成长。是成长的机会,还是腐烂的开始,全由你自己决定。 
从鲁迅先生提出“救救孩子”时起,已经过去大半个世纪了,难道我们还要一直袖手旁观无动于衷地等下去吗?人世间的事情没有一件绝对完美或接近完美,如果要等所有的条件都具备以后才去做,那只能永远等待下去。 
不能再等了,从改变我们自己做起吧,从改变现在做起吧,这是家庭这是社会赋予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 
'上一篇' 
其实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