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生活要懂点博弈学 作 者: 王宇 >

第22部分

生活要懂点博弈学 作 者: 王宇-第22部分

小说: 生活要懂点博弈学 作 者: 王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赢得却很少,久而久之就有可能倾家荡产,风险无限大。 

所以,赌博不可能会发财,但是,由于个人的冒险本性和总希望有意外惊喜的本性,赌博可以作为个人的一种娱乐。如果将赌博作为一种发财的方法,就有可能嗜赌成瘾、贪婪、侥幸,如果带着一夜暴发的贪心进行赌博,那么在这场博弈中也就是最差的策略。


为什么要“把最胖的那个丢出去”?(1)


有人说,人并不需要熄灭别人的灯光以使自己更明亮。然而,在博弈场上,面对囚徒困境,却时时陷入两难的境地,当自己与他人、与集体或者与其他之间的利益产生分歧的时候,你会选择牺牲谁的利益?没错!大多数人都会毫不犹豫地熄灭别人的光芒来照亮自己,这不仅仅是验证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自私论,也是人最原始的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 

有这么一个包含博弈论道理的故事:有两个平时玩的比较好的同学相约去深山老林里玩,但途中却遇到了一只熊。当然,他们内心也都充满着恐惧,都感到十分害怕,这个时候,只见同学A迅速弯腰系鞋带,准备马上逃跑,同学B看见了,就鄙视他说:“你怎么能跑得过熊?” 

然而,同学A却很平静回答说:“我不一定要跑过熊,只要能跑得过你,那么我就不用担心了。”一语惊醒梦中人,同学B顿时就明白过来了,于是他就开始犹豫着自己的到底要怎么抉择。不论同学A和同学B怎样选择,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如果同学A比同学B跑的快,那么同学B被吃,同学A生还。 

如果同学A比同学B跑的慢,那么同学A被吃,同学B生还。 

如果同学A不跑,则必定被吃,那么同学B则生还。 

用表格显示如下 

同学A跑的快同学A跑的慢 

同学B跑的快跑慢或不跑的一方被吃B生还,A被吃 

同学B跑的慢A生还,B被吃跑慢或不跑的一方被吃 

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这种生死攸关的紧急时刻,每一个人都会第一时间考虑到自己的利益。而不论是同学A还是同学B在这种情况之下,都得选择跑,否则死路一条。并且选择跑也符合博弈论的观点:让自己得到的利益最大化。那么A和B最终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 

我们假定同学A和同学B都没有跑,那么他们有可能会同时被吃,但这并不符合博弈中的纳什均衡论,更何况自私是人的本性,在遇到紧急关头,每一个人都会先考虑到自己的利益是否受损,在这种生死攸关的时刻,同学A和同学B谁也不跑并不现实,因为双方谁也不可能获得利益。只要不是傻瓜,都会选择跑。 

另外两种情况就是,同学A比同学B跑的快,那么同学A就会有一半的生还机会,而B则会被吃,反之B则会有一半的生还机会,A则会被吃。 

众所周知,背叛是“囚徒定律”里的基本精神,不管同学A和同学B最后做出怎样的策略选择,对同学的背叛都能够让自己获得收益,因此,在生死关头,他们必然要选择这一道路,那就是马上跑,且还得比另一方跑的快,否则还是死路一条。同学A和同学B的选择双方都跑,其实更符合纳什均衡论。 

其实,博弈中的道理是相通的,生活中的博弈无处不在。话说有这么两个科学家,他们在同一个热气球上,一个是比较瘦的原子专家,他有能力防止全球性的原子战争,使地球免于遭受灭亡的绝境。另外一个则是比较胖的粮食专家,他能在不毛之地运用专业知识成功地种植谷物,使几千万人脱离因饥荒而亡的命运。此刻热气球即将坠毁,必须丢出一个人以减轻载重,以保持另外一个人的生还。 

此时必须做出选择,既然热气球马上要坠毁了,是因为重量的问题,那么最胖的那个科学家就必定得丢下去了,因为这样选择是最安全的,不论选择瘦的科学家,还是胖的科学家,不能变的是热气球要坠毁了,因此,为了能让安全的那个人的利益得到最大化,就必须舍弃体重较重的那一个。 

其实,这个故事中就包含了一个摆脱“囚徒困境”的策略,即淘汰最差者的原则。这就告诫人们当你处于囚徒困境的时候,如果没有什么十全十美的好办法能让自己既从困境逃脱、又能获得利益,就只能尽最大努力使自己不受侵害,尽量减少减轻自己的伤害。


为什么DVD格式各地区不同,而CD格式却到处都一样?(1)


对于影视产品,留心想想就会发现,日常生活中我们所接触的大多为CD与DVD格式。可是令人疑惑的是,DVD格式在很多地区都不相同,而CD的格式不论到哪里都一样。这又是为什么呢?通过下面的例子可以分析一二。 

有两个法国人,他们在拜访美国的朋友时带了一份特别的礼物——在巴黎买的一张精装版的DVD。可是到了朋友家里才发现,这张DVD根本无法在美国的播放机里使用。同样的,如果他们在美国买一张DVD,到了法国也将无法播放。这种情况CD就从来不会出现。不论在哪里,只要是在地球上,不论从哪买、到哪播都是没有问题的。这就是CD与DVD两个厂商所采用的不同生产和销售方案,DVD采用了多格式的方案,而CD厂商却没有。那么,如果两者互换一下会怎样?或者皆同于一种方案会如何呢? 

如果双方都改变自己原本的方案,就会损害到各自的销售利益,甚至会更严重。 

如果单方改变方案的话,改方案的一方就会受到损益。 

如果双方都不变,那么,双方会正常赢利,努力后可能会有更大的发展。 

DVD厂商采取它的这种生产方案,还考虑到电影制片厂向大众市场投放的两种产品,即电影院上映的电影和DVD碟片,而音乐公司只有一种,那就是CD。三种产品都是为了额外消费者提供的服务边际成本降到最低。电影院的放映常常会有多余的空座。而且制作好的CD或DVD者所花费的成本也就一张几分钱,而一张电影票却要40美元。从消费者的角度看,如何选择才是最划算的?对厂商来说,何种方案又是最佳方案呢?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由于DVD一般会在电影院上映数月后发行。所以,消费者中就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宁愿等几个月,花3美元去租张碟看,或是多花几美元去买张DVD碟来看,也不要花40美元去看一场电影;另一种是,实在等不及,花40美元去享受电影院看电影的乐趣。 

如果厂商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就会发现,如果DVD的发行与电影院放映同步的话,原本利润就低的DVD会热销,但真正大利润的电影票销量会大减。有时还可能会出现零售出的情况。试想,一张DVD,一张电影票,一个3美元,一个40美元,看到的是同样的内容,那么消费者当然会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那么利益受到影响的就会是DVD厂商。所以厂商就要针以此信息,在几个主要的国际市场错开电影的首映日。同样一部电影,可能美洲是6月,欧洲是4月,亚洲是1月。但如果DVD的格式都一样,一个地方发行,就等于全世界的发行,那么其他地区就会在电影院放映前看到电影,省下较高的电影费用。为了避免此类情况发生,所以才采用了不同国家,DVD格式不同的方案。 

每个商家都希望顾客尽量多的购买自己的产品,CD厂商也一样。错开CD发行与唱片巡回演唱会的日期,可以双方获利。然而电影厂商可以从电影票和DVD的销售中共获利,而唱片公司却只能从CD中获利。因为演员乐队的演出,售票所得的钱直接进入表演者的口袋,唱片公司完全无利可图。如果CD的格式多样化只会进一步影响到唱片公司的直接赢利,因此,CD的自由国际化也就是唱片公司的最佳选择。 

企业的发展方针并不能靠随波逐流,因为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特点及优劣势,每个国家、地区以及世界个人都存在着不同的境况。不同地区,不同情况下,利益只有在最佳方案中才能得到最大化。


为什么“零和博弈”中两个人的得益之和为零?(1)


零和博弈又称“零和游戏”,是博弈论的一个概念,属非合作博弈,指参与博弈的各方,在严格竞争下,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博弈各方的收益和损失相加总和永远为“零”。双方不存在合作的可能。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和诸葛亮之间的华容道博弈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在赤壁大战中,孙权和刘备联合破曹,曹军大败。曹操引兵而逃。经过一路厮杀,来到一处,军士报:前方有两条道路,请问丞相走哪条路?曹操问:哪条路近?军士说:大路稍平,却远50余里。小路投华容道,却近50多里。曹操令人上山观望,回报:小路山边有数处狼烟,大路并无动静。曹操叫走华容道。诸将问:烽烟起处必有军马,何故反走这条路?曹操说:岂不闻兵书有云:“实则虚之,虚则实之”。诸葛亮多谋,故使人于山僻放烟,使我军不敢从这条路走,他却伏兵于大路等着。吾已料定,偏不中他的计。诸将皆曰:丞相妙算,人不可及。曹兵遂走华容道。但关羽依着诸葛亮的妙计在华容道等着曹操,于是关羽上演了一场“只为当初恩义重,放开金锁走蛟龙”的“捉放曹”的义举。逃过华容道大难,但曹操人马也仅仅只剩27骑! 

在曹操与诸葛亮之间的华容道博弈中,曹操的策略是在走华容道还是走大路之间进行选择,而诸葛亮派关羽埋伏时,要在埋伏于大路还是埋伏于通往华容道的小路之间进行选择。 

华容道博弈: 

曹操:选择华容道(被捉,逃脱);选择大路(被捉,逃脱)。 

诸葛亮:选择华容道(捉住曹操,白等);选择大路(捉住曹操,白等)。 

用表格显示如下 

曹操选择华容道曹操选择大路 

诸葛亮选择华容道曹操被捉曹操逃脱,诸葛亮白等 

诸葛亮选择大路曹操逃脱,诸葛亮白等曹操被捉 

这个博弈如同猜硬币的游戏,是一“零和博弈”。所谓“零和博弈”是指双方的得益之和为一常数零,一方所得增加,另一方所得便减少。而“变和博弈”是指博弈双方的所得之和为一变数,它没有纳什均衡点。双方对各种策略下的博弈支付是知道的——大路和华容道,但双方无法知道对方的策略选择,而只能进行猜测。曹操要选择走诸葛亮的军队不在的路,这是他想要的最优的结果;而诸葛亮的最优结果是埋伏在曹操要走的道路上,将他捉住。 

诸葛亮制造埋伏在大路的假象,实则派关羽埋伏在小路。这里关键是谁能真正猜到对方的策略,谁就是赢家。诸葛亮胜曹操一筹。这个博弈不存在纯策略纳什均衡点。博弈结果是:曹操选择了走华容道,结果被抓;关羽在华容道守候,抓住了曹操。 

由此可见:纯策略是参与者一次性选取的,并且坚持他选取的策略;而混合策略是参与者在各种备选策略中采取随机选取的。在博弈中,参与者可以改变他的策略,而使得他的策略选取满足一定的概率。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事实也都证明了这一点,比如在博弈中,“每个参与者是理性的”,这是每个人都知道的。为什么?因为这是博弈前提——当然这也是我们的假定。在具体博弈中,参与者知道对方是理性的,同时也知道自己是理性的。 

对博弈来说,“参与者是理性的”是起码的要求。对于像囚徒困境这样的博弈,双方的不同策略下的支付也是双方共知的;曹操和诸葛亮在华容道上的博弈双方的策略下的支付也正是双方共知的。 

“零和博弈”也是博弈学中的一种均衡理论。 

对于博弈来说,肯定存在着某些大家共知的东西,而均衡的产生也正是依赖于这些共知的条件,只是不同博弈的共知条件是不相同的。 

但是,在博弈中,大家共知的不是参与者知道的唯一内容。也就是说,对参与者来说,存在着只有自己知道而别人不知道的内容。即:有些事实是藏在人的心里的。 

这里有两种情况,一是有些事实,博弈双方知道,但不知道对方知道不知道,当然也不知道对方是否知道自己知道不知道。这时便形成了均衡。 

第二种情况是,有些事实只有博弈的一方知道,而另外一方不知道,即一方拥有的事实多一些,而另外一方拥有的事实少一些。


为什么人们都提倡不要活在“暗恋”里?(1)


为什么我爱的人不爱我,爱我的人我却不爱? 

为什么明知他(她)在说谎,还要选择相信呢? 

经典博弈介绍○之:智猪博弈 

“智猪博弈”是一个非常有名的例子,对于正在处于弱势的一方来说,假如他们采纳小猪的方法,那么就可以在与大机构的博弈中分得一杯羹。 

猪圈里面分别有一头大猪和一头小猪,猪圈的一边还有一个踏板,这两头猪要想吃到食物,就必须去踩一下踏板,那么在远离踏板的另一边的投食口就会落下少量的食物。假如有一头猪去踩踏板,另一头猪就有机会抢先吃到另一边落下的食物。当小猪踩下踏板的时候,大猪会在小猪跑到食槽之前吃光所有的食物;而当大猪踩了踏板以后,小猪也同样会抢在大猪的前面去先吃食物,但小猪吃的比较慢,当大猪赶来时还能吃到一些残羹。 

慢慢地,大猪和小猪就会各自采用不同的策略。当大猪为一点残羹不厌其烦地奔波于踏板和食槽间时,小猪的选择是“搭便车”,也就是舒舒服服地等在食槽边。因为小猪踩踏板将一无所获,不踩踏板反而有可能吃上食物。 

“智猪博弈”给人们的启迪是:当主力“不踩踏板”时,那么你就不要主动去“踩”,否则“踩”了也是白“踩”,说不定还会受到一些损害。 

暗恋是指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心存爱意或好感,但由于种种原因,这种爱没办法说出口,就造成了暗恋这种情况。暗恋的原因有很多,但不外乎于胆小﹑其中一方或双方已有伴侣等等。通常情况下,暗恋是一种没有回报的爱,甚至没有被要求付出。暗恋的现象出现于广泛的年龄层,不论是青年、少年、中年还是老年,都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