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心灵的力量之类物质世界 >

第11部分

心灵的力量之类物质世界-第11部分

小说: 心灵的力量之类物质世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一个影响深远并令人类拥有一个全新审视自身个性价值的观点,这一观点的应用范畴几乎涵盖了今天人类所有的创造性活动,并令这种创造性获得了越来越正面的价值评价。创造力所带来的差异化随着人类的宽容使我们的生活与思想更加丰富,这是一个令人欣喜的进步。
2000年,现代生物基因技术终于在全球多个国家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下获得了惊人的成果:人类成功破译了自身生命的基因图谱。由此,人类作为自然生命中的一个重要种属获得了组成生命基础的基因密码的解析,而这仅仅还只是人类揭开自身奥秘的一个开端。通过对基因碱基对的对比分析,科学家更进一步地发现,人类所有成员的基因密码的相同率高达99。8%,差异率只有0。02%!我们所看到的每一个人所存在的个性的差异奥秘,均由那个小小的0。02%的基因碱基对的秘密构成!基因研究还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事实:人类的基因碱基对与一只苍蝇相比只有40多的数量差异,这种差异在人与另一令人类厌恶的老鼠之间则显得更小。一个并非玩笑的结论是:人类假若稍不留神便有可能成为鼠辈!另一个角度来看,从基因的个别变异和基因突变现象上,我们似乎可以解释人类为什么偶然会有先天愚儿或是脏器残缺以及怪胎诞生的原因。

个性——人类类物质的本体基因(3)

我们刚才通过生命基因科学的发现来揭示了人类个性存在的证据。然而,基因科学似乎尚未对导致个性形成的那个0。02%进行更为准确的诠释,这一细微比例的差异是如何形成的呢?
我们发现,人类在面对共同的文化、情感和诸多相关事物时都会呈现出方向一致的认同与理解,我们将此称之为人类的共同心理。同时我们还发现,即便是肤色不一或是语言与文化背景的较大差异也未成为人类之间相互沟通与理解的阻隔。今天,全球化正成为一股潮流席卷人类并成为这个时代文化、经济与政治三大社会领域的价值共识,这些迹象与事实表明了人类基因密码99。8%高度相同的规律,这一规律同样有效作用于苍蝇和老鼠。将这一原理提升到哲学层次来看时,我们有可能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所有地球生命都是平等而且是机会均等的一个更大族群,人类与苍蝇和老鼠相隔并不遥远,而且是完全意义上的地球生命的同类,它们之间所存在的区别仅仅只是地球生命体的不同“个性”而已。这一推论可以解释为什么人类与苍蝇和老鼠的关系是如此之近——尽管它们之间互相厌恶到了极点,事实却是这三者似乎谁也不能奈何得了谁。同样地,将这种共生关系应用到人类自身时我们也会发现,人类中的真善美与假丑恶以及天使与魔鬼一样将获得同生共长而无法由一方消灭掉对方。
这样,我们看到了自然宇宙在地球上所展现的生命共生圈的这一客观规则。在这一规则之下人类并无任何骄傲或是与众不同的优越感,本质上,人类仅仅只是“地球生命”中的其中一种“个性存在”。这种“个性存在”既可以独立地区分出“人类”的概念,同时更可以归属为地球生命共生种属的相同一分子。这一规则现象与人类社会中“个性”这种异化的存在往往被另一部分人称之为不同于他们的“某一种人”的道理相同。这里的“某一种人”的概念并不是在实质上区别于其它人类而是指在个性上异于另外一类的个性而已。
讨论到这里我们会发现,人类原来是一个生命的整体,所谓的个性恰恰是这一“整体生命”的不同状态的呈现而已。人类是一个人,或者说,人类是一个同出一源的由众多个性体所构成的生命整体。这不禁令我想起《圣经》中耶和华以尘土依照他的样子造出亚当再用他的肋骨造出夏娃的创世纪的故事来。
或许正是因为此,我们才得已真正明白人类生命的秘密,也才能真正懂得人间应有的普爱,同时也懂得了这种爱是必定要爱地球上和宇宙间所有的生命。耶和华所宣讲的爱与宽容的伟大道理,便是由此而来的吧——因为人类便是他自己,因为万物的生命便是这一个!
这种对个性的解析大概只是人类的第一次吧,我想。个性,这种神奇的东西使我们每一个人由此拥有了让人类各个分子之间做出相互识别的基本标志。这种标志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使人类的每一分子都能够获得自然宇宙的慷慨施予和营养,同时也使个体拥有了一种必须存在以及需要被保护的理由——我相信这也是民主与平等思想的本源所在。这种由个性个体所组织起的人类生命群体的自然法则如同科学对于物质世界的构成研究所得出的结论一样:一个物质整体均由每一个细小的粒子所构成,也正是因为这种不可或少的基本粒子才有了最终形成一个客观物质器件的整体形态的可能。反过来,除掉任何一个粒子结构都将导致器件外在形态的变化。这一规则同样表现在微观物理学的领域中:原子与电子以及原子核中的中子与质子也同属这样的一个客观组织体,一个没有电子的原子或是没有质子的原子核都只会是物质世界中一个不可成立的解。
然而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将表明:个性这一由基因碱基对的微妙差异所起的作用并非仅仅是为了形成人类个体的差异化,我认为个性的出现还拥有一个更为重要的使命。我在这里称之为使命毫不为过,因为个性的诞生与存在所潜藏的能量恰恰是自然宇宙造就万物的根本秘密之一。这一论证十分类似于建筑中的梁、柱、砖等不同的物料,它们同属一幢房屋的共同一分子却有着如此之大的区别,其目的并不是简单地使它们彼此作出区分而是使房屋能够建立得起来!假定人类个性亦同此理,那么我们似乎可以论证出耶和华造就生命万物的用意并非是仅仅对于人类有所青睐,而是在于耶和华自己所意欲创造出一个属于他的房子抑或其它意义上的生命态的原创动机。我在这里以耶和华来形容这个宏伟宇宙的智慧创造力量将比泛泛描述会更加形象一些。因此,可以这样来认为:个性的出现恰是自然宇宙在更广空间里建造一个宇宙智慧生命大厦的材料,并由每一个不同的个性来承担建造这幢宇宙生命大厦的不同的使命。将这一宇宙生命大厦的模型进一步微缩到人类这一族群,我们会想到一根大厦顶梁柱的比喻——我们的每一个人类个体以其不同的个性而成为这一根梁柱中组织纤维的一分子。再进一步微缩到人类个体本身的形态,我们亦可以体会并理解到正是由身体中各个不同的脏器与骨骼来共同组成我们的完整生命体。

个性——人类类物质的本体基因(4)

这是一番艰深而奇诡的论述,在我们讨论至此的时候,希望不至于有太多的歧义产生。通过这样的引证与论述,我们或许会对人类个性的存在意义产生更深的理解。
从这一意义来理解,个性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所起到的作用便是承担组成宇宙复杂生命系统的个体使命,就人类社会而言,个性所起的亦是相同的作用。另一方面,个性的诞生还拥有着相当一部分人择的因素,当生命类物质世界的部分被人文的种子所启发之后,人择的力量亦影响了个性的发育与生长,同时还有可能在自然个性赋予之后通过人择的力量而改变个性发育的方向。也就是说,个性在最初是处于一种混沌的、先天的状态,充满着不确定性,当受到生命诞生之际的内在基因编码以及外在人择力量的干预下,个性才有了一个基本方向性的确定。这与一棵大树只有经过选择才最后成为大梁的原理类似:树具备了梁的基质,然而必须通过选择才能成为梁。这一初始选择的过程很短,主要集中的生命孕育和诞生的初期,而个性基因形成之后的个性类物质响应能量对于最初的外来影响是极其敏感而且有效的,所以最早介入到个性雏形中的人择力量完全有可能对个性基因编码施以改变的影响(尽管这一猜测未能被现今的科学研究所证明),在这里可以用一个人由幼年到少年直至中年和晚年的身体外形与面貌的变化来证明。外在的力量拥有着对于内在基因的变迁和变异的影响力,而人类对于儿童的启蒙教育亦从另一方面提供了佐证。
我们刚刚论述了人类个性的原初的自然赋予以及人择与后天的影响对于个性的塑造力量。这样的结论应该较为符合人类自身的辩证思想。
在这里我还想表明一个观点:尽管个性以及个性意识对于我们人类许多成员而言的意义并不是很大,甚至大多数人都会一致认为过强的个性有可能成为人际现实交往中的障碍。然而,在人类所意识到个性的种种不适之外,个性作为自然塑造生命宇宙以及人类社会系统的材料而有着崇高的使命性意义,这是所我坚持并特别强调的,也是个性价值的所在。
在人类历史上,对于君王和天子这样的九五至尊往往都会通过“天意所授”的概念来予以天下不贰的地位确认。在中国,这样的人物统统被尊称为“天子”。更多的时候,我们对于一些拥有超强悟性和超凡能力的人类优异分子都冠之以“天才”或“天赋”来称呼。事实上,它们恰恰可以证明个性这一特殊成份在承担自然使命中所发挥出的奇妙作用——即每一个成熟的个性生命体都肩负着组合这个自然生命宇宙世界各自不同的使命,由这一意义上讲,每一生命的个体也就拥有了非凡之处。不同的个性即寓示着不同的责任,尽管这种个性有可能仍在持续的变迁之中。
反过来,执著坚持一种自我认可意义的个性往往有可能使一个人获得生命价值的最大发挥——因为个性越确定则自然宇宙给予的使命也就越明确,生命所获得这一使命价值发挥的条件也就越充分。
这种有关“个性使命”与我们传统之中有关“命运”的概念有着客观上的一致性但也存在着理论理解上的不同。“命运”是人类对于不可预知却干预人类生命的力量的一种特定称呼,这种力量确实存在又不可捉摸。我确信这种“命运”恰恰是自然宇宙对人类个体施以“个性使命”的影响所致。
在这里我必须确立一个重要的前提:我们研究“个性”这一人类特有素质作用的原理是始于人类类物质的理论而非对于神学和天命学的承袭与依赖,也不存在于概念上的偷换。不能回避的,“个性”与这些传统意义上的概念将有某些相似的地方是:我认为神学与天命思想在某一种意义上亦是人类对于类物质世界存在的另外一种诠释。正因为如此,所以天命论才会显得与“个性使命”这一结论有着如此的相近。
“个性使命”使我们在面对天命思想时拥有了一个坚定而不犹豫的强大心理暗示,即人类以“个性使命”中的类物质的力量是可以改变所谓“天命”的独断安排的。当我们认知了类物质这一力量时,我们改变的不仅仅是自身,还有可能使命运本身发生改变。

个性——人类类物质的本体基因(5)

总括来看,个性之于人类,一如由个体生命组合而成的人类社会这一系统中的基本粒子——这一点上类似于量子力学的原理。将这一观点放在自然宇宙中,则人类可以形容为整体宇宙生命大系统构成中同样所需的基本要素。而同时,个性也是构成人类类物质世界的要素之一。因此,个性也可以被理解为类物质在人类有形生命中的形态体现。
在自然宇宙的无穷奥秘之中,涉及人类的几个根本问题就是:宇宙从何而来?宇宙将如何演变?谁把握宇宙以及人类的命运?这些巨大的命题从根源上牵扯着人类最深处的神经。
浩渺宇宙里,亿万星辰中,一只小小地球之上的人类如同一只蚂蚁在无垠之中识别并确认自己的身份以及生命的未来方向。这种探索和思考的结果就像圆周率后的小数点一样,是一个无穷无尽的未知数码,以致让我们无法发现这中间任何可供我们总结的规律性价值,唯一可证的就是无限延伸与变化本身。或许这就是自然宇宙对于人类命运的一个设计?
对这种不可穷尽与不可预知的探索结论来一番反思,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有这样的一个盲区,即是人类的这种探索更多地只是局限在客观物质世界的有形概念中而从未进入过一个更为重要的类物质世界。这就如同中世纪前因为教会在天文学上的蒙昧与刻意封闭而使人类无法获取宇宙真知的结果一样,人类所坚信的地心学差不多延续了整整二千年!
换一个思维角度,我们或者有另外的一个结论:这种如同圆周率小数点无限延伸的答案本身就是答案。一方面每一个出现的数无论奇偶,都是组成这一圆周率系统的个性基本粒子之一,并且每一个数都有着其特定的使命作用,即没有它的存在即没有后面尾数的存在,个性以及生命个体的意义便在于这种在系统中承前启后的使命中。另一方面,无限延伸和丰富的数字链象征着自然宇宙本身的规则,这一规则的A是每一个发现的数都是固定数,这一规则的B则是可以不断发现出新的数并形成无限延伸的数链。它们共同表明出宇宙“不变的就是变”这一根本原则,同时也表明出变化无极所传递出的宇宙永恒的意义——正是由于这种无限的变化才构成了宇宙生命的永恒。
我们应该这样来理解:在宇宙的生命演变史中,不变是被拒绝的。而进一步,正由于变化的无极性,人类也才拥有了其存在的价值。在这一意义上,一个人类个体生命的意义与宇宙生命的意义在本质上并无差异。
这种无极的意义对于人类而言,有怎样的意义呢?因为无极而将拥有更进一步的进化,因为无极而将永不停止,因为无极而拥有了完全的可塑和再塑的可能性!看来,人类是没有理由来拒绝自己的成长和变化了。
亚马,当你看到这里并明白这一结论时,你应该有所醒悟:要么主动并积极地求得变化和进化,要么等待变化。总之一切将变化,唯一的区别是,主动的变化将使生命获得最大的解放而被动变化则将被自然淘汰。请你相信,这种主动变化将来自于一个人对于“个性使命”的认知。
这里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