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心灵的力量之类物质世界 >

第15部分

心灵的力量之类物质世界-第15部分

小说: 心灵的力量之类物质世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生命的体验。这对你更多地认识并理解自己的内在世界将有许多意想不到的帮助。生活的格局决定事业的格局,而事业的格局更是意识和人生信念所引导的结果。
知识对于观念格局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里的知识有着两重含义,其一是后天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人类经验与已知的世界规则,其二则是知性的能力,也就是我所一直强调的对类物质世界的感悟力。在整个人类知识结构中,我更趋向于对知性的开发。不要成为一只书虫,那只会产生对知识的误解,而不断尝试过一种知性生活,触及并发动心灵的悟性,会获得身心俱悦的惬意。
这几天在上海和大连,我一直都与石头在一起,他给予我的启发和帮助很大,可以说是我长期以来一直渴望获得的一个老师和思想对话者。他便是一位追求知性的职业生活者,当未来你长大,应多向他讨教,建议你将你的问题和想法多与他交流,我相信你会听到一些很好的建议。
知性是人生的能量。为了避免概念可能出现过多和重复错杂而导致这些信件产生一些误导,我更愿意将理念、观念、意识力、Idea、意志、信仰等意识形态领域中不同称谓的概念归结为“知性”这
一字眼,并最后以类物质的宇宙精神来作为统一的最高集合。在这封信中,我将会谈到一个可以与数学模型相关的类物质能量的计算方式,也是一个关于知性力量的计算方式,我希望能通过这一计算方式使我们能够尝试在类物质世界中获得进一步科学的解。
我将人类在类物质世界中所具备的知性能量称之为Idea…power。这是不久以前我和我的同事们在广告行业领域中所使用的一个行业理论概念,事实上它与我在这里所要诠释的内容并无根本区别。唯一不同的是,在这里我将这一概念延扩到了整个类物质世界,自然宇宙本身的事实亦是如此。

类物质能量的值(2)

在上一封信中,我已对观念驱动力进行了一些讨论,其结论就是:人类的一切活动和成就皆是意识形态和观念驱导下的产物,观念指导一切。而更进一步,观念能量的法则也是宇宙精神的法则,自然宇宙是人类观念能量之源,同时也是巨大的一个知性头脑——这种知性属于客观世界并符合自然宇宙的法则。它并不是用来证明人类思想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这一结论,而是告知我们知性这一概念是源自于知性能量的自然客观的存在以及人类对于这一能量的开发之比,我相信这是一个可以由现代科学预见并证实的客观事实。
所以,我将IP值作为人类可验证的知性能量(观念能量)的符号和标准来提出,并对这一符号进行一些实例的举证与分析,以求得这一数值在科学模型中的解。
今天是2002年11月7日。继昨天的工作之后,我还得在大连逗留一天,等待客户方面对于广告合作项目的最后决定。我在早上九点时醒来,房间里的气温偏暖,窗外晴朗明丽,这是一个极佳的北方冬日的早晨。从我所下榻房间的大玻璃窗望出去,外面是一片错落的建筑,阳光由我所在的角度洒向它们,使那些建筑变得明亮。我观察到天空里是一排犹如白色裙幅的团花禳边,在高高的蓝色天幕背景中渐渐地融化去直至消失。阳光下的那些房子中,最大的是一个圆盘似的建筑,像是一个室内体育馆,里面有一个很大的看台。它的周围有许多紫色的瓦块屋顶、米色的墙与白色的窗框,在这些楼群和瓦背之间,伸出一些暗红和苍绿的树,就像是自然在这座城市之中的小心遗留。我从这里看到了人类的创造性以及过于自信的某种情结。远远的城廓之外,是北方特有的露出坚硬石迹的山脉。这些描述让我想起很久之前开始学写小说时的那种冲动感以及读过的许多小说,那些令人难忘的白描和作家们各自不同的风格——这种风格与其说是一些文字的形容更不如说是作家们本身的个性流露以及他们头脑中的意识形态。我相信世界对于每一个不同的人都是不一样的,而我自己,则更喜欢那种明亮的描述、阔大的笔触以及无限的想象力。从这一点说,俄罗斯文学给我的影响一直很深,它留给我似乎是这样的一幅画面:一个伫立于原野之上的自然之子在广阔天空下的沉思。这种沉思是别样的宁静,也怀着一种人性的深邃。这种心态影响了我的人生,同时也使我乐于将构思小说的方式运用到我后来的所有经历之中。这种漫无目的的思绪不禁勾起了我心中很久以来的愿望,我一直想着我该在什么时候再写起我的小说,我想应该在这几封信件之后吧。这之后我将把我走过的城市以及经历的故事和想象中的情绪都写出来——这是一个不坏的计划。我冲了一个热水澡,著一身轻装,开始在窗边的几台上继续写这封信。
IP值,人类知性与观念的能量值,也就是由类物质世界中所获取的力量,我相信是可以如同万有引力一样被证明并求证出来。我知道这是对传统观念以及科学的一个挑战,这种挑战有些疯狂,同时也存在着一个令人类普遍感兴趣的地方,这个兴趣点就在于:你居然可以将思想的力量计算出来?
而现在,这并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从事这一工作的趣味性并无什么荒谬之外,因为人类拥有知性的思想和意识,同时在所有的行为活动中接受着它的驱导,因此知性的力量是显而易见的。
人类对于自然物质世界和自身行为所具有的能量已经作出了种种的测量和确定,并将它们分别以重量、力、马力等等予以数值的确认。甚至,一些介乎于行为和客观事件之间的某些社会组织行为的能量也被列入了测量的范畴,它们是购买力、股票指数以及企业组织和国家组织的核心能力与竞争发展指标等等。事实上,这一系列对人类社会行为产生的边际性能量所进行的种种科学测量与研究已经表明,人类开始接近到了类物质世界能量统筹计算的领域。

类物质能量的值(3)

我在这里所要做的,仅仅只是将这种研究再向前推进一步,任何一个对于人类精神与知性世界有兴趣的人都可以来尝试这一努力。
面对人类的精神世界中的能量,刚开始的时候我的确不知道应该使用何种方法,来对这一类物质世界存在的能量予以事实性的测量。我相信这是一个巨大的人类困惑与知性的悬疑——我们知道并感受到知性所拥有的能量却不能科学地测量到它。
随着人类科学界理论物理学向基本粒子领域的深入(它一直在朝着一个GUT物理理论大统一的方向努力——然而它仍旧局限在一个由可见物质世界向一个更为微观物质世界的延伸)。我相信不久之后这些科学家们会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神奇事实:当他们将求证的目光不断投向无限细分的基本粒子与更小的夸克的世界时,所有可见物质世界原来是一种虚空的存在,而且就在这种虚空之中拥有着构建物质世界的全部能量和极高智慧!这一结论将和我在类物质理论上达成某种意义上的契合。
展开来看,中国气功学在很大程度上对这一领域所存在的能量提出了一个关于“气场”的概念,这是一个对于虚空所存在能量的概念描述。然而它所描述的仅仅只是概念而已,目前还没有人能够对这样的一个“气场”作出定量的解析,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它也就难以使人类自己对它的存在产生必然的信赖。另一方面,宗教神学界干脆将这种力量留给了上帝和冥灵的世界,这使人类在很长一个时期中只能以一种妄测的态度来面对主宰自己命运的力量。我们看到,自然宇宙的精神力量一直在主导着人类的心灵,然而人类却无法获得这种力量来源的真正的解!看到这里,你将相信这场挑战的所在以及人类挑战这一知性极限的趣味所在:由一个物质世界进入到类物质世界并去获得它的能量和作出对这种能量的测量,这会像你看《星战前传》一样够足剌激!
事实上,人类历史上许多哲学家和科学家们都早已不约而同地深入过这个充满刺激的领域了。
美国的伟大诗人惠特曼就在他的《草叶集》里这样描述并歌颂过这种力量:每一事物的存在,都不可能是因为它自己,我说整个地球,以及天上的星星,都是由于信仰的缘故。
我自己是一切看得见和看不见的东西的聚合体,是河川向往的神秘的海洋,物质的先知的精神,它的光芒将我环抱,生命,一致,现在确切地在我们所不知道的空中依偎在我们身旁。
我相信人类每一个优异的分子都在心灵深处感知到了这一来自于知性的力量,同时将它归结为事物之外的另一伟大力量。惠特曼将这一力量喻为“信仰”,而我更乐意将它称作宇宙精神。
将这一宇宙精神的力量通过人类已有的知识计算出来,只能说是一种虚妄之念,然而尽管如此,我仍将作出对这一虚妄之想的努力。我在检查一切我所知的计算方法时发现,我无法使用现有的物理定律与公式来做这场试验。同时,我也相信人类在心灵探索的历史中所留下的诸多宝藏,以及人类在客观物质世界中的诸多发现,将有助于我们去探索类物质世界,比如数学的深奥与哲学的精美。而另外,我有一种强烈的直感,即这个诞生我们人类的类物质世界早就在等候着我的进入——因为它宽怀而且智慧,因为它诲人不倦并时时启发着我们的心灵和知性。从更广层面上来说,那种认为宇宙精神的不可侵犯性,实际上是人类在认知类物质能量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倾向性的某种意识资产的保护,而非自然宇宙法则的真谛。我相信即便是上帝,也会将它的爱播洒所有的人类万物,而非宗教人士们所描述的耶和华。宗教在相当程度上告诫人类必须敬畏神而不是真正了解神并能动地创造与它的和谐——神学的真正弊端也就在这里。《礼记》之中那句“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话,我认为它所揭示的恰是宇宙精神的根本义理,一个无私并包容和催生万物的智慧力量。

类物质能量的值(4)

这种直感与其说是我自己的臆想不如说是类物质世界所给予我的启发,我在遨游这样一个无垠世界时,没有发现任何障碍而只有我自己的闭塞。这就如同庄子所称的知性无涯而人生有涯一样,人类相对于自然宇宙的恢宏实在是太过玄虚与渺小,我们却不能因为自身的无知而作出宇宙世界亦无知的判断。这会是人类对于自身知性的亵渎。
另外,我还从人类在物质世界探索过程中所获得的种种规则发现,事实上它们并没有获得任何完全的终极解决。在数学概念上的无穷大和无穷小,以及模糊数学理论等等,都代表着人类通过对物质世界的研究而有意无意地获得了向类物质世界所延伸而去的索求轨迹。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原理可以说是人类由物质世界观测与探索到类物质的一个重大发现,同时也表明出这种不确定性所蕴含的宇宙精神的存在和发展变化规则,我相信这一规律目前还不在人类知性可涉及的范围内。事实上,不确定性原理的发现打破了人类对于所有常规经验的依赖并激起了一场巨大的社会观念的变迁!这一发现成果对于人类现实的伟大影响在于:我以为存钱就行(经验保值),结果看来还会有变化(经验贬值)!
这样的一种观念变迁令我十分愉悦!因为在很早之前我就已经意识到自身的不确定性,在我的工作中经常会表现出决策思路的多变以致让许多同事都心存看法。然而,变与善变成为了主动适应发展的一个核心价值观念。在这一规则面前,人们会看到所有的固有思想都被完全打破了。对于变化,这些年的体会尤深:那些对于变化规则拥有认知和理解并不断加深获得这种知性的人们,他们几乎获得了完全的命运改观!
不确定性原理也为我探索类物质世界提供了很好的指导与帮助。由于不确定性原理的发现是在基本粒子的微观物质领域,即量子力学的领域中,因此可以将这一原理理解为物质世界和类物质世界所共有的基本规则之一。这一原理表明:无论从宏观还是微观来判断,自然宇宙世界是处在一种虚无的活性态也就是生命状态之中。
对于自然宇宙的这一虚无的生命状态,我们可以由宇宙大爆炸理论来解释亦可以由变化与发展这一概念来解释,同时还可以“成长”这一词语来描述。而能量守恒定律则对自然宇宙的整体能量作出了统一,这似平是宇宙均衡法则的科学证明,它表明自然宇宙是一个统一的系统,而耗散理论和熵理论,则是对于宇宙变化活动的某一局部现象所进行的论证。延伸来看,在自然宇宙的系统生命中,A事物的耗散同时也表明B事物的聚合与变化形成,而熵的湮灭则从另一角度告知了我们宇宙中所存在的每一事件的生命周期、以及物质与类物质相互转化运动的规律。在这里,熵的结果,便是物质返回并转化为类物质的过程。
这是一段重要的假设,然而我更愿意相信它在自然宇宙中的真实性。
我相信,发现类物质世界,是人类对于自然宇宙更为深切与真实的一个认识进步,同时也是人类获得知性增长的一个重要关键,它将解决人类在自我存在与宇宙问题上所郁积已久的心结。
在不确定性原则发现之前,人类对于这种模糊与不可测定的虚无宇宙的的特性已经有所感知。我相信祖冲之在他的时代,就在对圆周率的计算中发现并感悟了这一规律。迄至今天,派作为圆周率的数码仍然处在不断延伸并变化的序列之中。对此,我有一个重大的假想,即这一不断变化并处在无限延伸的数码条中所包含的便是宇宙的生命密秘,也是自然宇宙生命基因的所在。因此我将它称之为自然宇宙生命的密码——它代表了类物质世界的所有不为人类所知的种种规则和无限的可伸展性。
派告诉我们,没有规则就是最大的规则=宇宙法则。当所有构成自然宇宙的因子都介入到这个生命系统中时,自然宇宙的无规则系统即起到了自然调节和均衡的作用,我相信这一系统是一种宇宙大智慧与自足和自序的完美运作。这一宇宙生命的系统运作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