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汉骠骑 >

第33部分

大汉骠骑-第33部分

小说: 大汉骠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许是渔阳沦陷的太过容易,让匈奴人生出了轻视之心,这种看法在朝中有最多的支持者。

    “哼,没想到渔阳沦陷还有这般好处,朕就要好好打击一下匈奴的气焰,让他不敢小觑了我大汉。”刘彻心中冷笑,眼角彆见下方一人往未央宫而来,一拂袖:“回宫。”

    雪花一样的战报不停的送入未央宫,以那时记载的方式,阅读量和难度也是成倍的增加。一筒筒的奏章堆积了好几个屋子,兀自有不断的信息传了进来。在送到刘彻面前之前,首先经过中朝官员的删选,尽力把最重要的事情和情况上报给刘彻知晓。

    李息垂手立于阶下,将奏章呈上之后,就等着刘彻判决和询问了。

    “嗯,全国选拔三万士兵已然办妥,现交由卫青统一训练,很好,李卿,你说卫青需多久能将这三万兵马训练完毕。”第一条就是好消息,刘彻不由喜上眉梢。

    “回禀陛下,要成百战雄师,尚需时日,以卫大人之才三月足矣。”李息小心回答道。

    “三月。”刘彻微微皱眉,这时间长了点,刘彻最希望自然是尽快能训练好,最好能在春开雪融之际给匈奴重重一击方合刘彻之意。

    “李卿,如让你训练,需多久?”

    “要是李息来训练,至少需五月才能和卫大人效果一般。”

    刘彻淡淡一笑,不再追究,边地战事吃紧,所以这三万士兵多是地方郡兵和保卫长安的南北二军中选出。其中一些人更是连马都没骑过,要将这一支骑兵训练合格甚至能和匈奴抗衡,的确需要时日。

    随手翻出最下面一卷,细细读了起来。

    李息脸色变幻,这一卷原本是放在最下,希望前面的数件好消息能多少使刘彻欣悦,哪知……

    “哼,韩安国止兵不前,竟然到现在都没到达渔阳,看来朕还是高估他了。”刘彻勃然变色,原本以为他就算到不了渔阳,也该到了渔阳郡南的广阳国了,好配合周围数郡兵马将匈奴拖在渔阳,给卫青出击创造机会,哪知道……

    “陛下,韩大人上报说是,说是……”李息吞吞吐吐着不敢之言。

    “说……”刘彻阴沉着脸,刚才的好心情早就不翼而飞。

    “说是中山王有意刁难,以国内大旱为名,不济粮草,又借故要韩大人带兵绕道而过,所以才耽误了行程。”李息嗫嗫道。

    韩安国带兵,数万兵马一路上的粮草是一笔巨大的消耗,原本刘彻就下旨要求所经郡县提供粮草,不得有违,哪知道中山王还是阳奉阴违。

    “好皇兄啊好皇兄。”刘彻恨恨道。

    中山王刘胜,汉景帝庶子,刘彻兄长,颇有才华。建元三年,刘胜和代王刘登、长沙王刘发、济川王刘明一起到长安朝见刘彻。以巧妙的多少削去了刘彻对诸侯国的戒心,被誉为“汉之英籓”。可以说现在诸侯国的壮大,他也有功劳在内。不过近年来,他沉迷酒色,不问政事,却不想出了这档事。

    “朕定要查个水落石出,看他是否刻意而为。”刘彻近年对他放心不小,心中也颇有怀疑:“令韩安国不任如何,都要在雪融之前达到广阳国,不然提头来见。”

    按下怒火,刘彻又拿起一份奏章,刚一扫眼顿时头大如斗。

    http://
塞外苍狼 第七十三章 攘外安内(下)
    赫然是尚在淮南国的平阳公主呈来的奏章,不用细看,就知道里面的内容是什么。

    “这都是第七次了,皇姐还真是不依不饶。”刘彻心中暗责不知所踪的霍去病,看来要找点找到霍去病,将真相查个水落石出。

    估计此事是淮南国在暗中陷害,现在皇姐身在淮南国,更是越描越黑的,刘彻心中早有定见,不过和现在的局势比较起来,实在算不得一件大事。

    “以后平阳公主上疏仍是如此,就不用呈上来了。”刘彻随意的把奏章扔在一旁,如此时刻,当一心放在安国内诸侯和攘塞外匈奴的大事上,别的一概不足为道。

    李息恭声应是。

    剩下的奏章总算都是好消息,并没有让刘彻再次大动肝火。

    待李息退下之后,刘彻坐在龙案上皱眉不语。

    换成是平常时期,中山王刘胜之事当可徐徐图之,但放到现在这样的非常时期,就非常令人玩味了。到底中山王是什么意思?这一点刘彻必须要弄清楚,不然不可能安下心来打好这一仗。

    此行一定要派个精明能干之人方可,刘彻暗暗叹了口气,真是多事之秋啊。

    汉文帝之时,曾派丞相灌婴北击匈奴,适时济北王反,只能罢远征之兵。殷鉴在前,不由得刘彻不担心啊。要是当卫青这一支雄兵北击匈奴时,国内诸侯王反,一个不好就是江山不稳,国之不国了。

    虽然诸侯国威胁无时不存,但刘彻并没有去藩的意图。且不说会引起强烈反弹,况且立刘姓王乃高祖刘邦之令,是为了保证这汉家天下,要违背高祖之言简直比登天还难。

    心中闪过诸位大臣的面容,但一个个都被刘彻否决了。汲黯太过耿直,不可;张汤虽能干,但不尚圆滑,不可;郑当时才能不足,不可;田汀悸嵌疾挥每悸恰桓龈雒级急涣醭狗穸ǎ闹忻腿簧凉蝗恕

    “杨卿,还记得当初宫门外劝退众儒生的老者否?”想了想,刘彻心中还有点犹豫。

    杨得意躬身道:“回陛下,此人乃公孙弘。”

    “嗯,你观公孙弘此人若何?”

    杨得意吓了一跳:“陛下,奴才不敢议政。”

    刘彻摆摆手,他心中也犹豫不决,极想听听别人的意见:“无妨,你尽管到来,朕赦你无罪。”

    杨得意揣揣的看了看刘彻,小心道:“奴才平日一直伴在陛下左右,但求服侍好陛下,不问其他,公孙弘此人奴才虽不了解,但观那日表现,也算是一机灵之人。依奴才愚见,为人臣子者当解陛下之忧,公孙弘上次解陛下之忧,算……算是一忠臣吧。”

    刘彻微微一笑,杨得意此番话借公孙弘表他自己心意的因素居多。不过,想到他日表现,和众儒生一起到来,居中却不加阻止,当刘彻挂剑宫门之时,知事不可违,遂以口舌劝回众儒生,看来的确圆滑聪慧。况且此次派一微不足道的小官前往调查更不易引起反弹,想至此处,刘彻不再犹豫,转头对身旁一脸忠心样的杨得意道:“派人把公孙弘召来。”

    “微臣公孙弘拜见陛下。”

    “起来吧。”

    公孙弘闻言起身立于一旁,虽年近古稀,但身子却依然健壮,可现在却微微有点发颤,此番天子召见,却不知是福是祸。到了他这个年纪,一般人早就回家颐养天年,可他并没有。封侯拜相一直是他的梦想,建元三年出仕后出使匈奴的挫折和之后的罢官再到现在的待诏金马门,之间的坎坷当真不足与外人道。人生还有多少寒暑,已然屈指可数,一有机会他绝对不会放过。

    “朕有忧患在身,可无人可解,朕观尔或可解朕之忧,然此事凶险未知,却不知你可有胆量?”

    凶险未知,公孙弘微微一颤,一咬牙毫不犹豫答道:“主忧臣劳,主辱臣亡,公孙弘义不容辞,不敢惜身。”

    “好,好。”……

    走出未央宫,公孙弘犹然有恍如梦中之感,天子竟然将这般大事交由微不足道的他来办,可谓龙恩浩荡,这也许是自己最大的机会了吧,办成此事,前途飞黄腾达,就是一片坦途了,自己的梦想难道终于有完成的希望了吗?多少年了……

    公孙弘突然朝着未央宫跪了下来,重重的磕了九个响头,仰起脸已是老泪纵横:“微臣必不敢负圣上所托。”……

    渤海城一茶肆之中,宾客满座,极为热闹。茶肆之中向来是人们休闲场所,颇为繁荣,茶余酒足之时,顿时有人卖弄起来,无话不扯,闹哄哄的话题渐渐的从边境战事转至附近的中山国之事。

    韩安国带领这么多兵马经过前往渔阳,路经中山国绕道之事如何瞒得过渤海郡人,早就闹得沸沸扬扬,自来小道消息传的快。很快就转到了中山国不予韩安国粮草之事,不过这些普通百姓自是不敢对政事指手画脚,只是一笔带过,对此事也是当成一谈料,很快所有人都转而对悍然入侵的匈奴齐声谴责起来,更有热血青年说的激动起来捋袖就欲前去参军。

    安然坐于边角的英俊青年一直微笑着望着茶肆中的诸人,神情恬然自得。突然起身和身边一奴仆打扮之人离去,茶肆进出人等本来就多,也无人关注。

    青年登上了茶肆外一辆马车,奴仆跳上御者位置,转首对青年道:“主父先生,下站去哪?”

    青年沉默了下,方道:“中山国都城定州。”
塞外苍狼 第七十四章 雪融之前
    大雪下了数日才停歇下来,地上的积雪已然没过了小腿,天冷冰滑,外出行走也变得极为艰难,幸好杀死匈奴人之后搜得不少粮草,还可以捱过一段时日。

    这样的天气根本不适合行军,所以霍去病并不担心还有呼衍顿这样的兵马来围剿他们,尽管匈奴人四处设围,但雪融之后,大汉的援军毫无疑问也会到达,只要小心为上,他们并没有太多心力来顾及霍去病等人。

    现在最让霍去病担心的就是自己立下了功劳,以李敢的个性虽然对自己有所不满,但仍然会将自己举荐给朝廷,到时和朝廷大军会面,碰上能认出自己之人那又如何?

    看来还是要找李敢谈谈啊……

    “萧大哥,你在想什么?”柔柔的声音从背后传来,不用回头,就知道是凌星。

    “没什么?”霍去病微微一笑,拍拍身边,意示她坐下来。

    此处正是村外东侧的小坡,霍去病不耐烦呆在小小的村落之中,将周围的积雪扫开,铺上几层兽皮后就可安坐。

    “凌星,前面几日事忙,没顾的上你,跟我说说看你的过去吧。”霍去病笑道,一脸的人畜无害。边地大户人家,会说匈奴语不奇怪,甚至有乌桓奴仆这样的情况也在情理之中,但是按照凌星对乌桓的了解的详细,很多方面除非那个乌桓下人是乌桓族中的重要人物,不然根本不可能知道的那么清楚,但那样的人怎么可能去当奴仆呢……

    更何况,除了乌桓,凌星对塞外的其他种族了解的也多,闲暇之时霍去病偶尔和她谈起,也是获益良多,对塞外的情况也开始了解起来。

    凌星紧紧咬住嘴唇,手中匕首一下下的啄着身边的积雪。

    看来的确有隐情……

    凌星幽幽一叹:“萧大哥,我也不愿瞒你,不过我实在不愿回想过去,这会让我想起死去的父母,我……”

    知道问不出什么,霍去病也只得放在一旁:“你今后有何打算?匈奴人毕竟不能占领渔阳多久,你父母双亡,难道没有可以投靠的亲族吗?”

    凌星缓缓摇头:“父母双亡后凌星就是孤苦一人,这次要不是遇到萧大哥你们,我早就饿死了,何去何从,凌星也迷茫不知。”一双眇目却看住了霍去病,一副我的将来你安排的表情。

    霍去病苦笑,要是换在别时,收留她一个弱女子自然是无碍,但现在连自己都朝不保夕,哪有余力去照顾他人。

    “这样吧,此间事了,我将派人送你前往长安,那里有我亲人,他们会安排你的。”卫少儿孤单一人,由于将心思都放在了霍去病身上,所以并没有像历史上的那般嫁于他人,每日思起,霍去病也觉得亏欠母亲太多,凌星已然是孑然一身,将乖巧的凌星送去,代他承欢膝下,尽尽孝道自是最好不过了。

    且凌星到了长安,可以报一下平安,更可以将自己在边塞立下的功劳辗转上传到刘彻耳中,对他自是大为有利。

    更何况如果历史没有全然发生改变的话,今年将是卫家走向全盛的开始,卫青北击匈奴,立下前所未有的战功,卫子夫怀上太子刘据,只要熬过一段时日霍去病深信自己必将脱罪。更何况,来渔阳途中各郡的反应已经多少说明了刘彻的态度,所以对未来霍去病并不担忧。

    凌星欣喜的连连点头,此番安排却是最和她的心意了。

    “李敢,不,也许以后该称你为李大人了。”回转后,霍去病找到了李敢。

    “你这是何意?”李敢正在雪地练武,这段时间的历练特别是呼衍顿之能给他的感触很大,每日里只是加倍勤奋练武,对外事一概不闻不问。

    擦拭了脸上的汗水,李敢停了下来,不解道。

    “此番你带数百骑深入渔阳境内,狠狠打击了匈奴气焰,杀伤匈奴人以千记,更是劝降乌桓大帅,生擒射雕勇士,此番大功真是前所未有,我想加官晋爵自是小事,更有可能封侯,真是少年英雄,无人能出其右,必得天子慧眼赏识。”霍去病笑道。

    “哼。”李敢闻言大怒,掷剑于地:“劝降乌代,生擒呼衍顿,都是你的功劳,李某虽然无能,但还没无耻到占他人之功以求自己进身的地步,你这般冷言讽刺是什么意思?”

    霍去病装出吃惊的样子道:“我只是一平民而已,这些功劳自是归到李兄帐下。”

    “我自会向人言明,你愿做官便做,不愿也随你,和我何干?”李敢怒气不歇。

    霍去病只是摇头不信。

    李敢怒道:“既然如此,这些功劳我不说便是,反正与我无关,你爱怎样就怎样。”说完也无心再练武,负气而去。

    霍去病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微微感到歉疚,如此激他并非他的本意,但现在的他暂时还不想冒出来,被李敢举荐一下,由于现在刘彻意向未明,鲁莽行事恐会招来灾祸,不得不谨慎行事,宁可先得罪李敢也要把这些功劳隐瞒下来。

    李敢性子冲动,少年热血,不然也不会带领这几百人就敢往渔阳冲了。历史上,李敢甚至敢于暗杀卫青,可见他的鲁莽和冲动,受不得激,但和他相处一段时日下来,霍去病对他也是颇为了解,知道他重信诺,此番既然说了不会主动说出霍去病的功劳,那就绝计不会说。

    现在万事具备,就等雪融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