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没有不对的孩子只有不对的方法 >

第22部分

没有不对的孩子只有不对的方法-第22部分

小说: 没有不对的孩子只有不对的方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爱看书?他会不会对电脑感兴趣呢?我和他商量这件事,琢磨着给他买一台电脑,据说当时有一种软件叫“科利华”,分初中辅导和高中辅导,编得很好。我是个电脑发烧友,我知道用软件学习,比书的效果要好,因为软件的辅导材料都是多媒体的,对提高他的成绩可能帮助更大。    
    “我是得有一台电脑,你那台又老不让我动。”儿子立马表示赞成。    
    “你老想玩游戏,给我招上病毒怎么办?再说你现在学习这么紧张,到时候你净玩游戏了,影响学习怎么办?”“不会的。老妈。拉勾怎么样?”    
    “我不跟你拉勾。这次期中考试你能考好,我就给你买一台电脑。”    
    话说出口了,我就开始攒钱。到了期中,这个人不大鬼大的东西,果然还考得不错,于是我只得兑现诺言,给他买了电脑,同时还不惜血本地花了1800元,为他买了一套科利华的初中辅导软件。这套软件内容很全,初中各门课程的辅导都有。可儿子装模作样地用了没几次,就扔在一边了。过去,我总把孩子学习不好的原因归咎于他奶奶的溺爱,以为让孩子离开奶奶后,严加管教,就能把这顽劣的家伙给管过来。可是一年多过去了,孩子的成绩仍无起色。随着时间的推移,离中考越来越近,我也变得越来越焦虑:我不知道用什么办法能挽救儿子报纸上关于就业严峻形势的报道也在不断地加深我的焦虑。儿子如果中考考不好,上不了重点高中,将来就不能上大学,上不了大学,能找到工作吗?还不成了失业大军中的一员?这是连锁反应,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    
    这时一位朋友给我出主意:到中考这个关键时刻,得给孩子请个“家教”。他认识一个残疾人没有工作,专门在家做家教,现在教着好几个孩子。于是我提着礼物和那位朋友一起来到这位残疾人家中。说好每次两小时,每小时10元,周六和周日孩子都到他这里补课。每到周末,儿子总是高高兴兴地哼着小曲就出门了,到这个残疾人家里去补课。两个学期过去,儿子的成绩还是原地踏步。    
    我急得抓耳挠腮,一上班就打听,有没有更好的家教。正在左右为难之时,又一位朋友向我介绍北京五中的辅导班,说那里辅导得非常好,一学期750元钱的学费。    
    上!别说750元钱了,就是砸锅卖铁,为了让儿子考上好高中,这钱也得出。于是,每个周末儿子又开始上五中的辅导班。据儿子说,为了向中考冲刺,他们班上很多同学都在上各重点中学办的辅导班,因为他所在的学校不是重点中学。人家成绩好的孩子都上辅导班,我的儿子更得上啦!儿子就像上紧了发条的钟,除了睡觉,几乎每时每刻都陷在题海中。    
    儿子就是这种状况,在学习上一点儿动力都没有。我管得紧点,他的成绩就稍微好点,只要稍一放松,他的成绩马上就下来,让我又气又恨。临近中考了,大战前夕,儿子竟在电脑上玩起游戏来。我到他房间里探了一下头,他大概感觉到了,但没理我,仍然玩他的游戏。我心中十分不悦,想说,但忍住了。最好是靠他的自觉性。可能是学累了,玩一会儿就会作题的。我自己安慰自己。但心里总不踏实,一边做饭,一边竖着耳朵听着他屋里的动静。看看表,一个小时过去了,从键盘的敲打声分析,他还在玩游戏。我终于忍不住了:“淘气,该学习了,你玩了多半天了!”“知道。”儿子头也不抬。    
    “已经一个多小时了,你知道不知道?!”我终于火了。“我休息一会儿。”    
    “这是一会儿吗?你玩多半天了!现在离中考已经没几天了,你还想不想考好?”    
    儿子突然站起来,满脸怒气地冲着我:“妈,我不想像你那样活着!你别强迫我!”    
    “像我这样活着?我怎样活着了?”我一时摸不着头脑。儿子一脸讥笑地看着我,那神色没有一点儿孩子气,竟像个成年人:“你不觉得你活得太累吗?你从来不浪费一分钟时间,连娱乐的概念都没有,是不是希望我也这样活一辈子?”我直发傻,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当妈的突然给儿子教育了一下,这下傻了。    
    儿子在我对面坐下来,声音不高,却一字一顿地说:“我不会,我不会这么活着。我有时候就是想玩,就是什么也不想学!”    
    “你怎么这样和我说话?”我心里疑疑惑惑的。我不懂他的敌意从何而来,是因为学习太紧张精神要崩溃?还是他长大了,有主意了?他懂什么是“娱乐的概念”!晚上躺在床上,越想越气,孩子所以这样不听话,都怪我没早点儿让他离开他奶奶。小时候能打的时候,总被老人拦着;等把孩子弄到身边,想严厉管教时,孩子又大了,打不得了,于是就把孩子惯成这样!心里也十分后悔当初给他买电脑,正经的东西没学什么,净玩游戏了!早知道真不该给他买这破电脑!    
    回到妈妈那里时,忍不住会把心里的苦楚向妈妈倒出来:“我真是所有的办法都想尽了,淘气的功课就是上不去!我们编辑部的几个人,人家孩子的学习都挺好的,谁家孩子也没像他这样让人操心的!我也不知道是我的教育方式不对,还是别的原因。”妈妈也直叹气:“这个淘气,从小就不让人省心!你们姐妹仨小时候,学习上从不让我操心。我那会儿工作忙,都不知道你们是怎么长大的,一眨眼功夫,你们就长大成人了,我也不懂得怎样教育你们哪!我那会儿带三个孩子也没你现在带一个孩子累!”我想,妈妈那一代人,反正好几个子女,只要有一个有出息就行,也不枉为人父母一场。或者妈妈压根儿也没有指着我们杰出的奢望。而我们不行,我们这代人就这一个孩子,我们惟一的孩子只能赢不能输!他们只能杰出,就好像宝塔上那尖儿,他们只能做那尖儿,否则就没出路,所以谁也不能做塔身或者基座。三个孩子出一个塔尖儿的概率与一个孩子出一个塔尖儿的概率能一样么?我怎么能不焦虑呢?!    
    无奈的选择    
    在与儿子分数的战争中,满以为把儿子接到身边后,凭着一肚子的教子方略,能够挽救残局。但儿子中考的分数,彻底打破了我的幻想。    
    上不了重点高中等于什么?等于上不了大学,或者即使上了大学也读不了好专业,二者结果都一样找不到好工作。这样一个等式,就好像一个锥子,刺伤了天下多少父母的心?中考前的那些日子,儿子也有点儿急了,每天都学到深夜,这孩子就这毛病,照老辈人的话说就是“现上轿现扎耳朵眼儿”!这会儿着急有什么用啊!这臭儿子!要早知道这样用功,何至于如此!他那边苦学苦赶,我这边惟一能为他做的,就是每天都趴在儿子学校发的一大本全市高中和中专的名册上,一个学校一个学校地研究,反复权衡儿子该报考哪所学校。上普通高中吧,如果孩子的成绩还像现在这样不温不火的,很可能以后考不上大学,而如果上不了大学,高中三年学的数理化对他以后的工作又毫无用处;可上中专吧,虽然学了一门技能,但学历又太低,找工作也还是麻烦事。唉,在中国就是如此,当了塔尖儿,条条大路通罗马,当不了塔尖儿,就哪条路也走不通!    
    我问儿子:“你的意见呢?”“我想上大学。”    
    这个不长进的东西,竟还有脸说想上大学!听这话我的气就不打一处来:“你想上大学你平时不好好学习?现在呀,什么都晚啦!上中专吧,妈妈这些日子也想了很久了,就报计算机专业吧,以后找工作可能还稍微好点儿。何况咱家学计算机还有比较好的条件,妈就是个电脑发烧友,以后咱俩还能互教互学。”    
    “那就上中专吧。”儿子这弯儿可转得真快,马上就爽快地同意了。我发觉,这臭儿子一点儿也不像我,我是一根筋,什么事儿喜欢一条道儿走到黑,老是自个儿跟自个儿过不去。他不,他可善于给自己台阶儿下了。    
    


从分数重压下救出的少年英才从分数重压下救出的少年英才(3)

    在焦虑不堪中,终于熬到了中考。那一年中考的作文题是:我有一双××的手。中考一过,单位里的同事们一上班就纷纷打听、交流起来:“你们孩子中考作文怎么写的?”这中考对我们大家可是大事儿,自然是大家伙儿的热门话题,我也凑上去。让我惊奇的是,好像商量好了似的,他们的孩子竟全写的是“我有一双笨拙的手”!中考前,与我儿子一起到五中补课的那个同学,平时在班上学习很好,一模、二模成绩也很好,据儿子回来说,他这次写的也是“我有一双笨拙的手”。怎么都是一双笨拙的手!难道是老师规定的?连用词都一样?    
    可我那顽劣的儿子写的却是“我有一双灵巧的手”!瞧瞧,最差的学生,手倒最灵巧。这个厚颜的东西!15岁的儿子颇为得意地讲述了自己这双手在电脑上做了许多他过去不曾做过、甚至不敢想的事。当儿子向我叙述他中考的作文时,我未加评论。其实,儿子与别人不一样,正是我心里欣赏他的地方,说明他有自己独特的看法。所以非但没有责备他,还暗自窃喜:没准儿就我儿子分数高呢!别人都千篇一律,惟独他与众不同———平时我常鼓励他做事不要模仿别人,要善于另辟蹊径,看来儿子颇得我真传。    
    可我得意太早了。中考成绩出来了:儿子比别人的分数都低。那些“有一双笨拙的手”的同学,都如愿以偿地上了重点高中,我那“有一双灵巧的手”的儿子连第一志愿也没考上,只好上了那所工业学校。    
    这件事对我震动挺大。想想儿子到我这里的两年中,除了分数总是上不去这一点外,我的教育在其他方面还是挺有成效的。比如我教育他凡事不要随大流,要学会独立思考,我告诉他走别人走过的路,就永远不会有出息;我教育他男人要有责任感,这是男人最重要的品质之一,这种责任不仅是对祖国的责任,还有对亲人,对自己所爱的人的责任。中考时,他功课再紧,周末也时常回去看望奶奶,因为他觉得这是他的责任;我教育他与同学相处,在小事上不要计较,抱吃亏态度,他也这么做了……    
    其实,假如反省一下我自己,即使是我自己的本性,也是习惯随大流的,比如我对儿子分数的追逐。我也像其他父母一样,希望儿子学习出类拔萃,将来能到美国留学。如果我是阅卷老师,我会怎样?会欣赏这种与别的孩子不一样的学生吗?    
    接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晚上,终于得到结果的儿子呼呼睡去,他从来不与自己为难,反正有学上就不再担忧了。我却睡不着:是不是我错了?也许我的教育方法有问题?新学校开学了,儿子将大本大本的课本拿回家:“妈,你看,这是我们学校发的新书。跟初中不一样了,全是大本的!”“你没翻翻,那上面的东西有没有你会的?”我随口问。“翻了N次了!”    
    “瞎扯!刚拿回来的书,就翻了N次了?”    
    “那可不是!尽是讲DOS系统的,我都会。”儿子满不在乎地说。    
    “都是DOS的?怎么会呢?”    
    晚上,等儿子睡了,我把他的课本全抱到我的房间,一本一本认真地翻了一遍,结果大失所望。这时已经是1997年了,图形界面的WINDOWS95操作系统早已出现两年,非常普及了,可他们学的课程还主要是DOS操作系统和基于这个操作系统的编程语言和数据库语言,而这些课本上的编程语言和数据库语言,都是近两年已经很少有人用的。真正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编程语言和数据库我在课本上又没看到。    
    1997年,虽然那时网络在中国还不普及,但已初露端倪,前景无限。WINDOWS95操作系统已经很普及,很少有人用DOS了,DOS已经可以看出被淘汰的趋势。此前,我曾采访过一位网络专家,他说的一句话,给我印象很深刻:“计算机这个行业,在网络时代,每隔2~3个月,就会出现一项改变全行业的新技术!”我天天上网,也十分关注计算机技术发展的状况,这个行业发展得太快了,快到让人目不暇接的程度,他说得一点儿也不过分。如果说几个月的时间,就有一代新技术诞生的话,各种大大小小的新技术则更是随时随地、层出不穷地出现。    
    我注意到,在计算机这个领域,除非学最前沿的知识,否则很快就成为垃圾知识,任何一个行业都不会像计算机这个行业一样,淘汰率这么高!儿子在中专要上四年,那么四年以后,装了满脑子DOS的儿子,还能找到什么样的工作呢?    
    晚上躺在床上,心中十分忧虑,翻来覆去睡不着觉。我觉得眼前一片迷茫:儿子这个年龄,我们有个名词,叫学龄,学龄的孩子就该上学。这个年龄的孩子不可能有别的选择。可整整四年,就让孩子学这些西?我不知道儿子的出路在哪里,总不能无缘无故地休学吧?15岁,别说找不到工作,就算找到工作,也是童工,谁敢要他呀!    
    第二天早上,我忧心忡忡地问儿子:“你们怎么光学DOS的东西呀?WINDOWS的呢?”    
    “我们老师说了,到四年级才学VB(基于WINDOWS的一种编程语言)呢!”    
    我的天!四年之后,没准儿VB又过时了呢!这还不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    
    学校离我们家不远,班上的同学大部分是北京东郊的农民子弟。从成绩上来说,在班里,儿子的中考成绩是第九名,因此还当上了课代表。我想,这臭儿子总算当了回课代表,也许真能增强他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对他是个促进。可是,学这些淘汰知识,成绩再好又有什么用呢?    
    不久,在学校开家长会时,我得知儿子的成绩又开始下降了,据老师讲,他的成绩落到了班上第21名。这时,我真有点儿心灰意懒:连中专这样的学校,他都学不好,成绩不断下降,你说这孩子还有什么救呀!    
    我突然不想再苦口婆心地同他谈了,我知道谈也没用!我不知道别的孩子的家长是否有过我这样的经历,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