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没有不对的孩子只有不对的方法 >

第24部分

没有不对的孩子只有不对的方法-第24部分

小说: 没有不对的孩子只有不对的方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梦壹窳烁龃蟊阋耍∥业囊晃患钦吲笥延指宋乙桓鲆患襂SP专门给记者的网号,于是我就有了每天可无限时上网的条件。那时,这个条件可是得天独厚,太难得了!    
    互联网一下子打开了我的眼界,我想不到网上有这么丰富的信息,几乎是人所想得到的信息网上全有。我的很多有关计算机和网络方面的知识,全是在网上学的。有一次,我爸爸得了痛风症,当了一辈子医生的妈妈也有点束手无策,不知该怎么办才好。于是我上网在搜索引擎上打出“痛风”两个字,有关痛风的文章全搜索出来,我打印了一大本,看完这大本,几乎就是痛风病的专家了,妈妈看了大为吃惊,爸爸也因此受益匪浅。这使我知道,由于资料的丰富,任何人都可以利用网络在短时间内成为“专家”。尽管我对编程一窍不通,却完全可以教儿子!因为我身后有互联网这个大宝库。    
    尽管我不懂编程,但由于我经常上网,因而对整个计算机行业都比较了解。而且做新闻工作这么多年,养成了一种记者的思维:我在采访中最注重报道的就是趋势性的现象。因而,在指导儿子的学习中,我也很注意这个领域中那些趋势性的东西:比如哪一种编程语言已经过时,哪一种比较有前途,哪一种比较简单,哪一种比较繁琐,都多少有点儿数。而且,即使儿子遇到不懂的问题,也可以在网上找到老师,网上这种自愿帮助别人的雷锋多得是。    
    有一次,儿子让我看他刚编的一个程序,是他在学校新学的。我根本看不懂,但煞有介事地看完了,然后假装很内行地对儿子说:“儿呀,妈觉得你可以再用VB试试,没准儿也能达到这个效果。”    
    “我们四年级才学VB呢!我现在根本不会。”儿子说。“不会就不能学啦!你可以自学呀。”    
    儿子有点儿懵:“自学?自学编程可不容易!”我把剪贴的关于学习VB的那一本拿出来,还找出VB的软件:“嗨,试试嘛!学不会也没关系!妈这就有VB,你先装上,然后在这些文章里找个简单的小程序,尝试一下,看能做出什么?”晚上散步时,我假装无意地问儿子:“儿子,你长大了想干什么工作?”    
    儿子想了想说:“我想编游戏软件,我觉得那挺好玩儿的。”“那你就得学编程。妈不知道你对编程是不是感兴趣?”“还行吧!我觉得比图形设计的那些东西有趣,编程能锻炼脑子。”“好啊!就是别三分钟热度,像狗熊掰棒子,掰一个丢一个!要学,就得下功夫。”“好嘞!”儿子一边说,一边做了一个姿势,“妈,我给你打一套军体拳怎么样?这次军训刚学的!”在阿里巴巴的宝库前拥有两亿多个网站的互联网上到底有什么宝藏?在如此浩瀚的知识海洋面前,有没有一座明亮的灯塔,引导我们进行智慧的远航?    
    我们能不能放心地把孩子交给网络?这里面有什么样的陷阱?我们怎样躲避它?它会不会吃掉我们的孩子?这些可能是很多家长焦虑的问题。然而,把网络与孩子隔绝,将使孩子失去重要的发展机遇。我们怎样才能走出两难的境地?哲人们曾经说过:困难和解决困难的条件是一同产生的。互联网航行的海图在哪里?    
    让儿子上网之前,我也是犹豫了好久。我不知道,像儿子这样顽皮的孩子,是不是应该给予更多的限制才行?    
    这时在中国,网络还没有热起来。有一次我在报上看到一则消息,讲一位美国的母亲,有一次无意中打开一封给她10岁儿子的电子邮件,上面竟是一幅极端淫秽的图像!我不知道我的儿子上网后,会不会遇到同样的情况。    
    1997年,中学生还很少有上网的。因为那时网上中文信息还不十分丰富,而英文网站又太芜杂,不良信息很多,特别是那些众多的黄色网站,让人防不胜防。如果让儿子上网,我就必须在丰富与危险之间作选择。    
    据说,人类在教育史上,经历了三次革命。第一次革命是农业社会,人们开始在龟甲兽骨上刻下各种符号。象形文字的诞生,使人类结束了口耳相传的教学方式;第二次革命发生在工业时代,造纸术、印刷术的发明。课本的出现让教育得以普及。那么第三次革命就是数字化了,它打破了教育的单一灌输的方式,变成双向的;它超越时空,使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实行教育;知识的载体由纸变成数字,从而可以承载大量信息……    
    数字化并不等同于网络。网络,只是知识数字化方式的一种。它将怎样改变教育,至今还是个未知数。不过,积我这多年老网虫的经验,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网络使学习不再需要大量记忆了交给数据库吧!用的时候去查就行了,反正方便!(数据库和网络,就像一根藤上的许多瓜,网络上大量的信息就储存在数据库这个“瓜”里。)因此,网络这东西大受我等懒虫的欢迎。过去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现在变了,脑瓜再好使,能比数据库存的东西多吗?我只要熟悉网络,知道用什么东西,到哪儿去搜索就行了。脑袋瓜还是省下来做更有用的事吧!过去我总是通过剪报来收集资料,现在不用收集了,需要什么到网上找就行了。我是在上网一年多之后,已经对网络比较熟悉了,才考虑让儿子上网的。这好比我发现了阿里巴巴的宝库,当我手牵儿子站在这宝库门口时,我突然停住了:能贸然领他进去么?会不会迷路?那堆积如山的宝藏后面,会不会有陷阱?互联网太大了,谁也无法真正了解它你不知道它有多少宝藏,也不知道它有多少陷阱。我很了解我的儿子,他从小就是惹祸精。这孩子一是好奇心极强,二是胆子大,对这样的孩子,绝不能让他信马由缰地跑,那他就不知道会跑到哪儿去!对付我这个儿子,马嚼子得老那么勒着一点点!再说,网络这么大,全世界有几亿网站,从哪儿入手呢?哪里是路?    
    最开始让他上网时,掌握一个“度”非常重要,既要防止他沉溺于网络,又不能使他对网络失去兴趣。这样,最开始从哪儿进入,怎样为他选择网站,就显得非常重要。在孩子上网之前,我就开始“攒”网址了。    
    首先是从我订的那些电脑报刊上搜集网址。这些电脑报刊上经常分专题刊登许多的网址,我把这些网址分类剪贴在几个大本上,有的是对我有用的,有的是对儿子有用的。我的做法是,国内的网站,我攒的网址主要以学英语的网站为主,还包括一些教育网站和一些电脑高手自己做的个人主页。在这些个人主页上,不仅有很多做网页的JAˉVA小程序,而且还有很多编程技巧。那一段时间,互联网在国内兴起不久,有关计算机和网络知识的教材非常匮乏,想学都无从学起。但有不少”网上雷锋”把他们的智力成果放在网上进行交流,任何人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学习需要的教材。    
    


从分数重压下救出的少年英才从分数重压下救出的少年英才(5)

    国外的网站,我在选择上就比较谨慎。因为国外的网站在安全性上很难保证。一个是容易对电脑的安全构成威胁,比如病毒、黑客程序什么的,有时你只要进入一个网站,马上会感染病毒,或者不知不觉地被删掉什么东西,让人防不胜防。二是色情网站很多,在我注册的“HOTMAIL”的信箱里,每天都被人塞进大量色情网站网址的广告,不胜其烦。一开始,我是让儿子上国外那些儿童网站。因为上这些网站有三个好处:一是这些网站内容健康,没有下流内容;二是对儿子学英语有好处,这上面的语言浅显易学;三是图文并茂,非常适合孩子们的口味,儿子看起来有兴趣。我把这些儿童类网址,从易到难分别贴在不同的本上。然后分别到这些网站上逛逛,主要是英文网站,借助翻译词典,我大致弄明白这个网站的内容,再夹加到浏览器的书签里。其次,每年春秋两季的书市,我是必去不可。因为在这些书市上,平时很贵的电脑类图书和光盘会非常便宜,而且自1996年以来,每年的书市都有专门卖光盘的区域,几元钱就能买到很好的正版光盘。我把这些专门登载网址的书和光盘全都搜集起来。    
    最后,就是通过搜索引擎,查出针对儿子学习用的网址和让儿子有兴趣的娱乐网址。作为父母,在把孩子领到阿里巴巴的宝库面前,一定要想清楚。不是把他领来就万事大吉了———得,你自个儿走吧!那他可就不知道会走到哪儿去了!在他进门的时候,要让他知道两点:一是要有度,只选你需要的,并且要知道到哪儿去找你需要的。二是要知道路怎么走,哪里是捷径,哪里是陷阱。在指导孩子上网的过程中,父母们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找到一条路径,让孩子学到东西,而又能避开那些不良网页。    
    我在最初让儿子上网时,就在三个方面对他限制:一是时间限制,每天只有一小时。二是内容限制,只许他上我给他做的书签上的网站。三是在孩子不知情的情况下,每天用一个叫ACDSEE的软件检查电脑缓存区里孩子浏览的内容。不过现在不用了,IE6浏览器只要在脱机状态下,就可以检查了。    
    我的第另一个经验是不要让孩子在国外的免费信箱注册电子信箱,只让他们在国内的信箱注册。比如国内网友们都很熟悉的HOTMAIL,常常被人塞进一些黄色网站的网址,我就曾有过教训。我没在儿子的电脑上装网络系统,只让他在我的电脑上上网,这样我就可以控制他。在电脑技术上,我什么都教儿子,惟独查看电脑缓存区的内容这点,我没教他,那个软件也藏在硬盘的一大堆文件中,不让他发现。就像我小时候看的一个故事,猫把什么本领都教给了老虎,惟独上树这一招没教,后来终于有一天老虎长大了,虎性暴露,想要吃掉猫,最后猫爬到树上才逃出虎口。我也留着这一招,到关键时刻用。    
    在儿子最初上网时,我没少与儿子谈话,这种恩威并重的谈话贯穿在儿子上网的整个过程中。在限制的同时,我会像对待电脑发烧友那样,兴致勃勃地有意谈论一些网站,或者有意用孩子们常用的语言评论这些网站,引起他的兴趣,引导儿子上这些能对他学习有帮助的网站。而且,在他上网时,我尽可能坐在他身边。不过,我在一旁时,尽量不让儿子感觉我在监督他,我和儿子一起学习。有时,我只是在旁边埋头编我的稿子,并不理会他,这样,他也不敢上那些不健康的网站。加之由于经济上的原因,后来,我得到的那个免费的网号被取消了,每天也只能让他上一小时的网,所以在一旁监督他也并没耽误我多少时间。    
    要想充分利用互联网这座宝库,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会使用搜索引擎。早期的互联网上只有文字,没有图像和声音,而且网站数量也不多。但自从1993年互联网上出现了最早的Web浏览器后,互联网就迅速发展起来。站点数目以惊人的速度增加,于是人们就无法用传统的记忆方式来应付与日俱增的站点。这时,搜索引擎诞生了。现在,人们为了在几亿网站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一般都要借助搜索引擎。    
    在指导孩子上网时,我首先让他学会在国内几家著名的搜索引擎上查找资料,比如:新浪,网易,搜狐,263等。我教给他,如果需要搜索的结果中包含有查询的两个或是两个以上的内容时,可以把几个条件之间用“+”号相连,而在查询某个题材时,如果不希望在这个题材中包含另一个题材,这时你就可以使用减号。如果想查网站,在限定的条件中,就要注明是网站;如果只是想查找一篇文章,那么在限定的条件中就要注明是网页。如果需要查找得更精确,就要输入短语。    
    不久,儿子在网上找到一个叫“ME”的聊天室,上这个聊天室的都是像他一样的半大孩子,而且这些孩子来自世界各地。有一段时间,儿子每天都要上这个聊天室和世界各地的孩子聊天、骂架,彼此攻击,包括互相交流怎么瞒着家长玩游戏、怎么和老师作对,甚至怎么追女孩子。我想,儿子的生活是太枯燥了,每天都生活在家长和老师的禁锢和教育中,而在这个聊天室里,他可以尽情地抒发自己的苦恼,聊所有他这个年龄的孩子感兴趣的话题,甚至为满足自尊心而交所谓的女朋友。所以尽管儿子下网后,我会把他浏览过的网页调出来,然后用翻译软件把他们聊天的内容看个半懂不懂的,但我还是没有去干涉他。这个聊天室有美国、加拿大、以色列、日本、英国、法国等很多国家的孩子,惟独没有中国孩子。一是中国孩子英语都不太好,很难进行交流;再一个是1997年中学生还很少上网。儿子在这个聊天室泡了很久以后,才发现了一个中国人,他告诉儿子他在山东。这使儿子大为兴奋,就好像在国外突然遇到了中国人一样,两人无话不谈起来,聊网络,聊计算机技术。儿子对我说:“他外语还真不错!我们俩特别谈得来。现在我们开始不在聊天室见了,我们发E…MAIL。”    
    第二次他又告诉我:“妈,你猜他多大年龄?”“比你大点儿吧?”    
    “是比我大点儿,28岁!在一家网络公司做数据库。”“难怪英语这么好!你可以跟他学不少东西呀!”    
    两个中国人,在中国用英语不断地交流。这一段时间,儿子的英语渐渐上去了,也就是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儿子的英语突然跃到了班上的前几名。儿子第一次出现学习上的爆发力。在后一段,我开始放松一点儿,允许儿子进聊天室,因为我觉得在这种情况下学英语,比在课堂上老师教的那些更能让他记住。    
    过了几天,儿子又对我说:“妈,我认识了一个澳大利亚的大姐姐,现在已经开始E…MAIL了。”一般在聊天室认识的朋友,一旦觉得比较谈得来,两人就同时退出聊天室开始用E…MAIL通信。有几天儿子不进聊天室了,因为他有限的时间只能用于和这个澳大利亚姐姐“单练”。    
    这个澳大利亚姐姐知道儿子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