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制造纪实:596秘史 >

第10部分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制造纪实:596秘史-第10部分

小说: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制造纪实:596秘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不给我们先进的东西的思想准备。
1957年7月,中国驻苏联大使刘晓向国内报告,说苏联要中国派代表团去谈判有关原子弹和导弹的事项。同时,阿尔希波夫也把这件事正式通知了中国政府。

第24节:第七章 马蹄子底下捡了条命(1)

第七章
马蹄子底下捡了条命
宋任穷谈原子弹—— 陈赓谈导弹—— 刘晓要宋任穷带赫鲁晓夫的口信给毛主席—— 扎吉江为中国着想—— 苏联外交史上第一次—— 下榻克里姆林宫—— 专门给中国代表团放军事记录片—— 中苏联合寻找铀矿—— 周恩来听李四光汇报—— 三〇九、五一九、二〇九
1957年8月底,经过多次试探性接触,中国希望就有关生产原子武器、导弹和飞机的援助请求,最终获得了苏联政府同意谈判的照会。中国方面很快便进行了访问谈判的准备,组成了由聂荣臻为团长、宋任穷和陈赓为副团长的一个代表团,刘杰、李强、万毅、钱学森、王诤、张连奎和刘寅等人都以代表团成员的身份前往莫斯科。
9月7日,中国政府工业代表团分乘两架苏联制造的伊尔-18飞机,抵达莫斯科努契科伏机场。简单休息了一天之后,中苏双方便于9月9日开始了谈判。苏联方面主谈的是部长会议副主席别尔乌辛。斯大林死后,别尔乌辛曾误上了马林科夫的船,所以,他算是被赫鲁晓夫开恩留用的。别尔乌辛虽然有所保留,但总体上对中国是比较慷慨的,他甚至在谈判中认为中方提出的有些产品型号性能已经落后了,主动建议提出更新的产品型号。9日下午,聂荣臻拜会苏联共产党中央主席团委员、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米高扬。米高扬表示:中国必须掌握原子武器和导弹武器,否则就不能成为真正的大国。苏联将尽量给予中国帮助。
随同代表团一起到苏联的,还有21名专家做谈判顾问,他们按照不同专业,分成几个组,原子能组由刘杰、吴际霖、陈一民和卢荣光组成。卢荣光说,代表团团员很多,有三四十个人,宋任穷把我们都召集起来,说你们各个组之间要互不通气,不要你打听我的我打听你的,大家要互相保密。有一次,聂荣臻和宋任穷、刘杰他们说起张太雷儿子的事情,我们是随员在一旁听,话题是讲这个人学习不刻苦,行为不太好,想把他送回国去。聂荣臻不赞成,说我相信人是可以改造的。和苏联谈判时,我们这个组就直接对他的原子能工业部,部长是斯拉夫斯基,他把援助中国的专家都找来,比我们人多,十来个人,我们就三四个人加上翻译。二机部的专家总顾问扎吉江也回到莫斯科帮助我们出主意。记得有一天,宋部长、刘杰部长、我、陈一民我们几个人在他们招待所一个小别墅的书房里,谈这些项目怎么搞,合适不合适,扎吉江来了。扎吉江说我给你们提供一个好消息,你们中国经济现在还是比较困难的,要想很快地搞,苏联有一个工厂淘汰了,但它的设备很有用——你们用这套设备很快就可以开始了。扩散机的小机组这一部分,有很多台,苏联要把它更新下来,非常便宜。你们同意不同意?我们原先也曾研究过这件事,现在再一讨论,决定接受下来,可以省一大笔钱。后来在“文革”中还有人利用这件事情攻击刘杰,说他把人家的烂设备买回来了,其实不是那么回事。
谈判在一个很大的会议室里进行。苏联人介绍援助中国工厂的情况,说得特别简要。来一个专家,拿一个大图板,讲这大致是什么,大约也就几分钟,然后再换一个专家介绍。讲完之后,斯拉夫斯基让别人都退下去,他单独跟宋任穷和刘杰再谈。
宋任穷说,我和刘杰专门谈原子弹方面的问题。我们9月份去的,谈了个初步结果,派我回来汇报。刘晓对我讲,你回去向主席汇报,说赫鲁晓夫有困难,想请毛主席去莫斯科,使馆倾向于接受赫鲁晓夫的要求,请主席来。这个时候正好遇到咱们国庆,我一下飞机,连家都没回,毛主席就把我叫到钓鱼台12号楼,周总理、邓小平、李富春等同志都在场。我汇报了两个内容:一是谈判的初步成果,二是大使馆的意见。我还谈了搞原子弹,一要找铀矿,二要建反应堆,三要搞铀浓缩厂,这种工厂很费电,苏联明确讲他们有部分用过的铀浓缩厂设备可以卖给我们,四要建铀水冶厂,五要搞从四氟化铀到六氟化铀的转化厂,六还要搞个锂厂,以后搞氢弹需要锂,苏联表示可以给我们一个锂厂。至于导弹方面,是陈赓他们谈的,苏联答应给我们P…2型,我只看了模型。
听了宋任穷有关谈判过程的汇报后,毛泽东对代表团的工作表示满意,对代表团所谈下来的结果也表示同意。宋任穷转达了赫鲁晓夫通过刘晓邀请毛泽东去莫斯科参加十月革命纪念节活动和世界共产党、工人党会议的口信。汇报结束,离开钓鱼台后,宋任穷即给驻苏使馆打电话,找到聂荣臻说,主席、中央同意我们的意见,可以做签署协议的准备。同时,宋任穷在电话中问道,谈判中许多事情已经基本上定了,我就不用再回去了吧。聂荣臻说,还有一些事情要做,你还是要过这边来。宋任穷便赶紧又飞到了苏联。

第25节:第七章 马蹄子底下捡了条命(2)

在谈判桌上,那时苏联对中国代表团还是比较友好的,别尔乌辛就曾对聂荣臻说,除了单子上所列出的内容,你们还可以考虑提一些新的项目。不过,有时也需要艰苦的谈判,比如对一些有关项目,苏联政府往往给了资料便不给样品,有的是给样品不给资料,原子弹方面起初是光给资料,不给样品,聂荣臻仅就这个问题,便和别尔乌辛谈了好几次。后来苏方经请示他们的最高层同意,答应写进了协定。在宋任穷带上谈判初步结果回国向中央汇报之前的9月14日,别尔乌辛代表苏联政府向聂荣臻提交了协定。别尔乌辛对聂荣臻说:这种协定在苏联外交史上还是第一次,因为中国是最可靠、最可信赖的朋友。希望中国政府能早日定案。在等两个中央批准协议的十几天里,聂总分别拜访了几个人,给他们送了一些中国礼品,他们都特别高兴。
总的看来,整个谈判进行得比较顺利,前后历时35天,最后于10月15日在苏联国防部大楼举行协定签字仪式。聂荣臻和别尔乌辛分别代表中国和苏联签署了《新技术协定》,在这个协定中,苏联应允在原子能工业、导弹、火箭武器、航空新技术以及导弹和核试验基地建设诸方面,对中国进行援助。并且,苏联将于1957年至1961年底,为中国提供原子弹教学模型和图纸资料,以及提供P…2导弹样品和有关的技术资料。
这时候,苏联和美国都已爆炸了各自的氢弹,并研制成功了洲际导弹。就在中苏这次谈判期间,苏联于10月14日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轰动了全世界。
这次谈判,虽然苏联为中国提供的都是属于原始阶段的东西,虽然这些承诺还仅仅是写在纸上的东西,虽然苏联拒绝代表团参观核心工厂并拒绝提供核心技术,但对于不久前还在使用大刀长矛、小米加步枪的中国人来说,已经特别知足了。他们也明白,凡属新的、先进的技术,是买不来的,最尖端的东西还得靠自己组织力量开发。
从这时起,中国制造原子弹才算真正得到确定,并逐步展开。
中苏新技术协定签订之后,仅过了十几天,毛泽东便应赫鲁晓夫的邀请,于11月2日率领代表团来到了莫斯科。摄影师侯波说,苏联派来的是一架图…154,大概是最好的飞机,用最好的驾驶员。主席去以前就提出,不要搞欢迎仪式。赫鲁晓夫说,那不行,别的国家我们都搞了欢迎仪式,你这么大一个国家首脑来,不搞是不行的。欢迎仪式结束后,毛泽东被安排下榻在克里姆林宫。主席住在沙皇住的房里,很大,但把什么席梦思都去掉了,完全按照主席的习惯来安排的。
1957年1月,中央办公厅成立了一个俄文翻译组,专门给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彭真、杨尚昆等人当翻译。阎明复于当年2月调到中办翻译组,开始了为中央领导服务的工作。阎明复说,刚到中办翻译组时,我是给毛主席做翻译,可是毛主席那湖南味很浓的普通话我听不懂。1957年毛主席去莫斯科,主要是参加世界共产党、工人党的代表大会,我们简称莫斯科会议。毛泽东前往苏联时,给苏方带去了不少礼品,我记得有很多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一些宏伟的建筑模型,看了令人很激动。莫斯科运动对外维护了共产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在内部则存在不少原则上的分歧和争论。毛主席的日程排得很紧,他跟西方许多国家的党,包括意共、法共、英共、美共,还有亚洲国家像印度、印尼、日本等国党的领导人,频繁地交换意见。波兰党对苏联意见最大,为了取得一致意见,主席找哥穆尔卡谈了三次。我认为主席在莫斯科会议期间,为促进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做了大量工作,并在根本问题上坚持和捍卫了原则立场。
11月18日,毛泽东在64个党代表会议上讲话。侯波说,会没有开完以前不让其他人进去的,里面是什么样子我们都不知道,坐在外边等着。会开完了,把门一开,我们就进去了。会议厅很大,一些记者从桌子底下往前面钻,我却钻不进去,心里很着急,完不成拍摄任务可怎么办。正好我的边上是法共代表团的一个同志,他到我们中国来参加过八大,他认识我,他就站起来,让我踩在他的凳子上跳进去了。我这一跳进去,赫鲁晓夫刚好注意到了,他哈哈大笑,主席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因为他正给别人签名。
在克里姆林宫的小礼堂里,苏联专门给毛泽东和中共代表团安排放映了一场军事秘密影片,一共三部,主要内容是原子弹、氢弹爆炸和原子条件下的军事演习。给毛泽东担任翻译的是军委办公厅的外文秘书孙立忠,当时才25岁,他本来是随代表团专门给彭德怀做翻译的,被阎明复临时拉来了,因为电影内容和军事有关,几个翻译中他算是专门搞军事的。电影放映过程中,众人都很安静,全神贯注地看着银幕上新奇而震撼的一系列画面。电影放完用了三个小时,毛泽东一边点燃香烟,一边和彭德怀聊天,说看来这个矛和盾还是同时产生的。彭德怀说,一种新武器出现,总会有对付它的办法。毛泽东说,这次咱们的军事代表团不是也来了嘛,叶剑英同志不是也来了嘛,来了这么多的将军,你们要好好看一看,要好好做一点调查工作,学习苏联的先进技术。接着,毛泽东转身对大家提高了声音说,同志们等一等,今天晚上我们看的电影是苏联军事秘密影片,大家要注意保密,不要到外面随便去说,我们这些人知道就行了,不要扩大范围。

第26节:第七章 马蹄子底下捡了条命(3)

其实,好几年前,毛泽东在建国不久访问苏联时,就看过苏联原子弹爆炸的实况影片了。叶子龙说,1950年2月毛泽东从苏联访问回来以后,有一天,他在自己的房间里突然问我,你说原子弹厉害不厉害呀?我回答说,原子弹的威力真大,确实厉害。毛泽东在那次访苏期间,在莫斯科和列宁格勒等地进行参观游览,还看了不少电影,如《拿破仑》、《彼得大帝》等。其中有一部是苏联进行原子弹试验的纪录片。苏联于1949年8月29日成功进行了首次原子弹爆炸试验。毛泽东说,那次到苏联,开了眼界哩,看来原子弹能吓唬不少人。美国有了,苏联也有了,我们也可以搞一点嘛。
因为铀矿勘探要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铺开,所以从各个部门抽调了不少专业技术人员,后来又从多个省市和部门调集了上万人的找矿员,其中包括从朝鲜归国的500名志愿军无线电通信兵。
几乎与此同时,国家主席刘少奇于1955年2月签署了两道调干通知:一道是通知湖南、江西、广东、广西等四省区,为三○九队选调干部193名,限3月底调齐,在长沙报到;另一道是通知山西、河北、四川、陕西、甘肃、新疆等六省区,为五一九队选调干部294人,限3月底调齐,在乌鲁木齐报到。
这样大规模的人马调集,是缘于一个多月之前苏联政府向中国提出在中国联合寻找铀矿的建议。苏联希望中国开采的铀矿石除满足本国需要外,还能向苏联提供。而苏联主动提出这样的建议,事出有因。美国在研制出原子弹之后,对于是否研制氢弹曾进行过多年争论,为了独占核优势,防止苏联也拥有原子弹,负责制造美国原子弹的格罗夫斯将军甚至在全世界范围内搜罗购买高品位的铀矿石。但苏联于1949年秋天进行了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这便促使杜鲁门总统于1950年1月决定研制氢弹。两年后,美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并且大力投资开发南非的铀矿资源和加拿大新发现的铀矿床。苏联为了和美国一较高下,也于1953年宣布爆炸了一颗氢弹,同时着手扩大核武器生产计划,从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购买铀矿石。但这两个国家的铀矿资源有限,所以苏联就想到了幅员广大的中国。双方将联合找矿的事定下来之后,苏联很快便向中国派遣了数百名铀矿地质专家,要求中国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大规模快速度地展开勘察工作。双方成立了一个中苏委员会,地质部又成立了一个第三局,局长是原公安部经济保卫局长雷荣天,副局长是安桐馥和高之杕。
铀矿地质勘察动作很大,摊子铺得很开,周恩来特别强调要注意保密。雷荣天面临的第一项困难就是抽调人员,组建队伍。这一切又都是秘密进行的,所以即便在本部门内部,事情也不是都摆在明处的。当时地质部的另一名副部长何长工因为分管别的工作,所以也不怎么过问刘杰他们的事情。雷荣天是山西孝义人,他说,为调人的事,我骗了何长工部长一下,骗了他13个技术干部。我们不是叫地质部第三局嘛,他一开始还以为是他的人马呢。我自己这头衔也是保密的,叫了个地质部部长助理,我们这个三局叫地质部第三局,何部长以为这个组织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