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神扇 >

第73部分

神扇-第73部分

小说: 神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锃亮,我也戏称他为范银枪。
    范从龙的父亲西行后,以原丞相为主的一些朝中之人开始对军队发难,许多活下来的将军又无端的死于狱中,当时李铁拳侍奉的将军也死于此次排除异已的纷争内。
    李铁拳为护自己主人的家人,与那位被李华收了的青衣老国师大战一场,被打下山涯落下了内伤,开始四处流浪,想着能寻个机会报了仇,这便也鬼使神差的成了我和李华的四大家将之一。
    临出门时,李华眼有了些红圈,拉着我的手道:“哥,可要小心些,如果战不能胜不妨先守了再说,俺不信凭着十几万人还守不住一个墙高城深的大关了。”
    艳艳和盼儿早又与我纤倦了一夜,简直将我累的要死,虽然现在还是身硬体壮、年富力强的,可仍是承不住两人无休止的恩爱。
    皇帝亲率文武百官将我们送到了距京城十里外的出将亭,摆下了酒水亲端在了我的面前,让我有种为他拚命的念头。分别后坐在车轿内随了大军而行,我却又有了另一种想法,何不抓住这次机会,顺便多派了探子去打听老元的下落,对李华自也有莫大的好处了。
    急行,天色渐晚。看着已离了京城百十里了,早有县丞率了十几个官员迎了上来慰问大军,粮草官引了到轿前行礼后言道是“粮草已是备的足了”,我才稍觉的安下心来。
    平地上扎下了大寨,着了便服领了李铁拳、周大刀、赵一剑、曾铁锤和范银枪在营中四处查看。
    这几人中,李铁拳的本领最高,一路拳法让众人钦服,对于行军布阵耳熏目染的也是不弱。周大刀行事谨慎,善于判断敌我之势,象个诸葛。赵一剑生性鲁莽,冲锋陷阵是一把好手。曾铁锤钢中有柔,作事极是中规中矩,善守不善攻。范从龙指挥若定,能独立带兵,只是年纪较轻。
    到处看着,炊烟四起。兵士们一个个乱乱的早已四下里掘了无数的小坑,生了火将个刁斗放上后,加了水煮起饭来。这种一人一灶的方式,让我总是觉得与电影中不尽相同。电影《上甘岭》里有个专门做饭的大师傅,这里却人人均为小厨师,这次一定要改了。
    对于行军打仗的印象就是来自电影里的镜头,一队队的士兵们排了整齐的队伍,雄纠纠、气昂昂的浩荡而行,眼看着这许多的乱法,我心里却不知他们是不是原该就是如此了。
    “大将军可是觉的有何不妥之处?”赵一剑可能看出我呆呆的出了神,楞楞的盯着我道。
    我摇了摇了头没有回答,回身入了大帐,几人随后乱乱的坐了。
    “几位师傅能不否告诉俺,现在军中的一些行军作战的法子?”我呆呆的坐着,心里想的是从老人们那里听得的太行山八路军的故事。其实这不能说我的见识少,而是当时的宣传里只有八路而没有**,在我当时的印象中,八路是唯一的抗日武装。
    “将军指的是哪一方面?”李铁拳双目炯炯的看着我。自从李华圆了他的梦,这人已是死心踏地的成了我和李华的臂膀。
    我心里想的是,此次所带的京卫二军合起来不过五万众,加上城外屯兵也不到六万人,如果各处征调的兵勇倘未赶的来,就是去了紫金关,如何是数十万大军的对手。
    “边兵何时能到?从东郡抽出的将军们本领如何?”我一边想着军令早已送出征调各处边军之事一边问道。
    “边兵主要负责边郡戍守,由边郡郡守统领,下辖都尉和部都尉,屯田卒是边兵的主要的成分,现有数十万众。东郡郡守郭明海很是了得,手中使的是一根铁棒,天下闻名,统管干海、山内和来岳三州。将令已于前几日传出,命他带着三州二十师赶至紫金关与我们会合。”李铁拳看着我道。
    “来岳州都护是我的好友,善使飞刀,专取将帅,我只能同他打个平手。”赵一剑道。
    “预备先行的黄师帅已是筹备整齐,将于今夜先行而去。黄师帅为人小心有余,这头一路自是非他莫属。”周大刀歪着头道。
    “已派了四百余侦骑于午时前出发了,主要查看地形及探知东都国在这条否有军力排布,以便我军早做防备。”曾铁锤笑了笑道。
    “我也已安排了轻骑在我军两侧来回排查,想来这会已是离开大寨了。”范银枪接着道。
    我一时不由的心安了下来,这几人根本就是自行其事,借了我掌的兵符之力,悄悄的将一切都安排的妥贴,便觉得很是爽快,轻松不已。
    “你们真可以,为什么不先告诉俺,空让俺担了不少的心。”我笑着看着几人道。
    几人也是笑吟吟的看着我,一句话也不说,眼中透出的神色都是信任和关切,我知道他们早将我当成了自己的亲人了,这五员大将可是让我有了种三国里的五虎上将的想法。
    “俺看见兵士们都是自己做饭,这是不是军中的规矩?”我看着几人问道。
    “倒也不是军中的规矩,只是对于管理军队方便些,不用再带了大锅小碗的,便于行军。而且夜间看不见旌旗指挥,用了金鼓加上刁斗的敲击,自能分辨出敌军的来路和数量,便于传讯和指挥了。”周大刀认真的道。
    我这才想到我的想法与当时是格格不入的,每样东西的存在自是有它的道理,看来我先前的想法有些自已为是了。
    “报,东郡郡守派了都尉带着讯卒已到帐外。”帐外面有亲兵大声的道。
    “让他们进来。”李铁拳回了头对着大帐的门大声的道。
    帘布一挑,一个黑脸的汉子带着三个兵士已站在了帐内。
    “山内都尉赵勇年拜见护国大将军。”赵勇年眼光四处扫视着,身子却犹犹豫豫的不知该转向何处,晃了几晃后,对着范银枪拜了下去。
    我不由的乐了起来,这条大汉想是听说了新任将军是个年轻之人,而大帐内有着腾腾杀气的年轻人自是非范银枪莫属了,看来他竟是将个范将军当成了我了。
    范银枪慌忙的立起了身,轻声的斥道:“这位才是护国大将军,你莫乱猜。”
    赵勇年慌忙的转了身对着我弯了下腰道:“我不识的将军的威武,请将军恕罪则个。”
    我刚想回答,赵一剑却抢着道:“罢了、罢了。别那么多的礼了,你快快将东郡郡守的消息说与我们听。”
    赵勇年先是一楞,然后脸上有了些笑容:“都说将军身边的几人均是响当当的汉子,这下我可相信了。”
    周大刀一听来了精神:“快给我们说说,百姓都是怎样说我们的?”
    我笑着对周大刀说:“你还是先别急,让赵将军先坐下喘口气再说也不迟。”
    周大刀一听忙道:“是了、是了,来人,搬几个凳子来。”
    门外的两个兵士不一会就匆忙而入,提了几个凳子在帐内摆了。
    赵勇年带着身后的两人弯了一下腰,重重的坐了下来,然后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东郡郡守郭将军已于前日亲率了十二万屯田之士从山内州出兵,手下的四十五位都尉均随了去。此次郭将军还派了新造的三百辆四马战车,由都尉陈岗带了先行,估计这会儿已过了水城,进入了北郡了。郭郡守还让我速来通知大将军,我们可在北郡的四口会齐,然后同进紫金关。”赵勇年一口气的说完后,定定的看着我。
    我知道对这些人必须有威和亲才能降的服,如今看他的眼神多是不太信任,于是道:“赵将军远来辛苦,可先下去休息了,明日一早,我们向四口出发。”其实四口这个地方在哪里,我是根本知不道的,只能待会儿问问他们几人了。
    赵勇年立起了身对着我一弯腰,在亲兵的引导下领着人出门而去了。
    我扭了头对着几人道:“你们谁手中有地图?”心里想着还是先将地名搞清楚的好。
    几人脸上均是一呆,相互的看了看没有说话。过了好一阵赵一剑才问道:“不知将军说的地图是何物?”
    我也是楞了好一会,如此看来这个世界还真不是一般的落后,到了现在竟然还没有绘个地图出来,这可是如何是好。电影中的那些指挥官在战斗前哪个不是先在桌上铺了地图,然后再指指点点的安排了?
    “地图就是用来将各个地方标明了位置的画,在画上写明地名和山川江河的方位。”我尽量的想着这个时候应该用的词一边说。
    眼见的几人均是摇摇头,看来这事儿不太好办了。心里想着干脆自己画一个,反正这里不少人都是周游四方之士,只需将地方标出个大概即成。
    张口呼喊了门外的亲兵取来了笔墨,军中却无大纸,只有长长的几匹绢,让裁了一大块,铺在了地上,对着围上来的几人一一的问起来,此时天已是黑的透了,帐内的两支火把突突的跳个不住。
    不住的询问,不住的有人出去喊人,大帐内我身边的将士们也越来越多,最后赵勇年也立在了我的身侧,仔细的说着一串串的地名,然后方才休息。
    几十个亲兵们学了我的样一齐动手,一边吵嚷着一边在绢上涂画。
    直到天大亮,一个长达数十米、宽是用半米宽的绢拼就的达十数米的地图摆在了帐外。
    附近巡逻的兵士们早就将地上的地图围了,七嘴八舌的指指点点,也有人进到帐内对我说着标错了的地方,我急忙叫人不停的修改,几大匹绢就这样所剩无几了,当然也废弃了不少。
    刚开始几人不知我要做什么,随着地图的不断增大,李铁拳渐渐的有些激动起来,双拳紧紧的捏了围着转个不停,不知疲倦的直到天亮。最后,看着这个大致上标明了太清国的山川地理的图形,猛的将我抱了起来狠是转了几个圈。
    “大将军果真与我等粗陋之人不同,有了这个东西任是东都国再来多少兵,我们也能不惧,只需在其上画明了他们的位置,想围想打还不是由了我们,最后定是能将他们驱了出去了。”李铁拳激动的道。
    范银枪叹着气道:“早有这个东西,我父亲他们也不会中了伏而吃个大亏了。”
    曾铁锤指着图中两个地名发音相同的地方道:“上次我就白跑了十几天的路,硬是将这两个地方弄错了,现在看来没这个东西就是不成。”话语很是有些斩钉截铁。
    赵勇年早晨醒来后来到大帐前转着圈,对着图看看再抬头看看我,然后看看我再图,很喘了一口气瞪着眼道:“我这辈子决不与将军你成为仇家,决不与你拚战。”
    太阳渐渐的升了起来,兵士们不住的喊着口号,在范银枪的指挥下整齐的列了队,然后一个方阵随着一个方阵出发了。
    李铁拳做了前军的统帅,随着第一队走在了全军的最前面。临走时歪着头看着我道:“你有很多本事我不如,可是最简单的骑马你得会了才行,不然我们万一有个败时要逃跑,你可就不成了。”
    我从未想过这个事,不由自主的怔了一下,如果需要逃跑的时候不会骑马可真的不成。看来我还的要学会那个这些兵士们人人都会的技能,也总不成赶着车轿去冲锋陷阵了不是。
    车轿内,周大刀几人呼呼的大睡。看着小窗外一队队的兵士们一付自信的样子,我却没有一点点的睡意。
    这个世界的战车是由四匹马拉了,车上有甲士三人,随车有徒卒,一般十数人,车驰卒奔,簇拥前进。兵器是用铁器制造了,兵士手中持的是戟,可刺可斩,还携有便于近战的弯刀。甲胄是用皮革制成的,上面缀了薄铁泡,盾牌却是用了树藤,上浸了桐油,很是轻便,并增强了防护力,战马也装备了护甲。
    按周大刀所言,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军将皆命卿。二千又五百人为师,师帅皆中大夫。五百人为旅,旅帅皆下大夫。百人为卒,卒长皆上士。二十五人为两,两司马皆中士。五人为伍,伍皆有长,层层划分很是规矩。战斗中已采用金鼓指挥,要求行列整齐,攻伐协调,进退一致。
    每行军前必有军士检查兵器装备,很象是个专门用来对兵士们进行监督的官员,而且每队出发都有着中士大声的呼喊,讲述着战前的一些规定。我听了几句,有些竟然是不让轻易杀降和掳掠的内容,颇有点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味道了。
    几万人的队伍摆着几十个方阵,在朝阳的辉映下大踏步的向着紫金关迤逦而去。
第八十七章 大战紫金关(一)
    北郡的四口镇距紫金关约一百里,人口不足两万,是座三面环山的小城,不过城墙到是很高,约有个五丈开外,只有南北两道城门,城墙上可以走马,北墙有数座炮台。
    数万大军当夜在四口镇外驻扎后,李铁拳派出了传令兵,在山内都尉赵勇年的引导下匆匆而去。
    东郡的山内州距四口镇约有个一千五百里,虽然东郡郡守先于我们带兵而行,我们还是早于他先抵达了会合的地点。
    太阳还未下山,紫金关代守备宁国俊派出的讯卒已到的军中,忙让亲兵请了五虎大将齐聚大帐后,讯卒便将前后发生的几次战事一一的道来。
    紫金关外还有四座关,分别是流水关、庆怀关、恰林关和正口关,正口关是临海的第一个大关,修有水门,战舰可直达城内。
    东都国的老将军率手下十五员虎将,带了近六万兵士趁夜涨潮时偷偷的绕了关,在天明时已是顺小路冲到了恰林关与正口关的中部,然后兵分两路,一路直扑恰林关,一路返身攻打正口关。
    正口关守备刘节才未曾提防乱竟从关内出,被东都大将白应杰赚开了城门,一万兵士鼓噪而入,大惊之下只领了数十亲兵冲城而出,绕道投奔恰林关,入海的大关口正口关至此已是归了东都,东都战舰遂直达关下,兵士源源不绝由此登岸,不旬日,已达十万众。
    恰林关守备宁国俊却是个极心细之人,早已从自己派在外的讯兵口中得知东都国兵士已是绕道前来,遂派了大将高进率了三千兵马,距关外四十里三虎口埋伏,第二日,东都国大将赵国成带着三万军士耀武扬威直至关下,还未等扎下大营,宁国俊已是尽出关中人马直冲而去。
    恰林关外一场混战,赵国成渐不能敌,率兵且战且退。宁国俊身先士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