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晚宋 >

第41部分

晚宋-第41部分

小说: 晚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奶奶的!”
    陈少龙吐出了最后一口气。
    对岸金兵所等待的东西终于出现了,江面上出现了几个黑点,黑点越来越大,是浮桥船!一块块宽大的木板随着铰链转动渐渐地连在一起,搭成了一座简易的浮桥,一排排金兵列队钻进巨大的,如城堡一般的浮桥船,沉重而有节奏军靴声开始在船中响起,金兵已经渡江。
    鏖战依然在这边岸上继续,空气中风似乎已经停止了,死亡气息已经浓缩到了极点,只要一颗火星就会把它引爆,金兵只剩下不到一百名,他们的体力已经透支殆尽,连长矛也拿不动,他们紧紧靠在一起,将各自仅剩的一点点力量凝聚起来,死死地扼住通往码头的狭窄的通道,用一堆尚有生命血肉筑起一道人墙,他们的任务就是死亡,用死亡来阻挡宋兵的铁骑,保证浮桥船的顺利搭建。
    ......
    “撤!”
    骑兵营宋襄终于无奈地下达了最后的命令。
    大队金兵出现在码头,战争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即使全部战死,也不能改变金兵对淮河渡口的占领。
    丁公山渡口遭遇战,由此拉开了徐州会战的序幕。
    卷四 第三章 徐州会战(三)
     更新时间:2008…11…23 20:29:01 本章字数:3527
    无边无际的麦田闪着金黄色光泽,像风平浪静的日子里的大海一样平静,田垄上长满着深绿色苔藓;无边无际的芦苇在池沼上沙沙作响,挺直着腰杆笔直地耸入灼热的天空。
    村镇、田庄、乡村,随处可见的成熟喜悦飘散在广袤无垠的山东丘陵,这是七月的山东,收获的希望在安抚着这片饱受饥饿折磨的土地。
    和蒲氏家族签定的协议最终挽救了山东的饥荒,这份以八十万石米换来的协议也同样给了蒲氏家族建国的希望。借兵八千至流求;出租莱州港;修建造船工场;建立采矿、冶炼、制造等等完整的军工体系。一份份附加协议都将慢慢改变山东,改变振威军,也改变着历史。
    与金国的谈判已经开始,以振威军参军事张信之和耶律信为正副使者的谈判使团,在六月初去了南京,刚刚传来消息,双方已达成框架性协议,目前正在就一些细节问题而深入谈判。
    但振威军关注的目光却并不在南京,也不在莱州,而是投向了千里外的徐州。徐州战役的本质,也就是山东的争夺,不可能置身事外,所有的部署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现在振威军需要的就是等待机会的来临。
    徐州会战在黄淮大地上已经进行了一个多月,三条战线上以泗洲的争夺战最为激烈,泗州、符离、灵壁、虹等郡县几度易手。而西线的邳州最为安静,至今未发生一场战斗。但真正的决战却是在中线的宿州,这里集中了两国最精锐的部队和主将,六月中,金兵骑军被宋军以分割、包围、打援、集中歼灭等手段逐步吃掉。六月下,宿州被宋军攻占,金兵伤亡惨重,完颜陈和尚随即命令放弃泗州,集中兵力据守徐州。宿州的失守也就意味着徐州门户终于被打开。
    七月初,宋军主将赵范调集十五万大军,以天武军和神勇军为主力,开始了长达一个月的徐州蚕食战。
    ......
    整整一天一夜,受宋军神勇军赵胜部疯狂进攻的金兵虎贲军残部,开始放弃永固县向九里山逐步后撤。处处是尸横遍野。但宋军连气都不让金兵喘一口。猛烈的攻势一波接着一波。石炮、震天雷、火逑、火蒺藜炸裂着、呼吼着。大地在颤抖,将黑夜变成了白昼,金兵们被炸起的土掩埋起来。只要爆炸声一沉寂下来,金兵弓弩手们那饱受摧残的、满是血痕的脸就冒了出来。
    "骑兵来了!"
    赵胜部的步兵立刻象潮水般地退了下去,让出空旷的战线。
    支援的数千宋兵骑军突然斜杀过来,分散地飞驰着,马蹄下飞扬着滚滚的尘土。
    他们举起长槊,象隐隐闷雷一样发出震天的叫喊。面对金兵扑天盖地的火箭,面对动作神速的冷箭手、长枪手,他们毫不畏惧,只想痛饮敌人的鲜血,他们四处冲击着敌人的战线,即使只有一个人被打开缺口,那么整个阵地就完了,所有的敌人就会死无全尸。
    金兵虎贲军的都尉完颜陈兒已经气得快要发疯,原本要配合他作战的崔立部迟迟不到,现在现在宋军骑兵已经切断了他的后路,手下十个千户已经战死七个,二十天来,他的二万人已经剩下不到三千人,数以千计的汉人士兵向宋军投降,带走了大量的武器,甚至包括对付骑兵最有效的火蒺藜。
    “这些该死的汉人,要把他们全家充奴!”
    完颜陈兒恶恨恨地骂到,他不知道自己还能撑多久,他的援兵什么时候才能到。
    天已经蒙蒙亮,剩余的金兵退到了一处峡谷,砍下巨木筑起了最后一道障碍,谁都知道这根本挡不住宋军骑兵的进攻,但还是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这些滚圆的、没有生命的木头身上。
    “将军!敌人从后面杀来了。”
    一名亲兵指着他们的后方,声音因惊恐而变得怪异,整个脸都扭曲得变了形。
    沉闷而巨大的马蹄声在峡谷里回荡,在高耸的青色岩壁上挤压着、冲撞着,痛苦地从狭窄的通道里猛扑出来,惊散了每一个金兵魂魄。
    已经无路可逃,只能决一死战,装上最后一支箭,举起折断的矛,没有一个人逃跑。
    大群宋军骑兵呼啸着涌出深邃的峡谷,他们目不斜视,跨过巨木的障碍,用一种不要命的精神向敌人杀来,有的人其实已经中箭,已经行将就木了,可是他在飞奔的时候仍然用战刀空劈,直到后来在马鞍上坐不住了,才爆发出最后一声狂笑,从马背上滚落下来。
    渐渐地峡谷恢复了平静,一名宋兵撕下金兵的战旗,消失在峡谷深处。
    这便是徐州会战中最血腥最悲壮的九里山峡谷之战,二千名金兵没有一人投降、没有一人逃跑,也没有一人幸存。
    徐州的战争已经进行了二十几日,完颜陈和尚的心也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天天冰凉,宿州一战,他损失了近一半的精锐。可退到徐州他才发现徐州的城根本就不足以据守,外似高大坚固的城墙里面全部都是松散的泥沙,只需一颗巨型震天雷就足以炸塌一面城墙。
    万般无奈之下,他命令各部主动出击,御敌于城外。
    要求增兵的奏折十天前已经送到南京,但到现在还是音信全无,完颜陈和尚开始深深地忧虑起来。
    归德府还有八万水军,可他不敢动,那是保护南京的最后一道屏障。
    他的对手赵范似乎也摸到了规律,并不理睬自己的部署,而是集中兵力,一支一支地蚕食着金兵的有生力量,让他痛苦、悔恨、咬碎钢牙,却又无能为力。他终于开始后悔自己战略部署,过于轻视宋军而想全部开花,结果一样都没捞到,失败的耻辱让这位固执的老将一夜间象老了二十岁。
    “报告元帅!东南方向发现宋军主力约六万人向徐州城逼来!约还有十里!”
    “什么?”
    完颜陈和尚一阵惊惧,这就意味着镇守猴集的纥石烈乞兒的虎威军也已经完了。
    “怎么办?现在整个徐州城里只有二万人,根本抵挡不住。”
    他背着手在大厅里来回踱步,大颗大颗的汗珠从他的额头上冒出。
    “元帅!我愿率五千人马死守徐州,拖住宋军,为大帅争取到时间。”
    完颜陈和尚闪目看去,说话的是一名汉人男子,约五十岁,黑脸膛,一双眼睛狡颉有神,他认出这是大将国用安,原来是李全旧部,奉李全命驻守徐州,后来投降金国。
    “你能守几日?”
    “一日”
    完颜陈和尚点点头,能守一日,已经是实属不易,但时间也足够军队的集结了。
    “传我的命令,命令沛泽镇的崔立部和吕梁镇的孛术鲁买奴部火速向利国镇靠拢!”
    如今之计,只有集中兵力和宋军一博了。
    利国镇在徐州西北约二十里处,那一点地势开阔,十分适于野战。
    以金兵的骁勇和顽强,在最后一博中未必会没有胜机。
    但他们已经没有时间。
    国用安将他一日的承诺缩短为一个时辰,完颜陈和尚刚走,他便投降了宋国。
    受降了徐州城,赵范立即改变原来的计划,放弃徐州掉头向西北,集中所有兵力进攻利国镇,那里是完颜陈和尚的总指挥所在。
    战斗已经残酷地进行到了第二十八天,赵范的军队为开战以来的成功所鼓舞,肃清了前往利国镇去的路上的一切障碍,现在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挡全速前进的宋军。
    就在完颜陈和尚抵达利国镇后不到二个时辰,宋军也包围了该镇。
    已经没有什么悬念,一切都要靠最残酷的战斗来结束。
    午时刚过,赵范的大军便再次发动了全面的攻势。袭击异常惨烈,巨大的爆炸声在四周轰鸣。宋军用密集的阵形向镇中心挺进。金兵顽强地抵抗着,用弓箭、用长矛、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武器在镇口和宋军进行着白刃战,紧张、急噪、凶暴,所有的人都快沸腾了。
    ......
    完颜陈和尚的军队开始覆没,第一批冲上去的士兵在肉搏战中全部阵亡了,紧接着第二批、第三批士兵在巨大的爆炸声中、在宋兵冷酷无情的杀戮中倒下,层层地叠加在满地尸体之上。金兵的防守范围越来越窄,宋兵的进攻就象套在脖子上的一个绳套,慢慢地勒紧。
    突然一件无法预知、理解、阻挡的事发生了,让所有的紧张突然消失、所有的热情和力量都突然消失—
    一颗震天雷正落在完颜陈和尚的脚边。
    卷四 第四章 徐州会战(四)
     更新时间:2008…11…23 20:29:04 本章字数:4133
    八百里加急。
    徐州战报传来南京时,正值夜幕悄然降临,金帝完颜守绪刚刚在山东靖安和约上签字加玺。
    封振威军主帅李思业为齐鲁郡公、枢密院副使、山东路总管府总管、振威军大将军。
    承认振威军军制,属官与金国军制对应,军务皆由总管府自处,驻防山东。
    封张信之为礼部侍郎、山东路总管府参军事,主管山东政务
    开恩科,置百官表,备山东总管府考选,由吏部统一任命。
    这个结局应该是双赢,山东的归降也就意味着延绵了数十年的红袄军造反终于划上了句号。
    另一方面山东的李思业也由此走出土匪的狭隘,在他的面前突然打开了一扇宽大的、充满光明的大门,他终于可以静下心来仔细谋划山东的、振威军的和自己的未来。
    完颜守绪长长地吁了口气,双手轻轻地捏捏太阳穴,悬剑在他头顶上近一年的山东北部问题终于解决了,不管是否实质性控制,但毕竟归于金国版图,尤其是文官的让步,朝廷在政务方面的控制实际并没有减弱。
    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外面传来。
    “皇上,徐州急报!”
    完颜守绪刚刚放下的心猛地又被提起来,他昨日才知道,完颜陈和尚的求救信早在十天前便到了,但因为当值者疏忽,这封信竟然一直躺在枢密院睡大觉。
    “这帮大胆的奴才!”
    他手忙脚乱的打开急报,定睛细看,又惟恐这不是真的一样使劲揉了揉眼睛。
    徐州惨败,完颜陈和尚阵亡,金兵退守归德府。
    他只觉眼前一阵发黑,手无力地划过桌子,掀翻一大堆奏折。
    “这、这是怎么回事?”
    完颜守绪心中大乱,他不停地坐下、站起,仔细地盯着奏折上的每一字,狠不得能钻进这些字里,自己亲自跑到惨烈的徐州战场上去走一遭,看看金兵为什么会败。
    我金朝真赢弱至此了吗?连一向软弱的宋人都可以骑上头来。不!不是这样的,百年积弱,怎能一朝翻身。别急!要好好想想。
    他稳住了心神,脑海飞快地转念着补救之策!南京还有五万合扎谋克军可用,加上归德府的水军和败军还有十万,元气尚存,如今之计,只能善用大将,方可有所挽回。
    ......
    “来人!速召东面元帅完颜阿虎进宫。”
    完颜阿虎在李思业前脚逃离临安,后脚便赶回了南京,得到山东重要的情报,已经没有必要呆在宋国了。徐州之战结果,他其实早就料到,以完颜陈和尚的布兵,失败是铁定无疑的,贪多求大,面面俱到,这样最容易被敌人集中兵力,逐个击破,何况是赵范这样足智多谋的老将。他也多次上书指出严重性,只是遭枢密院使官奴的强烈反对而作罢。今天完颜守绪紧急召他进宫时,他心中已经了然一切。
    “朕悔不听阿虎所言导致今日之败,朕想命卿为主将,不知能否挽回如今之势?”
    “皇上,亡羊补牢,未为不晚,我金兵元气尚存,臣以为只要善用诡道,此局未必不能扳回。”
    “什么诡道?”
    “皇上想一想,宋国这次派将,可否有异常?”
    完颜守绪细细一想,突然大悟:
    “是了,这次宋国是以武将为主帅,违反了宋国文官掌印、武官辅之的祖制,虽有太监监军,却权不在彼,阿虎的意思是?”
    “用反间计!除去赵范,只要赵范不在,臣就有把握打赢后面的战役。”
    “可详细给朕说说。”
    “臣这次去宋国,发现其帝是一个好高骛远之人,此次徐州胜利,他焉能不命赵范西进之理,只要我们能利用赵范的谨慎,想法把他绊在徐州,就能凭空制造出两人间的矛盾,再把这种矛盾扩大加深,宋朝皇帝极可能换将,而且换的必定是文官,临阵换将乃兵家大忌,只要赵范不在,臣就有计可施。”
    “你可有腹案?”
    “臣有两个方案:其一在归德府布疑兵,以迷惑赵范,同时再命山东李思业出兵南下,如此双管齐下,以赵范用兵之谨慎,他必不肯离开徐州。”
    “可李思业会那么乖乖听话出兵吗?”
    “皇上放心,臣已经写信给他,臣了解他,如他此时再不出兵,他就不是李思业了。”
    完颜阿虎说到这,眼睛里闪过一丝慑人的冷光,在他看来,李思业虽然还有些年轻,毛刺未去,但其奸雄的本色已经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