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晚宋 >

第92部分

晚宋-第92部分

小说: 晚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河水汹涌咆哮,激起的暗黑色浪花足有二丈多高,不等蒙古军反应过来,河水便一口吞下了数千名步兵,惊惶、恐惧、魂飞魄散,数万名步兵狂喊着,互相践踏,如山崩地裂般向山上没命地逃去,连史天泽也被他的亲兵们从马上抓下来,扛着逃上了山,只可怜那些骑兵,只逃到峡谷中段处便被河水追上,连弃马都来不及,一万多骑兵统统成了颖河之鬼。
    山丘上的余阶脸色依然冰冷似水,巍然不动,但他身边的秦小乙已经吓得连大气都不敢出一口,一匹快马从官道远处飞奔而来,马上骑士下马跑上山冈,禀报道:“禀报余将军,前方传来信号,河水已经涌出了峡谷口。”
    “好!”余阶微微扭头对身边的另一名副将道:“传我的命令,点火烧山!”
    中兴二年初,振威军麒麟卫截获敌军情报,在颖州三封山山下,余阶设伏兵大败蒙军史天泽部,掘颖河、火烧三封山,五万蒙军生还者不到八千人,史天泽本人被烧伤,最后被余阶军擒获,押送南京,余阶部随即掉头南下,却执行另一个更刺激,更具挑战的任务:飞军千里夺四川。
    卷六 第十六章 江山如棋(四)
     更新时间:2008…11…23 20:37:09 本章字数:4486
    郝经进入南京的时候,正逢南京军民在欢庆颖河大捷,满街都是奔跑的孩子,人们挥舞五颜六色的旗帜自发的在都市中游行,红的、蓝的、黄的,更多的却是黑色的振威军军旗,铺天盖地,没有了帝王的忌讳,只有一张张胀得通红的笑脸,没有干涉的宪兵,只有军人激动的泪花,这是数十年来金国最痛快淋漓的胜利,抱头痛哭者有、高呼万岁者有、仰天长啸者有,人们用不同的方式宣泄憋闷已久苦痛,是啊!蒙古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终于被打破了,数十年的耻辱,在一夜间被清洗得干干净净。余阶这个名字也随之传遍中原大地,随同他的汉统论,传到千家万户。
    郝经控制着马速,惟恐街头的狂喜惊了他的马,越靠近官署区人流就越密集,渐渐地他只能下马牵着马步行,十几个随从在前面艰难地替他开路,在人流最密集的地方放了几十个巨大的竹筐,里面堆满了黑布白边的厚底鞋,这是南京妇女为振威军将士赶制的冬鞋,此时正有许多妇女往竹筐里投掷自己做的布鞋,自古以来,人民从不缺乏对子自己军队的热情,他们要的也仅只是一个和平安宁的家园。
    又走了上百步,大路开始空旷起来,站岗的军士不再允许百姓进入,毕竟前面就是军政要地,郝经出示了李思业颁发的进见金牌,立刻有军士领着他进了丞相官署,恰逢姚枢和李汾结伴走出,三人见面分外亲热,对于郝经这个有作为的年轻人,姚、李二人心知肚明,既然主公任命他为山东军机处内阁祭酒,总揽山东政务,说明他就是元好问的接班人,将来是新朝的宰相,顾而二人对他都不敢有半点轻视。
    “伯常这次可是来述职?”李汾执着他的手笑眯眯地问道。
    “是!”郝经欠身道:“接到主公的加急文书,我连夜赶来。”他并不因主公对他另眼相看便自觉高人一等,相反,他待人愈加恭谦。
    姚枢见他态度谦和,心中暗赞,此子果然是可塑的大才,当初他那样年轻主公便重用他,真不知是怎么看出来的,他微微笑道:“伯常可想知主公有何急事召见?”
    这却是郝经想了一路而不得的,他急问道:“我确实想知,请姚大人赐教?”
    姚枢不答,却指了指南面,便拍拍他肩膀与李汾哈哈大笑而去。
    “南面?”郝经突然惊觉,“难道是为了宋国不成!前两天听说宋国朝堂诡异,掀起了告老风和辞官风,甚至连赵范、赵葵兄弟都辞官还乡,难道宋国要出什么大事不成?”
    他心里想着,不知不觉便随军士走到李思业办公的房前,晁虎见到郝经,笑着点点头,急返身进屋禀报:“主公,郝经大人已到。”
    话音刚落,便见李思业跑了出来,大笑道:“听说伯常上月娶妻,可喜可贺啊!”
    “属下郝经参见主公!”郝经急躬身长施一礼,这才起身笑笑道:“家父腿脚不便,家慈身体又不好,多亏王妃派人来帮忙,这才把婚事办了。”
    李思业点点头,肃然道:“你现在已经是山东首席政务官,娶妻大事却只摆了五桌酒,异常低调,可见你小心谨慎,恃权不骄,也说明我托付对人,这很好,我回山东,定当重摆婚宴,让你好好风光一回。”
    郝经心中感动,急谢道:“主公将重任相托,怎敢不尽心做事,只是郝经才疏学浅,恐怕误了主公的大事,王文统大人无论资历、能力、人脉都要胜我数倍,主公何不用他?”
    这句话他在心中憋闷已久,每次见到王文统,两人间总是有那么一丝不自然,自元好问调京,山东由姚枢和李汾二人分掌,随二人也进京,论资历和能力应是轮到王文统,这是众望所归,不料李思业突然任命郝经为内阁祭酒,让所有人都掉了眼球,甚至包括郝经本人。
    李思业淡淡一笑,却没有回答,当日元好问也建议用王文统代理山东,他李思业也没有回答,倒不是因为王文统本人的缘故,而是他的女婿是李檀,历史上李檀是割据山东造反的,虽然历史已经改变,但人却未变,李思业怎能不防他,但此话却又不能明言。山东是他的根基,他岂能大意,政务由郝经处理,但对山东的实际控制却掌握在冷千铎的手中,这一明一暗两人,当可保山东无恙。
    “走!进房内说话,我给你介绍一人”李思业拍拍他的肩膀,随口岔开了话题。
    屋内站着一人,他眼睛却在四处张望,目光闪烁,显得局促不安,见李思业进来,立刻挺直了身子,恭顺地低下头。
    “这是宋国枢密院参事贾似道先生,给我带来了极重要的情报,以后你们要多多亲近。”
    话虽没有明说,但意思却很明显,贾似道已经投靠了李思业,丁大全夺位在即,而且也有九分的把握,但贾似道却并不看好他,以他敏锐的政治观察力,宋国迟早是李思业囊中之物,顾借口巡视襄阳战事为由,从襄阳北上投靠了李思业,他刚才已听晁虎报告,知道是山东的首席政务郝经到了,不料却见他如此年轻,惊讶之余又暗暗欢喜,若是不看年龄,那以自己之才,早晚也得大用,便抢先向郝经长施一礼:“贾似道见过郝大人!”
    郝经却不知道中间发生的诸多原由,只闻是宋国的高官来投,这倒是第一次,也不由多看他几眼,见他施礼在先,也急回一礼道:“不敢,中原百废待兴,正需贾先生这样的大才。”
    历史上郝经出使宋国,却被贾似道拘押十五年,当历史转了个弯,二人却又在南京初逢,让李思业不得不感慨造化弄人。
    “伯常先坐,我再给贾先生交代几句便好。”
    待亲兵给郝经上了茶,李思业方才对贾似道继续道:“此去襄阳,你要给吕文德讲清楚,是降我而非降金,他若肯降,我封他为襄阳刺史,继续领襄阳政务,同时我也会让城外军队配合你的说降。”
    原来贾似道从襄阳过来,得知大将杜杲已病入膏肓,恐不久于人世,便自荐前去说降襄阳副使吕文德,李思业喜出望外,若能不战而取襄阳,那是最好不过之事,当即应允,并许了贾似道,此次出使若成功,将来以礼部尚书一职相待,贾似道大喜,遂筹躇满志而去。
    打发走贾似道,李思业便回头对郝经笑笑道:“伯常可知我为何急召你来?”
    “可是为宋国之事?”
    “你怎么知道?”李思业诧异,随即又恍然笑道:“可是姚、李他们二人告诉你的?”
    “是,不过他们却没说具体是什么事。”
    “你先坐下”李思业又把门关了,并嘱咐晁虎,除元大人外不得放任何人进来,这才走到墙边,拉下一幅宋、金、蒙、山东、三国四方地图,脸色异常凝重道:“你可知宋国权相丁大全要篡位了!”
    仿佛一块大石扔进古井中,郝经霍然站起失声叫道:“什么!”
    “别急!坐下。”姚枢、李汾还有李思齐听到这消息时也是一样的震惊,甚至那李思齐还一拳砸碎了茶杯。
    郝经好容易恢复了平静,不解地问道:“虽然宋国皇帝年幼,但太后在,还孟拱也在京,怎能容许他如此野心。”
    “太后?”李思业冷笑了一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那谢道清虽然有些手腕,但毕竟年轻,怎会是丁大全的对手,丁大全谋划这么多年,早已经控制了临安军权,甚至连那皇宫侍卫都是听他的,据宋国传来的消息,太后称病不朝已经有半个月了,我没猜错的话,太后要不已经死了,要不就是被软禁,丁大全虽让人不齿,但他的心计极深,手段毒辣,而且为得帝位不择手段,为了得到我的支持,甚至不惜把儿子送来为质,可见其人心只在位而不在国,这样的人早晚会遭人唾弃,至于孟拱—”
    李思业的眼中闪过一丝黯然,遗憾地道:“孟拱已经死了,说是畏罪自杀,但谁都知道是丁大全下的手,不过就算他不死,军权不在彼,他又能奈何?”
    “那主公可是想要趁机攻打宋国?”郝经突然想到,主公急召见自己来,可能就是打算要伐宋了。
    不料,李思业却摇摇头道:“我暂不打算取宋国,就让他丁大全闹去,最好让他闹得民不聊生,我们再去收拾残局,再者,我们也不能用金国的名义伐宋,这宋金两国百年世仇,仅民心就难以收拾,所以要想取宋必先灭金,我的当务之急还是在金国的身上,这才让你来,就是想当面将这些情况告诉你。”
    “那主公想知道什么?”郝经反应极快,知道李思业必有所问。
    “不错!不错!”李思业连声称赞:“伯常果然知我心!我来问你,现在山东还有多少存银、存粮、存地?”
    他一口气问出,本以为郝经会想一阵子,不料他却不假思索道:“我来之前刚刚统计过,山东官库中有储备银三百万两、金五十万两、铜六千万斤,还有今年尚未发行的鲁交额度三千万缗,另外库粮四百二十万石,而且琉求的粮食还没有运到,估计最后会有五百万石,再者是各地官府手中的土地,约一千万亩。”
    李思业默默算了一下,凭此取代金国,财政上是足够了,主要在全面解放奴隶之时,需要大量的钱粮和土地来支撑,还有就是他近六十万军队的粮饷。
    “伯常,你回山东后,要给我做好几件事情,第一、做好舆论上的准备,命所有的报纸给我连篇累赘地宣扬汉统思想,揭露女真贵族的荒淫生活,再对比汉人奴隶的悲惨,要激起汉人和女真人的对立情绪,扩大《齐鲁周报》和《齐鲁每日密闻》的发行量,要覆盖所有金国的土地。
    第二、推行节约运动,要节约每一点物资,要让百姓居安思危。
    第三、回去转告你父亲,治学要更严格一些,今年的毕业生太少,剩下的明年都要毕业,必要时不妨找几个荒废学业的杀一儆百。
    第四、加大和日本、高丽的贸易,少进口奢侈品,多进粮食、铜、银等战略物资。
    第五、加大对军属的优待及阵亡将士的抚恤,要在百姓中形成从军光荣的氛围。
    第六、加大对军工的拨款,尤其是火器局,百工堂的学生要优先向军工分配。
    好了,先是这六点,我随后会发细则给你,还有一些我没想到的,你也可以自己斟酌,总之,原则就只有两个字:备战!”
    郝经起身肃然答道:“主公放心!我一定不折不扣,执行主公的命令。”
    “那就好!”李思业笑笑又道:“你今天休息一晚,明天就返回山东,等会儿裕之那里也会有些事情交代,你自己去找他,他这段时间身体不太好,你就多担待一些。”
    郝经正要起身告辞,突然大街上传来急促的马蹄声,李思业脸色大变,在密集的人流中还能这样奔马的,那只有一件事:紧急军情,阻击北路蒙古军的战报。
    奔跑杂乱的脚步声由远及近,震得整个官署都似乎在晃动,不等李思业起身,报信的军士便扑门而入:“禀报大将军,大事不好,我军在郑州一线激战中失利,宋襄将军不幸阵亡!”
    卷六 第十七章 江山如棋(五)
     更新时间:2008…11…23 20:37:10 本章字数:2906
    中兴二年一月,振威军晁雄部和宋襄部在郑州西遭遇兀良合台部,深受敌军火器之苦的兀良合台思出对策,以骑兵执铁盾奔行抵御敌军子弹,突入宋襄步兵阵地,重创火枪军,宋襄也在此役中不幸阵亡,振威军锐气受挫,退守郑州,兀良合台闻南线蒙军惨败,加之自身损失也惨重,遂撤军返回洛阳,随后双方交换战俘,至此罢兵。李思业遂以晁雄救援不力治罪,将其降职三级,贬为校尉,命其随水军南下,戴罪立功。
    二月,宋国的上空已经是阴云密布,风雨欲来,李思业的目光已无暇西顾,他投向南方、投向临安,在那里,他所行的棋局中正行出最关键的一步。
    临安已经全城戒严,这一日黑夜深沉,河岸上薄雾弥漫,一队巡逻的士兵走过,点金商行的刘掌柜便小心翼翼地打开门,朝外张望,他的帐本忘在商行了,商行离他家不到五十步远,跑快些或许能拿回来,可是他又不敢将脚迈出大门,一天来,他感到越来越恐惧,临安发生的一切让他坐卧不安,他不知发生发生了什么事情,可东家告诉他,听说是皇宫出事了。
    沉闷的夜空暗藏杀机,突然,他觉得眼睛一花,对面魏大人的府外似乎有个人影闪过,正当他在凝望魏了翁府邸之时,一个黑影突然出现在他面前,蒙着面罩,鬼一般的眼睛正阴森森地盯着他,随即又突然消失,他吓得魂飞魄散,连忙缩进屋里,站在门厅里颤个不停,随即又关门落锁。
    夜色更深,沿着街角传来了沙沙的奔跑声,还有轻微的马蹄声,这些声音就在刘掌柜家附近停了下来,刘掌柜起身、坐下,起身再坐下,最终还是克制不住窥视的欲望,透着过门缝偷偷向外张望,他越看越心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