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诛仙二 >

第22部分

诛仙二-第22部分

小说: 诛仙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爹追随瑞武家主多年,深得家主信任,所以王家祖传的符箓术也传了一些下来,不过这里面自然没有什么太重要的东西,符箓六品,这书中记的不过都是些最粗浅的基础,像那些符纹符阵,说不定景少爷你小时候都已经学过了。真正有用的符箓术法,其中也只有三个,也只是威力最小的一品符箓。”南山的声音听起来似乎有些沙哑,面上的神色也十分复杂,似乎还带了几分迟疑,“可是我想如今这王家里,不会再有人教你了,所以我就从我爹那里偷了一份过来。”

    王宗景深深看了他一眼,却是又将这本小书塞回南山的手上,道:“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不过我不要。”

    南山愣了一下,只听王宗景淡淡道:“你向来谨慎,何必做这种落人把柄之事。符箓之术我若想学,此去青云,还有细雨姐姐在,到时我求她一番,想来她也会教授于我的。”

    南山长出了一口气,点了点头,随即低声道:“那我走了。”

    说罢,转身走去,看着那个背影,王宗景沉默了一会,忽然开口道:“小山,其实你也会用符箓术法的,是不是?”

    南山的身子僵了一下,没有回头,王宗景盯着他的背影,静静地道:“你从小性子便谨慎认真,你爹又这般疼爱你,不会不把这些符箓术法传给你的。以你的性子,当日如果真的动手起来,王宗德那个恃宠而骄的纨绔小儿,只怕在这符箓术上的造诣,还未必是你的对手,是不是?”

    南山站在那里,没有说话也没有回头,最后就这样一声不吭地走掉了,王宗景默默地看着那个少年好友的离去,眼中掠过一丝恍惚,似乎那个身影,终究也有了几分陌生。

    天色,终于是完全黑了下来。

    同一片夜空下,王家堡的另一个方向,青云门诸人居住的庭院中,林惊羽与明阳道人对坐于某间厢房的蒲团上,听着明阳道人将今天日间的事情说了一遍,林惊羽便点了点头,道:“如此甚好。”

    明阳道人微笑道:“那王家小子何其有幸,居然能得林师兄这么暗中照顾,可惜他至今仍是不知情由,不然此刻定然是已经过来拜谢师兄了。”

    林惊羽淡淡道:“此事不必再提,随他去吧。我与他也算有些缘分,但眼下也就只能做到这一步了。以后的事便看他自己的机缘。”停顿了一下,他目光转向明阳道人,脸上神色郑重了起来,道,“倒是你差不多也该回山一趟了。”

    明阳道人脸色也多了几分凝重,道:“师兄你的意思是?”

    林惊羽微微皱眉,道:“这些日子来,我已将城外龙湖细细搜索了数次,仍然找不到传说中那枚‘青龙蛋’的踪迹,想来是掌教师兄得到的消息有所差错,又或是已被人捷足先登。你且回山一趟,将这里的情形禀报于他,请掌教真人决断。”

    明阳道人点了点头,答应了下来,但林惊羽显然话还没有说话,沉吟了片刻后,却又是拿出了一件事物,递给明阳道人,道:“还有一件更要紧之事,你将此物收好,回山之后,找无人时单独亲手送交掌教真人。”

    明阳道人见林惊羽说的郑重,不敢轻忽,小心接过,仔细一看,却是一块方形的古旧木板,边角早已磨损残旧,板面上已是坑坑洼洼凹凸不平,但仍是可以清楚看到木板上画着一些奇异的图案,笔画简朴,苍劲有力,看去似兽非兽,却带了几分苍莽古拙之意,显见是年月深久的事物。

    明阳道人皱起眉头,抬眼向林惊羽看去,道:“这是。。。。。。”

    “这是我当日在十万大山深处的原始密林,于某处古巫族的祭坛之内发现的,”林惊羽的声音听起来十分平静,但不知怎么却总觉得像是压抑着什么,只听他沉默片刻后又继续道,“只是木板上的图形,如果我没看错的话,怕是和昔年魔教的图腾脱不了干系。”

    “魔教!”明阳道人登时倒吸了一口凉气。

    林惊羽道:“古巫一族早已湮灭,按理说也不会有什么大事,但昔年兽神大劫中,却有几分古巫族的影子,此事本是秘辛,但本门几位长老都是知晓的。再加上魔教关系不小,虽然如今式微,但也不可小觑,慎重起见你还是回山好好向掌教真人禀告一下。”

    明阳道人郑重其事地点头应下,道:“是。”

    伸手接过这块古旧木板,他又忍不住多看了上面的图案两眼,然后像是想起了什么,也有几分为了缓和这房中有些沉重的气氛,微笑道:“说起来,我倒记得当年掌教真人年轻时据说曾经伪装身份,暗中潜入过魔教之中,如此看来,这有关魔教之事,本门上下,自然是再无人能比掌教真人更熟悉的了,将此物交给他正是再好不过。”

    林惊羽嘴角扯动了一下,算是露出一丝笑意,慢慢点了点头,只是他眼中异芒一闪而过,也不知那一刻,他究竟想到了什么。

    青云门中,对魔教最熟悉的人么。。。。。。

    那又是谁!

    (PS:更新的情况这里说明下。一般更新时间固定为早上八点更新一章,晚上八点是看写作进度,如果进度顺利会加更一章,进度不顺利的话加更就没有了。但每天保底是肯定不会断的。如果有特殊情况请假或爆发也会在文中说明。大家晚上八点没看到加更就说明没有了。以后更新不再进行特殊说明和解释,请大家体谅。

第十二章 庐阳 (上)

    翌日清晨,日头还未升起,空气仍带着几分夜晚的湿润凉意,王宗景从王家堡里走了出来,在大门处的台阶上他停住脚步,回头看了看悬挂于头顶上的金字牌匾,看着那三个熟悉的鎏金大字,面无表情,只是看着似乎有些出神,过了片刻之后,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霍然转身,就这样顺着门外大街一路而行,再不回头。

    幽州在神洲中土九州中,位于南方,紧靠天险绝地十万大山,而即将展开的这一次前途莫测吉凶不知的旅程,王宗景的目的地则是名动天下的青云山,位在中土九州中居中的中州。传说那里山灵水秀富饶无比,洞天福地无数,修真寻仙之风冠绝天下,昔日几番大劫后,中州也是首先恢复元气的地方。

    繁华世界,万丈红尘,似乎就要马上在眼前一一展开,这是王宗景大踏步跨出龙湖城城门时,心中忽然涌起的一股异样感觉。

    城外古老的大路如过往无数岁月中一样安静地向远处延伸而去,苍翠茂密的树林伫立在古道两侧,多了些许凉意但仿佛也多了几分自由的轻风吹拂过脸庞,王宗景站在古道的起点上,忽地伸开双手,如活动筋骨一般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然后一丝淡淡的笑意从嘴边流露而出。

    迈步行去。

    这一年,这一天,王宗景十四岁,有一身好筋骨,有一颗好奇心,身无长物,无所畏惧,只觉得天下之大,自己无处不可去,豪情壮志,油然而生,迎着轻风,大步而行。

    因为是向北,途中便要经过乌石山和山下的龙湖,当王宗景走过山下时有少许犹豫,但随即还是放弃了上山的念头,前路漫漫,若是他日有成,在青云山那里再与那位令他心中很是敬重的林惊羽见面就是。走过乌石山,便能看到龙湖那片波光鳞鳞的水面,王宗景心里不期然地又想起那个夜晚,水底深处,那位带着几分诡异却又美丽如妖魅的神秘女子,只不知如今她又在哪里,又或者,她只不过是自己一时痴梦么?

    他心中沉吟,沿古道而行,心头几番念头流转,却终究无法将那个神秘的美丽女子从心头抹去,到得后来,干脆也懒得多想了,反正不管是人是妖,哪怕是山精鬼魅一流,自己这一去青云,天下神州如此广袤,只怕也再无相见的机会。便在这时,王宗景忽然听见头顶之上传来一阵清锐啸声,他抬头一看,只见一道白光于天空划过,速度极快,向北而去。

    这些日子来他终究也接触了世道人间,很快便认出那正是修道中人驭剑飞行,那速度自然是飞快无比,想当初十万大山里的原始密林距离龙湖城何等遥远,林惊羽也只花了三日便将他带了回来。

    望着那道迅速远去的白色光芒,王宗景眼中流露出羡慕渴望的神情,站在人烟稀少的古道上,在远近树木荆棘密布的树林里,浑然不惧怕也许会突然出现的凶狠妖兽,只是缓缓握紧了拳头。

    那道从王宗景头顶掠过的白色光芒,却是从龙湖城中掠起的,驭剑飞行的人物,正是青云门的明阳道人。他一路疾驰,自然没有注意到身下犹如蝼蚁般的王宗景,此刻他满心所想的,自然便是要赶紧回到青云山去。

    神州广袤,这一路路途颇为遥远,纵然明阳道人修道有成,驭剑飞行速度飞快,但也是在七日之后才回到了中州青云山。

    青云七峰,俊秀挺拔,尤其是那主峰通天,更是高耸入云,传说站在峰顶远望而去,日月星斗皆在脚下,云涛滚滚,瑞气蒸腾,正是人间一等一的洞天福地,也是数千年来青云一门的重心所在。

    自古以来,无数英才俊杰在这里叱咤风云,不知发生过多少惊天动地可歌可泣的故事,随着时光流逝那些故事人物仿佛都已成为了传说,在通天峰上每一棵古树每一片落叶每一寸土壤的间隙里,悄悄流传着。

    过云海,上虹桥,碧水寒潭白玉阶,通天峰上玉清殿。

    明阳道人面色虔诚,在三清圣像前的香案上取了细香,点燃之后三拜而起,插入香炉,这才转过身来,走到宽阔大殿的另一侧,面色恭敬,对着那一位身着墨绿道袍,负手立于窗前,正抬眼远眺窗外,看那云霞蒸腾涛生涛灭的那个人,道:“掌教师兄,我回来了。”

    道袍无声微动,那人转过身子,那一刻一股山风从他身侧猛然吹进窗子,“呜”的一声盘旋而动,仿佛天地山峰忽地一震,云海生涛,卷起三尺波浪,让人衣物猎猎飞舞,有出尘临云之心,有俯览天下之意。

    但见得他微微一笑,在窗前风中,道:“辛苦了,明阳。”

    ※※※

    幽州境内,王宗景仍在继续走着自己的路。

    算算日子,这已经是他离开龙湖城的第九天了,只是这般靠着两条腿行走的速度,自然也是快不到哪儿去的,所以直到今日,他依然没有走出幽州地界。这些日子里他每天都是餐风露宿,虽然途中也有路过几座小城,但王宗景都没有入城投宿的念头,渴饮山泉,饿猎鸟兽,却也是逍遥自在,仿佛又恢复了几分当初在那片原始森林中的模样。

    这荒郊野外行走的,途中自然也遇见过妖兽,不过比起过往那片森林里的妖兽来说,这些从十万大山里流窜出来的妖兽,凶狠是凶狠的,却大都不算如何强大,王宗景多数都能轻易对付了。而且随着他一路向北,离那片神秘莫测的十万大山越来越远,途中出没的妖兽也逐渐变少,到了这两日,更是基本看不到了,与此同时,在他脚下这片已经可以算是北幽州的地界上,虽然大多数人依然居住于城池之中,但城外道路上的人烟则是明显多了不少,甚至偶尔还能看到一些人口兴旺结寨而居的大村落。

    站在古道路口,王宗景远远眺望前方,已能看到一座大城的轮廓耸立于前,看去规模不小,要比自己家乡的龙湖城大上很多。王宗景在心里回想了片刻,若有所悟,正好前头一条小岔路上转过来几个挑着担子的村夫,他紧赶几步走上前,向其中一位中年男子微笑问道:“大叔,请问一下前头这座城池叫什么名字?”

    那中年村夫身强力壮,面有风尘,肩头挑着满满两筐东西,看去都是吃用之物,不知是不是挑到那城中去兜卖的。听到王宗景的问话,这村夫脾气倒是不错,呵呵一笑,脚步不停,口中道:“小兄弟,第一次来这里么,前头那可是几百里地界上最大的庐阳城啊。”

    “果然是这里。”王宗景在心里默默跟了一句,当下笑着谢过,回头望向那座巍然耸立的城池,一时有些出神。

    庐阳城,并非只是在那村夫口中说的方圆几百里地界上最大的一座城池,事实上,放眼幽州地界,庐阳城也算得上是最繁华鼎盛的几座城池之一,所以就算是当初还是少年蜗居于龙湖城里的王宗景来说,也曾经听说过这座城池,还有这座城中名声显赫的那一个强大世家:名剑楼苏氏。

    对于龙湖王家来说,很多年来庐阳城里的苏氏一族,都是不可仰视的庞然大物,这个世家的历史远比龙湖王家要来的久远,过往也曾出现过名动一方的英杰人物,风光一时,哪怕到了今日,名剑楼苏家也仍然是在幽州地界上呼风唤雨,与位于幽州西北白莲山上的“莲心寺”,并称幽州最强大的两个修真门阀。

    不过这种平衡在最近这几年来已经有了隐隐的变化,变数便是幽州境内有几个原有的小势力在迅速崛起,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原本毫不起眼,龟缩于幽州南部边陲的龙湖王家,在这十年间突然强势崛起,而且传说其后更有中州青云山的影子,令幽州诸势力震撼惊诧之余,不得不小心对待。时到今日,龙湖王家虽然名头实力上距离两大势力还有些差距,但势头极猛,环顾整个幽州,隐隐然已有跻身第三大修真势力的迹象了。

    只是这些事此刻想来,却与王宗景感觉有些遥远了,他也不会多想,离开龙湖城这么些日子,他心里却感觉与那个家族有些陌生了。

    一路走去,越靠近庐阳城,这城下道路两侧的小路岔道也就越多,相应的目光所及处,过往行人也很快多了起来,来来往往的人中,倒有不少是像之前问路的那位村夫一般,是挑着各种货物进城的农夫乡民,笑谈话声悠然传来,在那座高耸城墙之下,绘出一副带着浓厚生活气息的悠闲俗世图卷。

    城墙很高,比龙湖城还要高上许多,相应的,庐阳城的城门也更加的气派,三丈余高大拱门门扉洞开,站在城下便觉得头顶忽地一暗,那是入了门洞,再走上约莫十几步,过了城门,便到了庐阳城中。

    一股喧闹之声,热闹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