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清穿之万里河山烟火人间 by养心殿(清穿 重生 父子 穿越成干隆第四子 温馨种田) >

第39部分

清穿之万里河山烟火人间 by养心殿(清穿 重生 父子 穿越成干隆第四子 温馨种田)-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幕嗜右槐冉希飧鲎鍪戮刑醯亩由畹盟缎模
    这日下朝早,永珹出了乾清宫惯例去往慈宁宫请安。太后自从上次的寿宴上,被孝顺的孙子进上珍稀的反季瓜果,在众太妃命妇面前大大的长脸之后,一直保持着身心愉快,上了年纪的人反而越来越像孩子,一点心意罢了,却被夸奖到现在,众是永珹脸皮再厚,也不禁有怯步了。让从后面赶来金简看他走路踌躇的样子有些疑惑。上前叫住他:“四阿哥,请留步!”
    永珹听到略有熟悉的声音诧异地停步,看到他的亲舅舅步履沉稳地走来。他们之间虽然有着亲近的血缘关系。可是这位舅父大人一向低调谨慎,又出于对皇上不许皇子和大臣结交的旨意,每次见到他也是淡淡的,还从没主动叫住过他,而自己也默契地配合,礼数到了就好,他不指望自己成了皇子还能有正常的亲威走动。所以这对舅甥相处起来,还真的是相敬如宾。
    “听说娘娘玉体欠安,拙荆腌了些梅子正是以前娘娘爱吃的,四阿哥若是方便可否带过去?”金简是个面容严肃的中年人,多年在吏部主事的位置上,让他的气质威严正气。他一向严肃的气持说出关心的话才更显难得。
    前几天天气骤变,下了入秋以来的第一声雪,京城里外病倒一片,嘉妃一向身体很好。但这次也没能幸免。她近年来凭借自身的条件和优秀的儿子在后宫的地位水涨船高,一时间侍候的人如临大敌,都小心对待着。按说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可是乾隆却亲自赐太医和药材。永珹也亲自看过,并无大碍,调养几日也尽好了。金简的妻子刚好递牌子请安时被挡了下来,并不知具体情况如何,动静又闹得实在是大,一家人如临大敌,金家和和嘉妃正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时候。
    永珹眼神里带上一丝不易察觉的暖意,这儿时爱吃的腌的梅子确实比宫里的山珍海味还讨人欢心,嘉妃虽然不曾说过,但她对自己娘家也是很在意。若不然的话,也不会求皇上的恩典,为内侄子的将来谋化。这位舅舅看起来也没那么古板了。
    永珹笑答:“有劳舅父惦记,额娘只是偶感风寒,已经没大碍了,你的心意永珹一定带到。”含笑而立的少年风度翩翩,进退有度,谦谦有礼。看在别人眼里,真的赏心悦目。金简露也出一丝浅笑,冲淡了脸上的严肃,“有劳阿哥。”
    今天的朝堂并不太平,数年来长江泛滥成灾,它的治理问题一直都是重中之中,连续数年百姓流离失所,朝庭不得不一直减免着两岸各州县的额赋,得派人安抚流民,投进去的人力物力不计其数,却收效甚微,乾隆一怒之下裁撤了江南河道总督。
    连带着工部负责主管河工那一块的官员全部跟着降级的降级,本来没金简什么事,可他身为侍郎为属下求情时也被迁连。乾隆气得不轻,永珹身为儿子虽然不觉得父亲的行为是迁怒,安慰一下自己的舅舅也是必要的。“皇阿玛并不是针对你,希望大人不要介怀。”
    金简露出一丝浅笑,冲淡了脸上的严肃,“自然。”舅甥关系在这刻接近不少,又说没两句。正被养心殿的太监拦住,来人一脑门子汗:“四阿哥,还好没走远,皇上正宣您呢!”。
    永珹只得跟金简告辞再往回走,刚刚一直当背景的大臣们却相当八卦,声音中有自己都没察觉的羡慕:“金简这老小子就是运气好,有这么个外甥可比你我兢兢业业奋斗半辈子强。”
    要说朝中大臣的的闺女妹妹们全是待选秀女须入宫侍候,可能入皇上法眼的就那么几个,外威得皇上青眼的也就是元后的富察家和这金家,富察皇后一个儿子都没留下,这金家可不一样,被抬了旗,又有一个聪明能干得皇上心意的阿哥,明眼人也都看出了乾隆是真的准备好好培养四阿哥了,怎么能不让人羡慕。
    皇上的情子大家都知道,爱憎分明,恨之必不让其生,爱之则能将天下所有好东西都送到他眼前。而四阿哥在目前来看就是那个幸运儿。
    将军傅恆率领王师班师回朝,大清总算把西北的准葛尔部平定。乾隆很重视,命大阿哥和定亲王于城外50里迎接,下了朝就马不停蹄直接召见功臣。永珹进入西暖阁时,乾隆正和傅恆、和亲王、汪由敦等说着此战的军务,大阿哥永璜也在,君臣几个和乐融融。
    见到永珹,乾隆脸上露出一抹慈爱,笑着让他入坐。介绍道:“这位就是傅恆将军,你不是一直对傅将军很仰慕,今日朕特允你旁听。”
    永珹欣喜不已,展颜一笑:“多谢皇阿阿玛,那可真是儿臣的荣幸。”有礼地向傅恆一揖,笑道:“早就听说将军威名,将军在西北战场上的策略权谋出神入化,永珹佩服。”傅恆虽没见过他,但看这个阿哥面对皇上无丝毫惧意,比常人父子还多着份亲昵,知道他必定是得宠的阿哥,这点上连先到的大阿哥都比不上他。侧身不受他的礼,嘴上道:“不敢不敢。”
    永珹一笑置之,不以为意。暖阁里明亮温暖,让在外面吹了会儿冷风的人舒服得想叹气,他除了大麾给一旁等着的太监,又有几个宫女熟门熟路地在他的身前放下热茶和点心,茶碗里的正是和御案上同一款的碧螺春,还殷勤将精致的小炭火炉子移至他附近。片刻功夫竟然无声无息地把他照料得细致入微,那熟练的动作好像做了千百遍。
    和亲王几个对这事显然见怪不怪,可是傅恆才调回京,对以前一直是话题人物的皇子无缘得见。今天见了养心殿里的人如侍候半个主子似地侍候他,不禁心下讶然。再抬眼看御座上的那个乾隆还是那个乾隆,不过,眼里的温度比刚刚对着他们几个老头子时暖了很多。
    乾隆听傅恆述职,又听这几位军机回报着他们的差事,众人有志一同地把话说得简单明了,有时还有那通透的人有意无意地慢说一下生涩词汇,以便某个对这些政务还朦懂的小孩能更好地理解,乾隆一幅默许的样子听之任之。
    傅恆虽常年征战在外,对乾隆的性子却有三分了解,不禁对四阿哥被如此培养而震惊,这分明是被乾隆护得紧紧的。傅恆捺下心中那些小心思,专心汇报着军务,只是少不了下朝回家之后,把现在京中的形势好生思量一番。
    遇到相对简单的问题,乾隆也会问一下两个儿子的意见,考教之意甚浓,大阿哥的回答中规中矩,四阿哥的回答也是中正务实,虽然因年龄和阅历所限有些局限,大方面都还是不错的。乾隆很满意,夸了两人几句,要他们再接再历。大阿哥得到父皇的夸奖,难掩高兴,他一向努力,奈何资质平平,能得到乾隆的夸实属不易。永珹也一副诚心受教的样子。
    此次议事君臣尽欢,以傅恆册封为忠勇公的旨意画下完美的句号。乾隆一心想做个明君千古一帝,向圣祖康熙皇帝看齐。所以这在位多年以来,一直约束自身的言行,对臣子也是有功就赏,有过则罚,自认为做得很好了。却不料在富察皇后的葬礼时一身的邪火被勾了出来,天子一怒流血飘橹,这次没有那么严重,不过还是引起了官场的动荡,群臣从此后在他面前就跟老鼠看到猫一样,对他是战战兢兢,拘谨跟初见圣颜的地方官差不多。
    虽然君王的威严是很好的得到了维护,可是长此以往少不得下面的人做事畏首畏尾,影响到国家大事就不美了,所以他决定和修复一下臣子们的关系,重新建立起礼贤下士的明君形象。从谁开始好呢?乾隆目光一扫:“弘昼!你留下。”
    议完事众人跪安,看着退下去两位阿哥,和亲王用躬身的动作正好摭住眼底的深思。都说皇家无亲情,事实也正是如此,这些年来同辈的兄弟们贬得贬,死得死。他算是硕果仅存的一个,还是他有自知之明,不争不抢地才保住了身家。好在,乾隆对这个从小弟弟养在生母身边也没有恶感,才容得他逍遥到现在。
    可是皇上对四阿哥却不是一般的上心,难道要打破那个皇家无亲情的魔咒,还是只是做给别人看的?目的又是什么呢?和亲王的脑子陷入了阴谋论的怪圈。不过,逍遥也是有限度的,这不,报应就来了!听到皇上在叫他,和亲王只觉得露在空气中的脖子一凉,狠缩了一下。




☆、第58章

那日皇上留了和亲王说什么没人知晓,隔日下旨授和亲王弘昼为议政大臣,两月办一次生祭闹腾的和亲王却沮丧得偃旗息鼓了大半年,当然,这是后话。不知情的人都猜测,这次和亲王是被皇上收拾得狠了,连以前最爱的活动都歇了。
    西北大军搬师回朝后,乾隆遣官告祭天、地、社稷、先师孔子,为皇太后上徽号,午门受俘,于北苑园林大宴功臣将领。那晚最招人眼球的大将军傅恆,乾隆皇帝亲自敬酒,给足了这位文武双全的功臣面子。他下首的第一位的位子上,端坐着一名年青英俊的武将,让人眼生得很,不是众臣熟悉的任何一名朝中副将,位置却却这么靠前,只能是新提拨的后起之秀。
    众臣切切私语,一打听才知道,这位果真背景普通,因对敌时冷静骁勇,立下赫赫战功,才坐到了如今的位置上。和那些仗着家里老头,上前线躲在后面混军功的纨绔有本质区别。这样的才俊,自身条件优秀,没什么背景,又有真本事得上位者赏识,很有可能是未来权力中心的组成成员,如果能趁早拉拢,收归当了女婿,那是再好不过了,这样一块肥肉很快就有人盯上。
    海兰察承受着众人一**打量的目光,虽然不自在,却能让面部表情做到岿然不动,毕竟对于刚历劫归来的人只是目光炙热了些真的不算什么。气氛正好时,傅恆向皇上说起这几年来战争的细节,海兰察被点名表扬。对于他的英武忠诚,勇猛不凡,傅恆十分肯定,而且记得他从军前是皇宫里的侍卫,甚至想把他当作继承人般培养,当然,一切得皇上拍板才行。乾隆对于海兰察还有印象,这不就是之前小四儿要送去战场的小侍卫嘛。没想到短短几年就凭自己得到了戍边将领的承认,确实不错。论功行赏时乾隆送他一份大礼。
    那一晚的宴会永珹没参加,不过传闻也听到了不少,他没想到的是,第二日就被新出炉的热门将军堵在家门口。海兰察再见这个对他有再造之恩的少年,心情很激动,深深跪倒:“主子,奴才回来了。
    永珹也很惊喜,上前扶起他,故人相见,自是好好叙了一番离愁别绪,永珹笑道:“既然你已经不在宫里当差,就别叫我主子了,你我平辈论交便是。”海兰察却不同意:“你一日是主子终身便是,我是旗人,早晚也会被划分成别人家臣,忠臣不侍二主。”
    战场的洗礼把当年那个空有一腔热血的英俊侍卫塑造成了铮铮铁骨的将军。永珹能感觉到他的坚持和真诚,也不再推辞,让人摆上茶点招待,海兰察在钟粹宫当了两年侍卫,和永珹的相处中亦兄亦友,对这里的人物再熟悉不过,这样的环境让人倍感亲切,连带着回京后连日紧绷的神经也放松下来。
    两人像老友一样说起了话,从生活杂事,军营趣闻到真实的战场无一不谈。永珹从小就是个军事迷,在这个全是冷兵器的年代,更注重战术与兵的素质,而非先进的武器,这对他来讲是新鲜且新奇的。不知不觉聊了很久,要不是天色已晚,宫门下匙,而宫里严禁外男留宿,他们都能秉烛夜谈。永珹不禁感慨,总算没因他的中途插入而耽误了海兰察的仕途,一代将才注定要在战场上发光发热的,怎么能蜷居在他这个小宫苑里当一辈子侍卫,果然,当时去求皇阿玛让人转职的做法是对的。
    说起来,今天两人如此不知避讳的见面,再有早朝时,少不得被人捉住话柄参奏,乾隆对他的种种特例,他早就站在风口浪尖,何必再自欺欺人地一心保持低调。随着他步入朝堂观摩政事开始就有一场针对他的硬仗要打。
    而且他入了朝甚至好处大于坏处,这下子他不用再被锁在后宫里做个争眼瞎,想得到什么信息使什么手段都看他心意。至于海兰察他并不担心,以前是御前侍卫,后来被乾隆亲赐给他做贴身侍从,算起来也是他的半个门人。乾隆破格封了这二品大将的官职,必然是对他很欣赏,众人不知水的深潜,也不太敢招惹他。
    这时环境还没被破坏,天气也是最原始的冷热,进了十一月,北京城里下了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永珹寝卧里的火炉烧得热热的,床的四个角上镶着柔和的夜明珠,香笼里拢着稀有珍贵的冷香,屋子的里的气氛伴着屋外的下雪声最让人昏昏欲睡,斜卧在床上的人却没有睡觉,而是捧着卷宗看得津津有味。
    随手将一份理藩院的禀事折子搁在另一侧,明天要呈给皇上看的,这种折子在别人眼里再普通不过,永珹却多了一分重视,这内容是一位英国的亲王求见皇上,因为现在国家还没有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东南沿海有几个城市可以与外通商。因着大清的富裕,和别国对于东方遍地黄金的向往,海外国家谴使前来的很多,要求通商和传播宗教。
    只是国外那种以邦为国政权形式,不论哪国来使都想要面见皇上,乾隆国内的事情还忙不完,新鲜感一过,就不耐烦次次都亲自接见。泱泱大国的君主哪有那么多时间接见海外蛮夷,大多数都推掉让下面的人自行解决。其实,现在中国人自持地大物博,对其他小国家很是看不上,说是互通有无算贸易,皇上对待他们就像对待偶尔来打秋风的穷亲戚,赏赐的东西比他们带来贸易的更珍贵。
    英国的一位公爵带着使团来,本来两国就因为传教士的自做主张有了不快,又因着傅恆的大军归来,理蕃院自是不敢拿出来打扰皇上,人一直都安排在京城专门招待外宾使节的院子里,折子也递到了唯一能做得了主的永珹手里。
    历史上的这次拜访没有受到大清的重视,马戛尔尼公爵一行甚至连一个四品以上的官员都没有见到。如今被永珹接手了这桩事物,他心中有些别的想法,他记得,因西方国家的贪得无厌的要求,乾隆二十二开始封锁了其他海港,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