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美人迟慕 (全本)作者:草木葱 txt >

第150部分

美人迟慕 (全本)作者:草木葱 txt-第150部分

小说: 美人迟慕 (全本)作者:草木葱 txt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洗尘宴上,淮安本地的官员女眷,少不得把妙如又吹捧了一番。还得亏许怡心出阁时,碰到的那群南方来的宾客。倒省却她许多唇舌,去向这帮以前相熟的夫人太太们解释。

第二日天刚一亮,莲蕊就赶了回来。

见她满脸的倦容,一副快虚脱的样子。把妙如惊得险些花容失色。忙让春渚,把人先扶回房里休息。

莲蕊挣扎地止住了脚步,说道:“奴婢不要紧!主子,都打听出来了,昨天晚上秦妈妈。陪着婢子说了一宿的话。”

听到这话,妙如不禁埋怨道:“秦妈妈多大年纪了?!怎么还拖着她熬夜!昨天不是交待过,只需打听出大少爷为何搬出去,爹爹被请到衙门里认回证物后,是什么反应就成了嘛!”

莲蕊连忙请罪:“奴婢该死,秦妈妈听到郡主回来了,心里一高兴,硬要拉着奴婢说的。”

“好了,你休息去吧!看把你累得……”向春渚摆了摆手,妙如让她赶快把人扶去房里。

“郡主恕罪,不把打听到的都说与您听,奴婢哪里能安心睡着!您还是让我说完吧!”

妙如见拗不过她,让春渚出去帮着倒一杯水,让对方坐在杌子上先歇口气。

把人都遣出去后,才让她一一讲来。

莲蕊的脸上,浮现了几分犹豫之色,像是有些为难,不知从何开口。

见她这副形态,妙如哪里还有不明白的?!

当年爹爹作主留下小兄妹俩,又出银钱为他们葬了亲人。若自己是她,也不好意思,说主人家的不是。

“你说吧,不要顾忌太多!我经受得住,爹爹无论是何种做法,我都有心理准备。”妙如坦然地鼓励道。

莲蕊咽了咽了口水,把打听来的事情,全倒了出来。

“大少爷之所以离家,是三姑娘要将太太告到了衙门里,说她谋害自己生母。是他代写的状纸。老爷把三姑娘禁足后,跑去教训了大少爷一顿。他义愤之下,搬到舅老爷的府上了。”

此话一出,妙如顿时张口结舌,十分纳闷,这到底是哪跟哪儿?!

“三妹怎么可能有这胆子,要上衙门告她。再说事过境迁,无凭无据的,怎好赤口白舌地提起这事?!她不是订亲要出阁了吗?”

接着,莲蕊就把昨日打听来的,原原本本都告诉了她。

还得从去年年底说起。自从妙如被人接进了京,后来写信来。说自己入了宫,让父亲不要因为她,耽误了后面两位妹妹的终身大事。钟澄就开始着手为二女儿妤如找婆家了。

在鹿鸣学馆读书的学子,都怕跟杨家沾上关系。加之后来又听有传闻说,选秀女时她被退回来,还得罪了太子殿下的亲表弟。更加没有哪位仕子,宁愿冒着前程受阻的风险,上门向钟澄提亲娶她进门的。反而庶女婵如,倒有几个愿意借此成为钟家的女婿。

后来有意提亲的,不是乡绅中有儿有女的鳏夫。就是商户人家想娶填房的,相中了她美貌的。

杨氏自是不肯答应,直到彭家上门求娶。起先杨氏嫌对方是商户,不肯自降身份。找钟澄去闹了一顿。彭家后来请媒人来说,他家大伯的长子考中了秀才,以后也要走的仕途的,算不得纯粹的商户。加之彭方氏用银钱,买通杨氏身边伺候的人。最后,竟说服杨氏勉为其难,答应了这门亲事。

整整拖了半年。钟澄看彭家那后生,还算踏实稳重,终是答应他家的求亲。去年年底妤如及笄后,两家把喜事办了。

那日妤如回门,钟澄想她们姐妹间,以后多些走动。特意邀婵如的未婚夫婿赵祺,出来陪二女婿彭明,在前院喝酒。

不知道何故。在后堂的两姐妹,突然在席间起了争执。

望着对面的庶妹,妤如一脸不屑地嗤道:“要不是相中爹爹身份和人脉,人家哪会娶个婢生女当正室。将来即便是当了官太太,也上不得台面,让夫君都不意思带出去。”

自小婵如就被这个二姐欺负。自从被宋氏抚养后,婵如不再畏惧这个嫡姐了。尤其是两姐妹共同执掌家务期间,跟妤如更是水火不容。

当即,她就反唇相讥回去:“再是婢生女,也比有些奸臣后代强。还想上赶着参加什么选秀?!被人退了回来了吧!害得族人们,对咱们五房怨声载道。学馆里这么多未成家的,没有一户敢上门提亲的。”

妤如岂是肯服软的?!

马上回了过去:“别以为订亲就万事大吉了!就赵家那穷酸相,以后吃糠咽菜的苦日子。在前头等着呢!没几两银子当嫁妆,有你哭的时候。不信,就等着瞧!”

听她提起家底,婵如随即想起,宋氏曾私底告诉过她:杨氏掌家期间。曾把公中的资财,挪到她嫁妆上的事。她气就不打一处来。

“是啊,谁叫我没个拖累家人的亲娘呢!挪移赃银,害得爹爹下了大狱。若不是大姐冒死上书,这个家早就败了!还好意思来这儿炫富。”

两姐妹唇枪舌战,你来我往斗嘴斗得正欢。此时,钟澄撩开帘子走了进来,朝她俩喝斥道:“有你们这样互揭伤疤的吗?哪有半点大家闺秀的样子!”

此后,妤如再很少回娘家了。经历这次事件后,婵如性格也大变,整天关在房中绣嫁妆,不再理会家中的琐事。

没过多久,衙门里派人来,叫钟澄上门认领,当年给林氏下聘的祖传之物。

杨景基杀害林氏的事,再也遮掩不住了。杨家有恩于钟母的事情,成了一场彻头彻尾的笑话。

钟澄在书房里,喝得酩酊大醉,第二日就失踪了。后来还是他的学生,在钟家祖坟林氏墓前找到了他,合力把人扛了回来。

沉重地叹了口气,妙如心想,若不是之前有明俨的出现,加之退亲时那个传闻作铺垫,陡然之间见到那块古玉,爹爹怕是经受不住这样的打击。

莲蕊不知她心中所想,接着道:“后来,三姑娘不知从哪里,找到了太太以前的贴身丫鬟,名唤作华胜的。指正是太太主使,害死了她的亲娘,就是以前的何姨娘。还拿出了证据,是杭州府的某家药铺,抓砒霜时的单据,三姑娘为此,还要求开棺验尸。”

第二百三十一章遑急

——————*——————*———————

华胜?

她不提,妙如险些都记不起这个人来了。

“在京里时,她不是赎身离开钟府了吗?”妙如蹙起眉头,“最后见她好像还是,那次争管家权的事情解决之后。”

莲蕊景仰地望了自家姑娘一眼,接道讲道:“谁知她为什么会到南边来,秦妈妈还说,华胜后来不怎地,就找上了三姑娘。”

“是她主动找上三妹的?”

“这个不太清楚,好像是有次出门上香,半道上遇到华胜崴了脚,一瘸一拐的,被三姑娘身边的丫鬟蔷薇认了出来,这才搭上话的。后来就有指正太太的流言出来,直到大少爷跟老爷起了冲突,大家才知道,三姑娘原来到衙门里,替母申冤”

妙如不由地抿起嘴唇,琢磨里面的蹊跷。

华胜她不太了解,但步摇的为人和心计,她是领教过的,绝对不是省油的灯。

华胜——步摇——何姨娘,还有一个玉簪。

她们四人都是杨氏的陪嫁丫鬟。何姨娘一尸两命后,华胜和步摇她们几个,难免不会兔死狐悲。

有人把证据留下来,以后来保命,此事也是情理之中。当年步摇不也是这个缘故,还想得到她支持,当上爹爹的通房,进而成为钟家的姨娘。那证据会不会是步摇给的呢?

当年看她的意思,只要有个正当名分,她好像就有把握,不怕杨氏害到自己。

难道是步摇一直握有杨氏毒害何姨娘的证据?

一个脱了籍的旧奴,把杨氏拉下水?可这于她又有什么好处?

难道是有人在背后出手,合谋闹出这一通事情来?目标就是正妻的位置?

那么,明俨为三妹写状纸,是自发的,还是也被人利用了?

妙如一惊,突然想到某种可能,忙急声问道:“大少爷怎么牵扯进去的?”

见主子神情紧张样子,莲蕊也有些不安,答道:“是三姑娘求他帮着写状纸的,后来被老爷发现了。两人吵了一架,大少爷就搬了出来。”

妙如心里突然烦躁起来,蹙着眉头,垂首沉默不语。

事情越来越复杂了。

起先她以为,明俨之所以会跟父亲闹翻,自己搬了出来,是跟林氏的死有关。他不想跟仇人之女,同住在一个屋檐底下,实属正常。

此趟她赶回来,无非是想帮助明俨另立门户。后来,陛下有意邀请父亲重新出山,她想,这倒是个契机,可以了结这纷繁复杂的局面。

婵如突然冒出来,把家里的水搅得更浑了。

先不提杨家当年对林氏的所作所为,就单凭杨氏害死过三妹的生母,让这身体原主落水殒命,还让自己掉落悬崖,备红花粉打算对付宋姨娘……这家人的恩怨还真扯不清

以往还有杨氏父亲的搭救之恩,这块遮羞布在那儿盖着,大家凑合着过日子。如今真相大白,让一家人怎么可能,在一起共同生活下去?

明俨的举动,妙如很能理解,她不也离家出走过?

父亲的选择,她无权干涉。只是明俨在家里,呆着也痛苦。搭把手把他带离这种充满仇恨的环境,或许是她现在唯一能为家人做到的。

不然,他科举没考出来,精神先抑郁了,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正如她所料的那般,不仅明俨、婵如在家里整日憋得难受。杨氏也不能幸免。

自从庶女把她当初派人,谋害妾室的证据翻出来后,杨氏就疑神疑鬼起来,每天晚上开始做恶梦。

见主子日渐消瘦下去的脸庞,崔妈妈急得团团转,托人找二姑娘回来看望她娘亲。

后来彭家人也听说林氏的事,加之婵如要状告嫡母的这一碴,不知怎地也传到了亲家耳朵里,彭家不满新进门的媳妇,频繁回娘家。妤如最终也没能成行。

终于在佛诞日那天,崔妈妈唆使二少爷跑到前面去闹。钟澄才允许这母子俩出门,上了趟云隐山去祈福。

在山上杨氏捐了一大笔香油钱,让方丈大师为林氏和梳篦做两场法事,超度她们的亡灵。

“师傅,年轻的时候,我做过一些错事,不知该如何补救。”

“施主是如何做错的?”

“那时候心高气傲,眼睛里容不下一颗沙子,害了不止一个人……可我也得到惩罚了,还不够吗?亲人全不在了……如今我也……”

“施主若觉得够了,自然就够了。心安理得,又何需佛祖原谅?阿弥陀佛……”

嘴唇翕动了一下,杨氏没再作声了。到最后临走前,突然回头,不死心地又问了一句:“不知大师能否收下信徒,在家当个居士。”

“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立地成佛者,本寺自然是欢迎的。不过,成为佛家信徒,向来讲究的是诚心悔悟。若施主真有此心,不妨先在家中忏悔,付诸行动,心中有慈悲自然成佛。若仍丢不下贪嗔痴慢疑,即便是落发剃度,也入不了我佛之门,当不了虔城的佛家弟子。”

仿佛被方丈大师看穿心思,杨氏脸上浮现几分羞赧之色,起身就告了辞,带着明仪和众位仆从,匆忙地就下了山。

走到半山腰时,在一个拐弯处,她听到道旁有人在议论什么。

“刚才我怎么看见五房的那个祸害了”

“我也看见了,不知到寺里来干嘛的?”

“缺德事做多了,想烧点香,求神灵保佑呗”

“这次有族规摆在那儿,九叔应该会休掉她吧”

“难讲,九叔当初宁愿辞官都没休掉她,现在还能赶她出门?”

杨氏眼里眸光一缩,当即明白过来,是钟氏祖宅那边的妯娌,在讲她的闲话。让丁香和家丁跟在明仪身后,先走到前头去。她和崔婆子放慢脚步,侧耳倾听她们的聊天。

“这回不一样了,真相都出来了,九叔若不想跟族里闹翻,就得跟杨家断绝关系。”

“要是她明智,就自请下堂,兴许还能留点体面。”

“你站着说话不腰疼,下堂了她两儿女怎么办,不就没了嫡出身份。”

“嫡出身份值什么?有她这样的母亲,这身份还不如不要。现今她那两儿女过得就好了?五房连那个庶女,都嫁了个有奔头的儒生,她女儿只能嫁到商户人家去。林氏和何氏的事,让她那女儿在婆家,日子更不好过了吧”

听了这话,杨氏心里一紧,这也是她此生最失误的地方。当初为何要计较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

直到现在才明白,父亲当年的苦心。千不该万不该,跟继子女的关系,发展到如今这种地步。

嫡长的身份真的重要吗?当初在发妻、填房身份上的计较,如今看来成了笑话一则。连妻位都保不住,更遑论……

那两妇人后面的话,打断了她的沉思。

“你说的有几分道理,那个最大的,以后肯定会出仕。在京里,郡主听说混得不错,以后两兄妹互相帮衬,真没必要再理那女人。况且,这事闹得天下皆知,占了个继母名分又如何?不仅讨不到丁点儿好,还拖累子女……”

“也是,看前头两个大的越混越好,只怕等他们成家立业了,就会离开钟家。想是再回来的机会极少了。后面那几个,估计也没功夫管了。要换作是我,出家算了为前面那位吃斋念佛,唱经超度,兴许还能赎一点罪孽,争取一些原谅,为自己子女积德。”

听到这里,杨氏心里一动,有个主意涌上心头。

“管她呢得坚决站在俨哥儿一边,支持老族长给九叔施压。眼看着五房要发达了,咱们以后的子侄,还要靠着他们兄妹俩呢若是真被气得离家,不再回祖籍了,或五房跟咱们断了关系,对钟氏一族来说,都是不小的损失。”

崔婆子听到这里,怕主子再呆下去,会经受不住打击,她忙挽起杨氏胳膊,飞速地奔下了山。

一个月后,在继女回来的当天,杨氏就在第一时间得了讯息。崔妈妈还打听到,妙如没回府居住,而是跟钦差一起,歇在了行馆。听说那位大人是上面特意被派下来,调查林氏被害一案的。

这让杨氏有了一种末日的感觉。

京里的人都知道了,看来这下子真的要完了。此事一经闹开,她两儿女以后更没法做人了。还有那个婢子生的贱种,会不会把梳篦的事,乘机给闹出来,让钦差大臣替她做主吧?

越想越心惊,杨氏夜里又开始做恶梦了。

难道要如钟家妯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