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美人迟慕 (全本)作者:草木葱 txt >

第250部分

美人迟慕 (全本)作者:草木葱 txt-第250部分

小说: 美人迟慕 (全本)作者:草木葱 txt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楚朝八大勋贵辅佐姬姓君主,前几朝遇上明君强主,大家相安无事过了这些年头。遇上昏聩的,就开始亲佞邪远铮臣,造成朝廷内斗。靖王之乱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妙如心里暗暗惋惜,皇帝登上那位置后,远没当储君时从容不迫,英明睿智。她无不讥讽地想道,莫非他定要闹得内忧外患,朝堂不稳才肯罢休不成?

就在此时,远在京城里的罗擎云,也是这番感叹。

月上中天,到了每日按点熄灯就寝的时刻。他吹灭烛火上了床,大约过了一个多时辰,听到外面没动静了,他悄然起身,蹑手蹑脚下了地。

只见他退到床头,在挂有母亲画像墙壁跟前,用手摸索了好一阵子。不一会儿,他仿佛摸到了些什么。用地按下去,脚边的地板突然“咯吱”一声打开了。

出现一个可容纳人进出的洞口。

罗擎云闪身而下。里面是个开阔的空间,跳下去后,他找到靠近北边的那扇门,摸索着继续前行。借着通道壁灯的微弱光芒,他走了大约一盏茶的功夫,终于来到一间布置整齐的大厅,里面早已候了一个人。

“三叔,外面是什么情况?”朝那须发半白的长者施了礼,他恭声问道。

“自从你派的那几位,把人引到西南反贼的窝点后,俞国公果然带人把那地方包抄起来了。现在已经盯梢了半个来月,想来快收网了。”罗三爷啜了一口茶水,淡然地说道。

“那就好三叔可知西北如今可有什么动静?”罗擎云微微一笑,问起边关的情形。

“老何找人装扮的鞑子细作,顺利地被丁将军抓获了。在严刑拷打下,把你教的一些情况,‘招供’了出来。听说,这几日朝堂争论不休,要求放咱们出来的主战派,渐渐占了上风。连高老将军都厉声斥责那些诬陷咱们的御史,说他们文臣别的本事没有,只会屈膝求和,整日添乱。说只要把你放出来,边关之危,自然可解。”

“呵呵……”罗擎云嘴角抽了抽,“看来,他们要犯众怒了”

罗三叔跟着也笑了笑:“他们也是兔死狐悲。听说,高老将军现在顶看不上他那孙女婿的。前几日中元节,都没让俞家两口子上门。”

“这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罗擎云无不得意起来。

罗炯拍了拍他的肩膀,赞道:“好小子,想不到你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招下来,把这水越搅越浑了。当初你是怎么得知,刺杀陛下的,是打西南来的人?”

罗擎云敛起笑容,答道:“侄儿回京的路上,在客栈里发现,有几个人形迹可疑。听他们口音,像是西南的,派人跟踪了他们。听到有人频频提到正阳门什么的,当时就留了个心眼。没想到还是迟了一步,回来时陛下就已经遇刺了。进城门时,听他们提及此事,再一打听,泠泉郡主年前已回去奔丧,就派影五、影十一两位,暗中留在城外跟踪那几人去了。”

罗炯叹了一口气:“难怪他们封锁城门,查了一圈子都没找到。敢情早溜到城外去了,等风声过了才进来的。只是,能把赃栽到咱们府上,看来他们摸透了陛下的心思。”

“这半年来,侄儿算是琢磨出一些门道。龙椅上那位,故意让人栽赃到咱们罗家头上,实则想趁机削弱咱们的势力,拿这事做幌子而已。不管是哪家做下的,最后都会烧到咱们罗府身上。想来,他等这机会久矣”罗擎云说完,神情郁郁的。

“那怎么办,一日没诞下健康的皇嗣,他怕是会誓不罢休,下一步你想好该如何办没有?”

“如今也没别的法子,只能是咱们罗家退让了。侄儿已托人在苏州买了几处庄子,又盘了几个园子。本来,打算带着您侄媳和彤儿姐弟,到苏州隐居起来的。没想到……树欲静而风不止。”罗擎云一脸无奈。

见侄儿如此颓然,罗三爷愤愤道:“早知如此,当初先帝过世时,咱们罗府应当拥立六殿下的,没得白受那么多窝囊气。”

罗擎云摇了摇头:“若是没靖王争储位这档事,咱们或许可为殿下争上一争。只可惜先帝爷刚把局面扭转过来。咱们再挑起事端,在朝中怕是得不到支持。况且,咱们府里被人泼赃水时,圣上曾出面力保过咱们。”

罗三叔点了点头,补充道:“现在闹这一场,怕是高家、丁家、聂家也会这些想法了。虽不会伸出援手直接支持咱们,总不至于落井下石。若开国八大勋贵只剩他们几家了,下一任君主,铁定会把他们也要收拾干净。咱们府里的危局,看来,真的可以解了。”

“但愿如此……”罗擎云叹了口气,心里还是放不下。

来京这么久,他怕亲人在南边担心,并没派人飞鸽传书,把真实情况告诉父亲和妻子。这一晃都大半年时间过去了,也不知他们现在如何了?彤儿和毅儿可是已经会跑会跳了?

也不知妻子是否会冒冒失失赶到京里来。

一想起妙如,他的心里就十分纠结:一方面不希望她来,在南边好好替他们照顾好孩子。另一方面心里又渴望她能来,这起码说明,自己在她心目的份量,还是十分重要的,不说第一位,也是第二了。

情形果然如罗擎云计划的那样,俞彰发现西南人的秘密窝点后,第二日就采取了行动。但是,他并没立刻上报给元睿帝,而是命令锦衣卫的暗部,去打探汪家二房的情况。听说汪峭旭已然动身去接他妻子去了,俞彰心里这才意识到,他们被南安王算计了。

原来,去年十月底,南安王太妃在京中病逝,泠泉郡主自然要扶棺南下。当时,朝廷派了一队人马负责护送她们。本来,汪峭旭是要护送妻子跟过去奔丧的,谁知汪夫人突然病重,皇后娘娘得元睿帝的授意,暗中派跟汪府交好的诰命,去劝说郡主,要她让汪峭旭留下为婆母伺疾,以改善跟丈夫的关系。

泠泉不疑有它,真心劝说汪峭旭留了下来。这些年来,无论她怎样努力,都没争取到相公放下心结。她只希望,最后这孤注一掷,能唤来他的原谅。

只可惜,就在她离京后没多久,一个变故,斩断了她所有的希望和回头路。

第三百八十六章责妻

妙如到达京城时,已是桂花飘香的季节。

比不得南边润泽的气候,北方的秋天自有一股凛冽之气。

当她从马车跳下来的时候,罗府门口空无一人,显得有几分萧瑟。跟往日门庭若市的国公府门前大不相同。她迟疑片刻,心里正在琢磨,府中是何等情况。

此时,一阵狂风横扫过来,把她的裙摆和披风,吹得嘭嘭作响,让人不由从脚底升起一股寒意。

一行人进了大门,他们刚要踏进垂花门时,罗逸芷得到消息,从里面迎了出来。

看到她脸上并无郁色,从门口一路走来,也没看见御林军的影子。妙如心里的大石头总算落了地。

见到久未见面的嫂子,罗逸芷喜不自禁。只见她快步奔上前去,走到妙如跟前,拉着她的手,上下打量了一番,才关切地问道:“嫂嫂怎么赶来了?哥哥不是说,您在南边呆得好好的吗?”

小姑娘一边跟对方亲热地寒暄着,一面朝妙如身后望去,想找那两小不点儿的影子:“彤儿和毅儿怎么没跟来?”

“他们太小,经不起这般来回折腾,留他们在淮安了。”妙如解释道,然后她焦急地往内院走去。

“你四哥可在家里?”妙如脸上不掩惶急之色。

“他大前天就进宫了,这两天都未曾回来过。”罗逸芷脸颊上倒没有异状,语调里是一副闲话家常的平静。

妙如心里稍稍安宁下来,嘴角翘起笑容,打量了她一番,赞道:“听说家有事,我就急忙赶来了。走,咱们进里面说去。”

闻言,罗逸芷上前挽起她的手臂,姑嫂俩相携就要进去。

妙如边走边环顾四周,并未发现府里的异状,不禁将心中的疑惑问出了口:“怎么,没人守着咱们罗府吗?你哥哥洗清嫌疑了?”

罗逸芷听了,脸上总算有了一些异样情绪。只见她嘟囔着嘴巴,愤然道:“全是那些酸儒假道,吃饱饭没事干到处咬人。现在又说冤枉哥哥了,加官进封要补偿他。谁稀罕啊”

妙如先是一怔,随后醒悟过来,抓着她的手急切地问道:“怎么回事?你说给我听听。”

于是,罗逸芷把这一年来,她从三叔三婶,还有撷玉书院同窗那里听来的,朝堂关于罗家的争论,一五一十地倒了出来。

“有人说,若不是四哥在西北,对鞑子有震慑作用。说不定此时没那么容易脱身。”她声音里有几分颤抖。想来前段时间,罗家的遭遇吓到她了。

妙如拍了拍她的后背,安抚道:“没有的事,清者自清。没做过的事,哪能无中生有的?你不必让那些谣言乱了心智。”

“后来,听说查到刺杀陛下的,是西南的一伙刺客。哥哥解除禁锢后,前两日又被陛下召进宫里,说是去商量重大事情去了。前天昨天两日都没有回来。”罗逸芷的语气里,隐隐有几分担忧。

听了前半句,妙如本来松了一口气,可是又听说罗擎云进宫,且两天未归,她的眉头又蹙起来,遂问道:“是谁带他进宫的?”

罗逸芷起先是一脸懵懂,想了一会儿,随后回答道:“是薛家少将军亲自来请的。本来,府里的御林军撤走,哥哥进宫请完安后,已经收拾好行李,准备明天就回南边的。谁知到现在他还没回来。”

妙如听闻后,心里长长地叹息了一声,没有再说什么。回到苍筠院,她泡了个热水澡,收拾打扮一番,已是下午的申时。

她召来府里的大管家——路总管。让他打发人先到宫门口,探探罗擎云的消息,又派留守京城的烟罗,赶到雨笼胡同,让她在郡主府里等着明俨,让他一下朝就赶到镇国公府来。

烟罗听闻后,连忙解释道:“郡主,大少爷已经不在那儿住了。回京后不久,他在甜水井胡同,购置了一处宅子,跟大少奶奶搬到那儿去住了。”

这消息让妙如有些意外,她收敛起笑容,问道:“这是为何,是有谁说什么了吗?”

烟罗摇了摇头,解释道:“三月的时候,京里突然出来流言,说郡主您已经嫁人,雨笼胡同的宅子自当收回。断没有让您娘家人占为已用的道理,这不合规矩。大少爷一气之下,就带着大少奶奶,暂时搬到余家陪嫁的宅子里住着了。后来,大少爷又在甜水井胡同单独置了一处三进的小宅子。三夫人还带着奴婢,上门去道过贺。”

妙如冷笑一声,罗府前脚刚被打压,后脚就有捧高踩低的阿谀之徒,前来兴风作浪。还未出最后结果呢

“那二伯母呢?她有没有什么事?”她提起了钟谢氏。

“二太太到是没什么人出来指责,毕竟,她张罗撷玉书院的事,朝廷本就该给她配备住处的。”

妙如点了点头,又吩咐道:“你先到辞水井去一趟,若哥哥没在家里,就到宫门口去等他,务必要将他立刻请来。

烟罗得令而去。到傍晚时分,明俨没有等来,反倒是先来了新嫂嫂余氏。原来,她听闻妙如回京了,立刻登门来造访。

自淮安一别后,两人有大半年没见面了。明俨假期的时间短,还没在家中过正月十五,新婚的两口子就动身往京城赶了。自从将明伊过继给三房后,五房宋姨娘的气也消了,明偲就留在了淮安,进了父亲开的鹿鸣学馆就读。并没跟着长兄长嫂,再一同回京里来了。

姑嫂俩少不得聊起钟家的琐事。

“公公寿辰咱们也没法赶回去,真是不孝……”余氏有些愧疚的自责道。

“这算不得什么,本来爹爹是不打算做的,怎奈他那帮弟子起哄。爹爹还说,四十岁哪能叫寿,没得折了福气。他还抱怨,说有孙辈下跪磕头,做寿才有意义。”说到这里,妙如似笑非笑地瞥了余氏腹部位置一眼。

被小姑子这样一打趣,余氏顿时羞得满脸飞红,说道:“不是有毅哥儿和彤姐儿吗?现成的都有了。”

妙如接口道:“外孙岂能跟孙子比,嫂嫂和哥哥可要加把劲……”

两人聊着一些闲话,直到明俨得到消息,赶住了镇国公府,亲自上门拜访刚回到京里的妹妹。

知道他们兄妹俩有体已话要讲,余氏借口,要去见见撷玉书院的她曾经的同窗罗逸芷,就被妙如安排的人,带到罗家五小姐的紫笙院那儿去了。

待屋内没人后,妙如一脸严肃地询问:“哥哥可还在陛下身边侍奉?朝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明俨愧疚地垂下了头,沉默了好半晌,才答道:“现在朝堂上乱着呢各自为政,也没个清流的中坚力量。孟侍郎进吏部尚书一职后,沈阁老和姓曹的走后,留下的空档,被京中几大世家官员哄抢。本来到有几分制衡之势,岂料,陛下这一病倒,稍有起色的新政,又推行不下去了。”

“陛下的病情很严重吗?”妙如无不关切地问道。

“反正传出来的说,本来有了一点起色。可查到行刺真凶,又被人气得病倒了。”明俨眉头紧蹙,不知是为自己的前途担忧,还是皇帝扼腕。

“到底是哪一伙人干的?”妙如也皱起眉头,这事牵扯极大,没个水落石出,他们罗府总是第一个背嫌疑。

“为兄辗转找人打听,抓到的是西南口音的,有人猜是南安王的人。可是那几名贼子,硬是抵死不肯承认。”明俨答道。

“南安王?这怎么可能?他难道不顾及泠泉郡主在京里的处境吗?”

“有传言说,南安王十分不喜他汪家的妹婿。还有人说,动手之人是以前南安王的副将,打小跟泠泉青梅竹马。泠泉在京中成亲后,那汉子就愤然离开了军营,后来不知所终了。此次出现在京中,说是带着一批人来北边贩布料来的。谁也没注意,有他们这一拨人潜在暗处。”

“朝中现在是什么结论?相公怎地又被叫进宫里,几天都不回了”

“北边的鞑靼在蠢蠢欲动,我想,陛下恐怕要派他再上前线吧”明俨有些同情地望着妹妹。

妙如担心的就是这个,忙颤声问道:“真的到这一步了吗?上回不是说,打得他们二十年内,不敢再来南犯吗?”

“或许他们在京中的探子,知道世子被困于府中多时。”

妙如的一颗心不禁揪了起来,皇帝对罗家突然发作,会不会异族在朝中收买了重臣,在他跟前进的谗言呢?这让她不由想起明末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