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军魂 作者 黄昏前面 >

第107部分

大唐军魂 作者 黄昏前面-第107部分

小说: 大唐军魂 作者 黄昏前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坐在下首的李业诩隐隐觉得有些不对劲,契苾何力曾找他想说此战的经过,但却都没说详细,其中定是有什么地方出错了。
长孙无忌听了这些,却连声称赞起薛万均和薛万彻兄弟的勇猛来,并说皇上已经知道情况,回朝后定有重赏。
听到长孙无忌如此说,薛万均趁着酒兴,不理薛万彻的拉扯,滔滔不绝地吹嘘起自己在几场战役中的勇猛来,说当日在赤海之战中,与天柱王所部遭遇,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他们兄弟两人孤军奋战。在向相隔不远的契苾何力求救后,契苾何力部却姗姗来迟,以致于让他们部遭受了重大的损失。幸好最后李业诩和李大亮率部的驰援,终于击败了天柱王,并迫使走投无路的慕容伏允自杀,天柱王率仅有的千余人逃回伏俟城,最终被慕容顺所杀。
听着不顾自己劝阻的大哥如此讲,脸色都吓白的薛万彻看着对面眼中冒火的契苾何力,恨不得找个洞钻进去!这是薛万均自觉得军功不多,还遭受吐谷浑人的伏击,想瞒着契苾何力到李靖面前掩盖这个过错。顺便冒领军功,薛万彻初时不同意,兄弟俩争论了半天,薛万均一定要如此做的,薛万彻拗不过兄长,也只得同意了。
如此事情怎么可以与人当面对质啊!
薛万均正说的热闹,忽听边上有人站起来大声喝道:“薛万均,你这无耻的小人,为捞军功,竟然撒下如此弥天大谎,还抵毁我,今日我要把你杀了,才解恨。”
正是暴怒的契苾何力。
契苾何力说完拨出剑,跳过面前的桌子,手执长剑直奔薛万均过来。
场上所有的人都大惊失色,坐在契苾何力旁边的执失思力忙起身,试图拉住发狂的契苾何力。
但执失思力还是差了一步,没拉到契苾何力,契苾何力手中的剑往薛万均身上刺来。
眼见契苾何力的剑直往他胸口而来,薛万均酒也被吓醒了,自知是酒后胡言,把谎报军情的事都说了出来,正自后悔,忙闪身想躲避,但酒喝多了身子有些不灵活,躲不开契苾何力用心全力刺过来的一剑。
薛万彻也有些反应不过来,愣在那里好一会,才想到拔剑去阻挡。
眼看着薛万均要被刺中,却见一人离座,一击击向契苾何力的手腕间,“当”的一声,契苾何力手中的剑被打落在地上。
是李业诩快速出手,击向契苾何力的拿剑的手腕间,把他手中的剑打落,顺势把把契苾何力顶开,稍迟些的话,契苾何力手中的剑就刺中了薛万均。估计那样薛万均不死也得伤着了。
“何力兄弟,当着大帅和长孙司空的面,不得如此无礼,!”李业诩贴着契苾何力的面,低声说道,“有事可以与大帅明说!”
“你这个投降的番狗,敢如何无礼,今天我要杀了你,!”有些反应过来的薛万均恼羞成怒,拔出腰中的长剑往契苾何力身上刺去。
薛万彻也挥动着手中的长剑,欲帮助自己的哥哥。
李业诩顺势把契苾何力推开,飞起一脚,把薛万均手中的长剑踢飞,接着再脚,踢到薛万均的颈侧,薛万均庞大的身躯倒在地上,一个旋身,把薛万彻手中的剑也踢飞。
“你们都住手,!”李靖的暴喝声,“来人,全给我拿下!”
一切发生在一瞬间。
接着其他的将领都反应过来,执失思力过来拉住契苾何力,李道宗和候君集上去把薛氏兄弟拉到一旁,却没说什么,面无表情地坐下。
外面冲进来一群军士,按住薛氏兄弟和契苾何力。
“当着皇上劳军使者的面,竟然敢当众械斗,还敢动利器伤人,!”李靖把手中的酒杯摔在地上,暴喝着说道,把场上的诸将都吓了一跳,“来人,把契苾何力和薛万均、薛万彻都拉出去,打二十军棍!”
“大帅,薛万均和薛万彻他们是在信口雌黄,谎报军情,大帅你怎么不调查清楚啊,!”被两名军士拉着的契苾何力梗着脖子大喊道。
被另外军士按着的薛家兄弟脸色惨白,不敢言语。
马上李道宗、候君集都出来恳求,如此情况下,不能责罚出征的将军,其中的情况先调查清楚再说。
“情况要调查清楚,但责罚不能免,拉下去,狠狠地打,!”李靖冷着脸喝道。
契苾何力、薛氏兄弟都被军士拉到外面,接着传来军棍打击屁股的声音,但没有人哼出声来。
一会,三人又被扶了进来,都是脸色惨白。
“契苾何力,你把赤海一战的经历,写份详细的战报给本帅,本帅会调查清楚,若是薛万均谎报军情,定当严惩不怠,并报知皇上!”李靖寒着脸坐了下来,当着长孙无忌的面,部下的几位将领竟以性命相博,让他大丢脸面。
长孙无忌也是暗暗吃惊,薛万均竟然冒领战功,若被皇帝知道,那很难收场了,薛万均和薛万彻可是皇帝亲自点将的。
接下来的酒席很是无趣,李靖紧锁着眉头,诸将都没了兴致,一会也就散了,李靖自留下来和长孙无忌谈一些密事,其他将领也都各自回去了。


第三卷 兵锋 第五十七章 回到长安
长孙无忌已经在大军抵达鄯州后的第三天。带着劳军团回长安了。
凯旋的大军在鄯州休整了十多日,继续往东南方向行进。
经兰州,又停留两日。
鄯州和兰州的那些吐谷浑俘虏全部都随军往长安进发,大军所带的吐谷浑族人人数已经比士兵数量都多了。
慕容诺曷钵等人安抚了这些被俘的族人后,满心都是悲戚,也没再来找李业诩聊天。
多了十余万的吐谷浑俘虏,这些俘虏都是步行,加上不计其数的牛羊等牲畜也带着走,大军行进的速度更加缓慢。
天已经很冷了,幸好将士们在鄯州都已经更换了新的冬衣,没有士兵挨冻。
抵达鄯州后,有了许多物资的粮草的补充,军中的伙食明显得到改善,大部分时候都是以供应面食和米饭为主,军中将士以北方人为主,面类更受欢迎,李业诩却喜欢吃大米饭。
高级将领的膳食,更是与到达鄯州之前有天壤之别,菜肴也丰富了许多。

这日,李业诩在向李靖汇报了其所护卫的吐谷浑头领们的消息后,留下与李靖一起吃晚饭。
帐中只有祖孙两人。
“祖父。离过年也没几天了,是不是很快就可以到长安了?”李业诩给李靖倒了杯酒,问道。
“再过十许日,就差不多可以到了,这个年,应该可以在府中好好地过了,!”李靖抿了一口酒,一只手捶着腿呵呵笑道。
这酒还是上次长孙无忌慰问时留存下来的,因军中不能饮酒,李靖也只是偷偷地喝,且量很少,喝的时候命令亲卫们在帐外把守,严禁任何人靠近。
虽然还没下雪,但天气也是异常寒冷了,喝一口酒,暖暖身子,滋味也不错。
“祖父,您的腿不要紧吧?”李业诩很是关切地问道。天气转冷,李靖的腿疾又犯了,下地行走都不太方便,所以活动也少,除了骑马外,大多时候都是坐着。
“不碍事,都是老毛病了,!”李靖自嘲地说道,“这腿脚不利索,走起来就是不方便。就像马儿一样,腿受伤了,在战场上,就差不多废了,老夫也快如此了以后没什么机会领兵打仗了!”
“祖父身体还壮实着,只是这段时间太辛劳了,休养一些日子,应该就没事的,!”李业诩也是嘻嘻笑道。李靖身子还是非常不错的,李业诩只是觉得可能有些风湿性疾病,天寒就容易犯病,与战马受伤完全是两回事,“这几场战役有许多战马折损,所幸这次有这么多的马匹缴获,不然从这么远的地方走路回去,将士们更是要吃苦了,!”这次缴获的战马有数万匹,虽然唐军在战场上折损的战马数量不少,但基本还能保证大部分将士的乘用。
“是啊,战场上战马折损很高,且无法得到有效的补充。这也是以往我军战力不能很好维持的原因,这次因青海边地势还算平坦,战马折损还算少,不然,即使有这么多缴获的战马,也不能满足近十万大军所用啊,!”李靖很是感叹,“上次出征突厥,战马损失在十之四五,许多战马不是毙命,而是腿脚受伤。在战场上,战马腿脚受伤,无法再奔跑,那这匹马就失去了用处,只能宰杀。”
李靖是快速机动作战的倡导者,对战马异常看重,没有了战马,还如何做到快速机动?靠两腿跑,那太不现实了!
“祖父,以往战马受伤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是在快速冲击时候碰伤,还是被敌人砍伤?”这次李业诩所部的特卫战马折损主要原因还是在冲杀时候被敌方刀剑所伤,平时在草原上跑并没什么受伤,所以有此一问。
“战场上受伤是一个重要原因,但许多战马都是踩到硬的石块或者尖利物,及刀剑类,而刺伤了马蹄,一匹马若马蹄受伤,那也是无法跑了!”李靖一直想着能有个解决的方法,但就是没人能想出来。
“祖父。若马蹄受到保护,那是不是就会减少受伤的情况?”若马像人一样,给它穿上双鞋子,那不是就能很好地保护马蹄了?
李业诩后世在军中没接触过骑兵,也没骑过马,但此时脑中一个词突然冒了出来…马掌。好似曾有听说过,但没有什么概念,但他知道,后来的骑兵中是有这样一类保护战马马蹄的东西的。
“哦?!翼儿,你想到什么好方法了?”李靖听李业诩如此一说,眼睛一亮,露出惊喜的神色,脑中也有一个模糊的概念。
“祖父,若在马蹄上钉一个异常坚固的东西来保护,比如用铁器之类的,依着马蹄的形状打铸,再想办法置于马蹄下面,如此是不是能更好地对其进行保护?”李业诩看着李靖小心翼翼地说道。
李靖细想了一下说道:“言之有理,以往怎么就没有人想到呢?若能用一个铁铸的掌类东西保护马蹄,那就不怕踩到硬物,甚至踩到刀剑类的利器也可以得到有效的防护。待回到长安,老夫即吩咐人,依着马蹄的形状去打铸一副来试试。只是如何固定,倒是个难题,用绳子绑,不太牢靠,容易断,这样反而有更大的麻烦!”
“祖父,或许可以用铁钉把它钉起来,这样就可以防止掉落了,!”李业诩也是怦然心动,若能有这么一个能保护马蹄的东西弄出来,那战马的折损率肯定会大大的降低。
“翼儿。你再好好想想,待回长安之后细细地研究一下,反正行军路上也无法折腾,!”李靖笑呵呵道,“你先去吧,老夫还有一些事儿要处理!”
祖孙俩饭已经吃完,李业诩也得该告退了。
“祖父,那我先走了,!”李业诩说着,转身向外走去,又突然想到什么回头问李靖道:“对了,祖父,契苾何力与薛万均兄弟的事,您…您准备如何处置?”
那次事件后契苾何力有报告交给李靖,李业诩也听契苾何力详细地讲了赤海之战的经过,对薛万均和薛万彻的不义之举也很是愤慨,希望李靖能严惩薛氏兄弟,只是没见到李靖有何动静。
“老夫已经此事报知于皇上,让皇上去处理吧,!”李靖笑笑。
李业诩恍然明白,让李世民来处理,这倒是个不错的办法。

大军一路行来,还算顺利,又经过二十多天的长途行军,在贞观七年的十二月初,终于抵达长安。
凯旋的大军在长安城外近二十里地停了下来,所有的领兵将领都被李靖传唤过去,等着朝廷派出的使者迎接。
李靖接到通传,皇帝派出迎接的人已经往这边赶了。
远远地奔过来一群骑在马上的人,在离大军阵前停了下来,只有数骑继续往前奔来。近了,这众将这才看清,跑在最前面的是蜀王李恪和尚书左仆射房玄龄。
李靖忙带着众将迎上前去。
“蜀王殿下,房相,不敢劳两位来迎接,!”李靖看着房玄龄和和身着一身戎装的李恪下了马走过来,也忙跳下马。上前行礼。
众将都跟着李靖行礼。
“李大总管,各位将军,本王和房相代皇上出城迎接凯旋的将士,皇上和众位大臣已经在明德门等候着,恭迎将士们!”李恪恭敬地行了一礼。
“李大将军客气了,能迎接凯旋的大军,是我等的荣幸啊,!”房玄龄在一旁对着诸将行礼,乐呵呵地道。
李业诩记得上次出征突厥得胜归来,也是身为尚书左仆射的房玄龄出城数十里外迎接的,这次也是,也足见礼节之隆重。
上次李世民在朱雀门迎接,这次接到了明德门外,规格更高了一级。
李恪、房玄龄与众将吹捧了几句,即准备前行进城。
这时李靖看到李恪后面在探头探脑的侍卫,却是一愣,站在后面的李业诩也是吃了一惊,那面孔太熟悉了。
不是李业嗣还是谁。
看到李靖和李业诩惊异的目光看着,李恪和李业嗣都调皮地眨眨眼,房玄龄在一旁装作不知情。
李恪、房玄龄和李靖、李道宗、候君集上了马,走在前头,说着一些问候的话,其他将领走在后边。
行了一会,李恪借故拉下了段路,策马走到李业诩身边,扮作侍卫的李业嗣也跟着过来。
“业诩兄,今日我是特向父皇讨了命,和房相一起来迎接你们的,!”李恪低声说道,“你二弟也缠着要来,我也只好把他带来了。”
“蜀王殿下,军中一切可好?”边上有这么多的将领,候君集还不时地往这边看过来,李业诩不敢太造次。
“嘿嘿,过几**去军营看看,一定会让你大吃一惊的,这快一年了,恪可是一天都没偷懒过,!”李恪很得意地笑着。
“哦!?”李业诩瞄了眼已经长高一些的李恪,又看看李恪身后一脸激动地往这边靠过来的李业嗣。
“大哥,我可想死你了,也挺想祖父的,今日我是偷偷地来的,府里人都不知道,!”李业嗣挤近一边,悄声地说道。
“家中一切可好?”李业诩也是轻声地问道。
“都好,小征已经会走路了,也会说话了,特可爱,云儿也生个小子,还有小月也快生了,另外…娘也有了身子,!”李业嗣一口气说完,很是得意的神色。
“啊,!”云儿果然生了个儿子,不知这丫头是如何高兴了,还有小月竟然也怀孕了,不想自己临走前的突击行动也有成果了!
还有自己的母亲,竟然比自己的妻妾还迟生孩子,家中小孩的产量还真高,有趣。
李恪看注意他们这边的将领多了,也没多说什么,即跑到前头去,伴着李靖和房玄龄一道说话去了,扮成侍卫的李业嗣也只得跟着去了。
远处雾霭色中,长安高大的城墙已经在望了…


第三卷 兵锋 第五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