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军魂 作者 黄昏前面 >

第135部分

大唐军魂 作者 黄昏前面-第135部分

小说: 大唐军魂 作者 黄昏前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机会还是会有的,只是我们要做好准备!”李业诩很有信心。
“正是,军备改革朕要加大力度,争取多些能征善战的将领,还有骁勇的士兵,!”李世民转头看了看李业诩,“贤侄,你在军中有没有发现特别出色的人?若有,可以一并向朕荐举!”
“陛下,军中是有几位不错的苗子,但还是需要培养!”
“哦,那你要多加留意,!”李世民似突然想到什么,问道,“你那二弟表现怎么样?”
“多谢陛下关心,我二弟表现也异常不错,已经报兵部任命其为校尉了!”
“良将之后,哪会有庸才,!”李世民笑呵呵地说道,“他日定会如你般出色的,你要好好加以调教!”
“多谢陛下,臣还怕陛下责臣任人唯亲!”李世民既然如此说,那也顺着说,以李业嗣这才,哪能只当个校尉呢!
“你这是任人唯贤不避亲,朕如何会责怪!若表现更好,或者立下战功,还可将其提升,你军中不是还没有郎将吗?”
“陛下,这要李翟有了军功才可!”
今秋,特卫军中又有一批近三千名士兵被招募进营,总人数已经过一万人,成为诸卫中常备军人数最多的,这新一批人员中,李业诩没有从里面发现什么让他特别眼熟的人名,而上一年招募的士兵当中,有一些表现异常出色的人员,都被提拔为各级主管,报请兵部,得以批准。
作为李靖的孙儿,李业嗣自是表现的不同于凡人,领兵之道颇有一套,一些手段,甚至比李业诩还要狠,所领那一旅士兵,自是每人都异常出色,在新兵训练结束的考虑中,各项都处于领先,被提拔为正六品上的校尉。
裴行俭因其一手异常漂亮的字体,还有在训练中表现的甚是不凡,各方面的领悟都好于其他人,被李业诩提拔为自己的录事参军,掌管总录诸曹文薄。
薛仁贵和席君卖也成了伙长,开始他们的领兵生涯,而刘仁轨而年纪较大,又有军中管事的经验,在新兵训练中表现也算出色,李业诩任其为仓曹参军,其他一些表现同色的也被提拔为伙长。
“你去吧,这些情报朕还要再仔细看看,!” 李世民有些困乏的样子,“想必过些日子,你的队员也将回到长安了,代朕慰劳他们,到时朕自有重赏!”挥近手示意李业诩退下。
“谢陛下…”李业诩作礼后告退!
有重赏,李世民已经说了几次有重赏,将会是何重赏?


第三卷 兵锋 第九十七章 李世民的大举动
年底,郑燕又给李业诩生了个儿子。取名李衍!
合府上下沉浸在喜悦中,连王氏也带着刚满周岁的李楠,过来帮郑燕料理事儿。
李业诩欣喜之余也在感慨,才这么几年就已经有了四个儿子,自己的生育能力也是异常的强,都快赶超皇帝李世民了,如此下去,再过几年,按大唐军队的编制,自己家里都可以组成一个伙了。
小子太多,得要添几个女儿中和一下才好。
更让李业诩高兴的是,完成任务的特战队员,也在年底前大雪纷飞中回到了长安。虽然有几名队员负伤,但没有阵亡人员。
这次队员们出征前带有较高浓度的酒精,一则可以用于平时伤口的治疗,再则可用于引火,烧毁粮草的重大战果也有酒精的功劳。
李世民在朝会上公布吐蕃派遣大军至河源一带的消息,朝堂上下一片哗然,所有的大臣们都一致声讨吐蕃人的如此卑劣行径,武将们更是请命要皇帝派军征讨吐蕃。
在得知吐蕃大军已经被特卫军中一部分士兵击溃时,所有的朝臣们都是无比惊异。没有人能想得出来,以百多人之力,是如何击败吐蕃十余万大军的。
如此大的战功,自有封赏。
集合众功,李业诩被授以从三品的特卫将军职,封洛南县侯,加真食邑到八百户,赏一座府弟,并赏绢千匹,黄金十斤。
苏定芳和郑仁泰为正四品上的特卫中郎将,赏绢五百匹,黄金二百两,郑仁泰因此次阻击吐蕃大军有功,被封为渭南县伯,加真食邑到五百户。
这样的赏赐,并不过分,再没有人提出异议,甚至一些朝臣觉得皇帝所赏太少了。
因李恪要到封地上去,李世民原想以李业诩为特卫大将军职,将苏定芳和郑仁泰提为特卫将军,但被李业诩以特卫新设,并没立下多少战功,诸将不宜升迁为由,一力拒绝。
官职升的太快,不是件好事,二十刚出头,就被李世民委以三品职。除了那些归附的胡将,汉军将领未有如此待遇。职务升得太快,对苏定芳和郑仁泰也不好。
同时一并受封的还有其他几名胡将,李世民封阿史那忠为右卫大将军,封慕容诺曷钵为左卫大将军。
阿史那忠为阿史那苏尼失的儿子,也是当初抓获颉利的人,初时拜为左屯卫将军,此次转授为右卫大将军,并以宗室女定襄县主嫁阿史那忠为妻。
慕容诺曷钵授左卫大将军职,并领青海都护府大都护,河源郡王,在年后准备返回青海之地,安抚那些青海附近的原吐谷浑部族,李世民同时以宗室女弘化公主嫁给慕容诺曷钵为妻。
这也是大唐第一位嫁给胡人、并随其到长安之外居住的公主。
在与薛延陀交战中失败的阿史那社尔,因畏西突厥之逼,率其族人来降,李世民诏其部安置于灵州一带,并让阿史那社尔入朝,授其为左骁卫大将军,将皇妹南阳长公主嫁之。
几个月之内,李世民将多位宗室女嫁于归附的胡将为妻。这让许多人想起前些时候吐蕃使团请婚时,李世民一力拒绝的情景,不知吐蕃赞普知道后会不会被气吐血。
随后,李世民重新分封诸王,赵王李元景为荆王,鲁王李元昌为汉王,郑王李元礼为徐王,徐王李元嘉为韩王,荆王李元则为彭王,滕王李元懿为郑王,吴王李元轨为霍王,豳王李元凤为虢王,陈王李元庆为道王,魏王李灵夔为燕王,蜀王李恪为吴王,越王李泰为魏王,燕王李祐为齐王,梁王李愔为蜀王,郯王李恽为蒋王,汉王李贞为越王,申王李慎为纪王。
贞观十年二月,以李元景为荆州都督,李元昌为梁州都督,李元礼为徐州都督,李元嘉为潞州都督,李元则为遂州都督,李灵夔为幽州都督,李恪为潭州都督,李泰为相州都督。李祐为齐州都督,李愔为益州都督,李恽为安州都督,李贞为扬州都督。
这些被分封的诸王,年后即要离开长安,到封地上置官。
而惟一的例外,只有魏王李泰不置官,以金紫光禄大夫张亮为相州长史,行都督事。李世民以李泰好学,礼待士大夫,特命于其府别置文学馆,允许李泰引召学士。
李世民如此大的举动震撼了诸多皇子、亲王、朝臣及胡将的心,许多人雀跃欢喜,一些人则忧心忡忡。
李业诩倒没太多关心这事儿,他唯一遗憾的是李恪要走了。
――――――――――――
空闲时间,李业诩回到府里,查看李世民新赏的府弟整修情况。
新的府弟比李业诩原先所置的大了好多倍,即在现李业诩住所边上,把围墙拆了就可以可。
年后,诸事安定,李业诩可以常回府,如今身边有四十余位亲卫,府里的住所也很是紧张。本也在考虑是否要新置住处,朝廷有这样一个大的府院赏给李业诩,也让所有的家人很是欣喜。
只是新的府内还需要整理装饰一番,自有郑燕和管家李年去张罗着,李业诩帮不上忙,也没时间帮,只是提出一些整体的方案,特别是如厕的问题,李业诩要把茅房改造成可以自动冲洗的厕所,少那些味儿,只是没有抽水马桶。只有蹲厕。
李业诩所提的方案让郑燕和李年都很是新鲜,原先的房子改建时,李业诩因没时间在家,所有的事儿都是郑燕安排,茅房问题没解决,那味儿真不好受。
府门口有一驾精致的马车停着,李业诩不知府中有何人来访。
因整个特战队成员都受到李世民的奖赏,两位最得力部下苏定芳和郑仁泰也得到李世民的重奖,李业诩心情不错,进了府,把马儿交给李成,即喝着小曲跑进府里。
前厅没有客人,李业诩往自己的院子里而去。
看见云儿和小月正陪着一群小屁孩玩,天气还有些冷,但这些小东西们个个都在那里疯跑,吵闹声不绝于耳。
看到李业诩起来,小屁孩们都喊着爹爹跑过来,要李业诩抱,李业诩一把三个小子都抱在怀里。
李征摸摸李业诩唇边已经有些长的胡子,问道,“爹爹,你刚才在哼什么曲儿?”
“哦?!爹爹在唱一首军队里的歌,!”李业诩刚才随口哼着是的解放军进行曲,有些得意忘形了,竟然把后世的军歌都哼出来了。
“爹爹,你教我们唱个曲吧,娘说你什么事儿都会!”李征拉了一把李业诩的胡子,李业诩痛得呲牙裂嘴。
“好啊,来,你们听着,!”李业诩把仨小子放了下来,对着云儿和小月色色地一笑,把两女吓得跑进了屋里。
“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快来快来数一数,二四六七八…”李业诩悄声地教三个儿子唱这个自己小时候唱过的儿歌。
三个小子也呀呀地跟着唱了起来。
“郎君,你唱的是什么曲儿?挺好听的。”传来郑燕的声音,“你看看谁来了!”
“我教小子们唱儿歌,谁来了?”李业诩转过脸去,一看却愣了,却是许久没见的房淑。
李业诩忙扔下三个小子,走了边去,对房淑行了礼,“见过徐王妃,哦,是韩王妃!”李元嘉已经改封为韩王,这房淑的称谓也得跟着改了。
房淑一脸愕然,想说什么却说不出来。
“在自己府里,郎君莫要如此客气,!”郑燕撇撇嘴道,“淑儿今日是来与我们告别的!”
“翼哥…李公…李…将军,淑儿不日即要随着韩王到潞州去,不知何时才能回来,今日特意前来与燕儿叨唠几句,!”房淑脸上有些尴尬的表情,说话也有些结巴,在郑燕面前,都不知道如何称呼李业诩。
“征儿,衡儿,微儿,你们跟娘去玩,!”郑燕招呼三个粘在李业诩身边的小屁孩道,又和李业诩说道,“你进屋陪淑儿说会儿话吧!”
“嗯,!”李业诩有些机械地点着头,郑燕还真大度。
“韩…淑儿,你们什么时候启程?到时我和燕儿去送你们,!”在一偏房内,李业诩陪着房淑说话。
眼前的房淑,成为人妇多年,样子没什么改变,还是如前些年般那么清秀可人,听郑燕说房淑也没子嗣生下。
“下个月吧,到时皇上自会下令,!”房淑一双清澈的大眼睛直直地看着李业诩,很轻声地说着,“今日我是想来看看你!”
“啊!”李业诩呆愣着,这房淑也真胆大,这样的话也敢说出来。有些怀疑这地方是不是自己府上,环看四周,没错,确实是自己家里。
“此行随韩王去潞州,不知何时才能回长安,今日不见,不知要何年了,见过了也就好了,!”房淑看着李业诩有些慌乱的样子,叹了口气,站起了身,“我…我也该回去了!”
李业诩也跟着站了起来。
房淑走了几步,却突然停下转身,勇敢地看着李业诩,“翼哥哥,我送你荷包,还在吗?”
“在,我一直带在身上,!”李业诩从怀里掏了出来,也不知什么原因,李业诩把房淑送他的这个荷包一直随身带着,觉得就应该如此做。
也许他自己不知道,前身的那个李业诩和房淑可是青梅竹马,情投意合的,留存下来的,也有些许的感情。
“谢谢你心里一直有我,!”房淑盯着李业诩看,两行眼泪滚落了下来…
李业诩有些手足无措,不知如何安慰房淑。
却听外面传来喧哗声,接着郑燕轻声地喊着:“郎君,恪王爷来访…”


第三卷 兵锋 第九十八章 吴王李恪的心思
李业诩听到李恪来忙迎了出去。把还在抹眼泪的房淑留在房内。
看着门外似笑非笑的郑燕,李业诩大感尴尬。
郑燕却没说什么,示意李业诩过去接待李恪,她自己进屋去劝慰房淑。
李业诩来到前厅时,管家李年正陪着李恪说话。
李恪这次是带着王妃到府上来了,还如房淑般带来诸多礼物,以贺李业诩再添一子。李业诩不敢如往常般随意,上去行了礼,“不知吴王殿下和王妃来访,有失远迎,请勿见怪!”
看到李业诩过来,管家李年作了礼也就离去。
“业诩兄,怎么如此见外了?”李恪却不管这些,见没有下人在一旁,依然如往常般兄弟相称。
一旁的王妃杨氏抿着嘴笑。
“恪弟,今日怎么有空上门来看望为兄了!”李恪如此说,李业诩也不客气了,只是心里很纳闷,不知今日这位已经被李世民免去特卫大将军职,新改封吴王、潭州都督的李恪又有什么事儿,还带着王妃上门来。
“你又添一子。还被我父皇封赏,诸多喜事,做兄弟的怎么能不表示一下!”李恪嘻嘻笑道,“恪很羡慕你,都已经有四子了!”还下意识地看看杨氏,倒把杨氏闹了个大红脸。
李业诩不知如何说,这李恪还真的什么话都说的出来。
这时郑燕也陪着收拾停当的房淑出来了。
李恪看到房淑也在这儿,很是惊奇,忙站起身,和王妃一道想上去行晚辈之礼,却被房淑止住了。
房淑乃李元嘉之妃,李元嘉是李恪的叔王,房淑也比李恪大了一辈,让李恪很是郁闷。
房淑看到李恪夫妇俩,也很是不自在,略呆了会,即离去!
郑燕把房淑送出门去,回来陪着吴王妃杨氏聊开去了。
“业诩兄,听说你最近收了副好画,去你书房看看!”李恪正儿八经地说道。
看到李恪如此说,李业诩知道有事儿,忙领着李恪来到书房。
“恪弟,今日怎么了?!”待家人上了茶后,李业诩关了房门,吩咐任何人不得进来打扰。
“业诩兄,今日淑儿到你府中,为了何事?”李恪一脸八卦的样子。边说边拿着面前的茶就喝,一大口喝进嘴里,发觉太烫了,忙吐了出来,一张俊脸都涨得通红。
“淑儿过些日子要随韩王到潞州封地去了,今日特来告别,!”李业诩看到李恪这副狼狈相,想笑,却又忍住了,也很鄙视李恪成了婚还如此八卦的样子,刚刚被房淑影响了心情,也没好气,“我说吴王殿下…”
“业诩兄,别唤我什么吴王殿下,!”李恪一脸郁闷的样子,低着声道,“今日我是向你讨教来了!”
“为何了何事?”
“父皇让我领潭州都督职,潭州乃长沙地,诸事平和,父皇是怜我这些年领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