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军魂 作者 黄昏前面 >

第160部分

大唐军魂 作者 黄昏前面-第160部分

小说: 大唐军魂 作者 黄昏前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禄东赞仔细看了一会,发觉唐军的箭矢并不密集,并且还逐渐地稀疏下去,也明白了大致的情况,这只是小股唐军的伏击。
“用盾牌掩护,要不惜代价冲过这个山谷,再从前边回攻唐军,其他人从两侧往上攻,要把这部分唐军全歼了!”禄东赞沉着地下令。
禄东赞看着地上倒下的几千士兵,命令士兵们从这些死去或者没死的士兵身上踏过,往前冲,无法通行地方把尸体搬开,他已经知道唐军人数并不多。不然弓箭的有效打击后,伏兵也马上开始冲锋了。
这次为了防止在攻城时候唐军弓箭的攻击,禄东赞特意吩咐前军带了多面用牦牛皮做成的盾牌。
这盾牌能有效的防止弓箭的攻击。
随着禄东赞的命令,吐蕃人在片刻的慌乱后,却也镇静下来,很快,吐蕃阵中几列举着盾牌士兵组织起来,厚厚的盾牌举在头顶上,遮挡住了唐军弓箭的攻击,一些人的盾牌的护卫下,开始搬去堵住山谷的人和马的尸体。有许多人正从远侧往山上爬。
――――――――
“将军,吐蕃人越来越多,我们的箭不多了,怎么办?”韩威的部将苏青跑来向韩威报告。
“用石头砸,!”韩威看到已方弓箭的威力大降,而且将士们所带的箭也不多了,原本还准备几轮弓箭射击后,即组织将士们往下冲,趁乱砍杀一阵,在吐蕃人大乱后撤时候趁机撤离。哪知道吐蕃人虽然死伤颇多,但却没有人退缩,后面更多的士兵踩着前面的尸体往前冲,准备突出这个山谷,而且还有不少的吐蕃士兵正在往山坡上面爬,想接近他们伏击的地方。
已方士兵人数太少,吐蕃军的前军数量还真是多,看着被箭射倒,再被他们自己人马踩死的人已经有数千,但源源不断的吐蕃士兵还是往前冲着。
若被吐蕃人冲过这个山谷,那已方的退路将被切断。
“准备撤退,!”在经过一番石头和弓箭的攻击后,韩威无奈地下达了命令。对手持盾牌的吐蕃士兵,石头攻击的效果比弓箭威力大多了,举着盾牌的吐蕃士兵,能有效地抵挡箭的攻击,但大块的石头砸下去,盾牌也挡不住,能砸中不少的吐蕃士兵。
只是吐蕃人实在是多,虽然死伤人员不少,但极少有人退缩的,少数几个往后退的,都被督战的军官杀死了。
韩威觉得,这些吐蕃的战力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弱,心内已经有些怯意。
“将军,我率队掩护,你赶紧带军撤回松州,防止吐蕃人趁势攻击。免得松州有失!”苏青对韩威说。
“好!”韩威已经没有办法了,虽然这次伏击战打得还是比较漂亮的,但已方人数太少,无法对吐蕃人进行毁灭性的打击,若此时再有一支军队趁吐蕃人大乱时候冲击,那定可以对吐蕃人进行更有效的打击。
山谷中场地也太小了,无法展开大兵团的攻击,吐蕃人多的优势也是发挥出出来的。
韩威撤退的命令发出后,两侧山谷间埋伏的唐军士兵边用弓箭射击,边往预定方向撤退。
他们的马匹都在山谷外侧,从埋伏地通过山脊间可以快速的抵达。
――――――――――
“将军,吐蕃人冲过山谷了,!”在大部的唐军士兵都骑上战马时,他们远远地看到吐蕃人正从后面追来。
“将军,我率部断后掩护,你快带人回松州!”苏青领着所部的五百人迎了上去。
韩威无奈地叹了口气,这才明白侯君集为何要让他坚守松州,不得出城应战,原来吐蕃人的战力并不差,但人数太多,只凭自己几千人兵力,即使杀伤敌军的几倍人数,也无法彻底决定战局。
需要诸军协调攻击,才能达到战果的最大化,
吐蕃人所带的弓箭并不多,在这次伏击战中,对唐军进行的弓箭还击很少,据城死守,那对弓箭数量众多的唐军还是很有利的。
韩威已经很后悔了,他知道,苏青所带的五百士卒,也是凶多吉少了…


第三卷 兵锋 第一百三十章 松州之战(四)
快速行进的队列中。几骑奔到一个山头上,领头那名骑着一匹高大青色骏马的将军举起手中的望远镜看着四周的情况。
“定芳,有没有探知到我们到了何处?”说话的正是李业诩。
“依昨天探听的情报,我们现在所到这个地方应该称作藏龙山!”苏定芳回道。
“藏龙山?”李业诩叨念着,这个地方,四周的景色看上去很是眼熟,心里隐隐觉得好像是来过,又想不起来是什么地方。
望远镜里看去,高山峡谷间,雪峰纵立、莽林苍苍、碧水荡漾,其间镶嵌着精巧的池、湖、滩、泉等,泛着各种不同的颜色,在高原上蓝天白云的映照下,分外的美丽。
这些五颜六色的池子太有特色了,有些像黄龙、九寨!
李业诩后世在一次休假时候曾陪父母到过黄龙、九寨景区游玩,以他军人的本性,去一个地方都把大概的地理环境先记下来,一路行来时候,总觉的地貌分布有些相似。
相隔年多年的地理地貌,加上后世的开发,差别太大了。无法断定身处何地。但从这些带着颜色的池子分布结构来看,肯定不是黄龙或者九寨,藏龙山,那是什么地方?
不过李业诩也觉得按地貌应该快到黄龙或者九寨了,既然到这里了,那离松州,也就是后世的松潘也不远了。
“将军,按行程来算,这里离松州不到一百五十里了,!”见李业诩沉吟不语,苏定芳又问道,“是否扎营休息?”
“命令士兵,到前方所探的宽阔地扎营,!”李业诩命令道。
天色快晚了,将士们在路况不好的山谷间奔波了一天,只是行进了不到百里,已经困乏之极。正是月初时分,没有月亮的晚上,在高低落差很大的山谷间行进,危险性实在不小,而且士兵体力透支,若得不到休息,遭遇到吐蕃人,战力也将大副下降。
还有一个很重要有原因,那就是一整天了,没有特战队员来报告情况,李业诩不知道吐蕃人行进到了何处。也不清楚已方的具体位置,必须先要获取最新情报后再作下一步的安排,毕竟离松州近了,随时会与吐蕃人遭遇上。
宿营的命令下达后,很快,在一个平坦的山谷间,将士们停下休息,很多营帐在扎起来。
李业诩的主帐还没搭好,有数名外出探听情报的特战队员赶了回来报告。
“松州都督韩威在一唤邛溪的地方设伏,杀伤吐蕃人数千,我军阵亡三百余人,韩威在夜间退回松州城里,吐蕃大军一路追击,前军也已经抵达松州城下!”一名队员报告道。
接着另一队的特战队员也来报告相似的情报,韩威在邛溪设伏后,即快速退回松州,并派一部人断后,不断地袭扰吐蕃人。
吐蕃人在邛溪险峻的峡谷中伏后,行进速度大减,生怕再次中伏,在韩威派出的袭扰小分队的不断打击下。小心翼翼地前进。
韩威派出的小股袭扰部队,在付出了三百多人的代价后,余部在一名唤苏青的当地人氏的将领指挥下,也回到了松州城。
“知道了!”李业诩听完情报,令特战队员们也下去休息。
韩威退回松州,让李业诩放心了。
韩威是在前一天晚间退回松州,有韩威指挥着士兵守城,吐蕃人到了城下,即使攻城,也没那么容易了。
此地离松州才百多里,最快可以一天半左右的到达,慢点两到三天也可抵达,也就是韩威只要再坚持两到三天时间,驰援的大军就可抵达松州,吐蕃人就没什么戏了!
现在最需要了解的是,吐蕃前军到了松州城下,这部前军有多少人?是由谁率领的?弃宗弄赞是何处?禄东赞在哪里?这些详细的情报都未知道,对下一步的行动将造成一些麻烦。
李业诩所期盼的是,还有队员将最新的情报传回来,特别是弃宗弄赞和禄东赞亲领的队伍位置的情况。
出征吐蕃战役前先一步出发的特战队员,还有随军行进的剩余特战队员,在河曲近两战过后,全部都已经归队,让李业诩庆幸的是,队员们除了几名成员受伤外,没有人员阵亡,这三百余人的队员,李业诩还要他们发挥更大的战力。
情报人员一部分归队了,但大部都还散落着。也不知道确切的情况,是否有人伤亡,这样情况可能要很久以后才会知道。
经过高强度训练的特战队员们体力不错,在这些山间河谷地,许多时候都是弃马用脚力行进。
用马和脚力交替行进,一天间队员们都可以行进百多里,加上接应人员的接力传递,所探情报都是在最快的时间传回来。
这是吐蕃人甚至其他唐军都无所比拟的优势,也是取胜的关键。
李业诩看着队员们简单绘制的地图,在思考接下来的行动要如何安排!
知道韩威将派人伏击吐蕃人后,李业诩让李业嗣带着这个情报,还有他的想法去和行进在后面的侯君集商量。
李业诩新的想法,就是利用吐蕃人攻城时候,注意力集中在松州城下,不知道后方有大部的唐军追击过来,可以趁吐蕃人未加防备,我方集中兵力攻击吐蕃大军的后部,消灭弃宗弄赞亲率的队伍,并争取击毙弃宗弄赞或者禄东赞。
松州城外地形狭窄,不易展开大兵团的攻击,吐蕃人攻城的部队也不可能很多。
也因为地形限制,已方不可能如前几次战役般,用特卫的快速攻击。在夜间突袭吐蕃的大营。吐蕃人的数十万大军在这样的山地环境中也不可能在一处扎营的。
没有可以大片平坦展开的地方,吐蕃人兵力多的优势发挥不出来,但特卫骑兵的优势也一样受到限制。
李业诩提出的攻击计划,还是夜袭战。已方各部,可以集中力量攻击吐蕃弃宗弄赞所处的营地,若得手,那吐蕃人自然就溃败。
最有效的方法,还是火攻,但具体的行动计划,还要再与侯君集商议。
侯君集在对韩威的行动表示震怒外,也基本认可了李业诩的作战方法。并率部快速赶上来,只离特卫不到三十里地。
――――――――
“将军,末将完成任务,阻击吐蕃人成功,特回来复命!”松州城内,苏青正在向韩威报告情况。
“好,苏将军,你不但迟缓了吐蕃人行进的速度,而且还带回来了不少的兵,本都督会为你报功的!”韩威在苏青率部迟缓吐蕃人的情况下,安全回到松州城内,这让他大舒了口气。
此战虽然有些冒险,但还是取得了重大的战绩,并且成功地阻滞了吐蕃人的行进速度,让韩威有了打胜仗的喜悦。
“将军,吐蕃人到城下了!”正说着,一名亲兵跑来报告。
“带苏将军下去休息,我们去城楼,!”韩威命令道,吐蕃人行动速度还真快。
“不,我也要和将军一道作战,抵挡吐蕃人的攻城!”苏青却不愿去休息,要求一道作战,他知道吐蕃人马上就要开始攻城了,这样的战事如何能错过。
“你先去休息,吐蕃人的攻城行动不会一下子就结束的,待你休息好了,再来接替其他人员就是!”韩威并未同意苏青的要求。
面对吐蕃人的攻城行动,韩威还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在松州的各城门外,都堆积了大量的泥土,把各个城门都堵掉了,吐蕃人若要攻入城内,一定是要从城墙上才能进入。
松州城墙有十多米高,吐蕃人没有现成的攻城工具,定要临时制作云梯之类的攻城器械。
如今吐蕃人到了城下,韩威要看看他们会有如何的动作。
韩威来到城头。看到狭长的城墙正面,密密麻麻的吐蕃骑兵奔了过来,在远处停下。
吐蕃人的行进速度比苏青带着残部回到城里慢了小半个时辰,正是这小半个时辰,让苏青从容进城。
苏青等百多人还是城内士兵放下绳子拉上去的,若是吐蕃人追着苏青所率残部的屁股过来,那这百多人,就没有机会进城了。所在城门都是堆着土,不可能从城门进行,这些人即使能拉着绳子爬城墙,估计也要被吐蕃人射死,更别说他们没有机会跨过那么宽的护城河,到城墙下面,再拉绳子上来。
韩威看着从停下的吐蕃骑后面冒出来一大群步兵,这些士兵没有穿着护甲之类的东西,手持五花八门的各类武器,粗粗一看,有数千人,看上去密密麻麻的一大片,往城墙下面涌过来。
看看吐蕃这些士兵没有攻城的设备,也没什么防护手段,他们这是干吗?就这样都想直接攻城,这不是送死吗?
有何玄机?难道都来当唐军的箭靶?还是想人叠人爬城墙?
韩威不解,城楼上的唐军士兵也都是不解。
看着吐蕃士兵还继续往前行,已经进入了弓箭的射程,韩威有些沉不住气了,命令道:“准备射击!”
城楼上一千多名士兵各占着城垛的位置,把手中的弓拉满。
吐蕃人却还是往前,没有停下的意思。
“放箭!”韩威怒吼着道。
让人心内打颤的箭矢破空声中,冲在最前面的吐蕃士兵倒下一大片。
射完箭的唐军士兵退后,另外千许人的士兵上前一步来到城垛前,同样把手中的箭射到吐蕃人的阵中。
吐蕃人阵中出现了慌乱,在被射倒一大片后,开始往后退,城楼上的唐军士兵第三、第四批士兵手中的箭在吐蕃人混乱中又射向他们头上…
文心阁论坛整理


第三卷 兵锋 第一百三十一章 松州之战(五)
在唐军箭矢的射击下。吐蕃人留下一大堆的尸体和伤者往后退。
但韩威看到异样的情况是,面对城楼上射出如此密集的箭矢,这些吐蕃人并不是立即往后撤,而是慢慢地后退,退一段还停一下,等着唐军弓箭再次的射击。
一些往后逃的快的吐蕃士兵,有幸射过了箭矢的攻击,却被列队站在弓箭射程外骑兵阵中的吐蕃士兵砍杀。
韩威看了一会,这才有些明白过来,原来吐蕃的领兵将领是用这些士兵的生命来测试已方弓箭的射程。
想到这,韩威心内一寒,忙命令士兵停止射击。
吐蕃人对自己的同伴如此的残忍让韩威很是吃惊,看倒在城墙面前人的尸体,他在想这些会不会是被吐蕃人俘虏的汉人,在作战时候被用来充当这样可悲的角色,但仔细看着又不像是汉人的装束,也不是他们常见的羌人,从穿着和体貌上看明显就是吐蕃人。
吐蕃领兵的将领竟然用士兵的生命来测量唐军弓箭的射程,这样的想法和做法让韩威非常难以理解。
韩威不知道,这是弃宗弄赞在平定部落叛乱时候,俘虏的那些反叛部落的族人。是没有一点地位,任人驱驰的奴隶,他们的生命,甚至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