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军魂 作者 黄昏前面 >

第182部分

大唐军魂 作者 黄昏前面-第182部分

小说: 大唐军魂 作者 黄昏前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十许万大军攻我边境,说明此人能力非同一般。如今其愿意内附,若能让其来长安置官,将是最好的结局,还有禄东赞此人也非泛泛之辈,!”房玄龄脸色凝重地说道,“最好的结果就是能将这两人都留在长安!”
“陛下,据逻些城传回来的情况,弃宗弄赞并没有受伤,而且正派出那些还忠于他的军队,平定附近一些部落的叛乱,这说明,弃宗弄赞并不是诚心内附,而是怕我大军进击,想以此计,争取时间,取得喘息之机,!”房玄龄如此说,让李业诩大喜过望,也把刚刚传回来,却不方便在朝堂上当众说的另外一些事儿说了出来。
有如此一位说话有份量的重臣支持,那让吐蕃人计划落空的可能性大增了,李世民今日只召见他们三人,这意思本就不太一样。
“真的如此?禄东赞竟然敢诈朕,弃宗弄赞看来定是不甘心内附,只是想拖延时日,!”李世民脸色变得难看了。
“陛下,臣觉得,我们应在吐蕃元气未复时,遣大军,直捣逻些,彻底平定吐蕃,!”侯君集道,继尔口气一软,“只是,我们的军士还无法适应长时间在高原上作战…”
“朕也是如此考虑,我军现在无法深入高寒之地作战,战事又太耗费财物,吐蕃高寒之地,绝大多地方不适合居住,取之真的无多大用处,!”李世民微微地叹了口气说道,“若吐蕃真的能称臣内附,倒是个处置的好方法,我们可以慢慢地加强对吐蕃的影响力!”
李世民又微微地一叹道:“朕先前答应其称臣内附即愿许婚,这还真不好反悔!”
“陛下,征战的事可以稍缓,但无论如何也不能许婚,!”听李世民如此说,李业诩急道。
“要绝婚,也要找到一个正当的理由出来,!”李世民横了一眼李业诩,闷哼道,对前些日子李业诩当着众臣的面指责他是以送美女求和的汉元帝之事还耿耿于怀,说话的口气也不太友好。
李业诩听了李世民的话,却一下子看到了亮光…。


第三卷 兵锋 第一百六十三章 好戏开场
长安西市近,一唤作醉仙楼的酒楼。
一楼大堂内,几名文人模样的人刚刚进了酒楼,在一桌子旁坐下,吩咐小二上酒菜。
“张公子,某都好久未见到你了,今日我们好好地喝一顿酒,!” 一名年轻的仕子模样的人对坐在边上的另一人道,“这些日子都没见着你了,都忙些什么事儿?!”
这名唤张公子的人回道:“吴公子,这些日子我在练着身子,我听说,今年春后朝廷有可能要发布征兵诏命,想去试试,好似还是李将军的特卫先募兵,你不去试试?”
“张公子,某只是一名书生,虽然曾玩过几天剑,但离李将军的特卫所要求的差太多,不敢去试啊!”吴公子感叹道。
“我说。张公子,吴公子,你们这些年不都是在研读诗文,想一举高中吗?”坐在一起的另一名年轻公子不解地问道,“为何要去参加募兵?”
“唉,赵公子,以我的文采,再考个十年也不会中的,!”张公子道,“不若去军中混混,说不定能谋个一官半职的,!”又很神秘地说道,“你们不知道啊,我同乡的一个年兄,唤裴行俭的,就是募兵参加了李将军的特卫,被李将军看中,很快被提为录事参军了,你们猜猜,现在去做什么了?”
“去做什么了?”吴公子和赵公子都一副好奇的神色问道。
邻近的一些食客也被他们的话吸引,都静下听他们所说的话。
张公子不紧不慢地喝了一口酒,掏出手巾擦擦嘴,又拿起筷子夹了面前盘中的几颗豆子放在嘴巴里,大嚼起来。
“张公子,你快说呀!兄弟求你了,!”被吊了胃口的吴公子大急道,欠身站了起来。都有些想来夺张公子手中的筷子。
“嗯,我告诉你啊,你不要与人说,!”张公子压低声音说道,“如今啊,到兵部当了员外郎,六品的职啊,才几年功夫,你说,即使能考中状元,有在军中升的快吗?”
张公子虽说压低声音,但边上众人都听得一清二楚。
“真有这事啊,我们怎么都没听说过?”吴公子有些惊讶,像似有些心动,“听说李将军治军很严,特卫军中训练很艰苦,某即使能被招募,也怕吃不消!”
“我听说能写会画的,再加上训练成绩不错者,在特卫中特别受欢迎,其他人都吃得消。我想我们也吃得消的,所以这一年来我都在练着身子,应该能过募兵的选拔的,!”张公子很有信心地道。
“张公子,听你这么一说,某也想去试试,!”赵公子道,“李将军领兵,在去年与吐蕃人的作战中,把吐蕃几十万大军都消灭了,这样出色的将领,是我们膜拜的对象,更别说李将军文采非凡,所作的诗那首不是佳作,如此文武双才者,怪不得能得到皇上的重用,二十多的年岁,就领了兵部尚书的职,虽然说是守的…”
“你们都是瞎了眼的,这位李将军哪有你们这样说的神的,分明是一个卖国之人,!”几人正说着,却听一个粗犷的声音响起来,一口话听着很生硬,不像是长安附近的人。
所有人都回过头看了起来,却看到一名儒衫打扮的男子,脸色像是不太健康,有些酒红色,单独在一旁喝酒。话正是从他嘴里说出来的。
酒店内几乎所有的人听了都变得愤怒起来,张公子更是站起来冲到这名看起来与旁人大不太一样的人怒喝道,“喂,这位老兄,你说谁呢?不许你这么说李将!”
“哪里来的狂妄之人,敢如此说李将军的坏话,李将军忠心爱国,几个月时间,率军从叠州一直打到松州,以几万之众,消灭了吐蕃三十几万人,这是皇上诏告里都说得明明白白的,哪容你如此玷污李将军的名声,!”吴公子也勃然大怒,平时很少生气的斯文人也有想动粗的念头。
“你今日不把话说清楚,看我们不把你嘴撕烂了!一会还要把你抓去见官,!”另外几名食客挽起衣袖,有些想揍人。
“哎!我说这几位兄弟,你们听我慢慢说来,!” 这名面孔明显与边上脸色白净的仕子们不一样的人明显被吓了一跳,脸带惊慌,摆着手说道,“我告诉你一件事儿。上一年的松州战役,吐蕃赞普和大论得以逃脱,是当时的领兵将领私下放走的!不然,吐蕃头人们被包围着,如何能逃脱!”
“你是如何知道的?”边上几人听了,有些惊疑,想动手的也愣了下。
“我是松州人,家人在这次战事中都被吐蕃人杀了,我单独一人逃到长安来!”这名男子做出一副哭相来,“我恨死了吐蕃人,也恨把吐蕃头人放走的那个什么李将军。松州一带百姓都在如此说…”
“啊,还有此事?”众人听了目瞪口呆,却还是一副不可置信的表情。
“各位,让让,让让,!”几名身材高大的男子挤进了人群。
“你这东西,怎么在这里说胡话,正四处找你呢!还不快跟我们回去,!”为首的一名汉子对着这名模样奇特的男子道。
这名汉子又对边上看热闹的众人道,“各位,不好意思,这是我们家的一个下人,因家中失火,被吓疯了,到处说胡话!今日又跑这时来乱说了,!”说着,几人驾着这人飞快地出了酒店的门。
这名男子被人挟着,身子一下子动不了,也说不出话来,就被架上了马车。
“原来如此,一个疯子,!”张公子一副才回过神来的样子。
“就是,若李将军真的如此,那为何能打得吐蕃人措手不及,根本没机会反击,而且,!”吴公子也恍然大悟的样子,“若李将军真的私通吐蕃人,皇上还不将其下狱治罪!”
“正是,此人若不是疯子,敢如此说话,看我们不把他揍扁!”其他食客也是相似的神情。
“来,我们继续喝酒,被这个疯子坏了兴,再接着聊,!”张公子坐回座上,“小二。再来一壶酒…”
“好咧!”
长安城的另一处酒楼,也发生的相似的事情,只是想发表相同言论的人,刚开了口,即被几名男子架上马车带走了。
――――――――――
李业诩正带着一群亲卫准备出门,刚到府门口,却看到管家李年匆匆过来道,“少爷,这些天府边上老是有一些不明身份的人在转悠…”
“年叔,这事我知道了,没事的,!”李业诩笑笑道。
“可是少爷,老朽觉得此事不简单啊…”李年一脸担忧的神色。
“年叔,什么情况我都知道,我自会处置,你不要担心,!”李业诩示意李年不要紧张,也没解释什么,即带着亲卫离府而去。
一行人匆匆来到设在城内情报院的临时指挥所。
“将军,那几名吐蕃人都在后院,你要不要问询一下?”吴朋悄然来到李业诩身边,低声问道。
“你去问吧,不论用什么手段,都要将他们的嘴撬开!”李业诩面无表情地说道。
“是,将军!”吴朋领命快速而去。
李业诩还是如往常一样,进了房,问询吐蕃人驿馆中有何新的动向,一名监视的人员报告道,说是有几名汉人这些天经常偷偷地进入吐蕃人所住之处,已经派人跟踪这几人了。
李业诩也吩咐了一番要注意的情况。
一会,李成过来悄声地唤,李业诩跟着过了去,到另一房内,吴朋沉声地说道:“将军,他们都招了,这是他们的口供!正如将军所料,这些人用心险恶,想造谣作势,坏了将军的名气!幸好我们将他们的行踪全部掌握,一网打尽了!”
李业诩派出的人跟踪着所有的吐蕃人,将他们的行踪都打探的一清二楚,也大概摸清了他们所要做的事儿。待这些人想到长安一些人员聚集较多的酒楼和集市,准备将李业诩私通吐蕃人的消息传开来时,即开始行动,将十几名吐蕃人全部抓获。
除一组行动稍迟,那名在醉仙楼的吐蕃人说了一些不该说的话后才动手,受到吴朋的责罚外,其他几组行动都是干脆利落,在吐蕃人扮作松州一带人,或者离队的特卫士兵,想将“内幕消息!”披露时,还未开口就将他们抓获。
李业诩不知这是朝中人的主意,还是禄东赞之策,想到这样的做法的人还真有些头脑,想出这样的法子来,幸好也紧盯着这些吐蕃人,不然此消息在城内传开来,那将会引起喧然大*。
若再有一些伪造的人证和物证,那纵使李业诩最终能洗脱罪名,再恢复名声也是比较难办的事。
李业诩心里也是冷笑着,禄东赞,你也太小看我大唐情报人员的手段了,太不把我李业诩当人看了,想凭你那几手,就想弄倒我,哪有这么容易的事儿?!
―――――――――――――
李业诩带着口哄的副本上李靖府里,把这事的详细情况,还有自己采取的对策源源本本地告诉了李靖。
李靖听了也是异常吃惊,听了李业诩所说的,也有些明白过来,“翼儿啊,此中情况可能很复杂,有可能是吐蕃的人计划,也有可能是朝中人的授意,你要当心!”
“祖父,您的意思是…”
“看来你所遇到的情况,要和老夫一样,功劳太大了,许多人看着不舒服,想借机整你!”李靖说道:“说不定皇上也是乐见此事发生的,你要做好心理准备,皇上有任何责罚,你都要如老夫一样,不加申诉,更不要乱猜疑人,皇上自会派人查清事情,这事很快就会过去的!”
李靖并没正面回答李业诩。
“祖父,要不要将此事先告诉皇上!”李业诩问道。
“不急,好戏刚刚开场,就让他们先演一会,皇上可没那么容易糊弄的!”


第三卷 兵锋 第一百六十四章 遭到弹骇
又是一个朝会日。常规的礼节过后,开始议事。
李世民看着殿下诸臣道,“各位爱卿,禄东赞率使团到长安已近一个月,如何处置吐蕃之事,得有个决议,朕今日还想听听诸位爱卿的看法!”
李世民话音刚落,房玄龄第一个站出来:“陛下,臣以为,吐蕃既然愿意内附,我们应接受,可以在原吐蕃地设都护府,置州县,以其各部首领治之。弃宗弄赞作为原吐蕃首领,妄动兵事,应让其入朝,责其罪…”
今日房玄龄第一个站出来发表意见,出乎很多人的意外,也表达另一层意思,一些大臣已经在琢磨开来了。
只听房玄龄继续说道:“在作战中所俘之原吐蕃人,臣已经使人去征询他们的意见。多数人都不愿意回到吐蕃地,我们应尊其意见,让他们留下。另,为赎他们在战争中所犯下罪行,应对其进行劳动改造…”
“…再,关于许婚之事,臣听闻,弃宗弄赞已经有两位王后,分别是尼婆罗和羊同公主,按我大唐礼制,男子至多有一名正妻,即使封其为王,也只能有一后,若将公主或者宗室女嫁之,自不能居人之下,将许以何位?这样有违礼制。而弃宗弄赞称病不愿来朝,聘礼过轻,并不是诚意请婚,所以,我们现在不应许婚,若弃宗弄赞亲自来长安向陛下请婚,还可考虑!”
听了房玄龄如此说,朝臣们都惊异地相互望着,这样的意思从房玄龄口中说出来,情况与前几次朝议还真不太一样。
“陛下,臣附议,弃宗弄赞托病不来朝。此是藐视我大唐上国,欺蒙陛下,应传其至长安,由陛下问其之罪,待其醒悟后,才可授其官,许婚之事,万不可,!” 侯君集在其他人还未反应过来前,也出列奏道。
李业诩也紧跟着站了出来,“陛下,弃宗弄赞遭此大败,在吐蕃国内声望大降,无法统御其属,诸部皆反叛,无奈之下才来归附,使人来乞求赐婚,弃宗弄赞此意无非是想借此提高自己的声望,维护其在吐蕃的地位,若陛下许婚,弃宗弄赞借助我大唐的天威。号召力肯定大增,其原属各部又会重新聚于其下,吐蕃之地离我们非常远,若弃宗弄赞重新积聚力量,我们无法采取有效措施,万一其坐大,又会威胁我大唐西境,我们不能中了他的计,无论如何不应许婚!”
“陛下,臣也附议,我们应接受吐蕃内附的请求,同时让弃宗弄赞入朝为官,许婚之事,以后再议为好,!”长孙无忌也如此说。
魏征因身体欠佳,没有上朝,特进职的官员,本也不必每个朝会都到的,像李靖就基本不来朝。没有魏征在,同意赐婚的力量就少去了。
在前面几人说了一通后,孔颖达出来发表不同的看法,“陛下,原吐蕃国内,诸王妃并无名份上的区别,若其愿内附归唐,依多大唐之威,那陛下许之之宗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