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军魂 作者 黄昏前面 >

第197部分

大唐军魂 作者 黄昏前面-第197部分

小说: 大唐军魂 作者 黄昏前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军事院校培养各级各类军官最重要的目的,军队的初级和中级,甚至是中高级指挥军官,不仅要自身素质不错,而且要学会用最好方式带兵、如何管理,在有战备需要时,还要善于组织和指挥,甚至在主将出现阵亡时,下一级的军官都能临时替代指挥,而不会使军中出现溃乱。
在以后。随着军器监各类新式武器的研制生产出来,这些武器的使用和保管,也是各级军官都要熟悉掌握的,军事院校的培训,使他们在跨入军队带兵以前,就懂得必要的武器装备的操作和使用,这对提高所领部队的战力,也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军事学院的授课内容,可以是以往各兵法大家写成的兵书,也可以是我朝军中能征善战者的用兵心得,由军中有威望者,或者理论方面在行的武将讲述,总结以往多次战事的经验与教训,以敌为师,这比以往军中武将只面授几名弟子强得多…”
讲课的内容,可以包括初级的行军布阵方式,训练士兵的方式,还有在各种地形环境下作战的方式,而讲述这些东西的,可以是军队中那些有名的将领,李业诩所指的甚至包括自己的祖父李靖,让他们把各自的兵法都留存下来,以免随着他们的年老去逝,所有的兵法心得都随之消逝。
“而且军事学院在培养各级军官时候,可以加大思想方面的教育,使这些军官们都有满腔的忠君爱国思想…”
思想方面的教育在培养军官中占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在后世的解放军中得到了充分的验证,若军中各级军官都是狂热的李家王朝的拥护者,大唐帝国的捍卫者,那整个军队都将牢固地团结在皇帝的旗帜下,为大唐而战,而不会发展演变成一些高级军官手中的私人武装,再加上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那叛乱的事将很少有可能发生!
李世民听了这一点,两眼冒光,死死地瞪着李业诩。
李业诩所说的这一点,对李世民来说太有诱惑力了。当皇帝的最怕的就是臣子们有二心,担心手握重权的朝臣们造反,若所有的军官或者大部的高级将领都唯当朝皇帝的命令行事,那李家江山不就是固若金汤了吗?
“陛下…”被李世民瞪得有些发毛的李业诩轻声地唤了下。
“嗯,朕在听着,你继续讲…”李世民这才反应过来,下意识地摸了一下鼻子,以掩饰自己的失态。
李业诩也知道,这一点说到了李世民的心槛上去了。
见李世民恢复过来,李业诩也继续说道:“军事院校招收和培养对象,在文化基础、身体素质、思想境界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
这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军校生至少要识字,这样才可以用文字交流,看得懂书本和教材,还有一些图例,而现在大唐百姓中识字的人并不太多,这就必须得在民间先一步开展初级教育。
“陛下,若要让我大唐在军事、科技、文化方面进一步领先于诸国,那必须得让更多的人识字,学习知识…”
“嗯,这一点也讲在挺在理,让更多的百姓家子弟能进学堂念书识字,确实是件非常重要的事!”李世民点头称道,“此事过些日子再议,你继续说…”
“军事学院建立后,只要无战事,大批的高级或者中下级军官,可以在学院中进行系统的学习和培训,这样可以大幅提高各级军官的军事素养…”
李业诩用这点结束了今天的发言。猛地喝了一大口茶,大半天讲下来,都口干舌燥了,这还是挑最重要的几点讲,幸好面前还有一杯茶水。
“完了?”听李业诩不再说,李世民一愣道,似反应过来般,拿着李业诩的那份奏折,呵呵笑了一下,“贤侄所说,让朕受益匪浅啊,朕将好好在拜读你所写的,有不解地方再找你问询!”
“是,陛下,!”李业诩大喜,知道李世民终于被说动,有这个打算了。
若大唐有一所或者多所军事方面的院校,那各级军官整体的素质肯定会有大幅的提高!!


第四卷 军魂 第四章 坊间传闻
在李业诩寻思着是否应该告退时。李世民却站起了身,在他面前踱了几步,斜着眼看着,“贤侄,朕好奇,你脑中为何有这么多别人想不到的主意?”
“陛下,臣喜欢胡思乱想,也就想到一些事儿,还希望您不要责怪!”李业诩眼睛看着前方,故作一副恭敬状答道。
“为何其他人想不到这些事儿?连朕也想不到?”李世民却像似要在这个问题上纠缠。
“陛下天天忙于国事,考虑的都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这些小事儿自然是想不到,!”李业诩表情不变地说道,“其他同僚们也肯定琢磨着他们要打理的事,自是想不到这些闲杂的东西。”
李业诩话虽如此说,心里却在大骂李世民怎么老是来问这样无聊的问题,难道要自个说出来,自己是从后世穿越而来的才罢休?
“你说的这些是小事儿吗?”李世民一呆,有些恼怒地说道,旋即又似回过神来一般,收了表情。“好了,不说这个,这些日子辛苦你了,是否有些日子没回府了?”
“陛下,臣已经有几天没回了,!”李业诩老实地回答,大唐朝廷中,勤于朝事的人虽不少,但如自己这般忘我工作的人还真不多。
“忙着事儿也不能不顾家,听说你的妻妾也都有了身孕,要多回去陪陪,今日没什么事,就回府去吧,!” 李世民意味深长地说道,“事情忙过去一阵了,你就在府里休息几日,有空上街去走走,听听百姓们如何议论这次兵制改革及将要进行的募兵之事!你可明白?”
李业诩听着李世民所说的,纳闷着这皇帝这么变得如此婆妈了,听到最后才明白是让自己去街上探听情况。
不过这事倒是乐于去做的,有可能还可以公款吃喝。
“陛下,臣明白,!”李业诩应道。
“你去吧!”

回到兵部官署,李世勣已经离去,裴行俭还在忙着,李业诩稍收拾一下,吩咐裴行俭及其他下属一些事儿。也就准备回府去。
“李成、李成,今日我们回府去,!”出了皇城门,李业诩吩咐自己的亲卫道。
这些天李业诩就在兵部官署内随便躺靠着睡,跟随的亲卫也一道和他这样简单休息,几天下来都有些发困了,该回府好好歇息一下。
“是,少爷,!”精神看上去挺好的李成和李万等人听到李业诩的话,也一阵惊喜。
跟着自家少爷实在是辛苦,整天忙着事儿,在城内,离府并不远,都几日未回去,连吃饭也是简单的用餐,几天下来,肚子都少了一些油水。
“哎,今日还早,要不我们找个地方吃一顿,以解这几天没吃好东西的馋?”李业诩抬头望望老高的日头说道。
“少爷,那好啊。”李成听了更是惊喜,“少爷,我们这些日子可都饿着肚子呢!”说着嘻嘻笑道,“少爷,只是没有人陪你喝酒呢!”
除了在作战时候有过几次外,他们这些亲卫在长安时候从来没有和李业诩同一张桌子上吃过饭,今日亲卫人数不少,可以凑一两桌,但李业诩只有一人,难道要单独坐一桌?
“无妨,今日我们一道喝酒,少爷我请客!”李业诩拍拍胸脯道。
“是…”李成和李万对望一眼,从对方眼里看出一丝幸灾乐祸,少爷身上没带一个钱,夫人把钱袋子都交给他们保管,看一会少爷拿什么来付账。
现在街上人认出李业诩的不少,但稍装扮一下即行,和亲卫一道,没有人会认出来的。
几人一道来到西市近一个大众化的酒楼,这名唤作酒仙楼的酒楼李业诩还记得,上次情报人员抓获一名在此地胡乱说话的吐蕃使团成员。正是那名吐蕃使团在此说了一些不该说的话,让几名情报人员受到处罚,也让李业诩记住了这个地方。
这样的地方来往的客人都是些平民百姓或者生活层次稍低的人,不会像天香阁那样的酒楼招待的都是有钱或者有身份的主。
既然李世民布置了事儿,那就趁今日得便上街瞧瞧情况。
一行人到醉仙楼,一楼大堂内已经有很多人了,也还幸运,刚好有两张空的桌子,一行十人左右分两桌就座。李业诩使李成叫了酒菜,即坐下看看四周的情况。
在这里喝酒吃菜的各种人都有,所有人都在热闹地谈论着。
只是亲卫们不明白,李业诩为何到这里来喝酒,而且不选个包房,而在大堂内。
在喧闹声中,李业诩灵敏的耳朵已经听到他想听的东西了。
只听边上有人在说了,“唉,我说张公子,听说朝廷的募兵令在秋后即下达,你真的要去报名从军?”
可能这几人酒喝得有些多了,说话声音很响,其他人都被他们的话吸引过来。
“是啊,我要去,我的一些乡邻也打算去!”张公子道。
“我那些乡邻也有这个想法,只是顾虑颇多!”吴公子给张公子倒满了酒,“所以这些日子我来打探情况,也想着会在这里再遇见张公子你!”
“我那些乡邻在我的说服下,已经没有了顾虑,都想去,我是一定要去了,而且我一定要报名去李将军的特卫军中,!”张公子喝了口酒道。“吴公子,你也去吗?”
“我是想去啊,只是不知到了军中情况会如何,住我近处的那些邻居,许多人也想去,但怕在军中受到责骂,还怕训练苦!”这名吴公子说道。
“哎,你这就不知道了吧,特卫军中从来没有体罚的手段,虽然训练强度有些大,但我感觉肯定是吃得消了。这些日子,我可天天炼着身子,就是想能入李将军的特卫军中!”张公子鼓鼓夏衫下面的肌肉。
“这样是挺好,只是不知道其他卫军中是否也是如此,!”吴公子还是很担心,“我怕没能力入特卫军中!”
“要去从军,那就一定要入李将军的特卫军中,你想,人家是我们大唐的第一卫军,肯定是最强的,左卫军和右卫军都只是第二和第三卫军,你想想,朝廷如此排,那自是有它的理由的!要去当然去最强的,有了军功,就可以有升迁的机会!”张公子一脸向往的神色。
“我还是看看朝廷到时的征兵令再说吧!”吴公子似还有顾虑。
“这两位公子,借一步说话!”李业诩走了过去,作了一礼道。
“仁兄客气了,!”张公子对李业诩还了一礼,吴公子也作了礼。
“听两位刚才所说的,我们这几位兄弟到时也想去参加募兵,只是对募兵之法不甚明了,想听听两位公子的意见!”李业诩客气地说道。
“好说,!”张公子很热情地把他所知道的详细地讲了一遍,末了还说,“这位公子也想去从军,那不若到时我们一道去报名!你身体这么壮实,一定会被李大将军看中的!哈哈!”
“多谢张公子夸奖,!” 李业诩对张公子拱拱手,又问吴公子,“这位公子呢?”
“我对募兵之法还不了解,还不知道呢!”吴公子很犹豫地说道。
李业诩有些明白过来,虽然募兵之法已经制定完毕,但却没对民间公布,百姓对此并不在了解,有许多的顾虑,必须得制定出一个详细的条文。能让百姓看得懂的东西出来才行,而且要让各级官府进行详尽的解释,要让募兵之法被百姓接受,那些优厚的待遇被百姓知晓,能被百姓拥护,一些不足之处还得接受意见再改正才是。
“张公子能否告知名讳?”想到如此,李业诩也不再问其他,而是直接问这位张姓公子的名字,他记得上次情报人员在这个酒楼抓获吐蕃人时,也曾报告张姓公子的事,莫非就是这人?
“在下姓张,名南,字明仁,万年人氏,!”张公子说道。
看似是个豪爽之人。
“张公子若去报名,在下想也一定会被特卫军所录取的!”李业诩笑道。
“借这位兄弟吉言, 多谢了!”张公子对李业诩没回报名讳也不在意,与李业诩施一礼后继续喝酒。
“张公子,你说,这位特卫军的李大将军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吴公子几杯酒下肚,脸有些红了,打着酒嗝问道。
“这你都不知道啊?他是李老将军的孙儿啊,!”张南以不屑的眼神看着吴公子道,“大唐没有人不知的!”
“不是说这个啊,!”吴公子急道,“我是说李大将军可能也是风流人儿!嘿嘿…”说着还猥琐地一笑。
“当然是风流人士,你没听过李大将军以往做的那些诗,文采非凡,前些时候流传出来的那几首名震长安的诗也是将军所作,你说是不是?”张南像知道什么小道消息般很神秘。
“嘿,我说兄弟,我的意思…你有没有听说过,前些日子李大将军将平康坊的头牌红姑颜如冰收入府中了!”吴公子一脸八卦的神色。
“我也听说了,!”另一名边上的酒客也凑上来说道,“听说还是从长孙公子手中抢过来的,整个长安都轰动了!”
“这事早就听说了,你们如何现在才知道?”张南有些鄙视地看着凑过来的几个人,“长孙公子文采虽不错,但如何能跟李大将军比,模样更不用说!”
“长孙公子这是不自量力,!”吴公子点头认同。
“啧啧…听人说那颜如冰的才艺颇佳,有幸听过他弹奏曲乐的,莫不称道,且其舞也很是不错,真是佳人配英雄,值得称道之事。颜姑娘入李大将军府中,让平康坊的多少姑娘们羡慕,!”张南很是激动的神色说道,“只是许多人就没福了,再也听不到颜姑娘的曲,看到颜姑娘的舞了!”
“张公子,你去看过?”吴公子好奇地道。
“我是去不起那里,只是听人说的!”张公子刚刚得意的脸色变得有些懊丧。
想来听坊间百姓讨论募兵之事的李业诩,却听到人家说他的风流韵事,不由的有些尴尬。
“我们快吃…”李业诩怒瞪了一眼拼命忍着想笑的亲卫们。


第四卷 军魂 第五章 平康坊头牌红姑的身价
李业诩回府,家中的妻儿们自是喜出望外。
“郎君,你都这么多天没回府了,孩子们都很想你了,!”郑燕上前为李业诩脱去外面的衣袍,交给下人,看着李业诩略显疲倦的脸,有些嗔怪道。
前一段李业诩大部时间都歇在府中,乍一下多天没回来,让府中的人都很不适应。
“这些日子忙着事儿,接下来应该能常回来了!”李业诩带着歉意地说道,当着众家人的面,拥抱了一下郑燕。
郑燕啐了一口,脸红着逃开了。
“爹爹,娘都脸红了,!”在一旁眼巴巴瞧着的李征,一副唯恐天下不乱的样子,大声地叫道,其他几个小子们也都跟着乱叫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