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军魂 作者 黄昏前面 >

第214部分

大唐军魂 作者 黄昏前面-第214部分

小说: 大唐军魂 作者 黄昏前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汉民族创造出了优秀灿烂的中华文明,先人们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了无数的宝贵经验,正是有这些文明和经验,造成了先秦、两汉之辉煌,如今我大唐因陛下各项利国利民政策的施行下,无论是民生经济、军事各方面都领先于其他民族和部落,这些政策,很多都是在以往历史的总结,这也是汉文化一个重要的组成和传承。正是由于这些国策的施行使得大唐国力快速的提升。百姓富足,国家稳定,在对外战役中无往不胜,诸蕃国畏惧我们,同时也仰慕我们,才使得这么多外胡民族部落来归降。许多归降的胡人,特别是留在长安的胡人,无不是以学汉字,着汉服,习汉俗为荣,他们都希望有朝一日成为真正的唐人。能被世人认作是我大唐的子民,!”李业诩口若悬河地说着,并下意识地从李世民面前夹了一块鸡蛋饼,放到自己嘴巴里嚼起来,待嚼了一半,感觉在皇帝面前这样有些唐突了,又快速咽下去,坐正身姿,接着讲道,“就如现在的契苾何力和执失思力等人一样,在汉学的研究上,我们许多汉人都比不上!此正是我大唐的影响力日增之故,使得我汉文化受到更多外族人的学习和推崇…”
李业诩隐约地记着,好似在后世时候看到过一篇讲契苾何力的文,上面写着契苾何力精通汉文,对汉礼汉俗很有研究,甚至让饱学之士发出“礼失求之于野!”的感慨,如今看契苾何力,也确实有这样的感觉,这家伙明显就是披着一张胡人脸的汉人。另外相熟的执失思力,接触过几次的阿史那社尔,还有好久没见着的李思摩也是如此,他们原本不太纯正的汉语,几年后,也都变成了一口地道的关中腔,原本看着别扭的汉礼也很顺眼,连一手汉字也很是不错了。
“这些原本是外族的胡人,在汉文化的影响下,都已经慢慢被汉化,朕下也知道,契苾何力将军之子,自小在长安长大,虽然长相有些像胡人,但无论是从话语中,还有行为上,都和我们汉人家的子弟无异,还有陛下您的小外甥。阿史那社尔将军的儿子,不也是如此么?他们都是受汉俗影响的胡人后代,若一直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长大以后肯定都把自己当作汉人看待,长安的生活舒适,我大唐子民那份荣耀,若再让他们回到草原,他们也肯定是不愿意的…”
李世民未出声,一直听着李业诩讲着,甚至连夹在筷子上的糕掉回盘子上都不知晓。
李业诩看皇帝这样出神地听着,连东西掉了也没发觉,得意的有些想笑,也不点破,继续道:“文化的征服力,有强大的军力影响下,更是有成效,若我们对一个地方发动战争后,军事征服成功了,陛下派官吏治之,治理的同时,再施以文化上的输入,就如青海之地,都让当地的人学汉字,讲汉话,几代人之后,遍地都是说汉语、习汉俗的唐人,还有多少人还记着他们原先的文字和习俗,还会有多少人认为自己是吐谷浑人、鲜卑人?”
“我们优秀的汉文化影响力,与军事手段相辅,臣觉得是征服的最好手段,在很多时候是文化手段的效果是军事手段无法比拟的。军事打压下,反抗可能会很激烈,但先进文化的影响,则很难被人抗拒。人类都是从野蛮到文明,从落后到先进,无论谁都希望过上舒适的日子,文明富裕的生活,人与人相处有礼节,这都是让人向往的。而陛下所领的大唐,无论是在物资上,还是文化、礼仪上,都能提供给这些归降的胡人更好的生活,那这些归降的胡将和他们的族人们,也会自觉或者不自觉地习我们的汉语和汉习,几代之后,将会被彻底的汉化,成为我大唐汉民族的一员…”
“若在我们所有征占之地上,推行此道…”
李业诩说着,不自觉地露出阴险的笑容,同时脑中出现一些画面:大唐各地,边陲重镇,各种容貌上看去非汉族的唐人,都身着唐装,摇头晃脑地拿着书念着之乎者也的古文,用毛笔字在练着方块字;一大堆高鼻子蓝眼睛的外族人,正在面红耳赤地争论一句诗的韵脚问题;各酒楼里,有成堆这样的人在谈论是否该动身去长安参加科考了,是该考进士科还是明经科,参加科举考试时用什么题材作文会被考官们赏识…
若普天之下,都是这样的场景,那该多好,李业诩想想都得意…


第四卷 军魂 第二十七章 大汉民族主义者—李业诩
“贤侄,你继续说啊!”李世民用手中的筷子敲敲案几。他看到李业诩夹着一块花糕傻笑着都已经好一会了。忍不住提醒道。
被人吊着胃口真不是一般的难受,李世民现在就是这样的感觉…
“是,陛下,臣在想着该如何继续说,!”李业诩这才回过神来,把那块花糕放到嘴里,大嚼几口,借以掩饰自己的失态,继续道:“外族中有许多人也都知道文化,包括文字和习俗对一个民族的重要性,就如吐蕃,弃宗弄赞刚刚当上赞普,就忙着创造自己的吐蕃文字,制定自己的法律,他那样做,也是为了稳固他的统治,所以臣觉得一定要让弃宗弄赞来朝才好,不然吐蕃最终还是不会臣服…”
“这事一会朕会与你说,你先说刚才的话题!”李世民皱皱眉道。
“是,陛下!”被打断话头的李业诩也皱皱眉,继续道。“我们新占之地上,大多都是非汉民族所居,或者汉民族只占少数,所在臣以为,我们若要在吐蕃,还有早一些时候占的东突厥、吐谷浑之地上,保持长久的统治,必须要让这些地方抛弃他们原先所用的文字和语言,改用我们的汉语言和汉字,这样才能让那些地方的人对我大唐、对我大汉民族有认同感,才能保持最有效、最长久的治理…”
李业诩自己拿起碗,盛了一碗粥,一大口喝完。讲了半天,都有些渴了,也还有些饿,只得用粥解渴和饿。
看李世民有些想来夺碗的冲动,李业诩只得放下碗,继续讲。
“臣觉得,我们汉民族的文化是世界…是天下间最优秀的文化,汉语言是最优美的语言,那么多的诗词歌赋正是集中的体现,还有什么地方有这些?汉字是最能体现人聪明才智的字体,不但可以形象地体现出所要表达的物和事,而且用各种手法写出来的字体,更是千变万化,许多书法大家留下那些漂亮的字体,都是稀世珍宝。也是其他文字没法比的,特别是陛下所写的那一手飞白,!”看着因刚才自己喝碗粥停了话语而有些不满的李世民,李业诩只得拍一记马屁来缓和一下,果然李世民听了神色变得好起来了,连往前倾的身子都坐正了。
“我们汉民族是世界最优秀的民族,我们的大汉子民创造出辉煌的中华文明,是其他各族无法比拟和取代的,而在陛下治理下,大唐会更加的繁荣昌盛,也会使得汉文化发展到一个更高的巅峰,那样汉文化的影响力会更加强大,会有更多更远的外族人来归附,或者慕名来长安,来我大唐,这些人,可以将我大唐的威名,还有汉文化的影响力传播到更远处,到时我大唐军队所至之处,支持和配合我们的人会更多,以后治理起来更容易起…”
想想当年的满清。正是从文化上摧残了国人,除了大兴文字狱,还在编撰古籍时大肆销毁乱改古籍历史,并剃发易服,这些都严重地割裂了汉民族的文化传统,汉人的血性彻底被毁,在以后那些年代里,也就有了那么多的文人为满清歌功颂德,还泡制出什么所谓的“康乾盛世!”来,连那种施姓大汉奸都可以当作英雄堂而皇之地登上国家电视台的屏幕。
都是什么跟什么了,社会黑白颠倒了…
文化上被人征服,那可是很难挽救回来的,更别说随着文化的被征服,汉人的血性也都被消磨掉,像南宋末,降元的汉人并不太多,崖山一战后,十数万南宋军民投海殉国,而经蒙元一朝,到满清打进来时,出现了那么多的汉奸,更不要说满清后,日本人打进来…
李业诩想着后世所处的时代,正是万恶的美帝国国力强盛,傲视世界的时候,正如眼下的大唐一样,美国的强大也使得其所用的语言英语,在先前英国一系列殖民统治后,英语的国际地位日益高涨。在中国,都凌驾到了汉语的头上,无论考什么,英语不过关都不行,连考个古代汉语的文凭,都要英语通过,这就是被人家文化侵略的一种体现。
更过分的是,连那些国语没学好的幼儿园小朋友们,都被要求自幼学英语,还美其名曰“双语教育,!”殊不知,英语的强势,正是所在国国家实力的体现,对我们民族、我们汉文化来说,这却是一种外来文化的侵略,而可怜的国人,还有那些奴性的官员,却用双手来欢迎这样的文化侵略。
国人出国,要与人家讲外语,外国人到中国来,国人也要用外语和他们交流,汉语言的地位何在?
凭什么啊?!
优秀的汉文化,都被国人无视了。曾经被世人追捧的汉语言,在自己的国内,也不得不屈居其他语言之后,汉民族那么多传统、优秀的节日都没人记起,什么西文的圣诞节、情人节之类的大肆流行,国人都以能到美利坚为荣,那些有钱有势的人都以获得绿卡为人生的目标,这和时下诸国都过大唐的节日,胡人能以到长安来,为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话,成为唐人为荣的情况何等的相似…
历史上正是从贞观开始。随着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发展,国家实力的逐步提高,无数的书法大家,还有那么多脍炙人口的唐诗和著名诗人,将汉文化的发展推到一个历史的高处,千百年后甚至都无法超越,而正是这个时候,汉文化对世界的影响也达到了顶峰。
李业诩现在要做的,那就是让汉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进一步的加大。
“贤侄,贤侄,你快说呀,!”对面的李世民又在敲筷子了,脸上都出现恼怒的神色,有些想站起来踹李业诩的冲动,他想不明白,今天李业诩为何会老是发愣。
李业诩再次回过神来,“陛下,宫中这些点心太美味了,臣都从来没吃到过,正回味着…”
鄙视自己一下,在皇帝面前也敢撒谎,不过也明白过来,原来的历史已经彻底改变,大唐如今比历史上更加的强大,而且因为有他这个穿越人在,还将变得更加强大,那些让他愤怒的事情,将不会再出现,李业诩要用自己的努力,让大唐凌驾于各国之上,让汉民族成为全世界所有民族的王者,更是要让全世界都采用方方正正的汉字,汉语作为唯一通用的世界语言,甚至要让非大唐籍的外族人考汉语等级,不然拿不到大唐学院的毕业文凭…
这是作为大汉民族主义者李业诩的心思。
“这是按孙道长吩咐食用的牛奶,你也喝一杯。”李世民亲自为李业诩倒了杯牛奶。
李业诩有些吃惊,这孙老道还真有两下子,也知道牛奶是个不错的东西!
李业诩也不客气地从李世民手中接过牛奶,喝了一大口,将嘴巴里面的糕点咽了下去,继续吹起牛来。
“我们大唐如今所占之地上,有不少非汉族人,而那些羁縻之地,更都是外族人占多数,对这些地方的治理,臣以为,不能放任其自治,一定要加以管理,让他们对大唐有认同感,如何让他们对我大唐产生认同感呢,除了要上缴一定的赋税外,执行我大唐的法律外,那就是一定要让他们习汉俗,在官方文稿和来往文书上,一定要用汉字书写,并要求所有任职的官员都要会说汉话,官袍也一定要依照大唐其他的官员,还有,一定要行我大唐年号,然后再慢慢地进一步渗透、汉化,最终将这些羁縻之地也实治之…”
李业诩对后世所行的那什么纪年也很有成见,一个几千年文明的古国,竟然要用一个基督教创始人诞生之时作零纪年的纪年方式,连有着辉煌历史的强汉,都被人家弄到公元前去了,更别是统一中国的秦,还有夏、商、周,都要公元前几百年几千年,真是悲哀。
这也只能怪后来的中国国力太弱,汉文化的影响力低下,而西方特别是基督的力量庞大,他们的文化影响了世界,也就有人被全中国人习惯并接受下来的公元某某年。
但李业诩想着,他一定要建议李世民,在所占地之上,强行推广现在所行的贞观年号,更是要编一套合理的纪年方式来,无论是用大唐纪年,或者黄帝纪年什么的都行,随着汉文化的传播而被其他地方接受下来,和汉文化一样,统治世界。
“臣觉得,若我们如此做,百年后,这些归附我们的突厥各族,还有被我们新占的那些地方,都将是汉人的天下,都是说汉话,着汉服的汉人,他们都会以作为一个强盛的大唐子民而自傲…”李业诩咽了口唾沫,提高声音道,“这样所有的外族都将被我同化,大唐皇帝的诏命将行天下,我们繁荣灿烂的汉文化,也将传遍天下…”
李业诩讲完,再一口把杯中的牛奶喝光,看了看还怔着的李世民。
“贤侄,讲完了?”好一会,李世民才回过神来,问道。
“陛下,臣讲得有些乱,但是讲完了…”看李世民这样问,李业诩有些尴尬,都是临时发挥的话,兴之所致,没好好组织过,不要被李世民批驳一通就行。
李世民也不说话,沉思了好一会,再用复杂的眼神盯着李业诩,“贤侄,你之才,实是出乎朕之意外,朕越发看不透你了,!”
“陛下,臣只是胡言乱语,还请陛下勿怪!”李业诩有些清醒过来,在李世民面前吹过头了,这皇帝若怀疑自己别有用心,那可怎么办?
李业诩有些想哭,自己如今是朝中三品大员了,不该有这么激动表现的…


第四卷 军魂 第二十八章 军事屯田
不过这一番话说完后。李业诩却觉得有很爽快的感觉。
类似的想法在后世时候已经憋了好多年,李业诩从上高中起就有这种愤慨心理了,只是后来一直以来呆在军中,还是极少有与人交流机会的特战队中,严格的纪律,还有肩膀上那神圣的使命,使的这种想法埋在了心中不知哪个角落,平常间不会轻易去触及。
不过李业诩也明白,在后世,这种想法即使说出来,有人听了,也是没有作用的,自己位轻言微,根本没人会当回事。如今却不一样了,自己在朝中身居高位,一些建议提出来还是颇为份量,甚至能左右世界上国家力量最为强大的大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