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军魂 作者 黄昏前面 >

第234部分

大唐军魂 作者 黄昏前面-第234部分

小说: 大唐军魂 作者 黄昏前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飞般州都督府,罽宾设修鲜都督府,帆延设写凤都督府。
十六个都督府统辖八十个州,一百一十个县,一百二十六个军府。
安西大都护府管辖之下包括天山南北,并至葱岭以西至达波斯,其下有两个都护府,二十八个都督府。
同时在焉耆、于阗、龟兹、疏勒四城修筑大型城堡﹐建置军镇,称之为“安西四镇!”。
同时兵部下发军令,命令伊列道和交河道大军在年后班师,以第四近卫师和府兵一部共五万留驻在安西大都护府境内。
军令中同时宣布,组建大唐的第七卫军…左武卫军,以乔师望和阿史那社尔为左武卫军大将军,负责组建事宜,改第四近卫近师为第三十一近卫师,以其为骨干力量,留驻在西域境内的四万府兵为组成,同时吸纳各部落归降人员入伍,并在伊列河谷等适合耕种的地方进行军事屯田…


第四卷 军魂 第五十六章 意外的事
贞观十四年闰十月中。设立安西大都护府及安西四镇的诏命传到弓月城的伊列道行军部,李世民做出这样的决定让李业诩大大地松了口气,西域的一切事务都如他所想般发展。
李业诩不知道是自己影响了历史,才会出现安西四镇的名称,还是原本历史就会如此发展,不用他提议李世民也会设立安西安镇,但李业诩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没有他的建议,大唐设立安西四镇的时间会迟几年。
李业诩也无法预料历史最终会如何走向,安西大都护府和安西四镇能否一直存在,或者再往各个方向继续扩展,甚至成为大唐新设的道。以后的事都是个未知数,谁也不能洞悉,不过李业诩知道,随着唐军的留驻,及随后的移民,汉人在这一片土地上的影响力日增,最终将成为这片土地上的主要民族。
朝廷采取这样的策略,与原来历史上贞观朝对西北只重军事轻民生相比,无论是驻军屯田,还是大量移民。在政策上有着极大的不同,连续的汉化进程,将大大地加强大唐对这一片新置疆域的稳固统治。
虽然现在许多的都督府都是羁縻制的,但随着军事占领及汉化的进程慢慢推进,羁縻的都督府也都会变成实治。不论西域诸国或者部落是出自什么样目的来内附或者归降,只要大唐内部不发生大的动乱,接下来,无论是实治的还是羁縻制的小国和部落都将只有名字留在历史中,以后西域的历史,都写在大唐的安西大都护府的名下。
李业诩心里再次有创造了历史的成就感,而且这感觉比之以往更加的强烈。
李业诩也有另一种想法,那就是突厥的各部落族人们,无论是原来的东突厥,还是现在的西突厥,对李靖和他这对祖孙俩,肯定都是打心底的仇恨。
但对于李靖和李业诩来说,这是他们一辈子的荣耀,祖孙两人,带兵分别灭了东、西突厥,李家的子子孙孙,永远可以为祖先的这些战功称耀。
进驻弓月城的李业诩心情不错,只是也时刻没有闲着,一些部落还有异动,被俘的突厥人还时有不轨的举动,大军在休整的同时还要剿灭那些反叛的部落,对不愿降服的人必须要采取强硬的手段;战场上被俘的这些突厥族人也要严加看管,按李业诩的计划。这些战俘是要被押送回中原的,大唐的许多基础建议还等着他们去做。
被击败的这些部落原本所拥有的牛羊等牲畜及粮草也都成为唐军的战利品,统一由伊列道行军部分配。
那些前来归附的突厥及其他部落,待遇又是不一样了,这些部落的族人或者头人们都随着大唐军队来到弓月城,部落的头人们,将随着凯旋的大军一道,前往长安,接受大唐皇帝的诏命。
其他那些请求内附的各小国和部落的国王及头领们,也将在大军班师前陆续抵达弓月城或者龟兹、西州城,他们也要和唐军一道,到长安朝见大唐皇帝李世民。
如何分配牛羊等作为粮食的牲畜和暂时安置这些部落头人们,李业诩可是没有什么的经验,自有军中的其他人员去负责。
李业诩目前最担心的,是如何在西北度过已经到来的这个寒冬。
此时已经是第二个十月中旬了,西北的天气已经接近隆冬了,虽然还没下雪,但天气已经异常寒冷了。
战事已经基本结束,依朝廷的诏令和兵部的军令,大军将班师回朝,只是西北严酷的冬天。不可能进行大规模的军事调度,大军班师,也只能在来年开春后。
李业诩知道,数万大军要在西北地上过冬,需要有庞大数量的冬衣、粮草等物。
户部送达军中的传报中说,已经组织力量运送大量的粮草等物资,还有新制的冬衣,据情报,这些东西已经从伊州和沙州起运,正往西北来,李业诩担心的是,新派送的冬衣和物资,降雪前并不一定能到远离伊州的弓月城,若天降大雪,那物资阻在路上,不能解决数万士兵所需不说,还有可能遭遇意外。
朝廷的物资送达之前,李业诩必须要为数万军队的吃饭和穿衣问题,还有运送物资的人员的安全作考虑。
粮草倒不是问题,缴获的牛羊等牲畜可以充作军粮,只是出征时随军带的改善味道的咸菜和干菜类都已经吃完,补充维生素的茶叶也没有了,侯君集使人送来的一批也都已经吃光,若是一个冬天都是吃着牛羊肉过日子,那滋味可不是一般的难受。
士兵们出征时虽都带有冬衣,只是经过近一年的行军征战,这些冬衣都已经破损,虽可以穿,却也不能有效御寒。
上天还真的眷顾李业诩。在一次巡视伊列河附近的情况时,李业诩很幸运地发现了一种他记挂已久的东西…棉花。
伊列河附近的一些支流区域,种植有大量的棉花,李业诩是在看到收割了的棉花杆后才知道西北一带已经有这种植物了,也立即命人向当地的住民征收、购买棉花,还大量收集棉花的种子。
有了足够的棉花,即使朝廷的冬衣无法按时送达,那大军也不会挨冻了。有了种子,中原之地也可以大范围地种植这种对军事、民生大有用处的作物。
为了筹到足够的棉花,李业诩也动用了缴获的突厥人的战利品,以一些财物向部族人手中收购棉花。
所有缴获的战利品都登记在案,李业诩也依朝廷的令,将这些战利品的一部分,用来赏赐全体的将士们,只是动用财物购买棉花等物,李业诩不知道会不会受到李世民的责罚。
就在士兵们用自己的办法赶制冬衣的时候,出去执行任务的特战队员们来报,朝廷运送军输的人马,已经进入伊列河一带,离弓月城近两百里路。听闻报告后,李业诩即命令辛獠儿和尉迟宝琳带领第四、第五团,去迎接和接收这批物资。
四天后,物资运抵弓月城。运送物资的有数千人。还有进入西州境内有侯君集派出保护的军队约三千人,浩浩荡荡的运送大军给伊列道行军部送来了十万套冬衣,可供大军食用三个月的粮草,还有李业诩梦寐以求的咸菜、干菜、腌肉类调味的东西,更出乎李业诩意外的,还有青海的鳇鱼。
看到这些东西,让已经吃了好些日子牛羊肉的李业诩和其他将士们直流口水。
也就在运送物资抵达的第三天,入冬后西北的第一场大雪纷纷扬扬地开始下了。
大雪整整下了三天,积雪有一尺多厚,整个世界都是一片银白,伊列河已经冰封了。人马都可以在河道上来回跑,运送物资的人员和押送的士兵,都无法返回伊州和西州,只得留在弓月城。
西北严酷的天气还是有些出乎李业诩的意料之外,这么厚的积雪,人和马匹要外出都很是艰难,为了保证军的应急行动,应付突发事件,李业诩也命令制作数量众多的雪撬和滑雪用具,同时在雪停后让已经收队的特战队员们,教第一近卫师的士兵们进行滑雪训练。
利用雪撬运送物资,比之用车具拉,在雪地里要方便许多,用滑雪板类在工具辅助,在雪地里行进,也比骑马要方便快捷许多。

这天特战队的百多名士兵正在指导第一团的士兵们进行雪地行进的训练。
特战队员们身着白色的雪地作训服,还将自己的本来面目严实的遮住,与身着臃肿冬衣的近卫师士兵们一道训练,显得有些滑稽。
李业嗣在长安时候跟着李业诩学习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滑雪,对雪中行进也颇懂得要领。有些想显摆一下的李业嗣带着几百名士兵正在伊列河谷畔往上游一带滑行,远处警戒的一名特战队员突然发出战斗警报。
“将军,有敌情!”那名特战队员在发出战斗警报的同时,快速地滑行到李业嗣身边,指着远处说道。
李业嗣取出随身的望远镜顺着特战队员所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从西北方向的雪地里行来一大群人,这些人都是骑在马上,在厚厚的雪地里行走的有些艰难。
“准备战斗,!”李业嗣沉着地下命令,同时令几名特战队员速回去向战备值勤的第二近卫师苏定芳及大总管李业诩禀报,自己带着身边的几百名士兵快速地往不明身份的来者方向滑去。
几百名唐军士兵行进到离这队不速之客不远地方,迅速占据有利地形,做好战斗准备。那队人马见唐军摆出如此阵势,也都停下了脚步。
“我们是大唐军队,令你们立即停止前进,放下武器,否则格杀勿论!”李业嗣命令手下的士兵们用汉语和突厥语连续喊了几遍。
回应他们的却是汉话,一个粗犷的声音顺着风传来:“大唐将军。我们没有敌意,!”随着声音,从这队人中奔出一骑,没带武器,举着双手往李业嗣所站的方向而来,“我叫夏外袍,我们是生活在这一带的汉人后代,知道大唐的大军到此,特意前来投奔,我们还擒获了一位突厥的可汗,准备献给大唐的将军们…”
“什么?突厥的可汗?”李业嗣听了一愣,接着又是异常的惊喜,这太意外了,被这些人擒获的突厥可汗会是谁?欲谷设吗?


第四卷 军魂 第五十七章 一切都很完美
这队自称是汉人后代的部落族人约有七八百。衣着上与北方的汉人有些类似,队伍中也确实押着几名被绑着的人,看装束是突厥人。
李业嗣不能确认来者是敌是友,附近巡逻的士兵们刚刚过去一会,暂时不会转回来,他自己所领的士兵不过三百余人,面对这些不明身份的来者,人数上处于劣势,但唐军士兵们摆出的战斗队形却将这部人全都置于掌控之下。
李业嗣正准备命令那名因戴着帽子看不清面孔的汉子将他们俘获的突厥可汗押过来,却听到身后方向传来已方士兵的呼喊声,还有战马的鸣嘶声,望远镜里看去,是苏定芳和阿史那社尔带着数千名士兵赶了过来。
特战队员放出特殊的信号,被执行警戒任务的苏定芳看到,苏定芳即带着身边的士兵赶了过来。
阿史那社尔正好到李业诩的帅帐报告军务,还未进城,听闻有一位突厥可汗被擒获,也立即跟随苏定芳前来辨认。
阿史那社尔在半月前带着他所领的第六、第八近卫师,顺利地返回到伊列河一带,与李业诩会师,契苾何力与执失思力则比他更早一些到达伊列河谷近。
大唐精锐的九个近卫师全都集聚在弓月城和伊列河谷一带宽阔的地域内。各部负责不同方向的防务,弓月城往伊列河一线,是第一、第二近卫师的防区,今日执行战备任务的是苏定芳的第二近卫师。
增援的唐军士兵迅速将这队不明身份的族人团团围住,士兵手中的弓都拉满箭,被围着的这些人受到惊吓,出现骚动,自称夏外袍的汉子大声地命令他的族人不要慌乱,同时令人将几名绑着的突厥人推到前面来。
阿史那社尔带着几十名士兵,冲了上去,仔细地看着被推上前来的这些人。
“欲谷设,果然是你…”阿史那社尔惊喜的突厥话,接着又转头用汉话对苏定芳说道,“苏将军,是欲谷设!”
阿史那社尔与阿史那欲谷设不仅相互认识,而且彼此间还很熟,同为突厥阿史那王族的成员,两人还是血缘非常近的族亲。
想当年,作为处罗可汗次子的阿史那社尔和颉利可汗儿子的阿史那欲谷设分别统治铁勒、回纥、同罗等部落,在漠北和西域一带享有威名,成为草原上各族膜拜的头领,只是后来两人为争夺地盘和人口,出现了仇怨,甚至相互攻击。
最终两人的结局都有些相似,阿史那社尔在与薛延陀作战时兵败,无处可以去,只得率部降唐;如今的欲谷设则更惨。在唐军的快速突袭下,差不多全军覆灭,连反击的机会都没有,扔下十数万的族人,只带着几千人逃跑,末了还被名不见经传的一个小部落抓获。
“社尔,我知道是你带着唐军来攻击我们,你这个无耻的叛徒!”面容憔悴的欲谷设也认出了面前这个算起来是他长辈的阿史那氏王族成员。
阿史那社尔听了欲谷设的话,想着以前遭受欲谷设暗算的事,脸上隐现怒意,但还是耐着性子说道:“欲谷设,你为了统治部落,利令智昏,不顾族人的死活,攻击同娥设,他可是大唐皇帝亲封的沙钵罗咥利失可汗,你如此大不义的行为,我必须要阻击,为了我们的族人不再遭受你的残害,将你消灭是最好的结果,我劝你也号令那些逃跑的族人们来归降吧…”
欲谷设所领的五咄陆还有不少的族人在逃亡中。被李世民任命为昆陵都护府都护的阿史那社尔希望这些族人都来归降,若能得到欲谷设的召唤,再加上他这位原来的突厥王子主持事务,效果肯定不错。
“社尔,你要知道,你是带着曾经屠杀了我们千百万族人的唐军来攻击你原先的臣民的,你这样做算大义吗?”欲谷设憔悴的脸上满是讥讽的神色,“你还讲的出这样的话来,对得起你死去的父汗吗?”
“欲谷设,你别忘了,你的父汗也曾经入大唐为官,臣服于大唐皇帝。我的父汗一向与汉人交好,不愿起兵戈纷争,就是为了保护族人,你带着族人在西域一带兴风作浪,使千万的百姓死于战争,你对得想他们吗?”阿史那社尔冷着脸答道,“大唐皇帝仁义所至,社尔甘愿为其效力,作一大唐的臣民,社尔所领的族人,也以入大唐为荣,远离野蛮与杀戮,安安稳稳地过日子! 欲谷设,你也不是想得到大唐皇帝的册封吗?只是你没得到大唐皇帝的认可,你也不配,!”阿史那社尔说完即不再开口,令人上前将欲谷设和他手下的一些被俘头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